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实的中国观赏石高层论坛

来源 :中华奇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zkc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月23日,由中国观赏石协会和阿拉善左旗政府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观赏石高层论坛”在阿左旗隆重举行。来自国内外观赏石界的近百名专家聚集在一起,共同交流和探讨观赏石产业发展大计。国土资源部原副部长、中国观赏石协会会长寿嘉华及盟、旗有关领导莅临论坛并做了重要讲话。
  本次论坛是中国观赏石协会为欢庆祖国60华诞举办的观赏石文化盛会,同时也是中国观赏石协会理论研究与科普教育专委会成立以来的重大学术活动。中国观赏石协会会长寿嘉华首先代表协会理论研究与科普教育专委会对阿拉善左旗政府举办这次盛会表示感谢。她指出,此次高层论坛将为建立观赏石理论研究体系、补充完善观赏石鉴评标准、确立观赏石命名办法、研究建立中国名石评选办法等提供有益思路,需要各位专家认真思考,加以借鉴。论坛由中国观赏石协会科学顾问闫立本与顾问邱沛喆女士主持,分别于23日下午与24日上午进行。论坛上,魏巴依尔就《关于阿拉善奇石产业持续发展的思路》、闫立本就《理论研究科普教育专业委员会工作大纲》、王纪民代俞莹就《关于观赏石科学理论体系构建的几个问题》、张训彩就《关于创建观赏石学科与构建观赏石理论体系的探讨》、温庆博就《观赏石石种科学命名方法探讨》、葛宝荣就《关于评选中华名石的思考》、闫志强就《阿拉善地区观赏石开发现状前景与建议》等分别作了主题发言。
  据悉,本次论坛是中石协理论研究与科普教育专业委员会成立以来首次在阿左旗开展的一次重要学术活动,也是其第四次重要活动(第一次筹备大会在青岛召开,第二次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第三次部分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相较于之前其他石展学术论坛,此次表现出了以下几个新的特点:
  1、准备充分,有的放矢。本次论坛在一个多月前就已经开始准备,拟定题目,提出问题,专家完成论文,然后中石协高层领导进行审查,反馈于专家,让专家反复修改直至论文通过。
  2、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且要用此次理论成果指导观赏石的具体实践工作。比如关于“观赏石石种命名”,本次论坛就有三位专家提出探讨,并且将直接应用于来年的观赏石资源大普查的编图中。
   3、形式新颖,与时俱进。本次论坛上所有专家的发言都制作成了多媒体文件,文字配合彩色图片的讲解让听众有了更直观的感受,也能调动听众的情绪,实现讲者与听者的互动。而中石协高层对电子多媒体的应用,将推动网络在赏石界的普及。
  此次论坛务实而高效,所有与会专家的报告将为研究、探索和深化观赏石理论问题提供思路,也将助推阿左旗奇石和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其他文献
阳春市位于广东省的西南部,是广东省著名的旅游城市,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由上百条支流汇集而成的漠阳江自北向南纵贯全市,地质结构既有我国最南端喀斯特地貌的石灰岩地带,也有富含石英质的花岗岩山脉,蕴藏着铜、铁、锰、锌、钨、铅、锡、煤等多达36种的丰富矿产资源。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地质结构形成了丰富的奇石石种,同时也造就了阳春成千上万的奇石收藏者和经营者。阳春所产奇石除了闻名于世的阳春孔雀石之外,还有黄蜡石、
期刊
赏石、玩石需要明白的概念很多,最常见也最常听说的当然是质、色、形、纹、声,其次就是传统的皱、瘦、漏、透、丑。这些概念与石密切相关,初涉石圈者必最先接触。这些直观的知识让初学者很容易就进入角色,但玩石赏石如果作为一种文化来进行的话,就不是那么简单,也就不能不深究:石文化的“根”,到底在哪里?根深才能叶茂,了解学习石文化之根,对提高石文化水平无疑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如果孤立地看石之形、质、皱、漏等
期刊
《中华奇石》杂志嘉峪关通联站——嘉峪关市奇石收藏家协会,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部的、拥有“天下第一雄关”的嘉峪关市。这里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是长城沿线建造规模最为壮观、保存程度最为完好的一座古代军事城堡;也是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素有“河西重镇边陲锁钥”之称。除此之外,这里还有雄浑宽广的戈壁大漠;博大精深的中国第一座 “长城博物馆”;世界级的滑翔基地,众多的名胜古迹等等,大自然的鬼斧神
期刊
《山海经》是一部以山和海为主要记述对象的古代地理名著,也是一部古代神话总汇,同时还是中华石文化研究的重要参考书目。该书卷三《北山经》记述的山西名山计有太行山、王屋山、管涔山、狐岐山、天池山、雁门山、姑射山、霍山、孟门山、历山、发鸠山等多处。据山西社科院研究员杨晓国先生指出,这部大约成书于2500年前的《山海经》,书中提到的远古山名目前仍在流行使用的,论省区山西省也可能是为数最多的一个。   《山海
期刊
奇石是艺术品吗?是非争论,由来已久。何为艺术,艺术即是美学。黑格尔认为,美学是研究美的艺术的科学,即以艺术为主要对象,通过艺术来研究美。也就是说,美即是艺术,艺术包含着美,两者难舍难分。  奇石美吗?美。无论从奇石的造型、质地、颜色、纹理图案都包含着美的元素,奇石又和其他自然景观不一样,它是天地造化又游离在外的个体,适于把玩、陈放、观赏。我们的祖先发现了奇石之美的艺术价值,并置于案上、堂前、园内,
期刊
黄庭坚(公元1045-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在北宋诗坛上与苏轼并称“苏黄”,系苏门四学士(黄、秦、张、晁)之首、青年学子的导师、江西诗派的缔造者。其书法被誉为宋四家(苏、黄、米、蔡)之一。  山谷是饱读诗书的学者,对文房石尤为青睐。他曾在好友刘昱处得到一方洮河绿石砚,感慨之余即兴赋诗:“久闻岷石鸭头绿,可磨桂溪龙文刀。莫嫌文吏不知武,要试饱霜秋兔毫。”好友王仲至曾
期刊
终结篇大石头    2004年最后一天的早晨,广西红水河合山段的水面上雾气弥漫,江面上的船只好像飘在云雾之中,远处的峰峦,如同国画中写意的描绘,只有淡淡的几笔起伏。   有个百岁老人,站在江边码头,凝望着远方,久久不愿离去。正准备出航捞石的几个石农,好奇地问老伯:“您在看什么啊?”  “九条蛟龙在江面玩耍,好像不愿回江里去。”老伯认真地指着江面说。  石农看看江面,又看看老伯,嘻嘻笑着,然后上了自
期刊
2008年7月的一天,我回乡下为岳父大人祝寿。酒足饭饱后,家人都喊着凑两桌麻将,兴致正浓,我却早惦记上后山的石头,无心恋战。一边推脱,一边换衣换鞋。这可惹恼了小舅子,他满脸抱怨:“姐夫,咱们刚好两桌,你一走,‘三缺一’,这不拆我们的台嘛!再说了,大热天的,开着风扇还出汗呢,你是不是发烧了?这会儿上山不把你烤焦才怪呢”。我嘴上讨好着,心想:好不容易回来一趟,能不上山碰碰运气吗,心里总惦记着也不是个事
期刊
早在1300多年前,诗人杜甫就在《石柜阁》中写下“蜀道多草花,江间饶奇石”的诗句赞誉四川奇石。到了宋代,杜绾于公元1133年所著《云林石谱》中,四川奇石就有6种,即石笋、西蜀石、菜叶石、永康石、墨石、菩萨石。无独有偶,今日凉山所产的奇石几乎包括了上述种类,且超出甚众。  《太平御览》之《郡国志》中记载有凉山雷波马湖的乞子石。书云:“乞子石在马湖南岸,东石腹中出一小石,西石腹中怀一小石。”在雷波境内
期刊
玄想  点评:杨靖    在幽密深邃的玄黑底部,岩浆般的炽烈正在翻腾。它是复杂的,也是混沌的,似乎有着粘稠的质感和炽热的温度。当它以一种蛮荒的力量冲击这片玄黑的时候,一串轻灵的泡沫,成为最早穿越黑暗的使者。凝滞、爆发,浓烈、轻盈,冲突、融会……是万物之始的混沌归于清澄,或终结之后的一缕余味。我们从石上读出了无数的玄妙,如宇宙初开,如思想启蒙。    玉兔  点评:徐文强    水冲木化石是木化石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