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非指导性教学要求政治教师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基础。非指导的实质是讲究指导的艺术,高中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从真实问题情境创设、教师引领启发两大策略组织实施。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非指导性教学;组织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2-031-2
20世纪60年代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提出“非指导性教学”。他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学生自己的认知和感情促成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中落实非指导性教学思想,就是要求政治教师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实践活动,尊重学生个体的不同政治体验和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帮助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一、真实问题情境创设策略
非指导性教学实施的第一阶段叫做“确定辅助情境阶段”,教师在这一阶段要事先要组织好教学语言通过交谈形式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绪。要使学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绪,必须创设真实问题情境,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以及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达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统一。“真实”即情境应该是具体生动的并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问题”即要求情境设置有一定的思维色彩,而不是纯粹娱乐性质。具体可采用如下方式:
1.社会热点创设情境。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内容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其中绝大部分都能与社会热点问题联系分析,如能用引起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事例做为材料来到创设情境,无疑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政治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情境创设效果。如在讲“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时,可这样设置情境:面对“日本非法购买钓鱼岛”你通过哪些行动表达了爱国主义情感?如果你参与了涉日游行示威可以任意打砸吗?我国公民应如何理性表达爱国主义情感?以此引导学生自我表达观点,领会“在我国公民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
2.忆旧设疑创设情境。高中思想政治课知识有较强的系统性,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回顾,教师有目的地结合已学知识,层层设疑,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想像的时空,会使学生点燃思维的火花,自我建构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在讲授完《供求关系影响价格》后,可设问:汽车的供求关系如何影响汽车的价格?学生根据已学知识能够答出:汽车供不应求价格上涨,汽车供过于求价格下跌,教师接着问:一辆汽车再供不应求价格会不会高出一架飞机?汽车的价格与飞机的价格由什么决定?由此引导学生探讨研究下一部分内容——价值规律的内容与表现形式。
3.漫画引思创设情境。高中政治课堂并非是说教式的死气沉沉的课堂,应该是学生积极思考、活跃气氛的平台。漫画极富趣味性和幽默感,如恰当地与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相结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在讲授“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的过程中,要求学生看“他敢剪吗?”的漫画,学生们一般易得出的结论是“他不敢剪”。此时教师发问:“还有其他结论吗?”面对学生不解的神情,给“漫画”创设两种条件:(1)漫画中的人离地面很低且地面有防摔的气垫;(2)气球飞到一定的高度就会爆炸。又请学生思考:“针对这两种条件,你分别会得出什么结论?”结果学生顺利地答出“他敢剪”和“他必须剪”。这一情境的创设,很好引导学生分析“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相互依存”又为后续理解“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教学营造了良好的情感氛围。
4.网络环境创设情境。非指导性教学强调要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学生自己的认知和情感体验,让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网络环境具有交互性,能为学生培养自主性、创造性提供人机互动的广阔空间,让学生自愿选择主题,成为活动的中心组织者。高中政治课网络环境情境创设主要是老师引导学生根据课题搜集政治素材,指导学生进行交流,协助学生进行课题成果的展示,帮助学生提高对政治问题分析及解决的能力。如在讲《公司的经营与发展》前,请学生上网搜集中国经营成功的知名公司,让学生交流知名公司的成功经验有哪些?然后分组展示各组概括的公司经营的成功经验,通过展示老师追问: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果经营不善会导致什么后果,很自然让学生进一步思考、解决下一个问题:如何正确对待企业联合和企业破产。
二、教师引领启发策略
非指导性教学并不是完全放弃教师的指导,听凭学生放任自流,而是放弃传统教学中那些忽视学生要求、替代学生思考的指导。高中政治课非指导性教学的实质是用启发性形式引领学生主动参与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实践活动,尊重学生个体的不同政治体验,提高学生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实现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统一。
1.营造民主课堂氛围。非指导性教学认为,实施的先决条件是教师对学生的独立思考及自学能力的充分信任,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努力营造民主、信任的课堂氛围。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扮演着政治理论的“代言人”、“发布者”的角色,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课堂教学气氛不民主。要营造民主课堂氛围要求政治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实现由过去“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权威和知识主宰,向课堂教学活动的“导演”、“向导”等角色转变,还学生以“主角”、“主体”的地位,使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得到和谐可持续的发展。同时作为现代的思想政治课教师还必须尊重、理解每一个学生,以平等的视角看待学生,以发展的观点欣赏学生,把微笑带进课堂,做学生学习知识、提升情感和价值的帮助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让学生增强政治课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自觉提升思想政治素质。 2.构建平等师生关系。非指导性教学强调教学中要创设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师要真诚接受学生。所谓“真诚”,就是要求教师与学生平等相处,坦诚相见,不要有任何的做作和虚伪,让学生感到亲近可信;所谓接受,就是教师要接受学生的情感体验,接受他们的对某一问题的评价和选择。长期以来,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师生处于一种不平等的授受关系,教师强调学生对自己的唯命是从,反感于课堂中出现与自己不一致的声音。因此只有给学生以尊重,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师生的平等,才能感受自尊的存在。一旦他们认为失去自尊,他们就会失去向上的精神动力,由此导致消沉。课堂上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切不可用挖苦、讽刺、甚至侮辱性的语言来对待学生。对学生的发言,不管其回答怎样,教师都不应一棍子打死,都应给以赞扬鼓励肯定,避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消除学生紧张拘束的情绪,让其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只有在平等氛围中交流,学生才能大胆质疑,活跃思维,增强信心。另外,课堂上师生之间产生矛盾是常有的事,遇到这种情况,教师要容人之短,教师的宽容是育人的前提,要妥善解决矛盾,若以牙还牙,必然激发矛盾,破坏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冷静处理课堂的偶发事件,有爱心和耐心,讲究艺术和方法。
3.激发学生政治参与热情。非指导性教学认为,教师应该相信学生渴望学习,愿意在各种程度上保持自己、发展自我。高中政治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参与到政治学习与探讨活动中来,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与热情,爱护学生对政治的好奇心、求知欲。心理学认为,当一个人的情绪处于兴奋状态有强烈的情感动机时,会主动思考、感悟、寻找解决有关问题的方法。因此激发学生政治课堂的参与热情最主要的是增强学生的政治情感体验调动政治学习的兴趣。单纯的政治课说理极易造成学生的反感,甚至是抵触情绪。政治教师要在教学策略上下功夫,运用多种方式捕捉学生的兴奋点与情感动机,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一方面使教学过程具有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变苦学为乐学,积极进行探索知识的意向性活动;另一方面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实例,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变教条式说理为学生的切身感悟,认同教材中谈及的观点,有效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4.融入学生政治学习活动。非指导性教学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作为小组成员参与学习活动,并主动地与小组一起分享他们的感情和想法。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教师以学习伙伴的身份出现在学生中间,对学生更多的是帮助与扶持,尊重学生的人格,分享他们的情感与想法,促进学生的合作共进。政治教师应组织学生将更多的时间用来进行相互讨论,而不是记忆政治理论知识。政治教师不再是作为教学的权威向学生灌输枯燥的理论,而是融入到学生政治学习活动中去,引导学生认识学习政治是自己的责任,而不是教师。政治教师可以在给予学生政治学习和自我管理的方法后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遇到问题教师不必解释、评价或给予建议,政治教师这时只能做学生的“知音”,理解他们的观点、想法和情感。政治教师在融入学生学习过程中还要鼓励学生之间开展互帮互学,在欣赏自己的同时,也要尊重和赏识他人,在思想碰撞中求同存异,从而养成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非指导性教学;组织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2-031-2
20世纪60年代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提出“非指导性教学”。他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学生自己的认知和感情促成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中落实非指导性教学思想,就是要求政治教师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实践活动,尊重学生个体的不同政治体验和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帮助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一、真实问题情境创设策略
非指导性教学实施的第一阶段叫做“确定辅助情境阶段”,教师在这一阶段要事先要组织好教学语言通过交谈形式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绪。要使学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绪,必须创设真实问题情境,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以及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达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统一。“真实”即情境应该是具体生动的并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问题”即要求情境设置有一定的思维色彩,而不是纯粹娱乐性质。具体可采用如下方式:
1.社会热点创设情境。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内容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其中绝大部分都能与社会热点问题联系分析,如能用引起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事例做为材料来到创设情境,无疑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政治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情境创设效果。如在讲“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时,可这样设置情境:面对“日本非法购买钓鱼岛”你通过哪些行动表达了爱国主义情感?如果你参与了涉日游行示威可以任意打砸吗?我国公民应如何理性表达爱国主义情感?以此引导学生自我表达观点,领会“在我国公民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
2.忆旧设疑创设情境。高中思想政治课知识有较强的系统性,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回顾,教师有目的地结合已学知识,层层设疑,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想像的时空,会使学生点燃思维的火花,自我建构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在讲授完《供求关系影响价格》后,可设问:汽车的供求关系如何影响汽车的价格?学生根据已学知识能够答出:汽车供不应求价格上涨,汽车供过于求价格下跌,教师接着问:一辆汽车再供不应求价格会不会高出一架飞机?汽车的价格与飞机的价格由什么决定?由此引导学生探讨研究下一部分内容——价值规律的内容与表现形式。
3.漫画引思创设情境。高中政治课堂并非是说教式的死气沉沉的课堂,应该是学生积极思考、活跃气氛的平台。漫画极富趣味性和幽默感,如恰当地与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相结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在讲授“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的过程中,要求学生看“他敢剪吗?”的漫画,学生们一般易得出的结论是“他不敢剪”。此时教师发问:“还有其他结论吗?”面对学生不解的神情,给“漫画”创设两种条件:(1)漫画中的人离地面很低且地面有防摔的气垫;(2)气球飞到一定的高度就会爆炸。又请学生思考:“针对这两种条件,你分别会得出什么结论?”结果学生顺利地答出“他敢剪”和“他必须剪”。这一情境的创设,很好引导学生分析“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相互依存”又为后续理解“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教学营造了良好的情感氛围。
4.网络环境创设情境。非指导性教学强调要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学生自己的认知和情感体验,让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网络环境具有交互性,能为学生培养自主性、创造性提供人机互动的广阔空间,让学生自愿选择主题,成为活动的中心组织者。高中政治课网络环境情境创设主要是老师引导学生根据课题搜集政治素材,指导学生进行交流,协助学生进行课题成果的展示,帮助学生提高对政治问题分析及解决的能力。如在讲《公司的经营与发展》前,请学生上网搜集中国经营成功的知名公司,让学生交流知名公司的成功经验有哪些?然后分组展示各组概括的公司经营的成功经验,通过展示老师追问: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果经营不善会导致什么后果,很自然让学生进一步思考、解决下一个问题:如何正确对待企业联合和企业破产。
二、教师引领启发策略
非指导性教学并不是完全放弃教师的指导,听凭学生放任自流,而是放弃传统教学中那些忽视学生要求、替代学生思考的指导。高中政治课非指导性教学的实质是用启发性形式引领学生主动参与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实践活动,尊重学生个体的不同政治体验,提高学生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实现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统一。
1.营造民主课堂氛围。非指导性教学认为,实施的先决条件是教师对学生的独立思考及自学能力的充分信任,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努力营造民主、信任的课堂氛围。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扮演着政治理论的“代言人”、“发布者”的角色,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课堂教学气氛不民主。要营造民主课堂氛围要求政治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实现由过去“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权威和知识主宰,向课堂教学活动的“导演”、“向导”等角色转变,还学生以“主角”、“主体”的地位,使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得到和谐可持续的发展。同时作为现代的思想政治课教师还必须尊重、理解每一个学生,以平等的视角看待学生,以发展的观点欣赏学生,把微笑带进课堂,做学生学习知识、提升情感和价值的帮助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让学生增强政治课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自觉提升思想政治素质。 2.构建平等师生关系。非指导性教学强调教学中要创设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师要真诚接受学生。所谓“真诚”,就是要求教师与学生平等相处,坦诚相见,不要有任何的做作和虚伪,让学生感到亲近可信;所谓接受,就是教师要接受学生的情感体验,接受他们的对某一问题的评价和选择。长期以来,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师生处于一种不平等的授受关系,教师强调学生对自己的唯命是从,反感于课堂中出现与自己不一致的声音。因此只有给学生以尊重,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师生的平等,才能感受自尊的存在。一旦他们认为失去自尊,他们就会失去向上的精神动力,由此导致消沉。课堂上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切不可用挖苦、讽刺、甚至侮辱性的语言来对待学生。对学生的发言,不管其回答怎样,教师都不应一棍子打死,都应给以赞扬鼓励肯定,避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消除学生紧张拘束的情绪,让其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只有在平等氛围中交流,学生才能大胆质疑,活跃思维,增强信心。另外,课堂上师生之间产生矛盾是常有的事,遇到这种情况,教师要容人之短,教师的宽容是育人的前提,要妥善解决矛盾,若以牙还牙,必然激发矛盾,破坏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冷静处理课堂的偶发事件,有爱心和耐心,讲究艺术和方法。
3.激发学生政治参与热情。非指导性教学认为,教师应该相信学生渴望学习,愿意在各种程度上保持自己、发展自我。高中政治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参与到政治学习与探讨活动中来,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与热情,爱护学生对政治的好奇心、求知欲。心理学认为,当一个人的情绪处于兴奋状态有强烈的情感动机时,会主动思考、感悟、寻找解决有关问题的方法。因此激发学生政治课堂的参与热情最主要的是增强学生的政治情感体验调动政治学习的兴趣。单纯的政治课说理极易造成学生的反感,甚至是抵触情绪。政治教师要在教学策略上下功夫,运用多种方式捕捉学生的兴奋点与情感动机,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一方面使教学过程具有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变苦学为乐学,积极进行探索知识的意向性活动;另一方面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实例,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变教条式说理为学生的切身感悟,认同教材中谈及的观点,有效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4.融入学生政治学习活动。非指导性教学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作为小组成员参与学习活动,并主动地与小组一起分享他们的感情和想法。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教师以学习伙伴的身份出现在学生中间,对学生更多的是帮助与扶持,尊重学生的人格,分享他们的情感与想法,促进学生的合作共进。政治教师应组织学生将更多的时间用来进行相互讨论,而不是记忆政治理论知识。政治教师不再是作为教学的权威向学生灌输枯燥的理论,而是融入到学生政治学习活动中去,引导学生认识学习政治是自己的责任,而不是教师。政治教师可以在给予学生政治学习和自我管理的方法后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遇到问题教师不必解释、评价或给予建议,政治教师这时只能做学生的“知音”,理解他们的观点、想法和情感。政治教师在融入学生学习过程中还要鼓励学生之间开展互帮互学,在欣赏自己的同时,也要尊重和赏识他人,在思想碰撞中求同存异,从而养成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