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针对高中生学习思维的培养进行以下两个方面的论述:第一,解读当下高中生语文学习思维模式存在的问题。第二,为实现培养学生学习思维的最终目标提出相关策略。
关键词:高中生;学习思维;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8-157
教学工作的开展不仅仅是为了传授学生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实现个人思想的发展与进步。培养学生思维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但是当下阶段,很多教师的教学工作都比较侧重于最终的结果而忽视过程,这也就导致了很多学生的思维相对保守。即便对某个问题时有不同的观点但是受到教师常态教学思维的影响,也很难主动表现出来。所以在教学工作中,我们要侧重于引导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让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表现出自身的观点和看法。
一、学生学习思维问题解读
学生的语文学习思维具有很强的保守性。很多学生的学习思维是比较保守的,有些是因为学生本身不够自信,而有些则是因为学生本身持有的观点与教师常态化的教学方式和理念存在冲突,故而在课堂上也不敢主动提出。例如以下材料作文:“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水也是包容的。虽然人类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向水中排放了大量的污染,但水仍然孜不倦地滋养着地球上的每一条生命。”请围绕“水的包容性”为主题写一篇文章。绝大多数学生在写这篇文章时,都充分肯定了水的包容性,并引用了大量的案例用于佐证文章的观点。虽然这种写作方式并没有什么错误但是仔细观察学生的写作行为我们会发现很多学生把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变成了一个真命题。水真的具有包容性吗?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值得商榷的,但是很多学生却把它当成了论点。针对此现象,我在课余时间也和不同的学生进行谈话,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水只不过是一种客观事物,并不具备人格化特征,所以更不具备包容性。”但是考虑到这种观点容易招致教师的批评,所以也就没有表达出来。经过上述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学生是具有一定的学习思维的,只不过受制于客观条件和本身顾虑的影响没有充分展示出来,所以在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要针对学生的学习现状和本身的问题进行详细探究。
二、培养学生学习思维的策略
我们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让他们在吸收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完善的学习思想和认知思想体系。学习思维的培养。也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用更加全面和理性的眼光看待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学习思维的培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进行:
(一)教师示范,引导学生思维
教师要加强思维模式的案例示范,让学生认识并直观感受到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针对某一问题可以持有多种观点。教师作出的是反对学生而言是一种巨大的激励,这有利于直接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具体方式。例如关于上文中“水的包容性”这一议题,老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下列观点:“同学们,老师认为水是没有包容性的。因为水只不过是存在于大自然中的一种客观事物,它不是一种生命,不会思考,也没有情绪化的特征。只是根据自然法则和规律在整个大自然进行循环和运动而已。之所以说水具有包容性,其实就是人类给它强加的一种品质。设想一下,如果水和我们一样都是生命,那么当人类向水中排放污染的时候,它真的不会感到愤怒吗?请大家仔细思考。”教师在课堂上提出了与绝大多数学生思维完全相反的另一种思路,甚至这种思路很多学生眼中是有失偏颇的。但是教师通过案例讲解的方式把这种思路呈现到全班学生面前,这样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更是对他们积极思考并勇敢表达的一种巨大鼓舞。
(二)主观题突破,训练学生思维
作为一门语言性质的学科,语文具有非常强的主观性。特别是在考试中除了一些古诗默写和选择题,其余很多题型都具有非常强烈的主观性(如观点辨析题和作文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选择一些非常经典的主观题为突破口,训练学生的学习思维,帮助他们打破教化的思维限制,真正实现个人学习思维的提升和学习能力的强化。
例如在文章《孔雀东南飞》的教学工作接近尾声时,我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文中的焦仲卿在得知自己的妻子刘兰芝投河而亡以后,也选择终结自己的生命。你觉得这种做法是否妥当?请说明理由。”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主观题,且题目答案没有正确和错误的划分。学生们的作答也基本分为了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焦仲卿的方法是合理的。因为与自己心爱的妻子不能长相厮守,而且无时无刻不受到中国传统家族文化和家长制的深刻压迫,用终结生命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抗争不无道理。第二种观点认为焦仲卿的方法是不合理的。因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非常宝贵的。我们应当珍惜自己的生命,在有限的生命里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学生的这两种观点都有各自的道理,其中第2种观点更是贯穿了生命教育的基本意识。这与当下阶段教学中,推行生命教育,引导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这一点不谋而合。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选择一些主观题为突破口,训练学生的学习思维。
(三)學思并重,以教学驱动思维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是有基础的。良好的思维能力必须建立在雄厚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脱离了基础知识的思维能力只是空想和漫谈。所以在培养高中生思维能力的过程中,我们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基础的语文知识强化和能力的提升。
例如,上文所述《孔雀东南飞》一文的教学过程中,针对主人公选择用自信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价值取向和诉求的方法是否合理的问题,教师征集了全班学生的看法。但是在此之前,学生需要把整篇文章的知识都要充分吸收,这也是他们发表个人观点的立足点和发起点。所以教师要把其中关键的句型和文言字词都要清晰讲解出来,让每一名学生都充分理解文章的表达主题和中心思想。只有储备了这些必要的文言知识,学生的思维才能进一步发展,教师推行思维教学的最终成效才会更加明显。
三、结语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仅要传授学生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学习思维。良好的思维能力可以对学生的求学工作产生巨大的指导意义,也有助于他们更加客观更加理性地看待身边的人和事,这对他们个人的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
参考文献
[1]宋广斌. 探究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J]. 课外语文,2018,(33):12.
[2]张超. 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培养策略[J]. 作文成功之路(下),2018,(11):42.
关键词:高中生;学习思维;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8-157
教学工作的开展不仅仅是为了传授学生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实现个人思想的发展与进步。培养学生思维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但是当下阶段,很多教师的教学工作都比较侧重于最终的结果而忽视过程,这也就导致了很多学生的思维相对保守。即便对某个问题时有不同的观点但是受到教师常态教学思维的影响,也很难主动表现出来。所以在教学工作中,我们要侧重于引导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让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表现出自身的观点和看法。
一、学生学习思维问题解读
学生的语文学习思维具有很强的保守性。很多学生的学习思维是比较保守的,有些是因为学生本身不够自信,而有些则是因为学生本身持有的观点与教师常态化的教学方式和理念存在冲突,故而在课堂上也不敢主动提出。例如以下材料作文:“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水也是包容的。虽然人类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向水中排放了大量的污染,但水仍然孜不倦地滋养着地球上的每一条生命。”请围绕“水的包容性”为主题写一篇文章。绝大多数学生在写这篇文章时,都充分肯定了水的包容性,并引用了大量的案例用于佐证文章的观点。虽然这种写作方式并没有什么错误但是仔细观察学生的写作行为我们会发现很多学生把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变成了一个真命题。水真的具有包容性吗?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值得商榷的,但是很多学生却把它当成了论点。针对此现象,我在课余时间也和不同的学生进行谈话,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水只不过是一种客观事物,并不具备人格化特征,所以更不具备包容性。”但是考虑到这种观点容易招致教师的批评,所以也就没有表达出来。经过上述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学生是具有一定的学习思维的,只不过受制于客观条件和本身顾虑的影响没有充分展示出来,所以在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要针对学生的学习现状和本身的问题进行详细探究。
二、培养学生学习思维的策略
我们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让他们在吸收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完善的学习思想和认知思想体系。学习思维的培养。也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用更加全面和理性的眼光看待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学习思维的培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进行:
(一)教师示范,引导学生思维
教师要加强思维模式的案例示范,让学生认识并直观感受到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针对某一问题可以持有多种观点。教师作出的是反对学生而言是一种巨大的激励,这有利于直接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具体方式。例如关于上文中“水的包容性”这一议题,老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下列观点:“同学们,老师认为水是没有包容性的。因为水只不过是存在于大自然中的一种客观事物,它不是一种生命,不会思考,也没有情绪化的特征。只是根据自然法则和规律在整个大自然进行循环和运动而已。之所以说水具有包容性,其实就是人类给它强加的一种品质。设想一下,如果水和我们一样都是生命,那么当人类向水中排放污染的时候,它真的不会感到愤怒吗?请大家仔细思考。”教师在课堂上提出了与绝大多数学生思维完全相反的另一种思路,甚至这种思路很多学生眼中是有失偏颇的。但是教师通过案例讲解的方式把这种思路呈现到全班学生面前,这样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更是对他们积极思考并勇敢表达的一种巨大鼓舞。
(二)主观题突破,训练学生思维
作为一门语言性质的学科,语文具有非常强的主观性。特别是在考试中除了一些古诗默写和选择题,其余很多题型都具有非常强烈的主观性(如观点辨析题和作文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选择一些非常经典的主观题为突破口,训练学生的学习思维,帮助他们打破教化的思维限制,真正实现个人学习思维的提升和学习能力的强化。
例如在文章《孔雀东南飞》的教学工作接近尾声时,我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文中的焦仲卿在得知自己的妻子刘兰芝投河而亡以后,也选择终结自己的生命。你觉得这种做法是否妥当?请说明理由。”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主观题,且题目答案没有正确和错误的划分。学生们的作答也基本分为了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焦仲卿的方法是合理的。因为与自己心爱的妻子不能长相厮守,而且无时无刻不受到中国传统家族文化和家长制的深刻压迫,用终结生命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抗争不无道理。第二种观点认为焦仲卿的方法是不合理的。因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非常宝贵的。我们应当珍惜自己的生命,在有限的生命里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学生的这两种观点都有各自的道理,其中第2种观点更是贯穿了生命教育的基本意识。这与当下阶段教学中,推行生命教育,引导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这一点不谋而合。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选择一些主观题为突破口,训练学生的学习思维。
(三)學思并重,以教学驱动思维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是有基础的。良好的思维能力必须建立在雄厚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脱离了基础知识的思维能力只是空想和漫谈。所以在培养高中生思维能力的过程中,我们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基础的语文知识强化和能力的提升。
例如,上文所述《孔雀东南飞》一文的教学过程中,针对主人公选择用自信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价值取向和诉求的方法是否合理的问题,教师征集了全班学生的看法。但是在此之前,学生需要把整篇文章的知识都要充分吸收,这也是他们发表个人观点的立足点和发起点。所以教师要把其中关键的句型和文言字词都要清晰讲解出来,让每一名学生都充分理解文章的表达主题和中心思想。只有储备了这些必要的文言知识,学生的思维才能进一步发展,教师推行思维教学的最终成效才会更加明显。
三、结语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仅要传授学生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学习思维。良好的思维能力可以对学生的求学工作产生巨大的指导意义,也有助于他们更加客观更加理性地看待身边的人和事,这对他们个人的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
参考文献
[1]宋广斌. 探究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J]. 课外语文,2018,(33):12.
[2]张超. 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培养策略[J]. 作文成功之路(下),2018,(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