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探讨主季高粱种植密度和氮肥用量对高粱再生产量的影响,以'晋渝糯3号'为供试材料,设置3个种植密度8.25万(LD)、10.5万(MD)和12.75万株/hm2(HD)和3个施氮水平120(LN)、150
【机 构】
: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特色作物研究所,重庆40216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讨主季高粱种植密度和氮肥用量对高粱再生产量的影响,以\'晋渝糯3号\'为供试材料,设置3个种植密度8.25万(LD)、10.5万(MD)和12.75万株/hm2(HD)和3个施氮水平120(LN)、150(MN)和225 kg/hm2(HN),测定再生季高粱再生力、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特性、再生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结果表明,再生芽数和芽长随主季高粱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减少,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开花期和成熟期再生高粱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均随密度的增大而减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大.增加密度显著降低叶片花前干物质转运量、花前干物质转运率和花前干物质转运量对籽粒的贡献率,提高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对籽粒的贡献率.增施氮肥降低叶片和茎鞘花前干物质转运率和花前干物质转运量对籽粒的贡献率,增加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及其对籽粒的贡献率.再生高粱产量随密度和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HD分别比LD、MD的2年平均产量高17.82%和1.49%,HN分别比LN、MN的2年平均产量高24.23%和14.72%.单穗重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千粒重在不同密度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但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综上,重庆市主季高粱种植密度12.75万株/hm2和施氮量225 kg/hm2可获得较高再生产量.
其他文献
选择27%溴菌腈·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25%溴菌腈可湿性粉剂、2%春雷霉素水剂等几种杀菌剂进行了防治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田间药剂筛选试验。试验结果显示,第3次药后7天,亩用27%溴菌腈·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用量100、90和80 g处理防治效果分别为77.78%、74.38%和66.16%;亩用2%春雷霉素水剂140 g处理的防治效果为72.55%;亩用25%溴菌腈可湿性粉剂100 g的防治效果为67.92%。结果表明,亩用27%溴菌腈·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90、100 g和2%春雷霉素水剂140 g较之其他药
为筛选水稻芽期耐寒指标并建立可靠的水稻芽期耐寒性数学评价模型,采用49个水稻种质资源,测定发芽率(GR)、相对发芽率(RGR)、发芽势(GP)、相对发芽势(RGP)、发芽指数(GI)、种
为加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找准破解废旧农膜回收处理难题的突破口,通过深入田间地头,采取实地调查,召开座谈会,对义乌市农膜使用和废旧农膜回收处置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就进一步加强义乌市废旧农膜回收处理工作提出了对策。
通过对感染病毒病红美人柑橘树进行观察、检测,结果表明,重症树多表现为碎叶病(CTLV)、萎缩病(SDV)、衰退病(CTV)、黄脉病(CYVCV)等3~4种病毒复合感染,而轻症树则仅感染衰退病
为探究滴灌带配置与覆膜方式对甜菜产量的影响,在新疆农业科学院安宁渠试验基地,以甜菜品种'Beta379'为试验材料,采取裂区设计,主区为2种滴灌带配置,分别为双行单管(D1)和
河南省南召县夏玉米常年播种面积16万亩,种植模式为麦—玉轮作,播种方式为人工免耕点播或机械种肥同播,施肥在整地时底施或在3~5叶期追肥,一次完成。近年来,种植户偏施氮肥,致使氮肥用量逐年上升,但实际生产中增加氮肥施用量的增产效果已趋于平稳。不合理施肥、肥料利用率低、成本高、土壤环境等问题渐趋严重。为响应化肥施用量零增长行动,探索南召县夏玉米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新模式,2020年开展了夏玉米氮肥减量及分期施肥试验,以期为夏玉米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科学依据。
为探明气候变暖背景下黄淮海平原北部冬小麦生育期霜冻灾害发生规律,采用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dall法和R/S分析法,分析1960-2017年的黄淮海平原北部12个气象站点0 cm地面最
为探究有机肥在设施蔬菜上的应用效果,推进化肥施用减量增效,以黄瓜为试材,设置4个有机肥替代化肥处理,并对黄瓜的生物学性状、品质、产量及经济效益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鲁中地区肥力水平中等偏上的黄瓜种植区域,减少化肥用量20%~40%,并亩用商品有机肥300~500 kg进行替代,可以改善黄瓜生物学性状,提高果实品质:表现为叶色深绿、植株节间距缩短、瓜条顺直、总糖含量增加、果实口感好。减少化肥用量20%,并亩用商品有机肥300~500 kg进行替代,可以实现较大幅度的增产效果,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通过原位埋袋法研究5种有机肥分别在温室、露地的养分释放规律,结果表明:300天有机肥可矿化大部分养分,氮矿化量占总量的37.7%~45.8%,磷矿化量占总量的40.5%~55.1%,钾矿化量占总量的71.1%~72.3%;有机肥在温室的养分矿化高于露地,尤其是氮和磷,分别比露地的高8.1%和14.5%。
为探明匀播方式和施氮量对冬小麦群体、光合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选用'新冬22号'('XD 22')和'新冬46号'('XD 46')为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播种方式设匀播(UN)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