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学生在课堂上轻松地掌握历史知识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e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学期笔者有幸听取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课。听完本课之后,笔者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本课的确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去借鉴学习,不失为一堂经过认真打磨的堪称成功的师范课。感触最深的是学生能够在执教者的课堂上轻松地掌握历史知识。
  一
  首先从课堂的导入而言,一堂好的公开课就如同一场精彩的演出,而课堂导入无疑就是序幕,高潮没来到来就已经抓牢了观众的眼球。执教老师通过播放一段《大国崛起》的视频,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回到了近代的英国。笔者在向同行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随着多媒体应用的普及,运用形象直观动态的视频导入新课已不再是一种很新颖的做法,但是有时候这种做法不免给人以装饰门面、哗众取宠之嫌。但是本节课视频的运用丝毫没有给人留下这种印象,相反这种导入方式既直接、经济,又起到了激发学生兴趣,点明课题的作用,把部分学生的无意注意转变为有意注意。
  二
  在目前應试教育的体制下,部分老师可能更加注重知识点的灌输,而忽略了讲解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学生则变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以至于学生在遇到比较“活”的题目就无从下笔。本节课的执教老师在这个问题上可以说是处理得很好,充分体现了前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奥苏泊尔的认知结构理论:任何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有意义的学习中一定有迁移。从与旧知识的联系方面来说,联系到了前面讲过的新航路的开辟给英国带来的影响——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通过地图展示英国的地理位置,位于大西洋沿岸,这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无疑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这就为下面讲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背景及其原因做了铺垫,起到水到渠成的作用。这也符合认知的规律:由已知向未知过渡。从与后面所要学习的知识之间的联系来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国际意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世界上较早的资产阶级革命,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来临,在其影响之下此后欧洲爆发了法国大革命,以及北美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推动了世界历史发展的历程。奥苏泊尔的认知结构理论:任何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有意义的学习中一定有迁移。
  三
  从突出重点和化解难点的角度来说,本课的教学重点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和历史意义,教学难点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革命性和曲折性。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由老师来讲解的话一般必须要运用到经济和政治之间的关系:经济决定政治这一原理来讲解,即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得资产阶级开始壮大起来,而原来的封建统治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学生不太容易理解和掌握这一相对而言比较抽象的知识。在本课中执教者巧妙地运用了《约翰家的故事》故事来帮助学生理解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两个名词以及他们通过殖民活动发家致富,但由于厉行封建专卖,生意越来越艰难,由此引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要求发展资本主义要求更多权力和封建国王实行封建君主专制之间的矛盾。这样通过情境的创设,既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简单地掌握了知识,又避免了引入枯燥晦涩的历史概念。
  关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巧妙地设计了一系列问题来生成新知:革命之前英国是什么制度?革命之后又开启了什么制度?封建君主专制;君主立宪制。这样通过问题层层分解,化难为易,让学生很自然地得出结论:1.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 2.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
  至于教学难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革命性和曲折性,执教者首先示范找出革命开始的标志,然后要求学生仿照老师的做法,动手制作大事年表,然后请学生代表展示,其他学生补充,集体进行订正讲评。这种做法充分体现了执教者注重技能的培养,不仅使学生收获知识而且让学生掌握了学习历史的方法。在课堂上充分调到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在课堂上动嘴、动手、动脑,“活”起来,使得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四
  深入挖掘课本信息,注重对知识的分析和归纳,把课本知识内化成学生易于掌握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内容,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以《权利法案》的内容为例,课本上的表述为:1、未经国会的批准,国王不能征税;2、未经国会的批准,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3、未经国会同意,国王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得执行。执教者通过设计出问题——国王在哪些方面的权力受到了限制?引发学生的思考,把《权利法案》的内容归纳为限制国王的征税权 、限制军事权 、限制立法、司法权。这符合由布鲁纳提出认知-结构学习论。他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这样学生理解和记忆起来更加省时、简单。
  当然闪光点再多的课堂也会有瑕疵的,这节课也不例外。比如说从三维目标来说,最后课堂小结需要升华一下。这次革命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需要让学生明白英国从此由专制开始走向民主。这样可能效果会更好。笔者以为一节课应该预留一小部分时间来巩固消化当堂课所学的内容,可以通过典型的习题来达到这一目的,而在这节课上学生的训练的量和时间相对而言是少了。
  但是一节课如果能够具备以上的闪光点:引人入胜的导入;注重前后知识点的融会贯通和相关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通过情境的设置、问题的层层分解以及图示来突出重点和化解难点;把学生的手、脑、嘴充分调到起来,教以学习历史的方法,注重技能的培养;注重把课本知识内化成学生易于掌握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内容。那么笔者认为应该不失为一节成功的课堂。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易家桥中学)
其他文献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在新一轮课改中涌现出一种新的课程理念——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我认为,我们教师可以把过去一上台就居高临下占领的课堂,先交给学生去支配几分钟,那会让学生如沐春风,兴奋点很快转移到课堂,很快进入角色。真可谓:激活学生并不难,给点“时间”就灿烂。下面是本人常用的几种课前小活动。  一、故事法  讲故事、听故事是孩子们的天性,通过故事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
期刊
着力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历来为古今中外众多教育家所重视和推崇。孔子要求自己和学生“不耻下问”,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陆九渊的话更是精辟人理:“为学者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运用科学的教学手段去激发学生积极思维,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抓住两个要点,一是要让学生敢问,二是要让他们善问。  一、引导学生敢于质疑  多年来,教师们在课堂
期刊
【摘 要】随着2011版新课标的出台,我们的老师又一轮投入到对新课标的解读中去。其中,除了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质量有明确具体的规定:“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受。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策略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的最直接、最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如何有效地落实这一教学策略,见习作教学之如画风景?  一、细节观察,添习作血肉之满  有一次,批改周记,发现很多同学都写了“狗”的故事。原来,上星期班级莫名地来了一条小黑狗。“我情不自禁地伸出手轻轻地抚摸着它,它一声不吭,靠在我的手臂上,竟然闭上眼睛打起了瞌睡……我看着这
期刊
新学期开始了,刚上了一个星期的音乐课,就有学生来找我了。  “老师,我们想开个班级音乐会。”  我不禁想到以前这个班在高一的时候我组织他们开的一场“班级音乐会”的情景:没几个人愿意给大家表演,音乐会冷场了。最后还是我点名叫几个同学起来唱了几首歌,就这么草草地收场了事。“音乐会”并没有达到认识大家,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积极性的效果。看着站在我面前的这个连他们班主任老师都头痛的“调皮大王”,我还真怕他把一
期刊
题记:“被断定为必然的东西,是由纯粹的偶然性构成的,而所谓偶然的东西,是一种有必然性隐藏在里面的形式。”——恩格斯  2012年3月28日至4月2日期间,我们晋江市陈埭镇中学课改片区组织了部分学校行政和骨干教师前往山东,参加了“全国初、高中高效课堂特色名校现场多维度解析研讨会与齐鲁典型名校有效教学策略考察观摩活动”。无论是在泉城济南和课改名家对话交流,还是和一线名师分享经验成果;无论是到杜郎口中学
期刊
新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质疑解疑的能力。小学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质疑问难、释疑解难的兴趣,使他们在紧张的思考,提问、分析、探索等智力活动中获得知识,发展思维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质疑解疑能力呢?现以现行小学语文第九册为例略作说明。  一、要注意发挥教师提问的示范引路作用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的提问对于学生的质疑问难具有示范引路作用。因此教师的提问要能抓住课文重点,激发学生兴
期刊
【摘 要】新课程在实施要求上,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着眼,提出了“参与”、“探究”、“合作”、“交流”等一系列关键词。其中,“参与”是这一切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就主体参与的空间和平台提出必要的策略。  【关键词】主体;参与;策略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离开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教学则失去了依托和生命力。学生主体地位的奠定是以一定的学生参与度为保证的,学生没有参与或参与不够就谈不上“主体”体现。优化课
期刊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特别是班级中的学困生。根据学困生成因调查和学习反思分析,我从“学困生课堂学习的参与程度”进行尝试和探究,逐步形成了“活动单导学”课堂的有效模式。  【关键词】学困生;课堂;有效学习  【问题的提出】  活动单导学强调“将第一思考时间还给學生;将第一表达机会还给学生;将第一体验
期刊
以下是2011年某次教研活动时,一位老师对《老王》的解读:  师:作者为什么会觉得自己内心对老王充满了愧怍之心呢?  生:因为作者觉得自己对老王还不够好!  师:那么,大家认为作者应该怎样做呢?  师:比如在老王来给“我”送香油和鸡蛋的时候可以怎么做呢?  生:可以请他进来坐坐。  师:对啊,可以请他进来,而不仅仅是把钱给他。这样或许作者可以不那么愧怍了!  师:看来这样的愧怍之心源于“人道主义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