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07全国肉价扶摇直上的盛夏,去寻找一个农村养猪专业合作社的十年成长史。串联它十年的风景不过是为了寻找更远的风景和希望……
铜鼓镇所在地,是“全国养猪第一县”重庆荣昌。这个曾将红极一时的《猪之歌》选作县歌的小城,近年来一度名号响亮。
在2007年肉价飞涨的盛夏,从总理到百姓都将目光聚焦到肉市的挂钩之时,素描这南方的一个县,县里的一个养殖镇,以及镇上一个养猪专业合作社的十年风雨路。我们看到了一个草根经济体,在市场大起大落背后,那些平凡而又波澜壮阔的岁月……
看不到希望的生活
2007年6月15日清晨7点,荣昌莲花广场,浓妆艳抹,锣鼓喧天。
49岁的唐泽乾小心地擦拭仔猪身上的污泥,县城里正在举行由政府主办的一年一度的小猪运动会。今年肉价暴涨,全县上下心情舒畅,运动会尤显隆重。
唐泽乾是铜鼓镇养猪合作社的老总,也是荣昌有名的养猪大王。20多年里,他养过猪、宰过猪、贩过猪、还在畜牧局搞过销售。旁人对他的评价是,有胆识,仗义,敢闯。
据说,他曾养出一头重达200公斤的肥猪,让外地猪贩激动得要用一台大电视交换。不过,那已是十几年前的事了。
唐泽乾在铜鼓镇初露锋芒,是1996年。他用贩猪攒下的4万元钱,承包了镇上的养猪场,当年仔猪存栏量达500头。按设想,5个月后仔猪长成100公斤左右的肥猪,盈利能在3万元以上。
可就这短短5个月,中国生猪市场风云突变,肉价急转直下。最便宜时卖到了4.4元/公斤,大大跌破保本价。当时的饲料价格就已接近5.8元/公斤,养多少赚多少,一夜间变成养多少亏多少。
铜鼓镇村村户户“杀声一片”。
一次醉酒后,妻子愁眉不展地劝唐泽乾杀掉一批母猪,减少损失。唐泽乾大发脾气,坚决不肯。“这不相当于杀掉母鸡,如若行情好转,再到哪里去找鸡蛋?”
事实上,在中国1996年的产业排序中,养猪不过是农民增收的多种手段中普通的一种,所以,当农民因为养猪陷入困境,根本没人理会——无论是政府还是银行。一度,唐泽乾只得依靠过去的人脉赊欠饲料,艰难度日。
祸兮福之所依。朴素的辩证规律总会让坚守的人迎来黄金岁月。
1997年初至1998年上半年,生猪价格突然走高,一度突破9.6元/公斤。唐泽乾应势出货,不仅偿还了外债,仔猪存栏量也在1999年底达到1000头。他成了铜鼓镇当之无愧的“猪大王”。
然而,这次刻骨铭心的价格波动,却让唐泽乾深感无奈。因为市场信息不对称,农民们起早贪黑地养猪,到头来却等同于瞎干傻干。
唐泽乾“再也不愿过这种看不到希望的生活了”。
合作之舟
2000年前,唐泽乾最大的梦想是离开铜鼓镇。
信息闭塞让铜鼓镇的养猪散户非常无助。以2001年为例,铜鼓镇中兴村刘永胜一家,卖4头猪挣了1700元,加上种菜籽的1000元,却抵不过一个劳动力到新疆摘半年棉花所得的报酬。
如此这般,谁还愿意养猪呢?2001年,铜鼓镇6个村约有400户农民举家外出打工,85%的家庭有青年劳动力在外打工,养猪已然成为老人才干的“留守经济”。
一头生猪成为菜市挂钩上的白条肉,要经过养殖户、中间代理商、肉联厂及猪肉零售商各环节。因为国家实行生猪定点宰杀、定点销售政策,农民要想在猪身上赚钱,只有两条路可走——养殖上控制成本、销售上抵御价格波动。
2001年7月,唐泽乾拿出50万元,成立铜鼓镇养猪合作社。当日,锣鼓喧天,鞭炮齐鸣。院子里,田坝上,挤满了从十里八乡赶来的乡亲。
一开始申请入社者有300多户,但谈到50元参股费,人消失一半,最终156户入社。
铜鼓镇数十年如一的生活方式,悄然激起涟漪,社员们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体会到了集体作战的好处。合作社从饲料厂、兽药厂直接拿货,减少流通环节,然后以低于市价的价格售给农民;社员配种、购买下仔母猪,也一律低于市价;农民若想出售仔猪、生猪,再以高于市价0.06~0.16元/公斤的价格回购,统一销售。
唐泽乾是在以团购的方式降低饲养成本,借助集体的力量消解风险,寻找市场。
为了建立稳定的外销渠道,唐泽乾一开始就未把目光局限在川渝市场。广州、西宁、南昌、甚至西藏日喀则办事处相继建立,社里许多能说会道的年轻人长年驻扎在外。
2003年下半年,铜鼓镇的情况发生变化,合作社所有社员外加唐泽乾自家猪场的生猪存栏量超过8万头。
比市场残酷的,是老天爷
乡村经济,是脆弱的。
时至2006年夏,川渝两地遭遇60年一遇干旱。炎炎赤日,将近100天滴雨不下。
“滴雨不下,养猪蚀本。”天不亮,70岁的刘大英都要来到自家的红苕地,“一天也不晓得要挑几担水,反正浇到挑不动了,才回家吃早饭。干旱以来,天天如此。”
刘大英三分地的红苕藤,是家里大猪小猪的“青饲料”。“要是往年,三分地红苕藤完全够它们吃。”但如今,红苕藤一片片被晒黄晒死,便只能给猪吃“定量”:不论大小,每头一天只能吃三斤红苕藤。
大一点的养殖户损失更大。社员刘大国全家每天要动用4口井,给猪淋水,每天晚上都要起来淋四五次。即便如此倒腾,8、9月份还是热死种猪50多头,“全是纯种猪,价值至少3、4万元!”
持续高温给合作社的生猪外销带来巨大冲击。即便广州、西宁等地要货,长途贩运,一车往往要热死十几头,“无论是仔猪还是生猪,都卖不动了!”
更让唐泽乾揪心的是,青饲料减少,只得以粮食干饲料补充,养猪成本成倍上升,叫农民们如何承受。以刘大英为例,撑到8月中旬的她还是撑不住了,只得悄悄将10头母猪出售。原价1900元,她卖成400元……
天旱,成了合作社生死存亡的考验。眼看越来越多合作社员打算贱卖生猪,唐泽乾咬牙作出了他人生最冒险的一次决定:和天赌一把。
2006年8月,唐泽乾抵押了城里的两套房,再四处筹集了几十万元。随后,政府的补助政策出台,对于存栏量在50头以上的大户,荣昌县给予每头40元的补助。
这样,没钱买饲料的社员,便可先到合作社赊欠,等卖了肥猪,再统一结算。
执意出售仔猪的社员,唐泽乾同样以高于市价0.06~0.16元/公斤的价格回购。然后,放到自己的猪场喂养。
总之,唐泽乾最大限度地囤积猪源。这也基本控制住了合作社员们“卖猪潮”。他默默地期待黄金岁月的再次到来。
2006年10月,川渝两地持续近三个月的干旱终于结束。铜鼓镇再次碧空万里,秋风送爽。
疯狂六月
2007年,唐泽乾再次迎来了梦想中的黄金岁月,和十年前不同,这次与他一起亢奋的,还有整个铜鼓镇。
“涨了,涨了,比1997年还要猛!”
5月份的前20天,全国36个大中城市每公斤猪肉批发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了4.4元。5月初,北京肉价出现了14次密集上涨;上海猪肉批发价达到每公斤16元。
京沪肉价的迅速上涨,波及全国各大城市。一星期后,价格传至川渝两地。此后,再到荣昌,波及铜鼓镇的生猪出栏价上涨,又用了一个星期。
不断攀升的数字,让养殖户们喜笑颜开。此时,铜鼓镇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开始信息反馈。广州、西藏、青海,报急电话一个接一个打回铜鼓镇。“都是要猪,一要就是几个车皮。”
唐泽乾坐在青石板上,兴奋得有些心慌,他一支接一支地抽烟让自己镇静下来。他已经好些天没有合眼了,采访中,甚至突然提出要打上一个小时的盹,然后再继续聊。一周以来,一车皮200头猪的载量,每天都有十几车从铜鼓镇奔赴全国各地。
笑声,开始在铜鼓镇的夏日里飘荡……
刘大英开始把原先的葡萄架拆了,在院子里垒起新的猪圈;刘大国让自己的儿子上山砍来毛竹,连夜编织起装猪仔的竹篓,篾条飞舞脸颊绽开着花;乡亲碰面无不喜形于色,“你家还有没有仔猪,什么时候出栏?”
许多外省的肉联厂,冲着“养猪第一县”的名号汹涌而来。2007肉价上涨的盛夏,也是荣昌收获的季节。唐泽乾心里明白,荣昌或者说铜鼓镇之所以走在了风暴的前面,恰恰在于“走得早”。
早在五年前,唐泽乾便着眼于建立一个面向全国的外销渠道。这在荣昌确属少见。五年来,唐泽乾每个月都会去各地的办事处,每次都会捎上荣昌卤鹅、凉粉等特产,犒劳那些长年驻扎在外的战士。
也正因这些前方岗哨,使唐泽乾对2007年席卷全国的生猪荒,深谙于心:
2006年夏、秋季爆发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给农民带来巨大损失。唐泽乾估计,在一些发病严重的省份,生猪存栏量减少了将近一半。
此外,粮价上涨,牵一发而动全身。随着用粮食搞生物能源项目的全国风行,在玉米产量没有大规模增长情况下,豆粕、玉米、麦麸等涨价在所难免。
也因为此,唐泽乾给记者算了笔账——买一头约15公斤的猪仔,300元左右;养殖约150天,要吃掉300公斤玉米,玉米目前的卖价是1.7元每公斤,打磨成猪吃的玉米粉,还要30元左右的加工费,总共540元。加上防疫消毒、人工工资、水电消耗——
“你说,全国还有多少猪?”
“你说,肉价怎能不涨?”
走出铜鼓镇
走出铜鼓镇,汽车颠簸在弯弯曲曲的乡村公路,夕阳睡在连绵的远山之间。此轮肉市风暴中,铜鼓镇无疑表现抢眼。
然而,十年来肉价大起大落,起伏不定。即便在“养猪强县”的荣昌,也有太多养殖户在高负债与高利润之间,坚守与轮回。
对于全国肉价,唐泽乾的判断是,因为四川、黑龙江、吉林诸省今年出现大范围猪荒,而仔猪长大至少需要120天,因此肉价还会有3到4个月的持续高位。
2007年6月,铜鼓镇合作社的社员已达1700多户,许多周边乡镇的农民也纷纷加入。这种规模在全国算是少见。
在唐泽乾看来,生猪养殖是一项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的买卖,价格浮动往往又无规律。而铜鼓镇之所以发展迅速,确实是天时地利下的个例。
从产业集群的角度,在荣昌完整的生猪产业链里,合作社能和本地饲料企业、科研机构通力合作。荣昌这个西部最大的兽药市场、种猪研发基地,以及饲料、兽药生产企业集群,给了这草根经济体充足的成长养分。
然而,在更多没有形成产业链的中国乡村,农民如何获利?市场信息不对称,何时扩大规模,何时控制数量,如何确保起早贪黑养大的生猪,至少不会“折本”?
这个盛夏,因为肉价上涨,我们深深地感受每一位中国农民与这时代的丝缕关联,而他们,又该如何去触摸这个伟大的时代?
唐泽乾告诉记者,无论合作社能够走多远,他都会坚持。至少这六年来,铜鼓镇愿意养猪的农民越来越多。“至少,他们再也不用瞎干傻干了。”
铜鼓镇所在地,是“全国养猪第一县”重庆荣昌。这个曾将红极一时的《猪之歌》选作县歌的小城,近年来一度名号响亮。
在2007年肉价飞涨的盛夏,从总理到百姓都将目光聚焦到肉市的挂钩之时,素描这南方的一个县,县里的一个养殖镇,以及镇上一个养猪专业合作社的十年风雨路。我们看到了一个草根经济体,在市场大起大落背后,那些平凡而又波澜壮阔的岁月……
看不到希望的生活
2007年6月15日清晨7点,荣昌莲花广场,浓妆艳抹,锣鼓喧天。
49岁的唐泽乾小心地擦拭仔猪身上的污泥,县城里正在举行由政府主办的一年一度的小猪运动会。今年肉价暴涨,全县上下心情舒畅,运动会尤显隆重。
唐泽乾是铜鼓镇养猪合作社的老总,也是荣昌有名的养猪大王。20多年里,他养过猪、宰过猪、贩过猪、还在畜牧局搞过销售。旁人对他的评价是,有胆识,仗义,敢闯。
据说,他曾养出一头重达200公斤的肥猪,让外地猪贩激动得要用一台大电视交换。不过,那已是十几年前的事了。
唐泽乾在铜鼓镇初露锋芒,是1996年。他用贩猪攒下的4万元钱,承包了镇上的养猪场,当年仔猪存栏量达500头。按设想,5个月后仔猪长成100公斤左右的肥猪,盈利能在3万元以上。
可就这短短5个月,中国生猪市场风云突变,肉价急转直下。最便宜时卖到了4.4元/公斤,大大跌破保本价。当时的饲料价格就已接近5.8元/公斤,养多少赚多少,一夜间变成养多少亏多少。
铜鼓镇村村户户“杀声一片”。
一次醉酒后,妻子愁眉不展地劝唐泽乾杀掉一批母猪,减少损失。唐泽乾大发脾气,坚决不肯。“这不相当于杀掉母鸡,如若行情好转,再到哪里去找鸡蛋?”
事实上,在中国1996年的产业排序中,养猪不过是农民增收的多种手段中普通的一种,所以,当农民因为养猪陷入困境,根本没人理会——无论是政府还是银行。一度,唐泽乾只得依靠过去的人脉赊欠饲料,艰难度日。
祸兮福之所依。朴素的辩证规律总会让坚守的人迎来黄金岁月。
1997年初至1998年上半年,生猪价格突然走高,一度突破9.6元/公斤。唐泽乾应势出货,不仅偿还了外债,仔猪存栏量也在1999年底达到1000头。他成了铜鼓镇当之无愧的“猪大王”。
然而,这次刻骨铭心的价格波动,却让唐泽乾深感无奈。因为市场信息不对称,农民们起早贪黑地养猪,到头来却等同于瞎干傻干。
唐泽乾“再也不愿过这种看不到希望的生活了”。
合作之舟
2000年前,唐泽乾最大的梦想是离开铜鼓镇。
信息闭塞让铜鼓镇的养猪散户非常无助。以2001年为例,铜鼓镇中兴村刘永胜一家,卖4头猪挣了1700元,加上种菜籽的1000元,却抵不过一个劳动力到新疆摘半年棉花所得的报酬。
如此这般,谁还愿意养猪呢?2001年,铜鼓镇6个村约有400户农民举家外出打工,85%的家庭有青年劳动力在外打工,养猪已然成为老人才干的“留守经济”。
一头生猪成为菜市挂钩上的白条肉,要经过养殖户、中间代理商、肉联厂及猪肉零售商各环节。因为国家实行生猪定点宰杀、定点销售政策,农民要想在猪身上赚钱,只有两条路可走——养殖上控制成本、销售上抵御价格波动。
2001年7月,唐泽乾拿出50万元,成立铜鼓镇养猪合作社。当日,锣鼓喧天,鞭炮齐鸣。院子里,田坝上,挤满了从十里八乡赶来的乡亲。
一开始申请入社者有300多户,但谈到50元参股费,人消失一半,最终156户入社。
铜鼓镇数十年如一的生活方式,悄然激起涟漪,社员们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体会到了集体作战的好处。合作社从饲料厂、兽药厂直接拿货,减少流通环节,然后以低于市价的价格售给农民;社员配种、购买下仔母猪,也一律低于市价;农民若想出售仔猪、生猪,再以高于市价0.06~0.16元/公斤的价格回购,统一销售。
唐泽乾是在以团购的方式降低饲养成本,借助集体的力量消解风险,寻找市场。
为了建立稳定的外销渠道,唐泽乾一开始就未把目光局限在川渝市场。广州、西宁、南昌、甚至西藏日喀则办事处相继建立,社里许多能说会道的年轻人长年驻扎在外。
2003年下半年,铜鼓镇的情况发生变化,合作社所有社员外加唐泽乾自家猪场的生猪存栏量超过8万头。
比市场残酷的,是老天爷
乡村经济,是脆弱的。
时至2006年夏,川渝两地遭遇60年一遇干旱。炎炎赤日,将近100天滴雨不下。
“滴雨不下,养猪蚀本。”天不亮,70岁的刘大英都要来到自家的红苕地,“一天也不晓得要挑几担水,反正浇到挑不动了,才回家吃早饭。干旱以来,天天如此。”
刘大英三分地的红苕藤,是家里大猪小猪的“青饲料”。“要是往年,三分地红苕藤完全够它们吃。”但如今,红苕藤一片片被晒黄晒死,便只能给猪吃“定量”:不论大小,每头一天只能吃三斤红苕藤。
大一点的养殖户损失更大。社员刘大国全家每天要动用4口井,给猪淋水,每天晚上都要起来淋四五次。即便如此倒腾,8、9月份还是热死种猪50多头,“全是纯种猪,价值至少3、4万元!”
持续高温给合作社的生猪外销带来巨大冲击。即便广州、西宁等地要货,长途贩运,一车往往要热死十几头,“无论是仔猪还是生猪,都卖不动了!”
更让唐泽乾揪心的是,青饲料减少,只得以粮食干饲料补充,养猪成本成倍上升,叫农民们如何承受。以刘大英为例,撑到8月中旬的她还是撑不住了,只得悄悄将10头母猪出售。原价1900元,她卖成400元……
天旱,成了合作社生死存亡的考验。眼看越来越多合作社员打算贱卖生猪,唐泽乾咬牙作出了他人生最冒险的一次决定:和天赌一把。
2006年8月,唐泽乾抵押了城里的两套房,再四处筹集了几十万元。随后,政府的补助政策出台,对于存栏量在50头以上的大户,荣昌县给予每头40元的补助。
这样,没钱买饲料的社员,便可先到合作社赊欠,等卖了肥猪,再统一结算。
执意出售仔猪的社员,唐泽乾同样以高于市价0.06~0.16元/公斤的价格回购。然后,放到自己的猪场喂养。
总之,唐泽乾最大限度地囤积猪源。这也基本控制住了合作社员们“卖猪潮”。他默默地期待黄金岁月的再次到来。
2006年10月,川渝两地持续近三个月的干旱终于结束。铜鼓镇再次碧空万里,秋风送爽。
疯狂六月
2007年,唐泽乾再次迎来了梦想中的黄金岁月,和十年前不同,这次与他一起亢奋的,还有整个铜鼓镇。
“涨了,涨了,比1997年还要猛!”
5月份的前20天,全国36个大中城市每公斤猪肉批发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了4.4元。5月初,北京肉价出现了14次密集上涨;上海猪肉批发价达到每公斤16元。
京沪肉价的迅速上涨,波及全国各大城市。一星期后,价格传至川渝两地。此后,再到荣昌,波及铜鼓镇的生猪出栏价上涨,又用了一个星期。
不断攀升的数字,让养殖户们喜笑颜开。此时,铜鼓镇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开始信息反馈。广州、西藏、青海,报急电话一个接一个打回铜鼓镇。“都是要猪,一要就是几个车皮。”
唐泽乾坐在青石板上,兴奋得有些心慌,他一支接一支地抽烟让自己镇静下来。他已经好些天没有合眼了,采访中,甚至突然提出要打上一个小时的盹,然后再继续聊。一周以来,一车皮200头猪的载量,每天都有十几车从铜鼓镇奔赴全国各地。
笑声,开始在铜鼓镇的夏日里飘荡……
刘大英开始把原先的葡萄架拆了,在院子里垒起新的猪圈;刘大国让自己的儿子上山砍来毛竹,连夜编织起装猪仔的竹篓,篾条飞舞脸颊绽开着花;乡亲碰面无不喜形于色,“你家还有没有仔猪,什么时候出栏?”
许多外省的肉联厂,冲着“养猪第一县”的名号汹涌而来。2007肉价上涨的盛夏,也是荣昌收获的季节。唐泽乾心里明白,荣昌或者说铜鼓镇之所以走在了风暴的前面,恰恰在于“走得早”。
早在五年前,唐泽乾便着眼于建立一个面向全国的外销渠道。这在荣昌确属少见。五年来,唐泽乾每个月都会去各地的办事处,每次都会捎上荣昌卤鹅、凉粉等特产,犒劳那些长年驻扎在外的战士。
也正因这些前方岗哨,使唐泽乾对2007年席卷全国的生猪荒,深谙于心:
2006年夏、秋季爆发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给农民带来巨大损失。唐泽乾估计,在一些发病严重的省份,生猪存栏量减少了将近一半。
此外,粮价上涨,牵一发而动全身。随着用粮食搞生物能源项目的全国风行,在玉米产量没有大规模增长情况下,豆粕、玉米、麦麸等涨价在所难免。
也因为此,唐泽乾给记者算了笔账——买一头约15公斤的猪仔,300元左右;养殖约150天,要吃掉300公斤玉米,玉米目前的卖价是1.7元每公斤,打磨成猪吃的玉米粉,还要30元左右的加工费,总共540元。加上防疫消毒、人工工资、水电消耗——
“你说,全国还有多少猪?”
“你说,肉价怎能不涨?”
走出铜鼓镇
走出铜鼓镇,汽车颠簸在弯弯曲曲的乡村公路,夕阳睡在连绵的远山之间。此轮肉市风暴中,铜鼓镇无疑表现抢眼。
然而,十年来肉价大起大落,起伏不定。即便在“养猪强县”的荣昌,也有太多养殖户在高负债与高利润之间,坚守与轮回。
对于全国肉价,唐泽乾的判断是,因为四川、黑龙江、吉林诸省今年出现大范围猪荒,而仔猪长大至少需要120天,因此肉价还会有3到4个月的持续高位。
2007年6月,铜鼓镇合作社的社员已达1700多户,许多周边乡镇的农民也纷纷加入。这种规模在全国算是少见。
在唐泽乾看来,生猪养殖是一项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的买卖,价格浮动往往又无规律。而铜鼓镇之所以发展迅速,确实是天时地利下的个例。
从产业集群的角度,在荣昌完整的生猪产业链里,合作社能和本地饲料企业、科研机构通力合作。荣昌这个西部最大的兽药市场、种猪研发基地,以及饲料、兽药生产企业集群,给了这草根经济体充足的成长养分。
然而,在更多没有形成产业链的中国乡村,农民如何获利?市场信息不对称,何时扩大规模,何时控制数量,如何确保起早贪黑养大的生猪,至少不会“折本”?
这个盛夏,因为肉价上涨,我们深深地感受每一位中国农民与这时代的丝缕关联,而他们,又该如何去触摸这个伟大的时代?
唐泽乾告诉记者,无论合作社能够走多远,他都会坚持。至少这六年来,铜鼓镇愿意养猪的农民越来越多。“至少,他们再也不用瞎干傻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