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是冷冉老先生发表《谈“情·知教学”》30周年,重温他的教育文集,再次审视这几年我校在情·知教学乃至在其理论引导下的课堂教学、校本课程、班级管理、校园文化等方面所作出的尝试与实践,感觉受益颇多,现将体会与经验吐露一二,与教育同仁共商共勉。
30年前,冷老先生提出了“情·知教学”理论,主张教学目标应当是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的统一,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知心理和情感心理和谐共进,从而实现学生的素质培养。如今看来,冷冉老先生的理念依然是先进的教育教学指导思想。在践行这一先进思想的过程中,我们将“情·知教学”延伸为“情·知教育”,渗透到学校教学及管理的每一个层面,时时处处强调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情与知两个客观过程有意识地统一于所有活动中,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学习的潜质,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素质和能力。我们做到的是以下几个“融入”:
一、融入课堂教学——情·知育智
冷冉先生认为教学应当是认知与情性的辩证统一过程,我们把它理解为“情·知交融”。而其最终的落脚点是教会学生自主学习。
(一)情知交融,启“有意义学习”之开端。以旧知为铺垫,找准新知的衔接点;以情感为依托,激发学习的内驱力。在这里我们运用情知教学的理论开展一种新的学习形式的尝试——“自主预习”。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总结出“基础知识预习法”、“主线问题探究法”、“教学设计五环法”。课前的准备不再是由老师统一的布置,而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程度,自主选择预习的内容,教师的责任就是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有意识的思考和探究将要学习的课程内容,这种对学习活动或对象的认识倾向,是推动学习的强大心理因素,学生具备了有意义学习的心态,才能开展真正的有意义学习。
(二)情知交融,创“有意义学习”之展开。情知交融是思维活动和心灵活动的统一,贯穿有意义学习的过程。课堂教学中,营造学生自主发展的课堂氛围,教师以平等的态度去热爱、信任、尊重每位学生,满足学生的发表欲、表现欲,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既是我们的要求,也是我们的实践。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及时发现并赞赏学生独特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让所有的学生的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变情知教学为情知导学,这样教学活动才真正充分地、深刻地、创造性地展开。
二、融入校本课程——情知启慧
我校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管理和评价都紧紧围绕“情·知教育”理念,以情促健康思想的形成,以知启智慧新芽的萌生,在社会先进的道德水准上和自我超越的水平上达到真情做人,智慧处事。
(一)情知理念,催生校本课程多元化。基于“情·知教育”理念的指导,我们推出系列校本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类型。必修课:从一年级开始,逐个年级阶梯式地开设“自主修身”课程。自编自创教材,吸收国学精华,结合学生实际,紧密贴合学生发展需求,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选修课:为最大限度地给每个学生以表现的机会,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情感体悟能力,将综合实践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我们开设了合唱、舞蹈、健美操、跳绳、厨艺、软陶、书法、绘画等特长学习班。
(二)情知奠基,引领校本课程章序化。“情·知教育”指导下的校本课程虽然开设的科目很多,但是我们重点还是放在“自主修身”的必修课上。以往的校本教材的编写,只是本学科的老师根据自己所教学科的内容进行扩编或摘选,而我们的自主修身却是自创一套全新的教材,将对学生进行的礼仪、诚信、感恩、友爱、自尊、爱国等编成系列教育读本,同时配有教师用书——《给教师的话》。课文设置上有知识的解读,有行为的指导,有辨析释疑,有古文今语,图文并茂,内容完整。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年级特点,难度和深度各不相同,并且呈阶梯式进行。可谓精雕细琢,精心打造。
三、融入班级管理——情知暖心
在班级管理中融入“情·知教育”,就是教师通过自己的情感营造出富有浓郁人情味的和谐、高效的集体氛围,充分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让每个人的潜能得到最优化发展。做到以生为本,情知交融,和谐共生。
(一)亲近学生,关爱学生。“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班主任对学生的爱首先要体现在班主任对学生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对学生一视同仁,对孩子所犯的错误要给予宽容,给予积极耐心的引导,在尊重的前提下,将做人的道理融入到对他们的批评教育之中。学生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班主任布置下的工作才得以顺利开展。经过实践,我们的生源没有变,我们老师的观念变了,和学生相处的方式变了,因此我们的学生也变得懂事了、守纪了,这就是教师们情的投入,爱的力量。
(二)教学相长,效果提升。在班级管理上,班主任是带头人,这个班级班风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老师的引导。为此,我们要求每位班主任老师根据自己班级的特点和自身教育实践的功底,确立自己的教育思想。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老师的身教更胜于言教,对学生而言是最好的示范,对为师者更是重要的自我修为的客观要求与动力。作为班主任牢牢把握“激励胜于颂扬,表扬胜于批评”的原则,让学生在鼓励中发扬成绩,在微笑中认识不足,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受到爱的熏陶,情的感染,懂得理的澄清,保证学生健康地成长。管理的效果也会大大地提升。
(责任编校:白水)
30年前,冷老先生提出了“情·知教学”理论,主张教学目标应当是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的统一,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知心理和情感心理和谐共进,从而实现学生的素质培养。如今看来,冷冉老先生的理念依然是先进的教育教学指导思想。在践行这一先进思想的过程中,我们将“情·知教学”延伸为“情·知教育”,渗透到学校教学及管理的每一个层面,时时处处强调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情与知两个客观过程有意识地统一于所有活动中,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学习的潜质,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素质和能力。我们做到的是以下几个“融入”:
一、融入课堂教学——情·知育智
冷冉先生认为教学应当是认知与情性的辩证统一过程,我们把它理解为“情·知交融”。而其最终的落脚点是教会学生自主学习。
(一)情知交融,启“有意义学习”之开端。以旧知为铺垫,找准新知的衔接点;以情感为依托,激发学习的内驱力。在这里我们运用情知教学的理论开展一种新的学习形式的尝试——“自主预习”。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总结出“基础知识预习法”、“主线问题探究法”、“教学设计五环法”。课前的准备不再是由老师统一的布置,而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程度,自主选择预习的内容,教师的责任就是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有意识的思考和探究将要学习的课程内容,这种对学习活动或对象的认识倾向,是推动学习的强大心理因素,学生具备了有意义学习的心态,才能开展真正的有意义学习。
(二)情知交融,创“有意义学习”之展开。情知交融是思维活动和心灵活动的统一,贯穿有意义学习的过程。课堂教学中,营造学生自主发展的课堂氛围,教师以平等的态度去热爱、信任、尊重每位学生,满足学生的发表欲、表现欲,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既是我们的要求,也是我们的实践。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及时发现并赞赏学生独特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让所有的学生的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变情知教学为情知导学,这样教学活动才真正充分地、深刻地、创造性地展开。
二、融入校本课程——情知启慧
我校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管理和评价都紧紧围绕“情·知教育”理念,以情促健康思想的形成,以知启智慧新芽的萌生,在社会先进的道德水准上和自我超越的水平上达到真情做人,智慧处事。
(一)情知理念,催生校本课程多元化。基于“情·知教育”理念的指导,我们推出系列校本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类型。必修课:从一年级开始,逐个年级阶梯式地开设“自主修身”课程。自编自创教材,吸收国学精华,结合学生实际,紧密贴合学生发展需求,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选修课:为最大限度地给每个学生以表现的机会,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情感体悟能力,将综合实践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我们开设了合唱、舞蹈、健美操、跳绳、厨艺、软陶、书法、绘画等特长学习班。
(二)情知奠基,引领校本课程章序化。“情·知教育”指导下的校本课程虽然开设的科目很多,但是我们重点还是放在“自主修身”的必修课上。以往的校本教材的编写,只是本学科的老师根据自己所教学科的内容进行扩编或摘选,而我们的自主修身却是自创一套全新的教材,将对学生进行的礼仪、诚信、感恩、友爱、自尊、爱国等编成系列教育读本,同时配有教师用书——《给教师的话》。课文设置上有知识的解读,有行为的指导,有辨析释疑,有古文今语,图文并茂,内容完整。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年级特点,难度和深度各不相同,并且呈阶梯式进行。可谓精雕细琢,精心打造。
三、融入班级管理——情知暖心
在班级管理中融入“情·知教育”,就是教师通过自己的情感营造出富有浓郁人情味的和谐、高效的集体氛围,充分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让每个人的潜能得到最优化发展。做到以生为本,情知交融,和谐共生。
(一)亲近学生,关爱学生。“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班主任对学生的爱首先要体现在班主任对学生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对学生一视同仁,对孩子所犯的错误要给予宽容,给予积极耐心的引导,在尊重的前提下,将做人的道理融入到对他们的批评教育之中。学生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班主任布置下的工作才得以顺利开展。经过实践,我们的生源没有变,我们老师的观念变了,和学生相处的方式变了,因此我们的学生也变得懂事了、守纪了,这就是教师们情的投入,爱的力量。
(二)教学相长,效果提升。在班级管理上,班主任是带头人,这个班级班风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老师的引导。为此,我们要求每位班主任老师根据自己班级的特点和自身教育实践的功底,确立自己的教育思想。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老师的身教更胜于言教,对学生而言是最好的示范,对为师者更是重要的自我修为的客观要求与动力。作为班主任牢牢把握“激励胜于颂扬,表扬胜于批评”的原则,让学生在鼓励中发扬成绩,在微笑中认识不足,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受到爱的熏陶,情的感染,懂得理的澄清,保证学生健康地成长。管理的效果也会大大地提升。
(责任编校: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