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的影响,一部分小学生被贴上"问题学生"的标签,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自我认识。采用情感教育的渗透,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可以让问题学生走出内心的困扰,重新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关键词:小学;问题学生;情感教育
小学是教育事业的基础,要想从整体上提高国民素质,必须保障小学生的身心能健康发展。在小学生这一群体中有一部分学生被看做是问题学生,他们过早地丧失了学习兴趣, 缺乏学习自信, 其接受能力和探究能力较弱,自我约束与自我管理能力较差。问题学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难以避免的,教师应该通过自己的教育理念去了解问题学生的特点,采用情感教育的渗透帮助他们走出困境,使他们得到应有的发展。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教师应该了解問题学生产生的原因,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才能真正使问题学生产生彻底的转变。
1 小学问题学生形成的原因
1.1 家庭原因。首先,由于父母受教育水平低,在家庭的教育上易采用"棍棒式"教育法,对孩子非打即骂,迫切地希望孩子能有所成就以改变家庭现状,这种沉重的心理负担让许多孩子苦不堪言,导致孩子厌学。其次,有的父母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学校和教师一旦不满,会恶意诋毁,潜移默化地使孩子产生对学校和教师的排斥、厌恶,进而影响学习。再次,来自于残缺家庭、离异家庭、过失家庭和留守家庭的孩子得不到父母双方的关爱和呵护,很难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1.2 学校原因。首先,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和知名度,过多地注重智育的发展而忽略了德育的作用。其次,由于受到职业倦怠和学校压力的影响,很多教师只关注中上等学生,对问题学生采取放牧式管理,任其自由发展。再次,有些教师自身职业素质低下,职业道德观念不强,例如辱骂学生等不顾及学生身心的行为都会造成问题学生的形成。
2 情感教育实施策略及作用
夏丐尊言:"教育没有情感,就如池塘没有水一样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情感是教育的培养基,积极的情感能让小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因此,对于小学问题学生我们应该采取如下措施来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
2.1 以民主谈话接近问题学生。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的前提,和谐、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能让问题学生和老师积极互动,有利于老师深入了解问题学生,帮助问题学生进步。问题学生其实更加渴望老师的关注和爱,所以营造一个温馨的氛围是打破老师与问题学生尴尬局面的第一步。问题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否定、批评虽然表现的满不在乎,但其实在内心里却非常渴望老师亲人般的鼓励和赞美。
2.2 斟酌问题学生的任务分配。无论是学习还是活动,教师不紧要统筹全局还要照顾问题学生。
2.2.1 在课堂提问环节上,教师可适当选择适合问题学生能力的问题进行提问。若回答正确应给予正面的表扬和赞美。一方面可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可以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若答案是错误或者不能回答,老师应给予恰当的引导,帮助学生完成此题。
2.2.2 在设计作业环节上,可根据问题学生的能力,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并对提交的作业给予鼓励性的评语。根据问题学生进步的程度,将其作业或者作品展示给其他同学,以得到群体对他们的肯定。积极的评价反馈暗示教师对问题学生的关注,对问题学生会产生积极的心理影响。
2.2.3 在课外活动的布置上,应鼓励问题学生积极参与,培养问题学生的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让感恩、理解、帮助、团结、爱国这些情感调动问题学生的情感意识。
2.3联合集体帮助问题学生。问题学生希望老师能把自己当成亲人、朋友,希望能在学习、生活、人生当中得到老师的指导。其实除了老师的关心、关爱以外问题学生更需要来自同学的关注与接纳。问题学生常常被老师和同学忽视,游离于班级小集体的边缘,他们渴望与同伴交流,但一时很难被其他同学接受。所以教师应成为连接问题学生和其他学生关系的桥梁和纽带,老师可以适当展示问题学生的优点,并逐步引导其他学生与问题学生交流、合作、互相帮助。通过设计小组活动,让问题学生融入到小组中,引导其如何同他人交流思想、意见,如何调控自己的情绪。当问题学生得到小组同学的信任后,便会产生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愿意主动服务同学、帮助同学。同时,教师也要让问题学生感受到"被需要",当问题学生感觉他人需要自己时便间接证明了自己存在的价值,他们内心隐藏的情感便会被激活,爱和理解便会内化为他们优秀的品质。
2.4 寻找问题学生的闪光点。"亲其道而信其师",教师的一个赞扬性的手势,一句贴心的问候,一声恰当的表扬和赞美,一个真诚的拥抱都可以让问题学生的心温暖起来。当教师用积极的情绪感染学生时,学生也会产生积极的心理反馈。每一名学生都是天才,但需要教师细心地呵护与照顾。问题学生虽然表现不良,但并非他们的本意,因此教师要经常性地鼓励他们,观察他们,挖掘他们身上的潜能,让他们的学业和人生都没有遗憾。
教师作为教育的示范者,应帮助问题学生树立正确面对失败和成功的态度。面对失败,能正确分析失败的原因,及时采取补救的措施;面对成功,能与朋友一起分享;对于别人的失败,学会理解和鼓励;对于别人的成功,学会赞美。让问题学生通过切身的实践体会到自己努力获得的成功的喜悦。
3 结语
"人之初,性本善",由于家庭或学校的因素而出现的小学问题学生更需要教师、同学、家人、学校给予足够的关注。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肩负着社会责任和义务来帮助小学问题学生缩小与别人的差距,帮助他们从起跑线上爬起来并迎头赶上,通过爱的力量,通过情感教育的渗透来为小学问题学生铺设一条健康的自主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李建华.注重学生实际有效预防分化[J].吉林教育,2010, (4):85.
[2] 李进主编.教师教育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37-447.
[3] 马守信.非规范性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和实施[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2,(1):50-52.
[4] 周建平.追寻教育道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84-105.
[5] 张万兴主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原则与方法[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147-210.
关键词:小学;问题学生;情感教育
小学是教育事业的基础,要想从整体上提高国民素质,必须保障小学生的身心能健康发展。在小学生这一群体中有一部分学生被看做是问题学生,他们过早地丧失了学习兴趣, 缺乏学习自信, 其接受能力和探究能力较弱,自我约束与自我管理能力较差。问题学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难以避免的,教师应该通过自己的教育理念去了解问题学生的特点,采用情感教育的渗透帮助他们走出困境,使他们得到应有的发展。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教师应该了解問题学生产生的原因,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才能真正使问题学生产生彻底的转变。
1 小学问题学生形成的原因
1.1 家庭原因。首先,由于父母受教育水平低,在家庭的教育上易采用"棍棒式"教育法,对孩子非打即骂,迫切地希望孩子能有所成就以改变家庭现状,这种沉重的心理负担让许多孩子苦不堪言,导致孩子厌学。其次,有的父母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学校和教师一旦不满,会恶意诋毁,潜移默化地使孩子产生对学校和教师的排斥、厌恶,进而影响学习。再次,来自于残缺家庭、离异家庭、过失家庭和留守家庭的孩子得不到父母双方的关爱和呵护,很难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1.2 学校原因。首先,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和知名度,过多地注重智育的发展而忽略了德育的作用。其次,由于受到职业倦怠和学校压力的影响,很多教师只关注中上等学生,对问题学生采取放牧式管理,任其自由发展。再次,有些教师自身职业素质低下,职业道德观念不强,例如辱骂学生等不顾及学生身心的行为都会造成问题学生的形成。
2 情感教育实施策略及作用
夏丐尊言:"教育没有情感,就如池塘没有水一样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情感是教育的培养基,积极的情感能让小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因此,对于小学问题学生我们应该采取如下措施来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
2.1 以民主谈话接近问题学生。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的前提,和谐、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能让问题学生和老师积极互动,有利于老师深入了解问题学生,帮助问题学生进步。问题学生其实更加渴望老师的关注和爱,所以营造一个温馨的氛围是打破老师与问题学生尴尬局面的第一步。问题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否定、批评虽然表现的满不在乎,但其实在内心里却非常渴望老师亲人般的鼓励和赞美。
2.2 斟酌问题学生的任务分配。无论是学习还是活动,教师不紧要统筹全局还要照顾问题学生。
2.2.1 在课堂提问环节上,教师可适当选择适合问题学生能力的问题进行提问。若回答正确应给予正面的表扬和赞美。一方面可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可以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若答案是错误或者不能回答,老师应给予恰当的引导,帮助学生完成此题。
2.2.2 在设计作业环节上,可根据问题学生的能力,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并对提交的作业给予鼓励性的评语。根据问题学生进步的程度,将其作业或者作品展示给其他同学,以得到群体对他们的肯定。积极的评价反馈暗示教师对问题学生的关注,对问题学生会产生积极的心理影响。
2.2.3 在课外活动的布置上,应鼓励问题学生积极参与,培养问题学生的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让感恩、理解、帮助、团结、爱国这些情感调动问题学生的情感意识。
2.3联合集体帮助问题学生。问题学生希望老师能把自己当成亲人、朋友,希望能在学习、生活、人生当中得到老师的指导。其实除了老师的关心、关爱以外问题学生更需要来自同学的关注与接纳。问题学生常常被老师和同学忽视,游离于班级小集体的边缘,他们渴望与同伴交流,但一时很难被其他同学接受。所以教师应成为连接问题学生和其他学生关系的桥梁和纽带,老师可以适当展示问题学生的优点,并逐步引导其他学生与问题学生交流、合作、互相帮助。通过设计小组活动,让问题学生融入到小组中,引导其如何同他人交流思想、意见,如何调控自己的情绪。当问题学生得到小组同学的信任后,便会产生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愿意主动服务同学、帮助同学。同时,教师也要让问题学生感受到"被需要",当问题学生感觉他人需要自己时便间接证明了自己存在的价值,他们内心隐藏的情感便会被激活,爱和理解便会内化为他们优秀的品质。
2.4 寻找问题学生的闪光点。"亲其道而信其师",教师的一个赞扬性的手势,一句贴心的问候,一声恰当的表扬和赞美,一个真诚的拥抱都可以让问题学生的心温暖起来。当教师用积极的情绪感染学生时,学生也会产生积极的心理反馈。每一名学生都是天才,但需要教师细心地呵护与照顾。问题学生虽然表现不良,但并非他们的本意,因此教师要经常性地鼓励他们,观察他们,挖掘他们身上的潜能,让他们的学业和人生都没有遗憾。
教师作为教育的示范者,应帮助问题学生树立正确面对失败和成功的态度。面对失败,能正确分析失败的原因,及时采取补救的措施;面对成功,能与朋友一起分享;对于别人的失败,学会理解和鼓励;对于别人的成功,学会赞美。让问题学生通过切身的实践体会到自己努力获得的成功的喜悦。
3 结语
"人之初,性本善",由于家庭或学校的因素而出现的小学问题学生更需要教师、同学、家人、学校给予足够的关注。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肩负着社会责任和义务来帮助小学问题学生缩小与别人的差距,帮助他们从起跑线上爬起来并迎头赶上,通过爱的力量,通过情感教育的渗透来为小学问题学生铺设一条健康的自主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李建华.注重学生实际有效预防分化[J].吉林教育,2010, (4):85.
[2] 李进主编.教师教育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37-447.
[3] 马守信.非规范性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和实施[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2,(1):50-52.
[4] 周建平.追寻教育道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84-105.
[5] 张万兴主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原则与方法[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147-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