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乡村振兴背景下,土地承包经营权及其流转问题成为“三农”问题的重点,面临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策略
引言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城镇化建设步伐,大量的农村人口开始向城市涌入。在此背景下,农村土地利用率低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并且在缺少监管机制的约束下导致土地价格快速下降,严重影响农民的经济收益。为了有效解决此问题,国家开始积极推动新型城镇化建
设。但在实际工作中,随着城镇化建设面积的增加,城镇化建设水平达不到预期,导致城镇人口数量过多、城乡发展不一致的问题逐渐严重,使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解决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
1.1缺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
大部分乡镇没有建立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和服务机构,供需双方信息沟通渠道不畅,导致土地流转效率较低。乡镇相关机构主动服务意识淡薄,资金技术支持力度小。乡级政府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把关不严,缺乏事前对流转人资质、流转土地用途、经营方式等的监督,土地流转纠纷仲裁、调解机制有待完善,事后管理有待加强。
1.2土地流转制度不健全
对于土地流转,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没有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在流转程序、流转手段等方面缺乏统一规定。流转用途不明确、不规范,导致存在为套取补贴资金承包耕地,而后用于非农产业等情况。另外,不同地区、不同种类作物、不同等级土地流转价格定价不符合市场规律。土地流转政策宣传不到位,村民对流转政策了解不够,土地转让程序不规范,容易产生土地纠纷。目前有的乡镇土地流转大多是流转双方私下协商完成,有些为口头协议,没有签订书面合同,完全依赖于双方信任和感情[1],有些即使有书面合同,但内容和形式并不规范、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并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经政府登记备案的更是少之又少,极易引发矛盾纠纷,双方的权益都无法得到有效的保护。
1.3 村民大部分基于传统对土地依赖性强,流转意愿不强
有的村镇的地理位置偏远,人多地少,土地人均占有量少,而且很多土地都是父母代传承下来的,村民对土地有种特别的情感[2]。目前,各村镇农村的“空巢”现象是普遍的,很多青年人为了家中生计,都外出打工,家中基本都是剩下孩子和老人,他们习惯有土地耕种,觉得起码有饭吃,就足够了。老人们如果有劳动能力的话,都会自己坚持耕地,对土地流转几乎不感兴趣。
1.4土地流转缺乏保障,农业用途常常发生改变
经过对自己所在工作范围区域的部分村调研了解得知,农村土地租让回报非常低,且大部分承包合同时间为 5年以下,不易于土地的长远规划。由于发展农业经济效益较低,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有些承包方往往擅自改变土地用途,不考虑种植,而改造成鱼塘、牲畜圈舍,甚至兴修水利等,极大破坏了农业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对于后期农民出租期到了后,给他们自己用地恢复土地农业用途带来难度。
2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应对策略
2.1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规
根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规,结合当地农村土地实际情况,对农村土地流转流转的基本原则、条件、范围、程序、收益、转让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违约责任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避免盲目跟风搞城镇化建设。加强宣传,督促农村土地流转务必要合法合规转让。
2.2明确农村土地的所有权和产权
目前我国大部分留在农村的农民知识水平不高,对于土地一系列的权利并不清楚,这样不仅会造成土地流转市场混乱,并且会在权利不明确的情况下产生一些纠纷,使农民利益受损。为了解决此问题,需要将农村土地所有权与产权进行进一步明确,避免在土地流转期间农民会受到村干部的压迫而被强制流转土地[3],再通过记录的方式明确土地所有权利。同时,可以建立村民决议制度,选择部分农民作为村民代表对土地处理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
2.3村政府加強引导,合理规划并利用土地资源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根本,建设新农村必须保证农民的利益,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
[4]。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是始终贯彻优先发展农业、农村的原则,以乡村振兴为指导纲领,建立土地流转制度。解决耕地资源浪费问题的关键在于农村政府加强引导,合理规划和利用耕地资源。通过政府政策干预以及指派农业专家进行专业指导,对农村的耕地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充分做好宣传引导工作,使农村务农人员树立现代化、科学的耕种意识。由乡村政府为主导,引入现代化农耕机械设备,结合互联网金融信贷制度,让农村务农人员可以通过按揭的形式购买现代化农耕机械设备,提高农村务农人员的劳动效率,保障农忙时节能够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建立健全乡村政府耕种补贴政策,促使农村务农
人员以及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并对现有的闲置土地进行复耕,以保障农村宝贵的土地资源能够被完全利用,避免浪费。
2.4监管农地用途,促进现代农业与小农户有机衔接
针对流转过程中出现的农地非农化和非粮化问题,一方面,政府要做好土地流转全程式监管,防止用途异化。既要严格控制工商资本、农业企业等介入农地流转的门槛,还要严格审查经营主体的经营项目、能力和效益以及资信、履约等情况,避免那些不以农业生产或企图圈地、套补贴的单位改变农地用途。另一方面,政府要规范引导工商资本下乡,尊重农户流转意愿,禁止下指标、完任务、追政绩的强制性流转[5]。
2.5各县镇尽快建立完善产权交易服务体系
建立产权交易服务体系,对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以及产权交易,打造产权交易市场,整合资源进行交易规范与制度的制定”[6]。建立产权交易管理委员会,以县级部门带头,在乡镇以及村庄设立产权交易所,为信息的发布、产权鉴定、政策咨询、抵押办理、合同服务、组织交易等进行服务,并减少农村产权交易网络平台,使得农户可以在网络上清楚地看到各种模块以及相应的服务,从而实现在网络上的交易。农村产权交易与土地流转服务进行整合,从整体上进行数据信息的收集与整理,从而更好地为农村产权交易服务,更好地为农户服务。
参考文献
[1]王薇,马慧芳.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变革农村土地流转的方式[J].农业经济,2019 (3):91-93.
[2]刘明娟.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 淮海工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9 (17):114-116.
[3]张贤锥 .农村土地流转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22):18-19.
[4]毕志武.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流转的现实问题及对策[J].农业工程技术,2018,38(32):7.
[5]匡远配,刘洋. 农地流转过程中的“非农化”“非粮化”辨析[J]. 农村经济,2018( 4) : 1-6.
[6] 商兵嘎: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与对策[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18,32(04):88-90.
玉林市自然资源交易中心 广西 537000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策略
引言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城镇化建设步伐,大量的农村人口开始向城市涌入。在此背景下,农村土地利用率低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并且在缺少监管机制的约束下导致土地价格快速下降,严重影响农民的经济收益。为了有效解决此问题,国家开始积极推动新型城镇化建
设。但在实际工作中,随着城镇化建设面积的增加,城镇化建设水平达不到预期,导致城镇人口数量过多、城乡发展不一致的问题逐渐严重,使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解决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
1.1缺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
大部分乡镇没有建立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和服务机构,供需双方信息沟通渠道不畅,导致土地流转效率较低。乡镇相关机构主动服务意识淡薄,资金技术支持力度小。乡级政府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把关不严,缺乏事前对流转人资质、流转土地用途、经营方式等的监督,土地流转纠纷仲裁、调解机制有待完善,事后管理有待加强。
1.2土地流转制度不健全
对于土地流转,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没有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在流转程序、流转手段等方面缺乏统一规定。流转用途不明确、不规范,导致存在为套取补贴资金承包耕地,而后用于非农产业等情况。另外,不同地区、不同种类作物、不同等级土地流转价格定价不符合市场规律。土地流转政策宣传不到位,村民对流转政策了解不够,土地转让程序不规范,容易产生土地纠纷。目前有的乡镇土地流转大多是流转双方私下协商完成,有些为口头协议,没有签订书面合同,完全依赖于双方信任和感情[1],有些即使有书面合同,但内容和形式并不规范、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并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经政府登记备案的更是少之又少,极易引发矛盾纠纷,双方的权益都无法得到有效的保护。
1.3 村民大部分基于传统对土地依赖性强,流转意愿不强
有的村镇的地理位置偏远,人多地少,土地人均占有量少,而且很多土地都是父母代传承下来的,村民对土地有种特别的情感[2]。目前,各村镇农村的“空巢”现象是普遍的,很多青年人为了家中生计,都外出打工,家中基本都是剩下孩子和老人,他们习惯有土地耕种,觉得起码有饭吃,就足够了。老人们如果有劳动能力的话,都会自己坚持耕地,对土地流转几乎不感兴趣。
1.4土地流转缺乏保障,农业用途常常发生改变
经过对自己所在工作范围区域的部分村调研了解得知,农村土地租让回报非常低,且大部分承包合同时间为 5年以下,不易于土地的长远规划。由于发展农业经济效益较低,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有些承包方往往擅自改变土地用途,不考虑种植,而改造成鱼塘、牲畜圈舍,甚至兴修水利等,极大破坏了农业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对于后期农民出租期到了后,给他们自己用地恢复土地农业用途带来难度。
2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应对策略
2.1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规
根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规,结合当地农村土地实际情况,对农村土地流转流转的基本原则、条件、范围、程序、收益、转让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违约责任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避免盲目跟风搞城镇化建设。加强宣传,督促农村土地流转务必要合法合规转让。
2.2明确农村土地的所有权和产权
目前我国大部分留在农村的农民知识水平不高,对于土地一系列的权利并不清楚,这样不仅会造成土地流转市场混乱,并且会在权利不明确的情况下产生一些纠纷,使农民利益受损。为了解决此问题,需要将农村土地所有权与产权进行进一步明确,避免在土地流转期间农民会受到村干部的压迫而被强制流转土地[3],再通过记录的方式明确土地所有权利。同时,可以建立村民决议制度,选择部分农民作为村民代表对土地处理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
2.3村政府加強引导,合理规划并利用土地资源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根本,建设新农村必须保证农民的利益,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
[4]。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是始终贯彻优先发展农业、农村的原则,以乡村振兴为指导纲领,建立土地流转制度。解决耕地资源浪费问题的关键在于农村政府加强引导,合理规划和利用耕地资源。通过政府政策干预以及指派农业专家进行专业指导,对农村的耕地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充分做好宣传引导工作,使农村务农人员树立现代化、科学的耕种意识。由乡村政府为主导,引入现代化农耕机械设备,结合互联网金融信贷制度,让农村务农人员可以通过按揭的形式购买现代化农耕机械设备,提高农村务农人员的劳动效率,保障农忙时节能够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建立健全乡村政府耕种补贴政策,促使农村务农
人员以及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并对现有的闲置土地进行复耕,以保障农村宝贵的土地资源能够被完全利用,避免浪费。
2.4监管农地用途,促进现代农业与小农户有机衔接
针对流转过程中出现的农地非农化和非粮化问题,一方面,政府要做好土地流转全程式监管,防止用途异化。既要严格控制工商资本、农业企业等介入农地流转的门槛,还要严格审查经营主体的经营项目、能力和效益以及资信、履约等情况,避免那些不以农业生产或企图圈地、套补贴的单位改变农地用途。另一方面,政府要规范引导工商资本下乡,尊重农户流转意愿,禁止下指标、完任务、追政绩的强制性流转[5]。
2.5各县镇尽快建立完善产权交易服务体系
建立产权交易服务体系,对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以及产权交易,打造产权交易市场,整合资源进行交易规范与制度的制定”[6]。建立产权交易管理委员会,以县级部门带头,在乡镇以及村庄设立产权交易所,为信息的发布、产权鉴定、政策咨询、抵押办理、合同服务、组织交易等进行服务,并减少农村产权交易网络平台,使得农户可以在网络上清楚地看到各种模块以及相应的服务,从而实现在网络上的交易。农村产权交易与土地流转服务进行整合,从整体上进行数据信息的收集与整理,从而更好地为农村产权交易服务,更好地为农户服务。
参考文献
[1]王薇,马慧芳.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变革农村土地流转的方式[J].农业经济,2019 (3):91-93.
[2]刘明娟.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 淮海工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9 (17):114-116.
[3]张贤锥 .农村土地流转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22):18-19.
[4]毕志武.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流转的现实问题及对策[J].农业工程技术,2018,38(32):7.
[5]匡远配,刘洋. 农地流转过程中的“非农化”“非粮化”辨析[J]. 农村经济,2018( 4) : 1-6.
[6] 商兵嘎: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与对策[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18,32(04):88-90.
玉林市自然资源交易中心 广西 53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