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天聪七年(公元1633年),乌拉特部落归附后金(清前身),从呼伦贝尔草原迁徙到大兴安岭山阳的西拉木伦河北岸。顺治年间为了能够加强防守喀尔喀诸部以及卫拉特蒙古,进而可以保卫归化城,清朝政府将四子、乌拉特以及茂明安等阿鲁蒙古部落整体迁徙到阴山一带。自此,乌拉特部落从呼伦贝尔草原和大兴安岭西迁至黄河北岸、阴山南北,繁衍生息至今。
【关键词】乌拉特;乌拉特部落;西迁
【中图分类号】K249 【文献标识码】A
15世纪末,成吉思汗胞弟哈布图·哈撒尔第十五代孙布尔海将自己的部落称之为“乌拉特”。“乌拉特”在历史文献中又作“乌喇忒”“乌喇特”“吴喇忒”,是蒙古语中“工匠”复数的读音。而在今天乌拉特的婚礼仪式上,男方需要通报祖籍起源就需要吟诵诗句,即:“故地,呼伦贝尔,其远祖布尔海,上起源为三公扎萨克;而祖籍的呼伦贝尔,其祖辈是哈布图哈撒儿,而现居地是穆那山(乌拉山)阳”;并且还需要进一步阐述呼伦贝尔具体情况,如:“老家位于鄂嫩土拉呼伦贝尔”或者是“忽布图乃满查干”等。本文通过对《内蒙古通史》《乌拉特史稿》等文献的研究,对乌拉特婚礼中这段关于“故乡呼伦贝尔”的说法进行考证,旨在澄清历史真相,提升我市地域文化魅力,助力于打造民族特色旅游品牌,实现“建设中国西部最美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的目标。
一、乌拉特部落西迁的历史背景
17世纪初的东部内蒙古高原,政局动荡,蒙古各部封建主雄霸一方纷纷称汗,蒙古大汗权力日衰。而同一时期的女真日趋强大,在觊觎中原明王朝的同时,对蒙古各部分别采取削弱和拉拢的策略。在错综复杂的政治较量中,面对乌拉特部落的是将何去何从。
(一)内蒙古高原各蒙古部落格局
17世纪之初,在我国的内蒙古高原上,蒙古的各部通过长期整合以及合作之后,最后形成了如下的格局,即在内蒙古高原的东北部、大兴安岭以西和北部,从呼伦贝尔草原一直至克鲁伦河的下游一带,都分布成吉思汗的诸弟以及后裔,并组成蒙古各部,其中就包含了乌拉特、阿鲁科尔沁、阿巴哈纳尔、茂明安、翁牛特、四子、喀喇车里克、阿巴嘎以及伊苏特等部落。然而由于这些部落均是驻牧在大兴安岭的山阴一带,所以又将其统称为阿鲁蒙古。在蒙古语中,aru的音译是阿鲁,并且包含“山阴”的含义。在嫩江流域中,长期聚聚在蒙古的科尔沁部落有六万户,同时和科尔沁部是相邻的,而且分布在西辽河以及辽河流域的五部。他们分布在老哈河的东部、广宁的北部辽河河套地区和锡林郭勒草原。明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年少的林丹汗继蒙古大汗位,称呼图克图汗。当时,对于蒙古各部的封建主而言,割據方都可以称之为汗,然而 随着蒙古大汗的权力日渐衰弱,而林丹汗则成为了统治察哈尔一部的大汗。
(二)爱新国崛起并日趋强大
为了建立女真人与蒙古人的亲善关系,努尔哈赤首先向科尔沁提出聘女为妃结为姻戚的动议。明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科尔沁部明安将女儿嫁给努尔哈赤为妻,开 “满蒙联姻”先河。与此同时,努尔哈赤亦以女真贵族之女嫁蒙古各部酋长。
面对在蒙古大汗和爱新国间游离不定的部落,林丹汗试图以武力驯服重建汗权威望,这样做的结果却是导致蒙古诸部出现离心的情况。在公元1623年,当时的林丹汗开始组织征讨科尔沁部,这就引起了次年爱新国和科尔沁部组成联盟,而在公元1625年,则由林丹汗亲率精兵对科尔沁部奥巴实施围攻,此时,努尔哈赤则派兵及时解围,进而促使联盟关系得到加固。公元1626年6月6日,奥巴与努尔哈赤向天地盟誓,誓言双方永世反察哈尔、反喀尔喀誓言。次日,努尔哈赤就授予奥巴土谢图汗的称号,同时建立姻亲的关系,这就使得科尔沁部逐渐发展并成为当时爱新国最好的盟友。
(三)察哈尔林丹汗西迁
林丹汗忌惮于爱新国发展强盛而开始西迁。在1627年的下半年,由林丹汗亲自派出阿喇克绰特部进驻大凌河的旧牧地,而自己则率主力开始进行西迁徙。此时的林丹汗在西迁中还发生喀喇沁部的离散情况,西土默特的部落首领退入河套,而其他的部众也藏在山野中。
在1628年,爱新国和喀喇沁一起订立盟约(对察哈尔林丹汗的),同年,爱新国征灭了在大凌河流域驻牧的阿喇克绰特部。东土默特部也于天聪三年(公元1629年)年底表示归附爱新国。至此,爱新国把大兴安岭南直至明长城区域诸部收在囊中,林丹汗处于孤立状态。
(一)从大兴安岭山阴向山阳的迁徙
天聪三年(公元1629年),爱新国为了拉拢阿鲁蒙古诸部,在天聪三年即公元1629年,当时的爱新国为了可以将阿鲁蒙古诸部成功拉拢,而提出探亲名义,其中察哈尔的诺颜昂坤杜棱则前往当时的阿鲁阿巴噶部,其首领——杜思噶尔济农也遣使进行通好,并献马十匹,自此开始同爱新国建立良好的邦交。在第二年的三月份, 阿鲁科尔沁、阿鲁阿巴噶、阿巴噶纳尔以及翁牛特四部通好爱新国。此时受到皇太极接见,并根据当时习惯而共商议和好。几天后精通蒙古语以及蒙古事务使团就开始出使阿鲁部,然后双方的使臣也逐渐频繁来往,完成阿鲁蒙古的南迁事宜,同时也为归附于爱新国奠定基础。
在公元1630年的11月份,阿鲁四子部的诸贝勒也率众纷纷来归,并在27日被察哈尔汗的兵败,使臣游说并说服皇太极,最后察汉喇嘛率部纷纷来归。至此,乌拉特三部全部从呼伦贝尔草原迁到大兴安岭山阳的西拉木伦河北岸归附爱新国。
天聪五年(公元1631年),乌拉特部正在南迁爱新国的途中,经扎赉特部等挑拨,又返回大兴安岭北。
大约两年之后,乌拉特部归附。
在天聪七年即公元1633年的五月初四,当时的乌拉特部——台吉图门达尔汉以及海萨巴图鲁等率部来归,进献马匹;七月初二,乌拉特部落台吉阿巴噶尔代来朝,贡驼、马;八月初三,乌拉特部落额布根台吉来朝,同时把驼、马作为贡品,台吉图门达尔汉属于鄂木布称号,他是布尔海的长子以及赖噶的孙子,他掌握了三乌拉特部落中的一个;而海萨巴图鲁则是赖噶的幼子,也属于乌拉特的一部代表;而额布根台吉是哈尼斯青台吉的孙子,统领的是乌拉特另一部。乌拉特的三部已经全部从呼伦贝尔草原迁到大兴安岭山阳的西拉木伦河北岸,归附爱新国。 (二)从西拉木伦河北岸迁徙至穆那山
在天聪八年即公元1634年,因林丹汗的病死,而察哈尔部众也逐渐溃散,这也表明蒙古的黄金家族结束。此时,皇太极启动大规模军事行动。乌拉特部加入了出征的大军。
在崇德元年即公元1636年的4月,皇太极得到外藩蒙古的十六部以及四十九贝勒的拥戴,最终登上汗位,并受尊号,进而建立大清,同时改族为满洲。在10月份就开始实施对蒙古各旗设牛录。如在乌拉特部图巴一系中,一共有750户,分编成14牛录;色棱一系有390户,分编成8牛录;而额布根一系为750家,分编成15牛录。最后是乌拉特部,一共的户数是1890,而牛录数是37。根据每户5口进行计算,总人口数是9450。
在长期征战以及动荡的环境下,归化城的以西以及以北地带成为了清初时的真空地带。而在喀尔喀诸部、卫拉特蒙古中没有纳入的版图将其作为和中原、归化城进行贸易的场所。但是,为了可以更好地参与对外征战,此时的喀尔喀诸部以及卫拉特蒙古就需要充分保卫各个战略要地,而清政府在康熙初年,就开始陆续把归附与阿鲁蒙古的部众、茂明安部以及乌拉特部从西拉木伦河西迁到穆那山。在顺治三年到六年,乌拉特部落完成迁徙。
在乌拉特部中,三公各旗住牧地称为:东部为公旗,即后旗,其首任是扎萨克,驻防的地区是昆都伦河口的以东,即今天的包头一带;而西公旗即前旗,其首任是扎萨克,驻防地区是穆那和硕,即今天的乌拉特前旗的西山嘴以东;而中公旗即中旗,其首任是扎萨克,驻防的地区是哈达门口,即今天的包头市以及哈达门口以东;巴克巴海于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卒,其弟楚充客袭扎萨克辅国公,统领该旗。三旗在同处游牧,并没有清晰的分界限。而在牧地的东部则接茂明安旗,而南部和伊克昭盟进行交界,而在西部,则和阿拉善额鲁特旗连接,北与外喀尔喀蒙古是相邻的。至此,大体就是今天乌拉特的三旗(中、前、后)以及固阳、五原、临河和杭锦后旗的一部分。
经过对《内蒙古通史》《乌拉特史稿》等文献的研究,特别是对内蒙古大学齐木德道尔吉教授所作《乌喇忒部迁徙考》的研究,证实乌拉特婚礼祝词中关于“原乡牧地呼伦贝尔”的说法是有确凿历史依据的。不过,乌拉特部落从呼伦贝尔到阴山南北的长途迁徙经历两个时段:公元1633年,乌拉特部落归附后金,从大兴安岭山阴的呼伦贝尔草原迁徙至山阳的西拉木伦河北岸;公元1646年—1649年出于戍边防守的需要,清朝政府将乌拉特部落从西拉木伦河北岸迁徙至穆那山(乌拉山)。
乌拉特部落西迁后历经清朝、民国直至解放,三百年时间里,各个时期不同当政者施行诸如“盟旗制度”“蒙禁”“移民实边”“放垦牧地”等各種政策,在这些政策影响下,出现了蒙汉民族关系的隔阂、紧张、交流等变迁及草原生态的变迁,对当今民族团结、边疆安定、生态保护工作都有很强的启示。限于篇幅限制,作者在此抛砖引玉,待以后有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高·布和朝鲁.乌拉特史稿(汉文版)[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6.
[2]齐木德道尔吉.乌喇忒部迁徙考[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6.
【关键词】乌拉特;乌拉特部落;西迁
【中图分类号】K249 【文献标识码】A
15世纪末,成吉思汗胞弟哈布图·哈撒尔第十五代孙布尔海将自己的部落称之为“乌拉特”。“乌拉特”在历史文献中又作“乌喇忒”“乌喇特”“吴喇忒”,是蒙古语中“工匠”复数的读音。而在今天乌拉特的婚礼仪式上,男方需要通报祖籍起源就需要吟诵诗句,即:“故地,呼伦贝尔,其远祖布尔海,上起源为三公扎萨克;而祖籍的呼伦贝尔,其祖辈是哈布图哈撒儿,而现居地是穆那山(乌拉山)阳”;并且还需要进一步阐述呼伦贝尔具体情况,如:“老家位于鄂嫩土拉呼伦贝尔”或者是“忽布图乃满查干”等。本文通过对《内蒙古通史》《乌拉特史稿》等文献的研究,对乌拉特婚礼中这段关于“故乡呼伦贝尔”的说法进行考证,旨在澄清历史真相,提升我市地域文化魅力,助力于打造民族特色旅游品牌,实现“建设中国西部最美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的目标。
一、乌拉特部落西迁的历史背景
17世纪初的东部内蒙古高原,政局动荡,蒙古各部封建主雄霸一方纷纷称汗,蒙古大汗权力日衰。而同一时期的女真日趋强大,在觊觎中原明王朝的同时,对蒙古各部分别采取削弱和拉拢的策略。在错综复杂的政治较量中,面对乌拉特部落的是将何去何从。
(一)内蒙古高原各蒙古部落格局
17世纪之初,在我国的内蒙古高原上,蒙古的各部通过长期整合以及合作之后,最后形成了如下的格局,即在内蒙古高原的东北部、大兴安岭以西和北部,从呼伦贝尔草原一直至克鲁伦河的下游一带,都分布成吉思汗的诸弟以及后裔,并组成蒙古各部,其中就包含了乌拉特、阿鲁科尔沁、阿巴哈纳尔、茂明安、翁牛特、四子、喀喇车里克、阿巴嘎以及伊苏特等部落。然而由于这些部落均是驻牧在大兴安岭的山阴一带,所以又将其统称为阿鲁蒙古。在蒙古语中,aru的音译是阿鲁,并且包含“山阴”的含义。在嫩江流域中,长期聚聚在蒙古的科尔沁部落有六万户,同时和科尔沁部是相邻的,而且分布在西辽河以及辽河流域的五部。他们分布在老哈河的东部、广宁的北部辽河河套地区和锡林郭勒草原。明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年少的林丹汗继蒙古大汗位,称呼图克图汗。当时,对于蒙古各部的封建主而言,割據方都可以称之为汗,然而 随着蒙古大汗的权力日渐衰弱,而林丹汗则成为了统治察哈尔一部的大汗。
(二)爱新国崛起并日趋强大
为了建立女真人与蒙古人的亲善关系,努尔哈赤首先向科尔沁提出聘女为妃结为姻戚的动议。明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科尔沁部明安将女儿嫁给努尔哈赤为妻,开 “满蒙联姻”先河。与此同时,努尔哈赤亦以女真贵族之女嫁蒙古各部酋长。
面对在蒙古大汗和爱新国间游离不定的部落,林丹汗试图以武力驯服重建汗权威望,这样做的结果却是导致蒙古诸部出现离心的情况。在公元1623年,当时的林丹汗开始组织征讨科尔沁部,这就引起了次年爱新国和科尔沁部组成联盟,而在公元1625年,则由林丹汗亲率精兵对科尔沁部奥巴实施围攻,此时,努尔哈赤则派兵及时解围,进而促使联盟关系得到加固。公元1626年6月6日,奥巴与努尔哈赤向天地盟誓,誓言双方永世反察哈尔、反喀尔喀誓言。次日,努尔哈赤就授予奥巴土谢图汗的称号,同时建立姻亲的关系,这就使得科尔沁部逐渐发展并成为当时爱新国最好的盟友。
(三)察哈尔林丹汗西迁
林丹汗忌惮于爱新国发展强盛而开始西迁。在1627年的下半年,由林丹汗亲自派出阿喇克绰特部进驻大凌河的旧牧地,而自己则率主力开始进行西迁徙。此时的林丹汗在西迁中还发生喀喇沁部的离散情况,西土默特的部落首领退入河套,而其他的部众也藏在山野中。
在1628年,爱新国和喀喇沁一起订立盟约(对察哈尔林丹汗的),同年,爱新国征灭了在大凌河流域驻牧的阿喇克绰特部。东土默特部也于天聪三年(公元1629年)年底表示归附爱新国。至此,爱新国把大兴安岭南直至明长城区域诸部收在囊中,林丹汗处于孤立状态。
(一)从大兴安岭山阴向山阳的迁徙
天聪三年(公元1629年),爱新国为了拉拢阿鲁蒙古诸部,在天聪三年即公元1629年,当时的爱新国为了可以将阿鲁蒙古诸部成功拉拢,而提出探亲名义,其中察哈尔的诺颜昂坤杜棱则前往当时的阿鲁阿巴噶部,其首领——杜思噶尔济农也遣使进行通好,并献马十匹,自此开始同爱新国建立良好的邦交。在第二年的三月份, 阿鲁科尔沁、阿鲁阿巴噶、阿巴噶纳尔以及翁牛特四部通好爱新国。此时受到皇太极接见,并根据当时习惯而共商议和好。几天后精通蒙古语以及蒙古事务使团就开始出使阿鲁部,然后双方的使臣也逐渐频繁来往,完成阿鲁蒙古的南迁事宜,同时也为归附于爱新国奠定基础。
在公元1630年的11月份,阿鲁四子部的诸贝勒也率众纷纷来归,并在27日被察哈尔汗的兵败,使臣游说并说服皇太极,最后察汉喇嘛率部纷纷来归。至此,乌拉特三部全部从呼伦贝尔草原迁到大兴安岭山阳的西拉木伦河北岸归附爱新国。
天聪五年(公元1631年),乌拉特部正在南迁爱新国的途中,经扎赉特部等挑拨,又返回大兴安岭北。
大约两年之后,乌拉特部归附。
在天聪七年即公元1633年的五月初四,当时的乌拉特部——台吉图门达尔汉以及海萨巴图鲁等率部来归,进献马匹;七月初二,乌拉特部落台吉阿巴噶尔代来朝,贡驼、马;八月初三,乌拉特部落额布根台吉来朝,同时把驼、马作为贡品,台吉图门达尔汉属于鄂木布称号,他是布尔海的长子以及赖噶的孙子,他掌握了三乌拉特部落中的一个;而海萨巴图鲁则是赖噶的幼子,也属于乌拉特的一部代表;而额布根台吉是哈尼斯青台吉的孙子,统领的是乌拉特另一部。乌拉特的三部已经全部从呼伦贝尔草原迁到大兴安岭山阳的西拉木伦河北岸,归附爱新国。 (二)从西拉木伦河北岸迁徙至穆那山
在天聪八年即公元1634年,因林丹汗的病死,而察哈尔部众也逐渐溃散,这也表明蒙古的黄金家族结束。此时,皇太极启动大规模军事行动。乌拉特部加入了出征的大军。
在崇德元年即公元1636年的4月,皇太极得到外藩蒙古的十六部以及四十九贝勒的拥戴,最终登上汗位,并受尊号,进而建立大清,同时改族为满洲。在10月份就开始实施对蒙古各旗设牛录。如在乌拉特部图巴一系中,一共有750户,分编成14牛录;色棱一系有390户,分编成8牛录;而额布根一系为750家,分编成15牛录。最后是乌拉特部,一共的户数是1890,而牛录数是37。根据每户5口进行计算,总人口数是9450。
在长期征战以及动荡的环境下,归化城的以西以及以北地带成为了清初时的真空地带。而在喀尔喀诸部、卫拉特蒙古中没有纳入的版图将其作为和中原、归化城进行贸易的场所。但是,为了可以更好地参与对外征战,此时的喀尔喀诸部以及卫拉特蒙古就需要充分保卫各个战略要地,而清政府在康熙初年,就开始陆续把归附与阿鲁蒙古的部众、茂明安部以及乌拉特部从西拉木伦河西迁到穆那山。在顺治三年到六年,乌拉特部落完成迁徙。
在乌拉特部中,三公各旗住牧地称为:东部为公旗,即后旗,其首任是扎萨克,驻防的地区是昆都伦河口的以东,即今天的包头一带;而西公旗即前旗,其首任是扎萨克,驻防地区是穆那和硕,即今天的乌拉特前旗的西山嘴以东;而中公旗即中旗,其首任是扎萨克,驻防的地区是哈达门口,即今天的包头市以及哈达门口以东;巴克巴海于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卒,其弟楚充客袭扎萨克辅国公,统领该旗。三旗在同处游牧,并没有清晰的分界限。而在牧地的东部则接茂明安旗,而南部和伊克昭盟进行交界,而在西部,则和阿拉善额鲁特旗连接,北与外喀尔喀蒙古是相邻的。至此,大体就是今天乌拉特的三旗(中、前、后)以及固阳、五原、临河和杭锦后旗的一部分。
经过对《内蒙古通史》《乌拉特史稿》等文献的研究,特别是对内蒙古大学齐木德道尔吉教授所作《乌喇忒部迁徙考》的研究,证实乌拉特婚礼祝词中关于“原乡牧地呼伦贝尔”的说法是有确凿历史依据的。不过,乌拉特部落从呼伦贝尔到阴山南北的长途迁徙经历两个时段:公元1633年,乌拉特部落归附后金,从大兴安岭山阴的呼伦贝尔草原迁徙至山阳的西拉木伦河北岸;公元1646年—1649年出于戍边防守的需要,清朝政府将乌拉特部落从西拉木伦河北岸迁徙至穆那山(乌拉山)。
乌拉特部落西迁后历经清朝、民国直至解放,三百年时间里,各个时期不同当政者施行诸如“盟旗制度”“蒙禁”“移民实边”“放垦牧地”等各種政策,在这些政策影响下,出现了蒙汉民族关系的隔阂、紧张、交流等变迁及草原生态的变迁,对当今民族团结、边疆安定、生态保护工作都有很强的启示。限于篇幅限制,作者在此抛砖引玉,待以后有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高·布和朝鲁.乌拉特史稿(汉文版)[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6.
[2]齐木德道尔吉.乌喇忒部迁徙考[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