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有效实施文明礼仪教育的实践研究”研究报告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一)课题的由来
  随着我县建设“中国礼仪之乡”创建活动的不断深入,公民素质的高低、文明行为的形成直接影响到创建的顺利开展。而现在的孩子大多为独生子女,他们备受家长的呵护甚至溺爱,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一种与人谦让、合作的思想,缺乏一种特定场合之中的规范行为及必要的文明礼仪修养。因此,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要探究出一套符合幼儿园实际的文明礼仪教育的有效途径和实践方法,让孩子在幼儿园养成良好的知礼、学礼、懂礼、用礼的好习惯,增强幼儿园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为云阳建设成中国礼仪之乡贡献力量。
  (二)本课题现状述评
  国内有关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的相关课题数不胜数,研究的成果也各有不同,但是没有找到将文明礼仪教育贯穿于幼儿一日活动中的系统性的课题研究,仅仅有几篇总结性的论文,其介绍的主要途径有榜样示范、家庭和幼儿园沟通、礼仪课堂等几种,与我园相关内容的现状处于同一个水平。
  (三)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通过本课题研究,让幼儿掌握基本的问好、遵守规则和感恩等方面的礼节,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能讲文明话、做文明事,促进幼儿身心全面發展,使幼儿终身受益,成为讲文明、懂礼仪的人。探索和研究出一套针对性、操作性强,具有生活化、情境化,突出园本化的文明礼仪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可以提高文明礼仪教育的实效性。
  二、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标
  1.促使幼儿了解基本礼节常识,养成在各种场合都能做到讲文明礼仪的良好习惯。
  2.研究探索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渗透幼儿礼仪教育的有效途径、方法。
  (二)研究内容
  1.调查分析我园幼儿现有的文明礼仪程度,明确幼儿不良文明礼仪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2.如何将幼儿学礼、知礼、懂礼、用礼逐步展开,使幼儿在园内学习礼仪,生活中实践礼仪、展示礼仪以及到公共场所宣传礼仪,做礼仪小标兵。
  三、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文献法、调查法、观察法、个案分析法、访问法、行動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典型个案法、小组研讨法、游戏体验法、情境练习法、榜样示范法等。
  四、课题研究措施
  (一)抓住生活活动的各个环节,渗透礼仪教育
  在幼儿园里,一日生活皆课程。从孩子的一只脚踏进幼儿园时,这一天的课程便开始了。比如:从孩子入园开始教起,让学生养成主动向别人打招呼的好习惯,这是一个人讲礼仪获得好感的开始;在集体洗手时,教育幼儿应当先后有序,互相谦让,注意节约用水;用午餐时,要培养学生坐端正、不挑食,残渣放进渣盘里,吃饭喝汤不出声,用餐完毕后自己动手收拾碗筷;午睡时,不说话、不吵闹;起床后,指导幼儿快速按顺序穿好衣服,收拾整理床铺;离园时,教育幼儿主动同老师、小朋友说“再见”。
  (二)在运动活动中,多种方法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1.建立合理而必要的运动活动常规,提出适时而恰当的活动要求。
  2.有针对性地设置教育环境,对幼儿良好行为的培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3.充分发挥幼儿之间积极因素的相互影响。
  (三)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文明行为习惯
  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遵守规则、团结合作、自主自控的文明行为习惯。3~6岁的孩子正处在规则意识萌芽期,是非观念模糊,自我中心的思维特征明显。游戏一般都制订了游戏规则,幼儿可从中得到社会规范意识和伦理道德的最初启蒙。在游戏中,幼儿可以感知社会角色和社会规则,体验社会角色之间的关系,从而丰富幼儿的社会认知,强化社会情感,最终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在学习活动中实施文明礼仪教育
  1.将文明礼仪教育课程化。每周一的晨间围绕一个文明礼仪主题进行谈话,形成讲文明、学礼仪的良好氛围,每周一次的文明礼仪课程,通过舞蹈、儿歌、故事等形式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如:舞蹈《不上你的当》,在欢快的音乐中,幼儿知道了不能随便和陌生人讲话,独自在家时不给陌生人开门,学会了如何保护自己。儿歌《弟弟摔倒我扶起》,让孩子学会照顾小弟弟小妹妹,不欺负他们,做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2.开展主题化文明礼仪教育。每月开展一次文明礼仪主题教育活动,如:“主动问候”,让孩子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主动与人打招呼。“讲规则、守秩序”,让孩子掌握公共场所礼仪,在购物、乘车、公共场所玩耍时能够遵守规则和秩序。“感恩父母”“关爱老人”“关爱残疾人”等主题,让孩子懂得关心他人等。
  总之,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还有很多方法。我们必须在知行合一、知行协同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持之以恒,抓好幼儿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任务是复杂艰巨的,其形成过程是长期、反复、不断提高的过程。但只要我们携手共同努力,坚持从正面塑造幼儿良好的品质,启迪幼儿幼小的心灵,相信我们的礼仪教育一定会卓见成效。
  参考文献:
  [1]冯晓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重庆市教委.重庆市幼儿园一日活动行为细则.2006.
  编辑 任 壮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在小学教学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小学语文教学方式更为丰富多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小学语文的阅读兴趣,还能够提高小学语
摘 要:幼儿科普教育是幼儿园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从小培养幼儿科学素养、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紧紧围绕“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从统筹规划、完善机制、科学管理入手,扎实、深入、有效、全面地开展幼儿科技教育普
测试性是现代大型复杂工程设备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测试性设计是改善其系统测试性能和故障诊断能力的有效途径.测试性的设计思想和诊断策略多是建立在机内测试(BIT)和故障率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及现代教学模式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被广大教育工作者逐渐摒弃。众所周知,古诗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尤为重要。那么,如何通过新型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课程的学习效率?这个问题值得教师不断思考。就从现阶段教学工作来看,情境教学使得古诗内容更加形象生动,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古诗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达到教学的目标。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小学语文;古诗;应用  古诗课程在
摘 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结构建立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建构完整的教学情境,在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同时,保证学生和教师之间能建立有效的学习互动,从根本上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对课堂建设意义和路径展开了讨论。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创设;意义  一、小学语文课堂启用情境创设的意义分析  (一)小学语文课堂启用情境创设的理论意义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建构有效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