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塑魂

来源 :中学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6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德育在素质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作为教师在德育教育中要正确处理德育教育与知识教育的关系,重视爱心教育,并以学生能够接受地方式教育学生,让学生在师爱的滋润下健康快乐地地长。
  【关键词】德育教育 爱心 爱的表现 爱的方式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是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的保障。在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今天,爱心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对教育者而言,爱胜过一切。这种爱心包括对工作的热爱和对学生的热爱。对自己的工作有了爱才能产生工作的动力,才能在工作中倾注满腔热情,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特别是班主任工作,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有了爱才会舍得付出;对全班学生热爱之心是凌驾于对工作的热爱之上的,爱学生体现在以真诚、平等、信任的态度对待学生,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服务,真心实意地热爱、尊重和关心每一个学生,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的心田。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是人性,是对学生深沉的爱。”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达到心的深处。”这些教育家的话说明:离开了爱,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作为教师,首先要有爱心,不管什么样的学生,爱是最好的教育。只有爱学生,才能接近学生,了解学生;只有爱学生,才会喜欢学生,赞赏学生;只有爱学生,老师和学生才能很好地交流沟通,才有了通向学生心灵深处的钥匙。全国模范教师斯霞说:“热爱学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凡受到老师热爱、信任和尊重的学生,对生活总是充满信心,努力学习,力求上进;相反,如果老师对学生总是没完没了地斥责、辱骂、厌恶和惩罚,学生就会产生悲观、失望、怨恨甚至自暴自弃等消极情绪,这些不良情绪会影响到他们以积极的心态融入社会。所以,我们应该记住:“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厌恶一个学生就等于毁掉一个学生”。
  怎样才算是爱学生呢? 笔者认为教师要有一颗爱心,应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构筑起师生“爱”的桥梁。90后的学生在家里备受父母的爱护,来到学校,很自然地会把他们与父母交往中产生的种种感情、期望与 “爱的要求 ”转移到教师身上,希望教师不仅传授给他们知识,也希望教师能像父母那样体贴爱护他们,教师如果真能像父母那样真诚地爱护学生,处处给他们温暖和关怀,就会使学生觉得教师同父母一样可亲可爱,就会使学生从教师的爱中体会到学校的可爱,社会的温暖,体会到自身的价值和希望。拨动学生的心弦,从而把这种爱转化为奋发向上的巨大动力。这时,教师对他们所进行的教育,就会经过学生的感情思考,而被认为是出自教师的好意,自觉而愉快地加以接受。教师日常生活中一句简单的问候,一个不经意的动作,有时都会令学生感动,从而记住老师的爱。笔者班上有个学生,平常沉默寡言,极少与人交往,对别人善意的帮助往往以冷漠对待,对班主任的管理也有一种抵触情绪。后来通过别的同学了解到,他是个“留守儿童”,他的父母每年只在过春节时才回家,平常与奶奶生活在一起,极少与人交往,就形成了这种“不合群”的性格。了解到这些情况后,笔者就暗地里找了一些性格开朗的同学主动地与他交流,与他一起参加各种活动,特别是有一次他因感冒在校外的门诊挂吊瓶,笔者顺便去看了一下,了解了一下病情,语言虽然不多,但是从他的表情上可以看到他的感动。之后,他的笑容多了,性格也开朗了很多。正是老师和同学的爱,促成了他的这种转变。所以,教师教育学生要德育为先,做好学生的思想认识工作。引导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他们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爱学生要信任和尊重学生,要相信自己的学生都有巨大潜能,在老师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下,鼓励孩子去不断地自主探索,就能充分地发掘潜能,不断进步;爱学生要对学生一视同仁。爱的天平,绝不能放上偏见的法码。作为老师,不能只爱几个得意门生,要以同样火热的心爱每个学生。爱学生还表现在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上。“严师出高徒”老师对学生要爱而不骄纵,尊重而不迁就,信任而不放任。但严格要求不是苛求,不是强迫命令,更不是简单粗暴,而是教育性、说服性、指导性、严肃性的和谐统一。
  教师对学生的爱要以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表现出来。曾有这样一幅漫画,孩子坐在地上哭,父母在旁边捶首顿足,父母说:“我们把心肝都给你了。你还要我们怎么样呢?”作为老师,我们都爱我们的学生,但是我们还应该注意我们爱的方式能不能让学生接受。我们要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细心、耐心地教育学生,简单粗暴的体罚或变相体罚既与师德要求相悖也会伤了孩子的自尊心。教师必须放下为师的“架子”,维护学生的尊严,尊重学生的人格,以朋友的身份走近学生,让学生从心理上接受你。
  “爱心” 像阳光。愿我们每位教师都作散布阳光的太阳,以自己既教书又育人的实际行动,切实抓好德育教育工作,增加社会的正能量,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国梦”的实现作出一个人民教师应有的贡献。
其他文献
【摘要】关心“人”的成长应该是教育的一种情怀,教育不是板起脸来说教,要使学生有忧患意识,有远大的宏愿,才能在思想和感情上有所建树,才能有不懈的追求。  【关键词】航向标 与时俱进 养成教育 珍爱自身  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而不是知识、文化、或政治、法律的传授和灌输。 班主任是德育工作中的倡导者、实施者。学生的思想行为动态需要班主任的诱导,因此,班主任必须明确教学行为的政治方向。教学服务于政治,
期刊
初中物理教学中,习题课是其中的课型之一,高效率地上好习题课是一个物理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初中物理习题课贯穿于整个物理教学的始终,很多教师把习题课放在了教学的首位。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忽视了习题课的基本功能,习题设计不合理,占用时间比例失衡,习题完成后分析、归纳、总结不完善等现象经常出现。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影响了学生对所学的物理知识的消化和吸收。笔者多年来一直重视习题课的教学研究
期刊
提问是最古老的教学方法,也是师生最重要的交流方式之一,每一位教育者都有引导学生去“真正理解,达到课堂进行目标”的愿望。侃侃而谈的律师,富有激情的主持人,他们精彩的表现本质上是因为在他们的言语中有高效的提问机制。但并不是所有的提问都能获得高效的结果,例如我们的考试,实质上就是一组提问,但考试本身并不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只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考核,一种评价。作为教师,仅知道要在教学中提问学生,而不考虑
期刊
【摘要】体育与心理健康是学校教育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其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培养专业型体育运动人才,而是在于通过对学生进行体能技能的训练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逐步培养他们全面发展的体育基础和体育意识,从而为促进其终身发展奠基铺路。本文结合职高体育创新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试对此作出简要阐述。  【关键词】职业高中教育 音乐体育教学 渗透运用  新课标指出:在素质教育推进中,要本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的发展,考生也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体育考生就是特殊的群体,体育考生术科考试成绩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考生升学的情况。当前,体育考生虽然拥有很好的身体素质,但是由于在应试的过程中心理因素的影响,难以发挥训练中的正常水平,这样就会对考生的成绩产生影响,不利于考生升学。笔者对体育考生术科考试前心理状态进行了调查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调整的对策,力图使体育考生能够取得良好的考试
期刊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理论的核心。在他看来,生活教育就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他说:“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美术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美术同时又和各个学科紧密结合。传统的美术教学,习惯于立足课堂,被教材束缚,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及其运用,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和实践,也很难激起
期刊
体育课原来怎么上,我没有必要在此啰嗦,我先讲两件和体育课有关的事。  在一些学校,教师所学的专业是否是学校所需的专业,学校只能自想办法,充分挖掘利用教师专业以外的特长了。还好,但凡师范类毕业的大学生都有一两项过人的特长,于是校长就赶鸭子上轿似的让美术专业的某老师担任了五年级三个班的体育教师。要说年轻时尚、体格健壮的某老师对待这个他并不满意的分工倒也积极,丝毫没有怠慢之意,正式上课之前,他特意买了一
期刊
【摘要】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是当前影响最广泛的科学技术之一,传统的教和学的模式正在酝酿重大的突破,教育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变革。信息技术教育几乎渗透了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但对于如何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如何利用、对待信息技术教育对传统教育的影响,加速教育的综合发展,却存在众多的问题。只有使广大教育工作者明确信息技术教育的内涵,才能保证信息技术教育的顺利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期刊
【摘要】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是指有意识地对事物的数和形的特点进行感知、总结,或对现象进行全面、深入的查看。观察能力对于学生学好数学至关重要,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本文以此为初衷,就如何培养数学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谈几点个人见解。  【关键词】培养 初中数学 观察能力  一、培养初中学生数学观察能力的意义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实现数学教学目标的需要。《义务
期刊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脑等电子产品已经成为我们每个人不可或缺的工具,教学也被打上了浓重的时代烙印,多媒体技术在当下的教育中正被全方位地采用,它有着传统媒介所无法比拟的优势,然而在这波潮流中难免会良莠不齐,存在一些不足,本文针对一些常见误区作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多媒体 教学 数学 误区  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时代,电脑已经成为我们每个人生活工作都离不开的工具,它甚至取代了纸张这样的传统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