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基础学科,加强化学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教学节奏加快,教学内容不断更新,知识容量增大,知识面不断拓展,化学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尤其是实验教学方式.实践证明,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化学实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有助于学生明确实验教学目标
传统的化学分组实验教学,普遍存在实验目标不明确、方法简单呆板、学生操作不规范等问题,影响了化学教学质量.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指南,也是学习评价的依据.让学生在实验前明确该实验的理论知识部分、观察部分及操作部分所达到的具体要求,对于减少学生实验活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在实验前将教学目标等制成课件,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过程,了解所用器材的构造、性能和注意事项,从而提高实验教学效率.
二、提高实验教学的可见度与清晰度
不管是教师的演示实验,还是学生的探究实验,在传统教学中都很难清楚而直观地呈现在所有学生面前,坐在角落里或是后面的学生往往不能清楚地观察实验;即使坐在前面的学生,一些瞬间发生的实验现象也难以观察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将整个实验过程直观、清楚而动态地呈现于大屏幕上,让每个学生都能看到,提高了实验的可见度与清晰度.有些实验需要对现象对比才能得出结论,由于现象的差别不大,对比起来比较困难.例如,利用金属与稀盐酸反应研究镁、铝、锌、铁、铜的活动性实验,经过实物投影的对比,引导观察,能够清楚地比较出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既简单明了,又印象深刻.又如,化学实验中有关气泡形成、颜色变化、沉淀产生的对比实验,借助实物投影来完成,就会更加清晰明了.对于瞬间发生的实验现象,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回放功能再次播放,让学生直观而全面地观察,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三、增强实验的安全性,完成现实条件下不能
完成的实验
受实验室条件的限制,有些实验器材不全;有些实验药品有毒或者操作不当会发生危险,还有一些实验对条件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在现实条件下难以完成.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讲实验,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大多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利用信息技术,这一问题迎刃而解.例如,实验后先撤酒精灯还是先撤导管,一些学生对此没有深刻认识,认为无所谓.此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模拟正确与错误两种操作,使学生通过直观的实验操作认识到要先撤导管.如果先撤酒精灯,试管的温度就会降低,气压变小,导致右边导管的水倒流进入试管,造成试管爆裂.通过演示错误操作所造成的危险,更能引起学生的重视,让学生理解其原因,有利于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四、突出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的突出与难点的突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核心环节.初中生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化学知识具有相对的抽象性与系统性,化学学科知识与学生思维特点之间的矛盾是制约课堂教学效益的主要问题.传统教学,不能将抽象而深奥的知识点讲清讲透.利用信息技术,能够突破传统教学中难以解决的问题,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例如,在讲“原子”时,让学生理解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这是重点亦是难点.这一知识点较为抽象深奥,是语言难以描述清楚的.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动态功能,模拟氧化汞受热分解成氧原子和汞原子,两个氧原子重新组合成一个氧分子,许多汞原子聚集成金属汞的过程,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与形象性,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这一抽象知识点的理解.
五、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
在某个实验完成后,将各个零散的实验部分的各种现象发生的条件和过程等制成投影,帮助学生归纳总结,从而形成正确的总体认识.比如,在学生做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后,教师可以播放flash动画视频,展示安装仪器的先后顺序、氧气的收集方法、拆卸仪器的先后顺序等,使实验现象连贯地再现,强化了学生的记忆,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
总之,利用信息技术,能够优化化学实验教学.信息技术手段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实验教学,而要与传统的实验有机结合.教师要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手段,优化实验教学活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一、有助于学生明确实验教学目标
传统的化学分组实验教学,普遍存在实验目标不明确、方法简单呆板、学生操作不规范等问题,影响了化学教学质量.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指南,也是学习评价的依据.让学生在实验前明确该实验的理论知识部分、观察部分及操作部分所达到的具体要求,对于减少学生实验活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在实验前将教学目标等制成课件,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过程,了解所用器材的构造、性能和注意事项,从而提高实验教学效率.
二、提高实验教学的可见度与清晰度
不管是教师的演示实验,还是学生的探究实验,在传统教学中都很难清楚而直观地呈现在所有学生面前,坐在角落里或是后面的学生往往不能清楚地观察实验;即使坐在前面的学生,一些瞬间发生的实验现象也难以观察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将整个实验过程直观、清楚而动态地呈现于大屏幕上,让每个学生都能看到,提高了实验的可见度与清晰度.有些实验需要对现象对比才能得出结论,由于现象的差别不大,对比起来比较困难.例如,利用金属与稀盐酸反应研究镁、铝、锌、铁、铜的活动性实验,经过实物投影的对比,引导观察,能够清楚地比较出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既简单明了,又印象深刻.又如,化学实验中有关气泡形成、颜色变化、沉淀产生的对比实验,借助实物投影来完成,就会更加清晰明了.对于瞬间发生的实验现象,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回放功能再次播放,让学生直观而全面地观察,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三、增强实验的安全性,完成现实条件下不能
完成的实验
受实验室条件的限制,有些实验器材不全;有些实验药品有毒或者操作不当会发生危险,还有一些实验对条件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在现实条件下难以完成.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讲实验,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大多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利用信息技术,这一问题迎刃而解.例如,实验后先撤酒精灯还是先撤导管,一些学生对此没有深刻认识,认为无所谓.此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模拟正确与错误两种操作,使学生通过直观的实验操作认识到要先撤导管.如果先撤酒精灯,试管的温度就会降低,气压变小,导致右边导管的水倒流进入试管,造成试管爆裂.通过演示错误操作所造成的危险,更能引起学生的重视,让学生理解其原因,有利于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四、突出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的突出与难点的突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核心环节.初中生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化学知识具有相对的抽象性与系统性,化学学科知识与学生思维特点之间的矛盾是制约课堂教学效益的主要问题.传统教学,不能将抽象而深奥的知识点讲清讲透.利用信息技术,能够突破传统教学中难以解决的问题,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例如,在讲“原子”时,让学生理解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这是重点亦是难点.这一知识点较为抽象深奥,是语言难以描述清楚的.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动态功能,模拟氧化汞受热分解成氧原子和汞原子,两个氧原子重新组合成一个氧分子,许多汞原子聚集成金属汞的过程,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与形象性,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这一抽象知识点的理解.
五、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
在某个实验完成后,将各个零散的实验部分的各种现象发生的条件和过程等制成投影,帮助学生归纳总结,从而形成正确的总体认识.比如,在学生做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后,教师可以播放flash动画视频,展示安装仪器的先后顺序、氧气的收集方法、拆卸仪器的先后顺序等,使实验现象连贯地再现,强化了学生的记忆,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
总之,利用信息技术,能够优化化学实验教学.信息技术手段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实验教学,而要与传统的实验有机结合.教师要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手段,优化实验教学活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