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葡萄常”是一个工艺世家,以制作玻璃工艺葡萄著称。其工艺已有200余年历史,常家的工艺葡萄曾被慈禧误以为真。早在1915年的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葡萄常”就荣获一等奖,蜚声海外。新中国成立后,常家5位女艺人被毛泽东主席称为“葡萄常5处女”。“葡萄常”的第5代传人就是常弘、常燕姐妹。
笔者前往采访时,常弘女士正在家里制作“葡萄”,客厅的桌子上摆放着各种葡萄珠,紫的、绿的、绿中透紫的、紫中透红的……上过“霜”后的“葡萄”远看好似刚从葡萄架上摘下来,水灵灵的。
曾经辉煌,五女子为“葡萄常”终身不嫁
“葡萄常”的创始人韩其哈日布是蒙古族正蓝旗人。清道光年间,池的母亲随入嫁北京的公主来到京城,住在崇文门外的旗营。后因变故,从旗营里搬出,靠做泥葫芦、泥人和泥葡萄珠手艺谋生。韩其哈日布在很小时就跟着母亲学艺。一天,他在琉璃厂溜弯儿,看到料器葡萄很受顾客喜欢,但料器葡萄是用有色的玻璃制作的实心葡萄珠,拿住手上很沉。他想,做成空心的不就轻了吗?他琢磨着用一根金属管粘上烧到火候的玻璃溶液,吹成空心的葡萄珠,经过贯活、蘸青、攒活、揉霜等一系列工艺流程的反复实验后,终于烧制出了逼真美观、水灵灵的“葡萄”。他尝试着拿到街头叫卖,深受人们喜爱。闯出了路子后,他和母亲转而以烧制玻璃葡萄谋生。
清光绪年问,慈禧太后60寿辰。她在德和园看戏时,发现戏楼旁的葡萄架上结满了水灵灵的葡萄。葡萄成熟季节已过,怎么还有这等鲜活的葡萄呢?于是传旨要摘两串来尝尝。当得知这“葡萄”是假的时,慈禧立即吩咐要找到制作这逼真“葡萄”的人。见到韩其哈日布及其妻子时,慈禧大喜,赏韩其哈日布妻为“常在”,并赐匾“天仪常”。为感恩,韩其哈日布改名常在,家人改常姓。“葡萄常”一时名噪京城。
1915年,常家后人精心制作的葡萄工艺品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荣获一等奖,“葡萄常”声名鹊起。因大儿子和二儿子只知吃喝玩乐、四处借债,常在于是对三个女儿立下规矩:“葡萄常”的秘方传女不传男,不传外人和媳妇。此后,常在的三个女儿为了保住家传绝活,终生与葡萄工艺品相伴,均未出嫁。
因为没有后代,常在的三个女儿决定将手艺传给两个侄女,即常在的两个孙女常玉龄、常玉清。她们与三个姑姑同命相连,立志终身不嫁。“葡萄常”手艺因此得以很好地保存并流传,姑侄五“处女”,为此牺牲了她们的青春和爱情。
几经坎坷,“葡萄常”几乎绝迹
上世纪50年代在公私合营的体制改革中,“葡萄常5处女”进入北京市绢花厂。为了将“葡萄常”的手艺造福丁民,在政府扶持下,厂里成立工艺葡萄制作车间。
“据姑奶奶常玉龄生前告诉我,‘文革’前,我们家有个柜子,里面放着20多个国家订货的钱币,遗憾的是‘文革’中全被毁了,常家姑侄先后有4人去世。”
直到改革开放的春风唤醒沉睡的民族工艺,人们才重新想起了“葡萄常”。北京市有关部门四处寻找,欲恢复“葡萄常”传统民族工艺,终于在崇文区花市一个大杂院中找到了常氏的唯一传人——常玉龄。此时,她已是70古稀的老人。
1978年,崇文区花市街道组织“葡萄常联社”,常玉龄不顾年迈体弱,从垒灶、吹珠到上霜,都亲自动手,并把家传绝技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从社会上招来的一批待业青年。常弘、常燕因正在上小学而失去了学艺的机会。
1986年,常玉龄去世,“葡萄常”由此销声匿迹。而那时,常弘已作为职工子女被招进北京市绢花厂。
“葡萄常”绝技重现民间
2004年3月,常弘看到一篇名为《葡萄常难寻,绒鸟不在》的文章。
“国家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葡萄常’的后代,我们没有理由再保持沉默。”她找到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于志海,说出了想恢复这有200多年历史的传统技艺的想法,得到于志海的大力支持。他鼓励她说:“你就大胆干吧,要无愧于‘葡萄常’第五代传人的声誉。”
回到家后,常弘与母亲、三妹商量,一点点地回忆和琢磨着做起了工艺葡萄。许多原料与过去不一样,过去不用兑色,葡萄只有绿色和紫色两种。现在,同样的紫葡萄就有色彩区别,提子色浅偏红,玫瑰香偏紫色重。她们决定改革,不能按原来的路子走!
常弘姐妹还发现,传统“葡萄常”工艺品外面的那层霜较为粗糙,不够逼真,要将那层霜改进得更细腻。调色是道技术难关,做葡萄前,姐妹俩认真观察现实中各类葡萄的形状与颜色。“巨峰葡萄成熟时,果实呈紫色;青提成熟时,颜色青黄;玫瑰香成熟时先粉红后紫黑;京秀成熟时,或玫瑰红或鲜紫红……”姐儿俩一一记下不同的葡萄色彩、形状和葡萄皮上的霜。为了粘合并且不掉色,还需在颜料中加入白糖、水胶、淀粉、酒等。
两姐妹从找原材料人手,经过熔料、溜条、加色、吹捏、成形等多道工序,并反复试制。3个多月后,在2004年7月,她们终于制作出第一件葡萄盆景。
姐妹俩特意找到“葡萄常”唯一一位在世的外姓徒弟李淑惠女士,请她帮忙鉴定。70多岁的老人一眼看见摆在她面前的“葡萄”时,连声称赞道:“这两个丫头是怎么琢磨的?又让我看到了‘葡萄常’的葡萄!‘葡萄常’又活了。”
得到老师傅的认可后,常弘把研制出来的工艺葡萄拿到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2004年9月底,常弘、常燕姐妹的作品参加了北京市文联、北京市民问文艺家协会在中华世纪坛举办的《建国55周年还看今朝》大型民间艺术展。
令常弘、常燕感动的是,观众反映很强烈,许多老艺人看了后都说:“葡萄常终于又出现了!”大家对“葡萄常”的关注和热爱,给了姐妹俩很大鼓舞。
打破传女不传男不能让宝贵的手艺失传
面对重新兴起的“葡萄常”,已年近半百的常弘也有担忧,因为祖上规矩“传女不传男”。到常弘这一代,常家有3个闺女,常弘是老大,二妹出生后8个月时就因患脑炎成为残疾人。现在,“葡萄常”由常弘和三妹常燕继承。常弘生有一子,三妹常燕没有孩子。常弘说:“若我不传儿子,‘葡萄常’只有失传。所以我只能打破这个规矩,将手艺秘方传给儿子。可儿子是学法律的,我也只能在他工作之余教他手艺。”
但常弘对自家的这门手艺很有信心,她还有许多好的设想。她告诉笔者,再过一两年,她想放下手里的一切工作和安排,专心做“葡萄常”,将技术再改进,以便推向市场,最终做成高档工艺品,进入国际市场。
责编/曹阳
笔者前往采访时,常弘女士正在家里制作“葡萄”,客厅的桌子上摆放着各种葡萄珠,紫的、绿的、绿中透紫的、紫中透红的……上过“霜”后的“葡萄”远看好似刚从葡萄架上摘下来,水灵灵的。
曾经辉煌,五女子为“葡萄常”终身不嫁
“葡萄常”的创始人韩其哈日布是蒙古族正蓝旗人。清道光年间,池的母亲随入嫁北京的公主来到京城,住在崇文门外的旗营。后因变故,从旗营里搬出,靠做泥葫芦、泥人和泥葡萄珠手艺谋生。韩其哈日布在很小时就跟着母亲学艺。一天,他在琉璃厂溜弯儿,看到料器葡萄很受顾客喜欢,但料器葡萄是用有色的玻璃制作的实心葡萄珠,拿住手上很沉。他想,做成空心的不就轻了吗?他琢磨着用一根金属管粘上烧到火候的玻璃溶液,吹成空心的葡萄珠,经过贯活、蘸青、攒活、揉霜等一系列工艺流程的反复实验后,终于烧制出了逼真美观、水灵灵的“葡萄”。他尝试着拿到街头叫卖,深受人们喜爱。闯出了路子后,他和母亲转而以烧制玻璃葡萄谋生。
清光绪年问,慈禧太后60寿辰。她在德和园看戏时,发现戏楼旁的葡萄架上结满了水灵灵的葡萄。葡萄成熟季节已过,怎么还有这等鲜活的葡萄呢?于是传旨要摘两串来尝尝。当得知这“葡萄”是假的时,慈禧立即吩咐要找到制作这逼真“葡萄”的人。见到韩其哈日布及其妻子时,慈禧大喜,赏韩其哈日布妻为“常在”,并赐匾“天仪常”。为感恩,韩其哈日布改名常在,家人改常姓。“葡萄常”一时名噪京城。
1915年,常家后人精心制作的葡萄工艺品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荣获一等奖,“葡萄常”声名鹊起。因大儿子和二儿子只知吃喝玩乐、四处借债,常在于是对三个女儿立下规矩:“葡萄常”的秘方传女不传男,不传外人和媳妇。此后,常在的三个女儿为了保住家传绝活,终生与葡萄工艺品相伴,均未出嫁。
因为没有后代,常在的三个女儿决定将手艺传给两个侄女,即常在的两个孙女常玉龄、常玉清。她们与三个姑姑同命相连,立志终身不嫁。“葡萄常”手艺因此得以很好地保存并流传,姑侄五“处女”,为此牺牲了她们的青春和爱情。
几经坎坷,“葡萄常”几乎绝迹
上世纪50年代在公私合营的体制改革中,“葡萄常5处女”进入北京市绢花厂。为了将“葡萄常”的手艺造福丁民,在政府扶持下,厂里成立工艺葡萄制作车间。
“据姑奶奶常玉龄生前告诉我,‘文革’前,我们家有个柜子,里面放着20多个国家订货的钱币,遗憾的是‘文革’中全被毁了,常家姑侄先后有4人去世。”
直到改革开放的春风唤醒沉睡的民族工艺,人们才重新想起了“葡萄常”。北京市有关部门四处寻找,欲恢复“葡萄常”传统民族工艺,终于在崇文区花市一个大杂院中找到了常氏的唯一传人——常玉龄。此时,她已是70古稀的老人。
1978年,崇文区花市街道组织“葡萄常联社”,常玉龄不顾年迈体弱,从垒灶、吹珠到上霜,都亲自动手,并把家传绝技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从社会上招来的一批待业青年。常弘、常燕因正在上小学而失去了学艺的机会。
1986年,常玉龄去世,“葡萄常”由此销声匿迹。而那时,常弘已作为职工子女被招进北京市绢花厂。
“葡萄常”绝技重现民间
2004年3月,常弘看到一篇名为《葡萄常难寻,绒鸟不在》的文章。
“国家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葡萄常’的后代,我们没有理由再保持沉默。”她找到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于志海,说出了想恢复这有200多年历史的传统技艺的想法,得到于志海的大力支持。他鼓励她说:“你就大胆干吧,要无愧于‘葡萄常’第五代传人的声誉。”
回到家后,常弘与母亲、三妹商量,一点点地回忆和琢磨着做起了工艺葡萄。许多原料与过去不一样,过去不用兑色,葡萄只有绿色和紫色两种。现在,同样的紫葡萄就有色彩区别,提子色浅偏红,玫瑰香偏紫色重。她们决定改革,不能按原来的路子走!
常弘姐妹还发现,传统“葡萄常”工艺品外面的那层霜较为粗糙,不够逼真,要将那层霜改进得更细腻。调色是道技术难关,做葡萄前,姐妹俩认真观察现实中各类葡萄的形状与颜色。“巨峰葡萄成熟时,果实呈紫色;青提成熟时,颜色青黄;玫瑰香成熟时先粉红后紫黑;京秀成熟时,或玫瑰红或鲜紫红……”姐儿俩一一记下不同的葡萄色彩、形状和葡萄皮上的霜。为了粘合并且不掉色,还需在颜料中加入白糖、水胶、淀粉、酒等。
两姐妹从找原材料人手,经过熔料、溜条、加色、吹捏、成形等多道工序,并反复试制。3个多月后,在2004年7月,她们终于制作出第一件葡萄盆景。
姐妹俩特意找到“葡萄常”唯一一位在世的外姓徒弟李淑惠女士,请她帮忙鉴定。70多岁的老人一眼看见摆在她面前的“葡萄”时,连声称赞道:“这两个丫头是怎么琢磨的?又让我看到了‘葡萄常’的葡萄!‘葡萄常’又活了。”
得到老师傅的认可后,常弘把研制出来的工艺葡萄拿到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2004年9月底,常弘、常燕姐妹的作品参加了北京市文联、北京市民问文艺家协会在中华世纪坛举办的《建国55周年还看今朝》大型民间艺术展。
令常弘、常燕感动的是,观众反映很强烈,许多老艺人看了后都说:“葡萄常终于又出现了!”大家对“葡萄常”的关注和热爱,给了姐妹俩很大鼓舞。
打破传女不传男不能让宝贵的手艺失传
面对重新兴起的“葡萄常”,已年近半百的常弘也有担忧,因为祖上规矩“传女不传男”。到常弘这一代,常家有3个闺女,常弘是老大,二妹出生后8个月时就因患脑炎成为残疾人。现在,“葡萄常”由常弘和三妹常燕继承。常弘生有一子,三妹常燕没有孩子。常弘说:“若我不传儿子,‘葡萄常’只有失传。所以我只能打破这个规矩,将手艺秘方传给儿子。可儿子是学法律的,我也只能在他工作之余教他手艺。”
但常弘对自家的这门手艺很有信心,她还有许多好的设想。她告诉笔者,再过一两年,她想放下手里的一切工作和安排,专心做“葡萄常”,将技术再改进,以便推向市场,最终做成高档工艺品,进入国际市场。
责编/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