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来源 :国际肿瘤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ry8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间质上皮转化因子(MET)基因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11年6月—2013年11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确诊为NSCLC的48例患者,所有患者均未接受术前治疗。采用分支-DNA液相芯片技术对获取的肿瘤组织中MET基因m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分析MET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结果

MET基因mRNA以中度表达为主,低度、中度和高度表达的比例分别为22.9%、50.0%和27.1%。MET基因mRNA表达与患者病理类型(χ2=7.183,P=0.020)和TNM分期(χ2=24.566,P=0.017)有关,与性别(χ2=0.566,P=0.754)、年龄(χ2=1.857,P=0.395)、吸烟史(χ2=4.959,P=0.084)、分化程度(χ2=5.749,P=0.067)、淋巴结转移(χ2=1.631,P=0.442)和远处转移(χ2=4.261,P=0.119)均无关。

结论

MET基因mRNA在NSCLC中更易呈现中、高度表达,而且MET基因可以作为判断肿瘤病理类型的生物学标志物。

其他文献
研究证明肥胖为DTC发病危险因素;碘能增加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病风险,却能降低滤泡癌的发病风险;维生素D能降低DTC的发病风险,但仍没有足够证据证明维生素A、C、E能降低DTC的发病风险;酒精可能降低DTC发病风险,但内在机制仍不清楚;摄入外源毒素增加DTC发病风险。明确保护因素与危险因素对于DTC的预防工作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骨髓微环境是一个由造血干/祖细胞(HSPC)、非造血细胞以及细胞外基质和多种细胞因子等组成的复杂网状结构,其各成分相互作用以支持正常的造血。近来研究发现,骨髓微环境中的间充质干细胞(MSC)、髓源抑制性细胞、细胞因子功能紊乱以及造血干细胞的表观遗传学改变都可以影响正常造血,导致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发生。已有动物模型证实了骨髓微环境在造血系统恶性疾病的发生和维持中起着重要
肿瘤进化是肿瘤细胞选择、竞争和扩增的过程,表现为肿瘤的印记、异质、抵抗、转化和适应等方面。肿瘤进化使肿瘤在各种压力下能够存活。理解肿瘤进化史将为精准治疗的实现提供理论指导。
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类似蛋白1(SPARCL1)基因的异常表达与多种肿瘤的发展、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表明,SPARCL1基因在脑胶质瘤中表达升高,其编码的蛋白可以和胶原相互作用,从而影响肿瘤的转移能力,与肿瘤恶性程度呈正相关。SPARCL1基因在胃癌、结直肠癌、前列腺癌及乳腺癌等肿瘤组织中低表达,与肿瘤的侵袭及转移能力呈负相关。目前对于SPARCL1基因发挥作用的具体分子机制仍存在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为首的靶向药物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中取得巨大进展。然而,获得性耐药的出现是其不可避免的结果。肝细胞生长因子(HGF)/c-Met信号通路参与多种肿瘤细胞的形成、迁徙、血管生成等重要细胞进程。该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在EGFR-TKI获得性耐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实验表明,HGF/c-Met信号通路抑制剂可使部分EGFR-TKI获得性耐药患者临床获
目的比较吉非替尼与厄洛替尼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19/21外显子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12月于我院诊断为EGFR19/21外显子突变NSCLC患者242例,以年龄、性别、吸烟史、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行为状态(ECOG PS)评分及EGFR突变类型配对后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患者(n=121)接受吉非替尼药物治疗,B组患者(n=121)
群体性迁移是胚胎发育过程中重要的细胞运动模式。近年研究发现,群体性迁移是恶性肿瘤细胞侵袭、转移的主要运动模式之一。肿瘤细胞能以群体的方式向间质及血管侵袭,其特征与单个肿瘤细胞侵袭运动明显不同,而其发生机制与肿瘤细胞-细胞间连接、肿瘤细胞与间质微环境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随着群体性迁移观察模型的逐步完善,参与调控群体性迁移的物理引导及化学引导机制以及相关信号调控、表观调节等分子机制正逐步被揭示。
一氧化氮(NO)化疗增敏机制主要包括调节低氧诱导因子-1α表达水平、经典NO信号通路、与其他分子的反应产物结合3种途径。传统NO供体型化合物硝普盐、有机硝酸酯、S-亚硝基硫醇、偶氮二醇烯鎓盐、非甾体抗炎药等的抗瘤及化疗增敏效应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期刊
目的研究雄激素受体(AR)表达与新疆早发性乳腺癌患者(年龄≤35岁)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经手术切除的浸润性乳腺癌且年龄≤35岁的标本145例,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AR表达情况,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与AR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在新疆早发性乳腺癌中AR阳性表达率为69.0%(100/14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R表达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