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情感教育在高中政治课中的运用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987z654z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西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
  摘 要: 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深受“分数为本”的高考制度的影响,存在重认知轻情感的价值取向。基于对我国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本文探究了情感教育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情况,希望促进高中政治课教师专业化,以及相关情感教育理念和管理体制的共同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 情感教育 高中政治课 教学应用
  一、情感教育综述
  (一)情感教育的内涵
  情感教育的内涵,是指教师在高中政治课的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情感教育的客体。通过对情感因素的有效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每一位学生积极健康地成长。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和方式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关注学生个体的身心发展和社会实践,进一步实现感情的升华。
  (二)情感教育的价值和功能
  1.情感教育的价值
  (1)实现思想政治课课程目标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教育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基础阶段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思想政治课在课程目标的设置上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思想政治作为一门学科,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担负着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培养学生高尚品德的特殊使命。因此,运用情感教育实现思想政治课课程目标,一方面能体现思想政治新课改的课程理念,另一方面能突出它的课程性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包括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的基本价值判断及学习过程中应有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不仅如此,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摆在首要地位的,其次才是能力目标,而知识目标仅仅是作为手段而存在的。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学生健康成长提出的新的更科学合理的目标和建议。
  (2)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有效性
  既往政治课堂教学的明显问题之一是教师的教学过程是单向传授,这样做的必然结果是“师劳而功半,又从而怨之也”。诚然,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不是学生自发产生的,但学生作为认知的主体,其认识活动和过程有很大一部分只能通过自己去感知和体验。因此,情感教育的有效运用需要教师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认真总结,把学生看成主体,最大限度地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教师应该平等地看待每一位学生,不能有所偏颇,要善于运用表扬和鼓励的语言,即使是批评,也必须秉着关爱和尊重的态度,将情感教育与说理教育融为一体。
  2.情感教育的功能
  (1)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首先,有利于学生有效发掘非的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智力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这早已在国内外的研究中达成共识,并且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在某种意义上,仅用智力因素是不足以解释学生成绩不好的,在教育评价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因素。
  其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使教学内容吸引学生,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特别关注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善于利用情感因素增强教学效果,成功的教育离不开情感因素。
  在知识更新越来越快的今天,时代的步伐要求我们不断探索新问题、开拓新道路。而传统的智力理论的诸如思维、观察、想象、语言、记忆和操作技能等元素虽然并不包含情感因素,但理论和实践都已经证明,上述几种能力的发展自始至终都处于情感因素的孕育之下。因此,情感作为人类内心世界与外在环境的唯一渠道,就成为创造的唯一源泉。
  (2)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首先,高中生作为对世界、对社会充满好奇和探索精神的特定群体,不仅仅会关注老师所讲授的教材内容,更会主动关注和判断教师的情绪,从而了解过多言语之外的东西,并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做出相应的反应。若教师的情绪不佳,则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都将大打折扣。
  其次,政治老师要在加强对学生正确指导的同时充分照顾学生的情感需求。思想政治课的学科性质和内容决定了其教材内容与社会和生活紧密相连,如何利用这一学科特点将书本上枯燥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际紧密相连,是每一位有责任心的老师都应该长久思考并积极实践的一件事情。
  二、情感教育在高中政治课中的运用现状
  (一)情感教育在高中政治课中运用的基本情况
  1.调查情况介绍
  本次调查以山西省大同市鹏达学校为例,对其文科班发放问卷调查200份,经过分析,共收回有问卷189份。
  2.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表1显示,有约24.5%的学生对上思想政治课“很感兴趣”,其中高二学生占14.2%,高三学生占12.3%。經过访谈,我们发现有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知识的表现形式是“枯燥的”。这显然是一种偏见,怎样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和误解,是我们需要好好考虑的一件事情。
  表2显示,大部分教师会积极探索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教学方式深得学生喜爱和乐于接受,并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这从另一方面说明很多老师已经对当前教育中缺乏情感教育的教学方式有了充分且清醒的认识,并在一定程度上积极探索了一些好的方式。在对学生进行“你认为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是否有必要运用情感教育提升教育效果”的调查中,认为“非常有必要”的学生占67.7%,可以看出,学生对老师采取的一些活动是持积极态度的。因此,整体看在教学中从情感教育的角度提升教学质量已经是人心所向,势在必行。
  通过表3的分析,我们得知情感教育的理念和方式已得到师生的广泛认同和接受。很多老师会在情感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积极探索一些适合高中生的教学方式,比如积极准备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堂活动,采取丰富程度的方式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等,这说明政治教师运用情感教育的自觉性已经有很大的提高。但是情感教育的实施之所以不尽如人意,与学校对教师及学生的评价体制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当前的评价机制和教学评估都有待完善。   (二)情感教育在高中政治课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未能充分照顾到学生的情感需要
  高中生尚处于青春期,他们的身心发育有自身的特点,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发展,但比较模糊,难以理性地全面地认识自己,但他们又渴望与大家交朋友和友好交流。所以教师的教学要充分照顾学生的情感需求。在政治课教学中重视情感因素并不意味着老师要迎合学生的各种情感需求,而是通过正确的方式引导学生的情感发展,并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形成老师和学生之间互相尊重和关怀的良好感情。
  2.部分教师缺乏运用情感教育的自觉性
  (1)缺乏正确的情感教育理念
  有的老师有着高涨的教学热情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对自己的教学方式深感自豪。因此,其教学方式长久以来已经形成一种成熟的模式,无论对教师的心理适应性,还是具体的实践,都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改善。还有一些老师虽然会寻找一些实施情感教育的方式,如体现在时政热点讨论、主题班会和辩论会等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中,但总体看流于形式,难以达到真正的教育目的。
  (2)实施情感教育的动力不足
  教师情感理念的缺失和教师教学方法的单一直接导致教学中情感教育大打折扣。抛开教师主观的因素,我们不能不从别的方面探寻影响其实施的原因。通过调查和走访,我们发现制约情感教育运用的阻碍还有很多,比如学校的软硬件条件、学校的管理和评价制度等。虽然在所有方面中教师的职业素质能力是情感教育成败与否最主要和最核心的因素,但是我们在其他方面加大改善力度和条件是十分有必要的,并且是可行性比较强的。这样才能排除那些老师的忧虑,给予他们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和舞台,很好地开展情感教育。
  (三)情感教育在高中政治课运用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我国历代教育文化的桎梏
  我国的教育文化在漫长的封建社会赢得统治者的积极推崇,从而在传统文化中产生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文化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在这样的文化氛围和文化背景下,学生的情感是没有任何地位可言的。这就意味着在我国的传统教育思想中,快乐学习是从来也是不可能占有主导地位的,而与之截然对立的“苦学”思想却一直受人们的推崇,它长久以来禁锢着人们的思想,以至于到今日,一些还以此为标准要求学生。
  2.应试教育制度对情感教育理念及评价机制的冲击
  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学生通过努力通过了中考开始了新的人生轨道,另一方面他们又将面对一向被我们视为人生中最重要的大考即高考。这样情感教育的效果作为一种软性指标,在比较单一的测评制度下,就显得更加势单力薄。如此学校关心的就是怎么用才能提高学生的升学率,怎样才能提高学校的声誉,怎样增加好的生源,再进一步增加学校的财力、老师们的收入。为了追求升学率,有上进心的政治老师自然会最大限度地追求学生知识的增长和成绩的提高,只要成绩好了就可以,别的不要紧,这样很多老师就不考虑学生的情感需求,至于情感教育的实施与否也就不是老师首先考虑的问题。
  三、情感教育在高中政治课中的运用策略
  (一)更新情感教育教学理念
  1.学校要牢固树立情感教育理念
  访谈发现,有的学校虽然具备实施情感教育的基础和条件,但是未能与时俱进,过于强调学生的成绩和整体的升学率。高中作为实施基础教育的最高阶段,作为培养合格大学生的准备阶段,更应该切实抓好做人的教育。具体来讲,学校要及时更新对老师的评价标准和管理理念。不应该把教师所教班级的整体成绩作为其评优或晋升的标准,而应该充分关注教师的职业发展和感性需求;与教师的评价标准相对应的,对学生的评价应该多元化和层次化,多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情感需求。作为有独特优势的政治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更应该时刻以学生的情感发展和人际交往为基点,强化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2.教师应重视情感教育理念评价机制的建立
  首先,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要求教师成为学生的朋友,要主动深入学生,注重学生的感受和反应。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抛开书本知识,老师应该多和学生谈论一些别的东西,如他们的爱好、理想和追求等,注意在生活中关心和爱护他们。同时,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不应该局限于教材和课本内容,而应该延伸到社会热点、国家大事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创造力,为他们以后融入和适应社会创造机会。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还要求教师摆脱传统的评价思维,传统思维即认为只有成绩好的学生才是可塑之才,才是好学生,这是不对的。老师们应当看到每一位学生都有其独特的闪光点,努力提供机会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全面地看见从而发展自己的长处,为未来提供无限的可能性。
  其次,评价主体互动化。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既是评价者又是被评价者。教师的这种双重角色和身份决定了其必须正确地把握和运用情感教育的评价理念。一方面,作为评价者,政治老师应当认识到情感教育的评价是为了使教师自身反思自己的工作性质,从而对其工作中的不足有明确的认识。另一方面,作为被评价者,从学生那里得到更真实积极的反馈,对以往的教学形成一种正确的价值判断,找出不足,并究其原因,切實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
  最后,评价方式动态化。动态的意思是情感交流不应该局限于师生之间,教师应该与家长建立固定的联系,加强交流,全面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状态。学生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这是客观和规律,我们要做的是发现、利用、改造这个规律。在保留积极评价的同时,不断地完善消极评价,才能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二)探索情感教育运用的新方式
  1.合理设计政治课的情感教育元素
  不可否认,课堂教学是以知识传授为主的过程,但是处于主体的学生和老师都是有思想有情感的个体。所以老师应该采取一些可行性措施加强与学生情感方面的交流和传递。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每节课之前开展5分钟的国际新闻播报,这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口才和胆量,更是将教材内容和社会现实相联系的既简单又有效的方法。又如教师在讲授“民族精神”的有关内容时,可以组织学生举行小型的诗朗诵和征文比赛。这些活动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和参与,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民族精神的内涵,体会到作为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和强烈责任心。这样就有效地把知识和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起来,也把培育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的目标有效地结合起来。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内容丰富,与理论与现实都有诸多结合点,教师应该以自身的专业素养充分发掘这些“闪光点”,并对学生加以积极引导,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2.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增强情感教育感召力
  利用新媒体教学技术增强情感教育感召力,是需要我们认真考虑的一件事。教师在讲授一些理论性较强的知识时,可以采取一些特别的方式,如视频、音频等增强教学效果。比如在讲授“色彩斑斓的文化”的内容时可以播放一些世界各国的文化宣传片。即使是像“我国的政治制度”这样比较难懂的内容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比如放一些能反映我们国家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制度发展历程就可以使学生容易接受。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能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活动,使得教学过程生动活泼、异彩纷呈,从而大大提高传授知识的效率。
  (三)优化情感教育的实施环境
  1.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当前,虽然师生关系得到很大的改善,但是还是有很多高中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管束太过严厉,师生的交流比较少。高中学生处于青春期,老师的这些做法容易使学生对政治课和政治老师产生不良情绪,不仅会导致师生关系的不融洽,而且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把握和自身的成长。新型的师生关系首先应该是平等的。一方面,教师作为脑力和体力的劳动者为学生付出了大量的心血,我们应该教育学生充分尊重教师及其劳动成果。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对学生充分的呵护和尊重,为每一位学生都提供成才的机会和舞台。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多样化的,在一定范围内,师生、朋友、知己都是可以的。
  2.提升高中政治教师运用情感教育的能力
  思想政治教师有其自身独特的学科优势,故而更应该加大对学生的道德和思想培育力度。具体而言,思想政治老师专业化一方面需要教师专业化的不断发展,另一方面得益于教师的自我追求和不断进步。我国明确规定了教师专业技能的四个方面,包括书写、表达、教学能力和班主任工作等方面的技巧和能力。在这些基本能力的基础上,教师的情感素养一定会有一个质的改观和提升,情感教育会有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3.积极创造课外实践活动升华情感教育
  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才能把在课堂上学到的文化知识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品质,只有时刻关注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才能体现政治教育的内涵,从而达到教育目的。例如可以在合适的时机邀请模范人物来学校对学生开设各种思想道德或教育讲座,这既可以让学生在情感上得到直观的、感性的情感熏陶,又得到理性的培养,更有利于他们高尚道德品质的养成,帮助和引导学生成立一些公益性的服务项目,服务社会,培养责任感,实现知己的价值。
  总之,教师要善于观察生活,关注社会,着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情感素养。在遵循一定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将情感教育一以贯之地实践于教学过程,努力使每一位学生都成长为合格的甚至是优秀的社会主义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时建.学校教育改革与教师适应性研究[M].北京:商务出版社,2006.
  [2]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胡田庚.新理念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刘霞.高中《文化生活》模块实践教学探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3.
  [5]黃姬.高中思想政治课道德情感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文化生活》教学为例[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6.
其他文献
摘 要: 《冯媪冢铭》是朱彝尊写作的墓志铭中较特殊的一篇。朱彝尊在其中描绘了一个一生不字守贞,然而严格意义上既非贞女亦非孝女的女性形象。这一形象在“家国同构”的背景下与“隐士”形象相联系,背后暗藏着作者于明清鼎革后特定时期不仕隐居的理想。  关键词: 朱彝尊 《冯媪冢铭》 守贞 隐居  朱彝尊一生中写作了大量墓志铭与墓表作品。姜宸英在所作的《朱竹垞〈腾笑集〉序》中写道:  ……自贵公豪家、五方游士
摘 要: 王维舟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杰出的革命家、教育家。本文以王维舟创办的宏文学校为中心,分析了王维舟在宣汉宏文学校推行的教育改革及相关工作,概括了其教育为革命和社会服务,爱国、反封建、实用和面向大众的早期教育思想,指出了他的早期教育思想与实践,为川东革命做出了贡献,也为其后来的教育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王维舟 宏文学校 早期教育思想  王维舟(1887—1970),原名王
(安徽大学 大学外语教学部,安徽 合肥 230601)  摘 要: 石黑一雄的《远山淡影》讲述了一部家庭伦理悲剧,从符号叙事学的角度研究小说的不可靠叙事,可从叙述主体发送的符号信息中找出伦理悲剧的内外因,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叙述者悦子“符号自我”的重构,解开其叙事之谜。  关键词: 叙述主体 符号叙事学 符号自我  一、引言  《远山淡影》是英籍作家石黑一雄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一部家庭伦理悲剧,
摘 要: 语文教学在以课文为范本传递工具性知识的同时,应当充分挖掘和传递课文中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风尚。但是传统师教生学模式缺乏学生的积极互动,难以关照到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而采用师生平等对话的模式,则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掌握语文工具性知识的同时,深刻领悟课文中的人文精神。  关键词: 师生对话 工具性知识 人文精神  一、课例研究的背景  人文精神是指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
摘 要: 本文以安庆市太湖县新仓镇富山村阳岭组的教育为实例展开研究,分析偏远地区教育存在的问题,继而论述“阳光辅导中心”的具体实施,分析创办“阳光教育”的创业实践,呼吁大学生及社会其他各界人士重视山区农村孩子文化与素质教育。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贫困山区教育 阳光辅导中心  一、引言  当今中国,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教育事业蒸蒸日上,特别是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大部分地区的孩子享受到
摘 要: 新时期社会的变革与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新要求,为教育改革的深化明确了新目标。公共艺术教育是高校美育工作的核心,浦江学院作为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应用型院校,要着眼于工科学生的特点,贯彻通识美育教育理念,提高适应性与创新性。  关键词: 美育教育 公共艺术教育课程 现当代艺术品赏析  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是高校美育的核心。2018年8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回复中央美院8位教授的回信中提出了“做
摘 要: 体能也叫体适能(Physical Fitness),主要通过体育锻炼获得。体能可分为两类:与健康有关的体能和与动作技能有关的体能。前者包括心肺耐力、柔韧性、肌肉力量、肌肉耐力、身体成分等,后者指从事运动所需的速度、力量、灵敏性、协调性、平衡和反应等。本研究旨在了解上海高职院校大学生体能训练方面的参与情况,以期为改善上海市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体能训练状况提供资料和指导。  关键词: 上海高职院
摘 要: 《金色笔记》其实来源于作者莱辛的亲身生活经历,因为小说主人公安娜的工作经历,感情生活及心理发展与莱辛都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本文从结构主义二元对立的理论基础上,结合小说的二元对立项:叙事结构与象征意义;女主角安娜的“自由女性”和“精神崩溃”及男女两性关系,表明了作者对两性关系和谐发展的观点。  关键词: 《金色笔记》 莱辛 结构主义 二元对立项 叙事结构  英国文坛声名远播的女性作家多丽丝·
摘 要: 生活在同一世纪的英国诗人约翰·弥尔顿和中国诗人纳兰性德都经历过丧妻之痛,他们谱写的悼念亡妻之诗词情真意切,哀婉动人。然而,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导致二人的悼亡诗作存在较大的差异。作者从文本内外对二人的悼亡诗进行解读,探究中英悼亡诗在意象选择、抒情方式及主题表现三方面存在差异的根源。  关键词: 悼亡诗歌 约翰·弥尔顿 纳兰性德  古人常视“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为人生三喜。若此
摘 要: 高校学生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新特点给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立足于辅导员科研能力现状,透视尚存在辅导员队伍科研意识薄弱,学科背景复杂,缺乏相关的知识储备,科研环境的创造不足,缺少高水平的项目和成果,评价体系单一等问题,从而探究出激发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的内部驱动力;优化科研环境,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完善科研评价体系;加强辅导员科研能力培训,保障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