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等职业院校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以培养社会应用型人才为主导,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培养社会需要的掌握专业技能、能创新创业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通过调整育人目标、改进教学组织、完善创新创业服务等,构建中等职业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机制。
【关键词】创新创业能力 中等职业院校 培养机制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深化高等学校创业创新教育改革,已成为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等职业院校以培养社会应用型人才为主导,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构建中等职业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机制,也是推进中职教育综合改革,促进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
一、中等职业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地位
中等职业院校为社会输送的是专业型、技能型、创造型的基础性人才,是现代企业和社会组织迫切需要的“技术能手”、“现场工程师”、“一线管理人员”。与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相适应,中职院校要紧密联系和依托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人才培养,致力于应用科学的研究和技术研发,强调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培养多能力的应用技术人才。
在“互联网 ”时代,创业领域加速拓宽,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的主阵地,不仅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力军的培育者、提供者,而且学校的教职员工也是创业创新人才的重要组成,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参与者、生力军。中职学校要主动变革,通过全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主动对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战略。
二、中等职业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不完善,教育师资力量缺乏,教材缺乏。大多数学校没有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规划,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独立设置与专业学习关系不大,创新创业教育没有纳入学校的学科建设规划、质量评价体系之中。多数创业课程授课内容偏于理论,缺乏实践操作。学校与社会资源、产业资源的整合程度不高,难以构建开放性的创业环境。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存在创业热情高、创业技能不足的问题。由于创业知识欠缺、创业技能不足等原因,一些创业者失败等,令想要创业的学生却步。
三、中等职业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机制建设
中等职业院校要主动适应外部环境进行内部改革,应该敢于突破传统教学管理模式,密切关注社会的需求来调整、协同资源,勇于打破传统学科布局,丰富创新创业课程;把握好知识技能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同步加强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要构建政府、学校、企业联动的人才培养机制,共享资源,实现资源协同、信息协同,形成创新创业育人的长效机制。
(一)以育人为目标定位创新创业教育
学校教育的核心是育人,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素质教育,需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过程,全体教师参与、面向全体学生广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应打破封闭的专业范围,积极开展跨专业、跨学科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构建中等职业各专业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案和思路,更加注重理论教学和实验实践教学的关键环节,努力解决各个专业领域中的实际问题,实现各专业教育教学体系的创新。
(二)以教学为中心组织创新创业教育
培养学生创业技能和创新创业精神要构建理论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教学体系,面向全校学生,在专业教育中渗透创意、创新和创业精神。专业课程中都要有创新创业模块,开设创新创业必修和选修课程,普及创新创业通识课程,推动学生创业创新实践和训练。提高信息化程度,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开展专业模块化教学改革,设计与专业紧密结合的实验实践教学模块,加大学科建设力度。
以能力的培养为导向,加强职业素质和团队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重视学生对专业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实践性运用,锻炼其分析、组织、应变、管理的综合能力。建立不同层次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强调因材施教,促进兴趣培养。
鼓励学生参与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比如“挑战杯”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参与和组织创新创业大赛、开设创业创新大讲堂等。学校还应鼓励学生申报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校级大学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等。
实施专业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参与意识,把交互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等教学方法融入教学中。通讯视频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要广泛应用到教学中,使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教育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提供给学生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
(三)以服务为依托构建创新创业平台
创新创业教育的服务平台建设涉及校内校外。校内服务平台包括社会实践和实习课程,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实验教学、实习见习、毕业论文设计及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通过开设学生创业园区,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建立创新创业教育服务网站,为学生个体和群体的创业实践提供必要的创业指导,在资金、场地、设备等硬件设施上提供创业扶持,加强信息交流,提供政策咨询,推介创业商机,做好创业跟踪服务。
校外服务平台的拓展,主要是整合社会资源,签约大学生就业创业基地,在社会中历练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要加强与企业界的联系,为更多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提供实习机会,让学生能直观地了解什么是企业。提供系统解决方案来帮助具有强烈创业意愿的学生成为大学生创业的引领者,强调的是企业创建过程的系统培训和孵化,注意分享创业经验,解决创业困难。
【关键词】创新创业能力 中等职业院校 培养机制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深化高等学校创业创新教育改革,已成为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等职业院校以培养社会应用型人才为主导,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构建中等职业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机制,也是推进中职教育综合改革,促进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
一、中等职业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地位
中等职业院校为社会输送的是专业型、技能型、创造型的基础性人才,是现代企业和社会组织迫切需要的“技术能手”、“现场工程师”、“一线管理人员”。与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相适应,中职院校要紧密联系和依托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人才培养,致力于应用科学的研究和技术研发,强调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培养多能力的应用技术人才。
在“互联网 ”时代,创业领域加速拓宽,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的主阵地,不仅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力军的培育者、提供者,而且学校的教职员工也是创业创新人才的重要组成,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参与者、生力军。中职学校要主动变革,通过全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主动对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战略。
二、中等职业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不完善,教育师资力量缺乏,教材缺乏。大多数学校没有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规划,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独立设置与专业学习关系不大,创新创业教育没有纳入学校的学科建设规划、质量评价体系之中。多数创业课程授课内容偏于理论,缺乏实践操作。学校与社会资源、产业资源的整合程度不高,难以构建开放性的创业环境。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存在创业热情高、创业技能不足的问题。由于创业知识欠缺、创业技能不足等原因,一些创业者失败等,令想要创业的学生却步。
三、中等职业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机制建设
中等职业院校要主动适应外部环境进行内部改革,应该敢于突破传统教学管理模式,密切关注社会的需求来调整、协同资源,勇于打破传统学科布局,丰富创新创业课程;把握好知识技能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同步加强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要构建政府、学校、企业联动的人才培养机制,共享资源,实现资源协同、信息协同,形成创新创业育人的长效机制。
(一)以育人为目标定位创新创业教育
学校教育的核心是育人,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素质教育,需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过程,全体教师参与、面向全体学生广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应打破封闭的专业范围,积极开展跨专业、跨学科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构建中等职业各专业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案和思路,更加注重理论教学和实验实践教学的关键环节,努力解决各个专业领域中的实际问题,实现各专业教育教学体系的创新。
(二)以教学为中心组织创新创业教育
培养学生创业技能和创新创业精神要构建理论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教学体系,面向全校学生,在专业教育中渗透创意、创新和创业精神。专业课程中都要有创新创业模块,开设创新创业必修和选修课程,普及创新创业通识课程,推动学生创业创新实践和训练。提高信息化程度,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开展专业模块化教学改革,设计与专业紧密结合的实验实践教学模块,加大学科建设力度。
以能力的培养为导向,加强职业素质和团队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重视学生对专业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实践性运用,锻炼其分析、组织、应变、管理的综合能力。建立不同层次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强调因材施教,促进兴趣培养。
鼓励学生参与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比如“挑战杯”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参与和组织创新创业大赛、开设创业创新大讲堂等。学校还应鼓励学生申报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校级大学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等。
实施专业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参与意识,把交互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等教学方法融入教学中。通讯视频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要广泛应用到教学中,使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教育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提供给学生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
(三)以服务为依托构建创新创业平台
创新创业教育的服务平台建设涉及校内校外。校内服务平台包括社会实践和实习课程,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实验教学、实习见习、毕业论文设计及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通过开设学生创业园区,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建立创新创业教育服务网站,为学生个体和群体的创业实践提供必要的创业指导,在资金、场地、设备等硬件设施上提供创业扶持,加强信息交流,提供政策咨询,推介创业商机,做好创业跟踪服务。
校外服务平台的拓展,主要是整合社会资源,签约大学生就业创业基地,在社会中历练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要加强与企业界的联系,为更多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提供实习机会,让学生能直观地了解什么是企业。提供系统解决方案来帮助具有强烈创业意愿的学生成为大学生创业的引领者,强调的是企业创建过程的系统培训和孵化,注意分享创业经验,解决创业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