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引针线,脱贫不是梦

来源 :西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flyma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春节,我飞往喀什,去看望在疏勒县洋大曼乡的钱美荣。
  扶贫车间正对产业园大门,迎头便能看见墙上红底黄字的标语——“扶贫攻坚发展产业,精准到户引领脱贫”。它提醒着我,产业扶贫,正在洋大曼乡实实在在地进行,积弱积贫的状态将从此改观。
  钱美荣长裙飘飘,乌发齐腰,气质端雅,走路如风,依然是各类报道镜头中的美丽形象。不得不说,即使没有“国际评委”“中国刺绣艺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行业大师”“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汉族刺绣代表性传承人”等耀眼的名号,她依然是一个有个性与魅力的女人。
  2019年春节,是她30多年唯一一次留在外地过的春节。工厂初三开工,其他老师正月十五才返回。钱美荣留守洋大曼乡,继续一幅巨型刺绣作品的设计。这是国庆献礼之作,将由她和刺绣尖子班学员共同完成。
  我们正说着话,有人敲门。钱美荣去开门,一位中年维吾尔族妇女笑容可掬地站在门口。我猜她就是那个用鸡蛋“行贿”的主角。初一厂里放假,本来不收绣品。可她一大清早就来敲门,不光送来了20个鸡蛋,还带来了绣片。验收过关后,她又绷了一个回家。刚过一天,她又来了。
  “你绣精了。脑子嘛,也更聪明了。希望你这个月工资拿到2000元以上!”钱美荣笑着说。
  妇女又绷了一张绣片,带着灿烂的笑容离去。三个月前,她可是一张绣片都交不上。
  来自洋大曼乡的召唤
  疏勒县历史上辉煌的一笔,是张骞出使西域曾经路过此地。新世纪的疏勒县,是全疆深度贫困县之一,被国家列为扶贫开发重点县。
  193个卫星工厂建起来,220个村卫星工厂全覆盖。精准扶贫,让农民在家门口就业,成为全疆脱贫攻坚战的重点工作。
  2018年,是全疆扶贫攻坚战的关键一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许春和到喀什疏勒县洋大曼乡驻村并担任第一书记。
  就业,发展产业,七个一批,扶智,扶志,脱贫……
  国家通用语言学习,技能培训,就业……
  一个个概念背后是民生问题的急迫,是党和国家恤民爱民的强大意志。
  洋大曼乡亟须招商引资,许春和第一个就想到了钱美荣。
  还有谁比她更合适呢?论技艺,论资历,论行业地位,论培训经验,论创新能力,论追梦之执着,论情怀……
  作为新疆刺绣行业走出新疆、为新疆捧回刺绣金奖的第一人,30多年来,钱美荣不断学习、提升,由一位普通绣娘成长为中国刺绣艺术大师,得到行业高度认可,并被国家工艺美术协会视为“疆绣”的引领者,多次担任国内、国际评委。其刺绣作品屡获大奖,被多家博物馆收藏。她没有在各种荣誉中迷失自己,而是走出自己的小绣坊,坚定而无悔地承担起了更大的社会责任,在全新疆各地州传承刺绣、编织、服装制作技能,培训学员3万多人,其中80多名优秀学员已在当地建立刺绣·服装合作社,有13人获得“新疆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
  其实,钱美荣对喀什有着特殊的感情。
  2006年,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妇联的同志找到正在开美鑫手工艺厂的钱美荣,希望她代表米东区参加喀交会。她借了1500元,带着两幅刺绣作品去了喀什,没想到两幅作品分别获二等奖和优秀奖。从这时起,钱美荣上了电视,接了订单,屡获金奖,评上了刺绣大师,成为南北疆各地州妇女就业培训的老师。她借培训游走于南北疆各地,尽情吸收着蕴含于新疆独特的历史文化、壮美的自然风光及靓丽的少数民族服饰中的丰厚艺术养分,艺术灵感由此迸发:将新疆各少数民族刺绣的针法与四大名绣的针法融合,对新疆素材进行了全新的艺术化处理。大胆创新,就意味着成功。果然,迥异于内地的带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刺绣格调,令业内人士惊艳。“疆绣”由此诞生,成为全国24个绣种之一。作为“疆绣”的引领者,钱美荣的追梦之路并不曲折,她觉得很顺利,小梦圆了,还有大梦——带领“疆绣”走向国际。
  她感谢喀什,说喀什是她的梦想起航之地,也毫不为过。
  “来吧,参加洋大曼乡的招商引资,一起为南疆的脱贫攻坚做点事情吧。”许春和在电话中向钱美荣发出邀请。
  钱美荣回绝了。她不怕路远地偏,也不怕一待三年。她愿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扶贫攻坚贡献力量,关键是,她并无可资倚仗的经济实力,只能望“洋”兴叹。
  “来吧,参加洋大曼乡的招商引资,一起为南疆的脱贫攻坚做点事情吧。”许春和又向相识十几年的老朋友安徽商会副会长刘俊喜发出邀请,并建议他与钱美荣合作。
  刘俊喜也有顾虑。既然老朋友开了口,且不谈合作,先去拜访钱美荣,看看她的刺绣作品——《毛主席亲切接见库尔班·吐鲁木》《赶巴扎》《节日》《馕香》《塔吉克族新娘》《大漠驼铃》《和谐》……
  金奖,银杯,大师……钱美荣有的不是虚名,一个备受行业及中国妇联、中国残联和自治区各级妇联肯定的女子,她奋斗创业、执着追梦的故事亦如秋树斑斓。一个靠作品说话的女人,一个心怀非遗传承梦想的女人,一个以带动更多妇女脱贫就业为己任的女人……刘俊喜为有这样一位老乡而骄傲。
  合作,去洋大曼,去那片等待脱贫的土地。全疆扶贫攻坚的伟大事业,有自己一份贡献,光荣之至。
  钱美荣预想的最大困难依然是教学,但再难能难到哪里去呢?要不,学生送的维吾尔族名字“茹鲜古丽”不就白送了?再说,还有乡政府,还有驻村第一书记的支持……从决定合作的那一天起,她就开始规划脱贫攻坚、培训就业的事业蓝图。
  2018年7月27日,一品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落地喀什疏勒县洋大曼乡一村,加入精准扶贫、脱贫就业的伟大工程之中。在縣、乡两级党委、政府的协助下,刺绣厂招收了754人,服装厂招收200人。7月30日,喀什地委李宁平书记、12个县的县委书记和县长到企业观摩。9月,重新注册了喀什丝路行科技研发有限公司,刘俊喜为董事长,中国刺绣艺术大师钱美荣为艺术总监。   每一次抵达,都是一次崭新的出发。洋大曼乡,成为钱美荣就业培训的新站点、刺绣传承的新起点、扶贫攻坚的新战场。这里融进了她的热血奉献和深情大爱……
  扶贫车间的第一堂课
  1000多平方米的扶贫车间显得非常拥挤。700多个参加刺绣培训的学员,都是洋大曼乡的农民,最小的17岁,最大的47岁。房梁上挂着一条横幅:喀什丝路行科技研发有限公司培训就业。车间内一张张脸神情各异:兴高采烈的、漠然的、心不在焉的、交头接耳的、左顾右盼的……嗡嗡嗡的声浪,像要随时掀掉车间的房顶。
  从一个农民变成熟练的刺绣产业工人,等于脱胎换骨。这一步,有多远?有多难?
  钱美荣看着她们。她知道,她来洋大曼乡工作的全部意义,就是将这些农民训练成欣赏美、创造美的刺绣手工艺人,让她们在脱贫的同时享受工作的快乐。
  不用怕,一切都在预料之中。不服输的倔女人,只相信事在人为。钱美荣一把拖过椅子,呼地站了上去。声浪未停,人们一边拿眼睛瞄她,一边嬉笑。大家都不认识她,谁也没把她当老师,也没有人把自己当学生。
  姐妹们,大家好!
  麦克风中,依次传出沉稳的女中音和深厚的男中音,钱美荣讲一句,翻译跟一句。农民——绣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钱美荣半生的画卷徐徐打开。她,故事的主角,一个靠刺绣技能改变命运、沐浴时代春风勇敢追梦并且圆梦的女子,正腰身挺直、端庄大气地站在椅子上。她用声音发出呼唤,用笑容表达真诚,用经历传递力量,用成功诠释奋斗的真谛。
  1968年,钱美荣生于安徽利辛县一个刺绣世家。外祖母是清末当地有名的刺绣大家,母亲亦习得一手好绣工。
  中年时,钱美荣突然领悟,爱上刺绣,是命运的安排。外祖母心慧手巧,母亲亦是,从小在外祖母身边长大的她,也属于心灵手巧的女子。母亲教什么,她学什么;她学会了,做什么,像什么。针头线脑的,她都爱,尤爱刺绣。外祖母和母亲都希望她完成学业,将来找一份体面的工作。钱美荣却像中了邪,一拿起那小而圆的绣绷就放不下,恨不得一天24小时都绣呀绣。指尖上能绽放出花朵的鲜、飞鸟的灵,她喜欢。外祖母爱她,叹着气继续教她。三岁看大,小丫头的倔脾气,两岁时就注定了,不让她淋雨,偏要淋。外祖母隐隐感觉到,家族刺绣手艺有可能被这个倔脾气的小丫头传承下去。但外祖母没有想到,钱美荣的传承之路会走得那么远,远远超越了家族技艺传承。
  十几岁时的钱美荣,正处于爱做梦的花季,命运却对她露出了冷酷的一面:她的父亲和母亲两年内相继离世。正在读高中的钱美荣只好辍学。她搂着年龄尚小的弟弟妹妹号啕大哭。她成了顶梁柱,咬牙撑起破碎的家。家中的27亩地,是生活的全部指望,粗活苦活,卸不掉、甩不脱。春天播种,她赶着牛犁地;秋收时节,她挥镰割麦。生活上,虽有大伯、叔叔照拂,不至于绝望,但她仍然不时陷于茫然和悲伤。
  日子是灰色的,人情却赐予它阳光和温暖。
  村里乡亲想帮帮这个可怜的丫头。找上门,跟她换活干:打一件毛衣顶三天地里活;绣一对结婚用的枕头,顶七天地里活……
  这种帮助,是暖,是光,教会她感恩,滋养了她善良的心性,也在冥冥之中给予她指引,刺绣亦可成谋生之技。只是那时她还想不到,有一天,国家如此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为她、为所有和她一样热爱刺绣的普通女子,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成长的阶梯和追梦圆梦、改变命运的机遇。
  讲完故事,钱美荣高高举起自己的双手,自信地微笑着。她的这双手,耕过田地,做过鞋子,筛过沙子,卖过糖葫芦……最终,凭借这双手,她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拥有了热爱的事业,追梦圆梦的路越走越宽,成为一个带领无数姐妹追梦的带头人。
  有些人下意识地看了看自己的手,有些人看向同桌,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有些人面无表情,有些人在窃窃私语……
  励志的故事,仿佛石入深湖,未见多少涟漪。钱美荣有心理准备,要想打破语言障碍和心灵隔阂,将拿锄头的手改造成拿绣花针的手,急不得,需要十二万分的耐心。眼前这些陌生的姐妹,有多少人能接受改变,有多少人能从零基础实现质的跨越,从散漫的农民转变成一个合格的、高素质的产业工人?她们同样有一段艰苦的路要走。
  从今天开始,她就要陪着这些姐妹,带着这些姐妹,向就业脱贫的伟大目标走去。也许很难,也许很累;也许成功,也许失败。不,不许失败,钱美荣对自己说。我们正生活在一个伟大进取的新时代,人人都可以在追求梦想、创造美好生活的过程中感受幸福。她相信奋斗能创造奇迹,她信奉以心换心。
  零基础上的艰难起步
  进入实际教学后,所遇困难超出了她的预想。老师讲一句,翻译跟一句。课堂闹哄哄的,钱美荣嗓子吼哑了,教尺敲断了好几根。伤身呀,可这招管用。
  上繃架,区分颜色,辫线,纫针,打结,针法……一项一项地教下来后,每一步都艰难无比,越往后越像爬高山,每抬一次腿都累得气喘如牛。十几个老师,人人大喊要崩溃,每天教学,都憋着一肚子气、一肚子火。学生情况很糟,有一大半不听课,满脸的无所谓,满眼的茫然。
  “你看看这一帮人,一个个的,根本就不想学。你在上面讲,他们就像在看猴子演戏。这样的人能教会吗?”有个老师跟钱美荣诉苦。 钱美荣笑了:“好歹他们还在看我们啊。”
  翻译也很吃力,一脸无奈。
  她们在想什么?
  绣花嘛,怎么能脱贫?
  一个字都听不懂嘛。太难啦,学不会。
  吃惯了低保,长年享受国家扶贫、惠农政策的她们,以为国家会把她们“抱”进小康社会,宁愿从早坐到晚,也不想学。反正是免费培训,不学,又怎样?
  不相信钱美荣,不相信企业,不相信能脱贫,她们哪有学习动力?她立刻向乡上反映。
  乡领导赶来对学员们做引导:钱美荣是来真心扶贫的,在企业最少要干三年,县上、乡上都会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学会了就是企业员工,在家门口就业挣钱……钱老师是刺绣大师,学习机会难得,你们要好好学,千万不要把她气走啦。   几次沟通后,纪律有所好转。
  钱美荣带领18位老师分组教学,开始手把手地教,并着力培养听话、愿意学的学员。困难大得想象不到,推进缓慢。听说过蚂蚁搬山吗?教不容易,学也不容易。
  看惯了学员的脏衣服和沾着泥土的鞋子,近距离一接触,老师们又吃惊地发现不少学员头发上挂着白白的虱子。刘俊喜立刻买来篦子,一个老师发一个,帮学生篦虱子。不料惹上了跳蚤,老师们被咬得浑身是疙瘩,钻心钻肺地痒。下班回宿舍,站在大门外,脱下外套先抖一通再说。
  钱美荣心里尤其难过。女人天生爱美,谁不想过好日子?脱贫了,姐妹们才能干净美丽地活出尊严。这么一想,搞好企业的决心更坚定了。
  2018年9月1日,培训刚满一个月,不愿意学的还很多:坐在绷架前发呆,要么睡觉;学不会的到处都是:有些学生眼睛盯着针眼,半個小时都没能将线穿进去;有些学生打结时,手指僵硬得不听使唤;该练针法了,什么平绣、滚针绣、乱针绣,根本听不懂。老师们一个个叹气:对牛弹琴啊,对牛弹琴啊!
  董事长刘俊喜来过几次后,不敢再进课堂。那种完全无法沟通的状态,让人沮丧。他久久地站在厂房外,望着墙上的标语沉思。熬吧。
  谁说教不会?谁说学不会?百遍千遍地教,百遍千遍地学。不信教不会,不信学不会。钱美荣憋着一股子劲,给所有人打气。
  一个月,按教学计划走,应该进入实操阶段——刺绣厂的女工绣制抱枕上的凤凰图案,服装厂的女工完成抱枕加工。
  一个月。说不是生拉硬拽,又像极了生拉硬拽。丢了多少小剪刀、浪费了多少线、多少布料就不说了。只要有人肯学,就一定将她教会。
  手把手教,略见效果。学员多,老师少,沟通不畅,效率上不去。怎么办?
  钱美荣想到了技术复制,想到了倍增原理。老师教会甲学生,甲学生去教乙学生。教会1个带会2个,教会2个带会4个,教会4个带会8个……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好在700多学员中,每一组都有一两个能懂几句国家通用语言的、愿意静心学习的人。为数不多,都非常珍贵。她们成为每个老师心中的宝贝,更是钱美荣眼中的“老师”后备人选,还是后期“尖子班”学习高端刺绣技术的人选。
  摘棉季到了,培训被迫中断,企业放假一个月。一个月后女工再回到工厂,捂白的脸又黑了,手糙得能把线粘住。专门放线的房间里至今还放着一堆丝线,蟹毛一样又乱又绒,大多已不能用,价值几千元的丝线就这样报废了,而等待她们的是成箱的护手霜。
  温故,教新。一个多月又快速飞过,希望的火花在渐渐闪现。
  钱美荣惊喜地发现,“小荷才露尖尖角”,学员中的佼佼者开始进入了角色,她们坐得住,学得认真,绣得专注。平绣、滚针绣,一针一针,上递下穿,边学边练;一分钟,一小时,她们是穿石的水滴,最终做到了手到、眼到、心到。当她们完成第一张绣片并通过验收时,钱美荣笑意灿烂,她的心亮了。
  但是,这毕竟是很小的一股力量。相比整体的“消极”,这股力量还不足以应付30万订单任务。三个多月的培训期结束,所有员工上交的绣片加起来不到100张。有人交上了几十张,有人上交了一张,一半人一针都没有动。
  说看到希望了,但希望是如此之小。说看到亮光了,但亮光是如此之弱。毕竟,不愿意学、学不会的、磨洋工的依然多,她们似乎永远不着急,每天进了车间就盼下班,聊个没完,管都管不住。
  终于,有个老师坚持不下去了,说啥都要走。任教以来,她气得哭过好几回。
  这怎么行?厂里离不开老师。钱美荣激她:“你可不能跑,你毕竟是国家级大师,你教不好她们,算得上是个大师吗?”
  “美荣啊,我真的把她们教不出来,再教我就崩溃了。你要再让我去教,我就从三楼跳下去!”
  钱美荣心里也急,但谁都能泄气,她不能:谁都能说不干了然后一走了之,她必须守着阵地。夜深人静泪流满面时,放弃的念头也曾如汹涌之浪,冲击着她疲惫至极的身心。一个刺绣厂,一个服装厂,得两边跑,她既要教学,还要负责技术把关、产品验收,又得做企业管理、材料进货、管理学生、协调师生关系……三头六臂都不够用。
  但只要新的一天开始,她就是诚恳真挚、自信有力的钱美荣。她既是老师,又是学员的朋友、学员的亲人。
  什么叫以心换心?她天性中的善良和智慧像一束光,如一缕暖,被越来越多的学员感觉到了。维持纪律时,她很厉害,可贴身指导时,她又是那样可亲,那么和蔼。学员越来越喜欢她,把她当妈妈,当姐姐。她们不会说普通话,就“老师、老师”地叫她,那温柔的声音里,有依恋,有信任,有期盼。她懂。
  在洋大曼乡见到钱美荣的第二天晚上,在堆满了五颜六色丝线的房间里,我一边赔钱美荣理线,一边听她讲故事。她眉眼生动,笑容明朗,如一幅画。
  如果有一棵大树以爱为名,钱美荣和学员之间的故事便是大树爱的枝丫,令我这个听者感动。
  绣出来的美丽笑容
  人生有了希望,梦想才不再遥远,目标才会变得清晰。
  一场特意为学员举办的钱美荣作品展,使学生们经受了一次美的震撼与洗礼。偌大的车间,分区陈列着产品,包括旅游纪念品、高端作品和拍卖品。
  那些进入角色的学员更加发奋努力,那些仍然处在学习阶段的学员好像突然开了窍似的,她们开始认真了,开始模仿了,开始向其他学员请教了。无论哪个学员,她们看钱美荣的眼神变了,又恭敬又崇拜。她们为有这样的一位老师而自豪。可是,钱老师能绣出精妙绝伦的作品,我们行吗?刺绣世界像海一般深不可测,想要学会,真难啊!
  “小荷”的队伍在扩大。钱美荣暗暗开心,她珍惜这些宝贝,开始跟她们分享刺绣视频,分享自己过去的培训照片和视频,有意识地开阔她们的眼界,培养她们的鉴赏水平,开启她们的艺术潜质。
  如何激励员工,提升认知,让她们更有信心呢?钱美荣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机会。   2019年11月23日,由国家轻工部、工信部、国家工委组织的全国刺绣技能培训提高班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举办,邀请钱美荣参加。钱美荣要了3个名额,组委会答应了。过了一天,钱美荣又请求增加到7个名额,组委会又答应了。再过了一天,钱美荣继续争取,组委会领导被打动了,钱美荣到南疆扶贫是功德无量之举啊,又给了10个名额。
  趁热打铁,一回来,刘俊喜和钱美荣办了一个现场分享会。
  17个女工全都激动地流泪了。出发时,她们兴奋无比,像钱美荣那样成为大师,也许希望渺茫,但因为“拔尖”而拥有了外出学习的机会,这种小幸福正在发生。参观者开阔了眼界后,真正意识到,刺绣的世界是那样绚烂,学会刺绣可以谋生,能改变生活甚至命运。刺绣里,有未来的希望。只要努力,有什么不可能呢?她们还梦想着有一天走出喀什、走出新疆,甚至走向国际呢。而其他没有参加的学员则被触动了,她们从参观学员的神情中看到了新的希望,许多女工一边羡慕一边醒悟:人家在跑,自己在睡,差距会越拉越大。不能再混日子了。钱老师就是标杆,台上的17个姐妹就是榜样。
  有个普通话较好、性格泼辣的学生大声地问:钱老师,我也想去呢,有没有机会?
  我也去呢。我也要去呢。一片喊声。
  这些喊声让钱美荣欣慰:“只要你们努力,都有机会出去!但是,首先要认真学习,技术学精了再出去,要不然出去也看不懂。你们愿意努力吗?”
  “努力!”“加油!”
  女工们喊道。她们早已学会了这两个词,每次喊出来,都显得兴奋。那时,企业还没有看到能够发展起来的希望。钱美荣是多么期待她们快点成长、蜕变啊!
  成长和蜕变正在一点一滴地进行,只是尚需要时间来证明。一起冲出云雾,爬上高山,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的同心协力。
  钱美荣一边付出巨大心血,一边静等那美丽的蝶变。
  热依汗古丽来自7村4组,姐妹们的分享深深触动了她。人家三个月能交几十张绣片,自己才交了7张绣片。是笨吗?是不自律。她很后悔,决心好好跟钱老师学技术。钱美荣极为耐心,一针一针地绣给她看,手把手教她打结、配色,帮她巩固基础。钱老师给其他女工指导针法时,她也凑上去看,有时一看就是半天。她终于褪去了浮躁,技术突飞猛进,成为一匹令人刮目相看的黑马。
  而像她这样的黑马,还有她的朋友热比古丽,一个想成为大师的女子。她俩比着干,越比劲头越大。2月刚过去了9天,两人都上交了16张绣片。照这个速度,刘董事长给她俩算了一下2月份工资,在数千元。
  一个农民转变为企业工人,靠自己的双手挣到了工资,对她的人生而言,無论如何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12月5日,是第一次发工资的日子。在刘俊喜、钱美荣的安排下,这天就像过节一样热闹。工资2500元以上居前十的优秀女工佩戴着大红的绶带,在一拨又一拨羡慕的惊呼声中,依次上台接受掌声。
  “感谢钱老师和刘总,真的……我特别高兴。我要加油!”
  “钱老师为了我们,太辛苦了。是真的为我们好,我要加油!”
  “自己挣钱了,给儿子丫头买吃的,给婆婆也买。特别高兴。加油!”
  “钱老师跟我们的妈妈一样,我喜欢她,我加油!”
  她们一个一个地拥抱钱美荣,笑着笑着就哭了。虽然听不到她们内心奔涌的千言万语,但她们的泪水里有多少内容,钱美荣全都懂,她的眼睛也湿了。所有的付出都值了!
  “我希望你们每个人都能挣上钱,都能脱贫,你们不比谁差,只要手动起来,就能抬头挺胸地过好日子!”
  抬头挺胸地过好日子,多好啊!很多女工都发现,当她们把工资拿回家,老公的态度变了,婆婆的态度变了。自己获得了尊重,有了自信,在家说话有底气了,家庭地位明显提高了。
  领了工资,好日子就开了头。正像钱老师所说,多劳者多得,绣花针能绣出美好的生活。闲聊、混日子就是跟钱过不去。没有工资或工资拿得少的女工,开始认真反省自己。那个曾大声问有没有机会出去的女工,只有22岁,喜欢玩微信,上课吊儿郎当,第一次工资只拿了230元。看着别人的高收入,她发愤学技术,成长很快。2020年,她成长为洋大曼乡刺绣尖子班的厂长和伽师疆绣产业园的厂长。
  我2019年春节到洋大曼乡时,刺绣扶贫车间有员工354人。其他学员已于2018年12月中旬离开,她们或外出务工,或参加其他企业的岗位培训。学刺绣技术既要吃得了苦,还要静得下心。选择留下的354名女工,是企业发展的希望,是刺绣传承的希望,是脱贫就业的希望。而企业需要的正是愿意干的、积极性高的工人。
  其实,留下的女工中,仍有个别的人在混日子。钱美荣没有放弃她们,安排5个老师专门手把手教她们。她希望所有员工都能享受拿工资的快乐。
  44岁的萨日古丽,是贫困户,有两个孩子,老公开着馕铺,生意不好。刚开始,她不愿意干,喜欢聊天。钱美荣每天走到她跟前劝她:“你才挣500块你觉得多吗?你天天哇啦哇啦说个没完没了,又不进钱。有什么意思?”重新学习之后,她的工资有了突破,拿到了1680元。以后每个月都拿2000元以上。2020年9月,她工资达到2850元。钱美荣的不放弃,让车间里多了一个笑容灿烂又自信的女工。
  如何推动个人积极性呢?连续几个月为企业前途忧心、为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操劳的刘俊喜和钱美荣经过商量,又想出了新点子——实行激励制度,多劳多得。这个激励制度中的“多劳多得”,不是简单的多绣一片多得一片的钱的事,而是带有奖励性质的多劳多得,即每个人的绣片达到一个量后,增加的绣片价格在原价格基础上上浮20元至30元。激励制度实行了一个月,企业迎来了一群争分夺秒的员工,她们似乎干“疯”了,安静地绣呀绣。元旦那天,厂里买来苹果、橘子、饼干、馕饼、花生和糖,让大家去吃,竟然有四五十个女工不为所动,仍然安静刺绣。激励制度让每一个员工既注重数量,更注重质量。   时间进入2019年2月,扶貧车间里,工作景象更是焕然一新。女工们全体换上了蓝色工装,胸前挂着工作牌,坐在绣架前,飞针走线,面容沉静,你追我赶,唯恐落后。从前一天上交的绣片不超过30片,现在一天200多片。女工的能量终于爆发为一道悦目的风景。
  太不容易了,坚持了将近六个月,才迎来了希望。员工看到了美好生活的希望,企业看到了发展的希望。而这一段难忘而艰辛的跋涉,正是孕育希望的过程。
  “你看,她们美不美?”钱美荣问我。
  我望着她说:“她们很美,你也很美。”
  初六正午的阳光
  “这个地方抱得,这个地方抱不得。”
  “马乌,这里加一针,这里用红线压一下。”
  “看着有些死板,只是模仿,像机器绣的,没有灵动之气,针法不流畅。为什么?没有把心放进去。”
  一群女工有的弯腰低头,有的伸长了脖子,把钱美荣围在中间。
  钱美荣的工作台是一张课桌,摆在一张用来收绣品、摆放丝线的大案子边。她胳膊上箍着袖套,戴着一副老花镜,因为感冒还戴了口罩。我突然发现,她的头顶已有了一小圈白发。
  阿曼古丽在排队,她是第一个对我说“你好”的女工。我微笑着看向她,她也微笑着说:八个。我明白她的意思,她今天交的是二月以来的第八张绣片。
  正是下午四点,车间里很安静。我轻轻地从头走到尾,从这组走到那组。我不时驻足,针透过绣布后带出“嘣”的一声,听起来非常悦耳。阳光明亮温煦,将女工的头发和脸庞勾出一层柔和、美丽的金色光晕。
  突然,麦克风里突然传来了钱美荣的声音,厂长买买提翻译。
  上午有三个女工丢了绣片,下午终于查清楚,是另外三个女工不想交押金,又想多绣,悄悄卸了别人的绣片,第二天冒充自己的绣片交了上来。
  “我知道你们很辛苦。但只有通过自己的双手,才能真正挣到钱,才能把日子过得更好。”
  钱美荣没有点那三个女工的名,也没有借题发挥,她接着就提了三点希望:第一,三年后,我们的绣品厂是全疆第一流的绣品厂;第二,你们全部成长为高素质的工人;第三,出自你们双手的产品全都是高质量的产品。
  女工们跌跌撞撞地闯过技术关后,在行为习惯、生活目标、思想观念、素质品德等方面,同样需要转变和提升,但这有一个过程。我在想,这看似平静的、纪律井然的工作车间,会时时冒出各种不同的问题,只有身在现场才会了解。它考验着钱美荣的教育智慧,只有春风化雨,会一点一滴浸润心灵。
  大约一个小时后,钱美荣完成了对几个女工的指导,拿起工作台上的抱枕。那是一个次品。
  一件精湛的作品,色彩是气质,针法是灵魂。不管远看近看,都经得起挑剔的眼睛。产品要靠质量说话。
  质量第一,这简单的道理谁会不懂呢?到底是挣一张绣片的钱重要,还是企业的前途重要?这个账,想必女工都算得出来。可是,限于意识,限于观念,它未必能落实在行动之中。
  一个月前,钱美荣回乌鲁木齐办事,车间里发生的风波,将这个问题顶了出来。
  当时的质量检查员是阿依姑,她不仅刺绣技术好,而且普通话说得比其他人要好,深得钱美荣器重。出于同情,她在质量检查时通过了一个女工不合格的绣品,结果被老师检查了出来。老师剪断了部分丝线,让回去重绣。阿依姑“打抱不平”,联合了另外几个学生,一起找老师评理。这位老师来自内地,哪见过这阵势。如果她绣得好,我能给她剪掉吗?这样的反问她说不出;企业要靠质量才能生存发展,这样的大道理,她更没法说。她被气哭了,说啥也不干了。
  这件事情暴露出了太多问题。钱美荣很生气。
  到扶贫车间参加培训的老师大部分是从内地聘请过来的,有家不能回,白天教学,晚上绣样品,一心一意在付出。她们是来帮助大家脱贫,不是来喀什游玩的。严格恰是爱护。理解不到这一层,就不会有感恩和尊重。一个不懂感恩和尊重的人,技术再好有什么用?公司要有前途,得靠质量说话。理解不到这一层, 参与车间管理的员工既落不下人情,也会损害企业的利益,砸了大家的饭碗。一个合格的产业工人,首先要技术过硬,这才是收入的保障。靠侥幸,只会寸步难行。
  钱美荣没有点名批评阿依姑。阿依姑主动来跟她认错,流下了悔过的泪水。
  有多少人不是在知错的泪水中获得成长的呢?钱美荣拍拍她,让她继续努力。2020年9月,作为尖子班学员,阿依姑被派往伽师疆绣产业园担任刺绣老师。
  钱美荣讲道理,接地气,句句实在,苦口婆心,有行为纠正,有思想教育,还有目标指引。比如刚指出过耍小聪明不可取,接着就抛出了新的培训计划——选拔100个学员组成尖子班,学习更高端的刺绣技术,并告知选拔的标准:用绣品说话,看颜色搭配、针法流畅、绣品整洁等,让大家来评选。
  整天陷于这种琐碎之中,对你的艺术才华是一种消耗吗?我有意抛出这个问题。
  不,我更强大了。钱美荣说。
  让后进变先进,让先进更优秀,将个人价值实现与脱贫攻坚的伟大目标紧密相连,将姐妹们培养成一名优秀合格的产业工人,让她们也能在工作创造中尽情享受时代的馈赠。这样的钱美荣,怎能不强大呢?
  凤凰的眼睛
  钱美荣办公室的展示柜里,放着一个抱枕样品。蓝紫色的锦棉,一对凤凰翱翔于彩云之间,羽翅绚丽、尾翼潇洒。这抱枕整体透着轻奢,很有高级感,看着赏心悦目。
  在洋大曼乡的刺绣扶贫车间,每天都有几百只凤凰问世,令人遐想无限:凤凰齐飞,天地吉祥和谐;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钱美荣为2019年30万件抱枕订单设计的凤凰图案,似乎是某种巧合,又似乎是一个预言。无论是对企业,对钱美荣个人,还是对所有女工。
  最后一天我采访了几个女工,问了三个相同的问题:一是你喜欢刺绣吗?二是你的梦想是什么?三是想象一下你10年后在做什么。   她们的回答并不让我意外。绣了几个月的凤凰,真没白绣。她们由一个农民变成了产业工人,成为心怀梦想和远方的人。
  我最先采访了质量检查员图提古丽。她很珍惜这个工作,因为当面听钱老师指导的机会最多,提升得更快。
  我告诉钱美荣:图提古丽已经会用“提升”这个词了。
  钱美荣从绣品中抬起头,笑着说:“她也是我的宝贝。她们呀,慢慢地都成长起来了。”
  被钱美荣视为宝贝的女工太多了。麦丽开亚森,2019年参加了全疆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获得第二名;2020年代表新疆参加全國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闯进前十名。
  阿吉古丽,原本是为企业管理层做饭的厨师,每月工资1800元。听说刺绣最高工资能拿到3000多元,便改学刺绣。钱美荣手把手教她,教出了一个悟性极好的刺绣能手。
  …………
  钱美荣终于走进了学员的心。亲其师,信其道。有些话,在她重复了千遍万遍后,最终化为春雨,滋养了憧憬美好生活的心灵,并催发为追梦的种子。
  我又想起她指导学员的话,凤凰的眼睛是灵魂,上面三针,下面三针,你的心飞起来,凤凰的眼睛才会俊逸灵动。而心飞起来的时候,是智与志同时燃烧的状态。
  2019年春天,钱美荣的高端刺绣人才培养计划开始实施。40个尖子生,两班倒,用10个月时间,完成了宽3.2米、外径1.8米的巨幅刺绣作品《习近平与新疆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最难绣的人物面部,由钱美荣亲自完成。当作品宣告完成整体呈现出来时,女工们相拥而泣,激动不已。这幅向伟大祖国献礼的巨制,是师生首次完美的合作,具有特殊的意义。这次创作,终于让她们大开眼界:两种不同的蚕丝线,一种一根可劈成64丝,另一种一根可以劈成100多丝,用嘴轻轻一吹,在空中能飘半天;整幅作品用了680种线色;脸部绣了40多层,皮肤、皱纹、汗毛的光感、质感和丝理得要借助放大镜来绣……
  2018年,已成为钱美荣生命中一个精彩而关键的节点。两年多来,丝路行公司发展稳健,培养绣娘超过千人,培养优秀学员骨干340名并全部就业;建档立卡贫困户有97%实现脱贫。这些成绩得到了党和政府及社会高度评价。洋大曼乡因刺绣而声名鹊起,占地面积一万多平方米的刺绣、服装产业园成为喀什疏勒县新的旅游景点。钱美荣迸发出饱满的创作激情,已设计出200种不同款式的包、1000多种图案,不少设计已完成专利申请。2020年6月,钱美荣在伽师县注册了“喀什疆绣润泽科技产业园责任有限公司”,继续奔跑在南疆脱贫攻坚的路上。疆绣非遗传承保护基地也传来即将开业的好消息,基地毗邻乌鲁木齐卡子湾轻工学院,白墙青瓦,雅致大气。钱美荣又圆了一个梦。
  蜕变是美丽的。钱美荣总是自谦地称自己为绣娘,但绣娘亦可成就大事业。
  她是一个能将小家与大家融合,将小我投注于大我,将个人艺术梦想与中国梦紧密结合,全身心投入党和国家扶贫攻坚这项伟大事业,带领无数姐妹勇敢追梦、自信圆梦的奇女子,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美的追梦人。
  责任编辑:孙伟
其他文献
一  2020年10月8日,当瑞典学院宣布将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予给美国诗人露易丝·格吕克,全球翘首以待的文学爱好者和从业者们,照例被一向善于出其不意的诺奖评委会给吃了一惊。惊讶未定之际,媒体和各路业余甚至专业文学人纷纷解读,宣称“这是诺奖的一个安全的选择”。持此看法者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电讯报》诗歌评论家特利斯特拉姆·费恩·桑德斯。他在自家报纸发表的文章就题为《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露易丝·格吕
期刊
晚会极为出色。女主人——高贵的克洛丽丝夫人可以满意了。她成功地凭着精致的菜肴、细嫩的野味、动人的笛声和漂亮的宅第,使得所有来宾惊叹不已。  前来参加晚会的女士们都带着一分好奇,想看看古怪的克洛丽丝现在模样如何。她隐居乡间已有多年,一直住在一幢由细草地和公园环绕的大房子里。她的先辈都出生在这里。打从多年前举行的另一场聚会以后,谁也没再见过她。那一回,好像发生了点儿不愉快,两位女士吵了起来,鬼知道为什
期刊
黎明,策马奔腾  ——献给青年爱明内斯库  静默撞击树干,交叉在一起,  变成远方,变成沙漠。  我将唯一的面庞转向太阳,  奔驰中肩膀刮落片片绿叶。  我的骏马从尘土腾跃,头上  冒烟,用一双马蹄铁开辟原野。  你好,我正朝你奔来。你好!  太阳叫喊着喷薄而出,君临世界。  石鼓擂响,太阳在上升,上升  在它面前,穹顶与鹰  在天空的阶梯崩溃,闪烁。  静默变成蔚蓝的风,  影子的马刺伸向  原
期刊
清晨,当一道光通过东天山的垭口,照亮这块被称为“苏吉”的村子时,巴里坤草原其他地方还处在寂静的晓色之中。这个神奇的地方,被第一道曙光眷顾,顿时如镀上了金色,蓝色的巴里坤湖,绿色的草原,平坦的良田,构成了一幅极美的晨图。  达来力汗·哈依沙拜法官看到镜子里的自己,挂着眼袋的脸,脸色有些暗沉。一个晚上他都没怎么睡。他患有高血压、肾结石、胆囊炎,还有些他一时记不住名字的病,不得不离开工作了二十多年的萨尔
期刊
如果说我的故乡,在近现代历史上有何值得骄傲的话,那就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发生的那场红色起义了。虽然放在中国革命史中微不足道,但它是星星之火,在我的故乡发出耀眼的光芒。  关于这场由地下党领导的武装行动,史料上有很多种说法,比如“西山事变”“西山暴动”“西山起义”等等;后来以此为题材创作的文艺作品,名字就更多了,《西山风云》《西山儿女》《西山英雄》等等,无一不冠以“西山”之名,无一不打上鲜红的历史烙印
期刊
由于我将使用界定不明确的术语,我想从定义其中最重要的三个开始。我所说的现实(actuality)指的是事件的世界,真实(truth)指的是被呈现的视觉、启示或持久的发现——那是艺术的理想,而诚实(honesty) 或诚挚(sincerity)指的是“述说真实”(telling the truth),它未必是通向启示的道路。  V·S·奈保尔在一本全国性杂志上定义了小说的目的;他说,理想的创造必须“
期刊
我知道你身处火线。  我梦见风把你吹圆了。你在风中,风钻进那浸过油的条纹棉衣,在你身后黄沙汹涌成的风道里拉出一长条银蓝的油花。风把这股只有花蕊深处才能沁出的浓淡层叠、冲顶上头的油香,切割进你身后的岩壁,雕琢出枪刺的形状和风的指向。  这样也好,显得你强壮些。我看要不了几场风的滋养,你的筋骨就会真正地圆起来,抢回风占据的地方,驱离它们而不留下虚空。现在你要做的就是扎紧棉衣上的带子,把它像钢丝一样缠裹
期刊
书籍恰似蝴蝶。通常,书籍合“翅”而栖,仿佛一只只停歇于绿叶,正伸出细长口器吮吸露珠的蝴蝶。当你打开一本书时,她就飞起来了。品读书籍,犹如驾驭一只硕大的蝴蝶。你骑在她布满细密鳞片的脖颈间,她扇动着翅膀带你翱翔。然而,书籍不仅仅只有一对翅膀,而是——几百对。这似乎在昭示,她不但可以在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里,把我们从一朵花带向另一朵花,更可以载着我们飞入成百上千的不同世界。书籍的世界里,一些似乎就是我们自
期刊
访谈时间:自2008年,历经十二年,进行数次交流,最后一次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艰难时期:2020年1月20日—2020年1月25日。彼时,赵光鸣老师宅在西双版纳的出租屋,张春梅在新疆伊犁的小县城。是时,冬去春来,疫情渐趋消散,万里长城坚韧如初。  张春梅,江南大学教授,主要从事当代文化研究与文化批评、当代中国多民族文学交流关系研究。代表性成果有《身体的辩证法》《察析新疆当代文学批评》《翻译中的文化
期刊
华孚就像一片洁白的云朵,飘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  顺着绵延不断的纱线,走进新疆阿克苏华孚色纺有限公司的时候,天空澄澈,阳光轻轻地撒在了塔克拉玛干沙漠上,映照在华孚人的脸上,灿烂无比。  华孚公司有两个厂区,南区和北区。南北两区的中间,有一条宽阔的马路,它就像巨龙一样横卧在整个阿克苏工业园区,这条“巨龙”就是大名鼎鼎的华孚路。阿克苏地区政府为了感谢华孚公司为阿克苏人民做出的贡献,特意将这路命名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