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提出:“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此后,总书记更是多次对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与批示。“让文物活起来”为核心要义的文物工作思路也随之成为文博行业的普遍呼声,而相关工作也确实卓有成效。从探索让文物“活”起来的途径与效果来看,当前阶段相关部门、机构的努力非常值得肯定。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些欣荣的发展景象之中,也存在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如文博机构的责任与义务是否真的得到有效履行?公众的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是否通过参加这些活动得到提升?诸多问题都需要我们去认真考量。
对于“让文物活起来”的误读
2019年4月6日,湖北钟祥明显陵举办了一场旨在“以‘让文物活起来’的方式与民众对话,用接地气的方式让大家享受庙会带来的幸福感”的“三月三”文化活动,然而最终却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很多人认为这一活动实则就是一场大型、炫目的且缺乏营养的灯光烟火秀。滥用的射灯、高饱和度的色彩、语义模糊的元素堆砌极大地削弱了明显陵所包孕的深厚历史文化意蕴。明显陵作为陵墓建筑,其物质属性与精神内涵决定了娱乐性、聒噪的活动不宜于在那里举办。这种完全以博眼球为目的活动实质上是对传统文化的亵渎与破坏。
某种程度上来说,明显陵灯光烟火秀活动的举办是相关机构对“让文物活起来”的一种误读。“让文物活起来”至少包括了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物质层面的保护、修复以及传承,二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及民族精神层面的传承。而这一活动并未很好地践行这两层意涵。从物质层面上来说,灯光烟火秀对于以木制建筑为主的陵墓建筑群来说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在精神文化的传承方面,更无值得圈点之处。因此“让文物活起来”更是无从谈起。与其说它是一个文化事件,倒不如说它是一场娱乐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文博机构的宗旨、文物自身的价值内涵并未得到履行、重视。事实上,这是存在于当今文博行业中的一个非常值得警惕的现象,类似的过度商业化的、本末倒置的活动层出不穷。由此言之,笔者以为“让文物活起来”似乎还应呼唤相应的制度体系,应从法律、行政以及道德等层面对相关部门的行为进行规约,从而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利用保驾护航。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实质是对文艺工作者自身提出了更高的内在要求。也即是说,文艺工作者首先应该端正自己的价值取向并且提升自己的艺术创作能力,这样才有助于作为鉴赏者和评判者的人民形成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审美尺度,从而也能够帮助提升人民的文化素质与审美趣味。早在清代,就有人对博物馆的职能形成了朴素而科学的看法:“夫英之为此,非徒令人观看以悦目怡情也。……今博采旁搜,综括万汇,悉备一庐,每于礼拜一、三、五等日开门,纵令士庶往观,所以佐读书之不逮而广其识也。”可见其时人们已经认识到了博物馆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广其识”,而非仅仅“悦目怡情”。时至今日,博物馆的运营形态虽已经发生了巨大改变,但是博物馆在举办活动时仍应将提高公众的文化素质与审美能力作为重要宗旨。
现阶段一些文博机构对于“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的认识明显有待深入。如近年来,“故宫跑”等现象即折射出这一问题。在一些大型文物展览中,蜂拥的观展人群往往使得每个人只有几分钟时间去欣赏传世名作,同时展厅里其他亦很有价值的展品却受到了显见的冷落。由此可见,这些展览的社会效益的实现程度实在需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同样的情况亦见于博物馆的文创活动中。近几年来,在国家相关部门的鼓励与支持下,许多博物馆依托馆藏资源以“把博物馆带回家”为口号纷纷开展文化创意活动。但社会效益究竟如何,亦颇值得商榷。有学者就文博机构推出的一些工艺与内涵缺乏保证的“文创产品”是否能够承载博物馆文化,是否能够承担普及教育的任务提出了质疑。就目前许多博物馆所推出的文创产品而言,大多数都没有很好地承载文化元素及精神价值,且存在动机向经济效益倾斜的危险。因此要实现“把博物馆带回家”的目的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有学者指出,现阶段我国看似繁荣的文化产业发展背后,隐藏着主流精神与核心价值观缺失的问题。文博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重视娱乐效果、轻视文化内涵等现象。当然,并非说文博行业就要杜绝娱乐性,问题在于娱乐的同时能否让作品或者活动承载民族文化的传统与精神。换言之,文化创意产品或活动应有文化内涵与主流价值的诉求,而这种诉求的缺失会导致文化内容价值的平面化,很容易让一些所谓的文化创意活动变成喧闹的娱乐秀。另外,来自商业维度的诱惑亦是文博行业需要警惕的一点。《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第三条第一点即有规定:“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盈利的永久性机构,并向大众开放。”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文博机构就要杜绝与经济挂钩。博物馆当然可以依托自身的资源、人力优势通过推出一些文化创意活动或产品来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以维系其正常运转。但这些活动及产品能否体现主流价值观则是需要重点考量的方面。
那么如何才能将历史文化内涵以及主流价值观恰适地融入文化创意活动中去呢?已有的一些成功案例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些思路。近两年中央电视台推出的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即是一个值得借鉴的对象。首先,作为一档电视节目,《国家宝藏》在舞台美术、声音、特效等方面做足了文章,充分向观众真实、立体地展示了每一件文物,能够让人产生极强的代入感。其次,节目组以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同层面为出发点,经过反复的考量,从各大博物馆浩如烟海的藏品中精挑细选出每一期所要展示的文物,每件文物经由演员对其“前世今生”故事的演绎,让观众得以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学习到相关的专业知识,提升审美能力乃至得到精神层面上的涤荡,从而构建一种人与文物的动态关系。在这个关系中人们能够切实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如此文物才算是“活”了起来。当然,这个节目也并非毫无瑕疵,相关文物故事的真实性、一些文物研究结果真实性等问题已经为一些专家和学者指出,但总体而言,这种探索还是非常值得肯定的。这档节目在有效普及专业知识及传递核心价值观的成功经验方面尤其值得文博行业学习,其呈现出来的包含娱乐性、故事性、艺术性、参与性、启发性在内的综合品质正是当前文博机构的文化创意活动中所欠缺的东西。
文博机构所勾连的历史文化是深厚而豐富的,对于这种历史文化的宣传教育需要我们在物质层面对文化遗产进行很好的呈现,在价值内涵上进行深入的开掘,而应避免那种表面热闹实则内容空洞的“创意活动”,否则,“让文物活起来”只能沦为一句口号。同时,相关工作者应该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的论述,在提升自我艺术创作能力的基础上,尊重人们在审美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以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创作出积极健康的艺术作品。总之,对于文博机构而言,应该在充分保护文物的前提下,秉持专业务实的态度,以创新的、多样性的手段去唤醒文物,促进公众与文物间产生互动,真正令公众领略到中华文明的深沉与博大,文物因此也才能真正“活”起来。
当前文博机构文化创意活动存在的问题
对于“让文物活起来”的误读
2019年4月6日,湖北钟祥明显陵举办了一场旨在“以‘让文物活起来’的方式与民众对话,用接地气的方式让大家享受庙会带来的幸福感”的“三月三”文化活动,然而最终却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很多人认为这一活动实则就是一场大型、炫目的且缺乏营养的灯光烟火秀。滥用的射灯、高饱和度的色彩、语义模糊的元素堆砌极大地削弱了明显陵所包孕的深厚历史文化意蕴。明显陵作为陵墓建筑,其物质属性与精神内涵决定了娱乐性、聒噪的活动不宜于在那里举办。这种完全以博眼球为目的活动实质上是对传统文化的亵渎与破坏。
某种程度上来说,明显陵灯光烟火秀活动的举办是相关机构对“让文物活起来”的一种误读。“让文物活起来”至少包括了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物质层面的保护、修复以及传承,二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及民族精神层面的传承。而这一活动并未很好地践行这两层意涵。从物质层面上来说,灯光烟火秀对于以木制建筑为主的陵墓建筑群来说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在精神文化的传承方面,更无值得圈点之处。因此“让文物活起来”更是无从谈起。与其说它是一个文化事件,倒不如说它是一场娱乐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文博机构的宗旨、文物自身的价值内涵并未得到履行、重视。事实上,这是存在于当今文博行业中的一个非常值得警惕的现象,类似的过度商业化的、本末倒置的活动层出不穷。由此言之,笔者以为“让文物活起来”似乎还应呼唤相应的制度体系,应从法律、行政以及道德等层面对相关部门的行为进行规约,从而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利用保驾护航。
对于“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缺乏深入认知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实质是对文艺工作者自身提出了更高的内在要求。也即是说,文艺工作者首先应该端正自己的价值取向并且提升自己的艺术创作能力,这样才有助于作为鉴赏者和评判者的人民形成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审美尺度,从而也能够帮助提升人民的文化素质与审美趣味。早在清代,就有人对博物馆的职能形成了朴素而科学的看法:“夫英之为此,非徒令人观看以悦目怡情也。……今博采旁搜,综括万汇,悉备一庐,每于礼拜一、三、五等日开门,纵令士庶往观,所以佐读书之不逮而广其识也。”可见其时人们已经认识到了博物馆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广其识”,而非仅仅“悦目怡情”。时至今日,博物馆的运营形态虽已经发生了巨大改变,但是博物馆在举办活动时仍应将提高公众的文化素质与审美能力作为重要宗旨。
现阶段一些文博机构对于“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的认识明显有待深入。如近年来,“故宫跑”等现象即折射出这一问题。在一些大型文物展览中,蜂拥的观展人群往往使得每个人只有几分钟时间去欣赏传世名作,同时展厅里其他亦很有价值的展品却受到了显见的冷落。由此可见,这些展览的社会效益的实现程度实在需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同样的情况亦见于博物馆的文创活动中。近几年来,在国家相关部门的鼓励与支持下,许多博物馆依托馆藏资源以“把博物馆带回家”为口号纷纷开展文化创意活动。但社会效益究竟如何,亦颇值得商榷。有学者就文博机构推出的一些工艺与内涵缺乏保证的“文创产品”是否能够承载博物馆文化,是否能够承担普及教育的任务提出了质疑。就目前许多博物馆所推出的文创产品而言,大多数都没有很好地承载文化元素及精神价值,且存在动机向经济效益倾斜的危险。因此要实现“把博物馆带回家”的目的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博物馆文化创意活动需要主流价值观的引导
有学者指出,现阶段我国看似繁荣的文化产业发展背后,隐藏着主流精神与核心价值观缺失的问题。文博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重视娱乐效果、轻视文化内涵等现象。当然,并非说文博行业就要杜绝娱乐性,问题在于娱乐的同时能否让作品或者活动承载民族文化的传统与精神。换言之,文化创意产品或活动应有文化内涵与主流价值的诉求,而这种诉求的缺失会导致文化内容价值的平面化,很容易让一些所谓的文化创意活动变成喧闹的娱乐秀。另外,来自商业维度的诱惑亦是文博行业需要警惕的一点。《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第三条第一点即有规定:“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盈利的永久性机构,并向大众开放。”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文博机构就要杜绝与经济挂钩。博物馆当然可以依托自身的资源、人力优势通过推出一些文化创意活动或产品来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以维系其正常运转。但这些活动及产品能否体现主流价值观则是需要重点考量的方面。
那么如何才能将历史文化内涵以及主流价值观恰适地融入文化创意活动中去呢?已有的一些成功案例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些思路。近两年中央电视台推出的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即是一个值得借鉴的对象。首先,作为一档电视节目,《国家宝藏》在舞台美术、声音、特效等方面做足了文章,充分向观众真实、立体地展示了每一件文物,能够让人产生极强的代入感。其次,节目组以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同层面为出发点,经过反复的考量,从各大博物馆浩如烟海的藏品中精挑细选出每一期所要展示的文物,每件文物经由演员对其“前世今生”故事的演绎,让观众得以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学习到相关的专业知识,提升审美能力乃至得到精神层面上的涤荡,从而构建一种人与文物的动态关系。在这个关系中人们能够切实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如此文物才算是“活”了起来。当然,这个节目也并非毫无瑕疵,相关文物故事的真实性、一些文物研究结果真实性等问题已经为一些专家和学者指出,但总体而言,这种探索还是非常值得肯定的。这档节目在有效普及专业知识及传递核心价值观的成功经验方面尤其值得文博行业学习,其呈现出来的包含娱乐性、故事性、艺术性、参与性、启发性在内的综合品质正是当前文博机构的文化创意活动中所欠缺的东西。
文博机构所勾连的历史文化是深厚而豐富的,对于这种历史文化的宣传教育需要我们在物质层面对文化遗产进行很好的呈现,在价值内涵上进行深入的开掘,而应避免那种表面热闹实则内容空洞的“创意活动”,否则,“让文物活起来”只能沦为一句口号。同时,相关工作者应该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的论述,在提升自我艺术创作能力的基础上,尊重人们在审美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以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创作出积极健康的艺术作品。总之,对于文博机构而言,应该在充分保护文物的前提下,秉持专业务实的态度,以创新的、多样性的手段去唤醒文物,促进公众与文物间产生互动,真正令公众领略到中华文明的深沉与博大,文物因此也才能真正“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