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猫接种鼠疫菌后鼠疫F1抗体及其免疫球蛋白M(IgM)变化,探讨F1抗体及IgM在动物鼠疫监测中的意义。
方法猫3只,在猫背部采用多点皮下注射法接种鼠疫菌,于接种后3~521 d,定期股静脉采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夹心法检测鼠疫F1抗体,捕获法检测鼠疫IgM。
结果猫接种鼠疫菌后第3天,F1抗体及IgM出现弱阳性反应,平均滴度分别为1∶22.00和1∶20.33。鼠疫F1抗体滴度,第4天升高到1∶25.33,第97天达到高峰,为1∶29.67,第521天仍保持在1∶25.33;IgM滴度,第7~10天出现高峰,为1∶212.00,其后快速降低,第30天后降到阳性反应标准以下。
结论ELISA夹心法检测猫鼠疫F1抗体,可追溯较长时间的动物鼠疫流行,适用于鼠疫疫源地调查;捕获法检测猫鼠疫IgM,单份血清可判定早期动物鼠疫。两种方法同步检测F1抗体及IgM,判定动物感染鼠疫的时间可精确到3~7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