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年前,他还只是一个下岗的证券交易员;而今,不但他的摄影集《人在纽约》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榜首,他本人也被《时代》杂志评为“30位30岁以下改变世界的人”之一。他就是布兰登·斯坦顿(下文称斯坦顿),一个没有学过一天摄影、却用相机改变了自己命运的人。
其实在网络上,斯坦顿已经火了两年多了。他在脸谱网上的博客“人在纽约”拥有150多万“粉丝”,还获得了有“互联网界奥斯卡”之称的威比奖。2014年2月,脸谱网为了庆祝网站成立10周年制作了系列视频短片,其中一部就是介绍斯坦顿和“人在纽约”的。
一个丢了饭碗的交易员
1984年,斯坦顿出生在佐治亚州亚特兰大郊区。2007年从佐治亚大学毕业后,他成为芝加哥一家证券公司的交易员。虽然干得不错,但受金融危机影响,他还是在2010年丢了饭碗。
“这时我决定尝试一下真正喜爱的东西。”那年年初,斯坦顿买了部相机,一有空就在芝加哥四处拍照。虽然没接受过正规的摄影培训,但他自认为还挺有潜力。
就这样,斯坦顿开始了一场摄影之旅,从新奥尔良出发,先后经过匹兹堡、费城等地。每天,他大概要拍1000张照片,然后从中选出三四十张放在脸谱网的博客上。他将这些城市相册按照自己的第一印象来命名,例如匹兹堡叫“黄色钢桥”——匹兹堡是阿勒格尼河、莫加西河与俄亥俄河三条河的交汇点,这个曾经的钢铁王国留下了数百座钢桥,而且这些桥大多是漆成黄色的悬索桥。
2010年8月斯坦顿到了纽约,他本打算在这里停留一两周,然后继续前进。结果他发现纽约街头的人物像个富矿,让他欲罢不能。“我给纽约影集取名‘人在纽约’,拍了一集又一集。”
两个月后,斯坦顿决定在纽约定居,当一名专业摄影师。“当时我几乎花光了所有积蓄,不知道该怎么付下一个月的房租;而且没有一个熟人,我觉得很孤单;更要命的是,我只有6个月的摄影经验,家人和朋友都认为我疯了。”斯坦顿所能做的只有拍照,每天都去拍,没有节假日。“我很自信,因为我的创意很棒,至于技术以及其他东西,可以边拍边学。虽然没有什么一鸣惊人的作品,但我能感觉到自己越拍越好。”
陌生人和他聊自己的故事
“许多街头人像摄影都是偷拍的,一开始我也主要是偷拍,因为你很难让人们同意你拍照。慢慢地,我主动接近拍摄对象,征求他们的同意,当然这需要努力与坚持。”斯坦顿身高1.93米,这样一个大个子举着相机来和陌生人搭讪并能取得后者信任,肯定有自己的过人之处。如果对方身材较小或是坐着,他会蹲下来,避免让对方产生压迫感;他语调亲切欢快,还很会恭维人;偶尔还会从嘴里蹦出几个无伤大雅的脏字儿,让人觉得亲近……大部分人同意让他拍照,还会和他聊一会儿自己的故事。拍完后,斯坦顿会和拍摄对象击掌庆祝,然后一起把照片翻看一遍。被拍的人从中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张,斯坦顿就把这张放到博客上,并配上他们的故事。
从这些照片和文字里,人们能读到很多东西:爱情、责任、希望、对生命的思考以及对往事的调侃……
在登记台后面,坐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我今年86岁,差不多够了。我已经准备好离开。”“你不害怕死亡吗?”斯坦顿问她。“我为什么要害怕?”“怕死不是一件很自然的事吗?”“如果你像我一样那么想念我的丈夫,你就不会害怕。”
在马路上,一个步履匆匆的男人告诉斯坦顿:“我工作45年了,我妻子也是,但我们都没什么钱。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我有5个孩子,两个本科,一个硕士,两个博士,他们是我的财富。”
一个身穿羽绒服、牛仔裤的青年坐在大都会博物馆门前的台阶上,“我从厄瓜多尔来纽约的第一天,坐公交车经过这座大楼。当时我看到这里,心想这就是我想要工作的地方。一个月以后,我在博物馆的餐馆里找到一份工作——我就这样梦想成真了。”
一名志愿者伤感地说:“我最好的朋友自杀后,整整一年我都在自杀预防热线接听电话。我的工作时间是半夜12点到早上4点。”“你的朋友为什么自杀?”“我想和大多数决定终结自己生命的人一样,只是觉得非常孤独。”
一个已经不再年轻的女人,则笑着回忆起十几年前的一幕:“我19岁那年,和一个女朋友准备一起去巴黎上学,我们的男朋友到码头来送我们。我们正要上船的时候,我朋友的男朋友过来对她说:‘如果你走了,我是不会等你的。’于是她转身,决定留下来。看到这情景,我的男朋友也马上对我说:‘我也不会等你的。’我对他说:‘别等我。’”
从不关注金钱
2013年,斯坦顿从6000多张照片中挑了400张结集成《人在纽约》,正式开卖前就预售了3万多本。如今,他早已不再为生计犯愁,而且拥有了百万身家,但他十分清醒,不希望被过度炒作。“‘人在纽约’受欢迎,正是因为我从不关注金钱,而是关注我的观众。”
2012年,著名服装品牌DKNY在斯坦顿没有同意的情况下用了他的照片,斯坦顿要求DKNY以他的名义向一家公益组织捐10万美元,最终DKNY捐了2.5万美元。值得一提的是,几年来,“人在纽约”已为纽约的慈善事业募集了50多万美元。
现在,斯坦顿平均每周工作6天半。他最喜欢的拍摄对象是小孩与老人,最喜欢的拍摄地点是地铁和公园,尤其是中央公园,“我只拍那些我认为美丽而且没有见过的东西”。他喜欢在白天光线好的时候拍摄,因为他不喜欢用闪光灯;他的招牌摄影动作是躺在街上拍,尽管有时这会阻碍交通;他也不喜欢摄影师、艺术家这样的头衔,“它们都太正式了,其实我不过是一个讲故事的人。每个人都是一个故事,我尽量用一张照片传递出这个故事的诸多信息。这份工作使我能够接近别人的故事,撩开一角,瞄一眼里面的精彩世界。”
其实在网络上,斯坦顿已经火了两年多了。他在脸谱网上的博客“人在纽约”拥有150多万“粉丝”,还获得了有“互联网界奥斯卡”之称的威比奖。2014年2月,脸谱网为了庆祝网站成立10周年制作了系列视频短片,其中一部就是介绍斯坦顿和“人在纽约”的。
一个丢了饭碗的交易员
1984年,斯坦顿出生在佐治亚州亚特兰大郊区。2007年从佐治亚大学毕业后,他成为芝加哥一家证券公司的交易员。虽然干得不错,但受金融危机影响,他还是在2010年丢了饭碗。
“这时我决定尝试一下真正喜爱的东西。”那年年初,斯坦顿买了部相机,一有空就在芝加哥四处拍照。虽然没接受过正规的摄影培训,但他自认为还挺有潜力。
就这样,斯坦顿开始了一场摄影之旅,从新奥尔良出发,先后经过匹兹堡、费城等地。每天,他大概要拍1000张照片,然后从中选出三四十张放在脸谱网的博客上。他将这些城市相册按照自己的第一印象来命名,例如匹兹堡叫“黄色钢桥”——匹兹堡是阿勒格尼河、莫加西河与俄亥俄河三条河的交汇点,这个曾经的钢铁王国留下了数百座钢桥,而且这些桥大多是漆成黄色的悬索桥。
2010年8月斯坦顿到了纽约,他本打算在这里停留一两周,然后继续前进。结果他发现纽约街头的人物像个富矿,让他欲罢不能。“我给纽约影集取名‘人在纽约’,拍了一集又一集。”
两个月后,斯坦顿决定在纽约定居,当一名专业摄影师。“当时我几乎花光了所有积蓄,不知道该怎么付下一个月的房租;而且没有一个熟人,我觉得很孤单;更要命的是,我只有6个月的摄影经验,家人和朋友都认为我疯了。”斯坦顿所能做的只有拍照,每天都去拍,没有节假日。“我很自信,因为我的创意很棒,至于技术以及其他东西,可以边拍边学。虽然没有什么一鸣惊人的作品,但我能感觉到自己越拍越好。”
陌生人和他聊自己的故事
“许多街头人像摄影都是偷拍的,一开始我也主要是偷拍,因为你很难让人们同意你拍照。慢慢地,我主动接近拍摄对象,征求他们的同意,当然这需要努力与坚持。”斯坦顿身高1.93米,这样一个大个子举着相机来和陌生人搭讪并能取得后者信任,肯定有自己的过人之处。如果对方身材较小或是坐着,他会蹲下来,避免让对方产生压迫感;他语调亲切欢快,还很会恭维人;偶尔还会从嘴里蹦出几个无伤大雅的脏字儿,让人觉得亲近……大部分人同意让他拍照,还会和他聊一会儿自己的故事。拍完后,斯坦顿会和拍摄对象击掌庆祝,然后一起把照片翻看一遍。被拍的人从中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张,斯坦顿就把这张放到博客上,并配上他们的故事。
从这些照片和文字里,人们能读到很多东西:爱情、责任、希望、对生命的思考以及对往事的调侃……
在登记台后面,坐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我今年86岁,差不多够了。我已经准备好离开。”“你不害怕死亡吗?”斯坦顿问她。“我为什么要害怕?”“怕死不是一件很自然的事吗?”“如果你像我一样那么想念我的丈夫,你就不会害怕。”
在马路上,一个步履匆匆的男人告诉斯坦顿:“我工作45年了,我妻子也是,但我们都没什么钱。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我有5个孩子,两个本科,一个硕士,两个博士,他们是我的财富。”
一个身穿羽绒服、牛仔裤的青年坐在大都会博物馆门前的台阶上,“我从厄瓜多尔来纽约的第一天,坐公交车经过这座大楼。当时我看到这里,心想这就是我想要工作的地方。一个月以后,我在博物馆的餐馆里找到一份工作——我就这样梦想成真了。”
一名志愿者伤感地说:“我最好的朋友自杀后,整整一年我都在自杀预防热线接听电话。我的工作时间是半夜12点到早上4点。”“你的朋友为什么自杀?”“我想和大多数决定终结自己生命的人一样,只是觉得非常孤独。”
一个已经不再年轻的女人,则笑着回忆起十几年前的一幕:“我19岁那年,和一个女朋友准备一起去巴黎上学,我们的男朋友到码头来送我们。我们正要上船的时候,我朋友的男朋友过来对她说:‘如果你走了,我是不会等你的。’于是她转身,决定留下来。看到这情景,我的男朋友也马上对我说:‘我也不会等你的。’我对他说:‘别等我。’”
从不关注金钱
2013年,斯坦顿从6000多张照片中挑了400张结集成《人在纽约》,正式开卖前就预售了3万多本。如今,他早已不再为生计犯愁,而且拥有了百万身家,但他十分清醒,不希望被过度炒作。“‘人在纽约’受欢迎,正是因为我从不关注金钱,而是关注我的观众。”
2012年,著名服装品牌DKNY在斯坦顿没有同意的情况下用了他的照片,斯坦顿要求DKNY以他的名义向一家公益组织捐10万美元,最终DKNY捐了2.5万美元。值得一提的是,几年来,“人在纽约”已为纽约的慈善事业募集了50多万美元。
现在,斯坦顿平均每周工作6天半。他最喜欢的拍摄对象是小孩与老人,最喜欢的拍摄地点是地铁和公园,尤其是中央公园,“我只拍那些我认为美丽而且没有见过的东西”。他喜欢在白天光线好的时候拍摄,因为他不喜欢用闪光灯;他的招牌摄影动作是躺在街上拍,尽管有时这会阻碍交通;他也不喜欢摄影师、艺术家这样的头衔,“它们都太正式了,其实我不过是一个讲故事的人。每个人都是一个故事,我尽量用一张照片传递出这个故事的诸多信息。这份工作使我能够接近别人的故事,撩开一角,瞄一眼里面的精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