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手术室是医院内抢救病人及实施手术的重要场所,不仅直接影响病人身体健康,也与手术室护士健康密切相关。受多种因素影响,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较严重,必须引起重视,增强个人防护意识,加强分析及总结,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保证身心健康及安全。本文主要研究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提出几点有效防护方法。
【关键词】 手术室护士 职业危害 防护方法
近年来,医疗技术快速提高,现代医学发展迅速,大量新型化学物质及技术广泛应用,手术室护士工作量逐渐加大,职业危害逐渐引起学者重视。职业危害直接影响护士身心健康和安全,间接影响手术是否成功。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方法是以下重点研究的。
一、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
手术室护士主要面临身心疲劳、噪声危害、锐利器械危害、辐射激光危害、麻醉废气危害、消毒剂危害等。
1、身心疲劳
由于医院急诊病人多,手术量较大,导致护士休息及饮食缺乏规律,生物钟严重紊乱,易患神经系统及消化系统等疾病,加上生活、家庭、情感等方面的问题,常常导致护士身心疲惫。手术前和手术后,护士需进行拿取敷料包及器械、搬运患者、牵拉及固定体位等体力工作,易导致腰肌劳损、腰背部功能性疼痛等。护士长期站立,工作姿势较为固定,腰腿部长时间受力可引起双下肢静脉回流受阻及劳损。手术灯光对眼部的强烈刺激,易引起眼部疲劳,使大脑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
2、噪声危害
噪声主要来自手术室内的电刀、无影灯、电锯、麻醉机、空调、病人呻吟等[1]。由于噪声来源较多,护士长时间处于高噪音环境中,易引起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等生理变化,导致头晕、血压升高、烦躁、心率加快、头痛、听力下降、头痛等。
3、锐利器械危害
利器损伤是最直接的职业危害,且发生率较高。护士工作时刻处于危险环境中,如刀、缝针、剪等器械,患者体液、血液、分泌物等。手术中频繁递取针、刀、钩、剪等,易发生割伤、刺伤等,骨科手术器械脱落或敲打操作、术中出血等均可对护士皮肤、眼睛及黏膜造成污染。
4、辐射激光危害
神经科、眼科、矫形科和泌尿科等实施的激光技术,对护士眼球和皮肤有一定的光化效应危害。护士多次、少量接触辐射,可导致胎儿畸形、癌症等,影响造血功能。
5、麻醉废气危害
手术麻醉时产生的废气可弥散至空气中,异氟醚、安氟醚等全身性吸入性麻醉药物可经患者呼出气体和麻醉机管道弥散至空气,引起护士肾损害、肝损害等,护士吸入氧化亚氮可对其造血功能产生抑制,若护士吸入的麻醉气体浓度较高,则可导致流产。
6、消毒剂危害
化学消毒液主要用于处理一次性物品、手术使用器械等。由于液体易挥发,在空气中易弥散,可对人体上呼吸道、皮肤、黏膜和消化道系统等造成较大影响,如戊二醛、甲醛等;可对护士鼻黏膜造成刺激,诱发癌症;长期接触消毒剂,还可引起职业性哮喘、心悸、神经性皮炎、头昏、过敏、结膜炎、胸闷、肺水肿等。
二、如何防护手术室职业危害
结合以上对职业危害的分析,以下从调节工作强度、减少室内噪音、避免利器损伤、有效防辐射、改善空气质量、正确使用消毒剂六方面研究如何防护职业危害。
1、调节工作强度
护士必须提高自我防护意识,从根本上加强防护,减轻职业危害。掌握一定的心理疏导方法,缓解心理压力,对工作时间进行合理安排,在确保工作有序进行的基础上,消除紧张,减轻身心疲劳。护士长应对工作流程进行合理设计,为护士工作创造良好环境。护士除需要具备较好的业务素质外,还应具备一定的情绪调节技巧。坚持“忙松适度”,避免长久走动和站立,经常改变体位,并注意保持良好站姿和坐姿。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取手术室护士和病房护士轮转制度,避免手术室护士超负荷工作,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
2、减少室内噪音
定期对麻醉机、电动吸引器和推车等进行检查维修,使用润滑油减少噪音;手术室内规定“四轻”,即走路轻、说话轻、关门轻和操作轻[2];定期检测电器,预防因长期使用绝缘物老化发生导电事故,定期进行绝缘测试和耐压测试,对损坏电器应及时更换。
3、避免利器损伤
手术过程中护士递取锐利物时,如注射器、剪、手术刀等,应将锐利物盛在弯盘中,禁忌徒手处理已经感染的锐器和针头等,注射液使用后勿将针头套回注射器针帽;若护士被异物扎上,应立即使用碘伏对伤口进行处理,必要时注射乙肝疫苗或相应疫苗。处理患者引流物及排泄物时,应使用含氯消毒液与其按照一定比例充分混合后,常规放置0.5h,后经专用管道排出。
4、有效防辐射
由专人定期对手术室内设备仪器进行检修,严格按照操作要求正确使用仪器。每日对手术室进行湿式清扫,适当调节室内湿度,避免产生静电效应。操作激光仪器前,应戴防护眼镜。进行X线摄片和操作C型臂时,穿铅衣。妊娠期护士应避免与X线接触。
5、改善空气质量
定期对麻醉机进行检测,保证麻醉机密闭性良好,预防管道漏气;定时换气,促进空气流通;使用的麻醉面罩密闭度应适宜,加药时避免麻醉药物洒落,室内建立向外排放废气的管道,减少废气无法,提高空气质量。
6、正确使用消毒剂
护士应熟悉掌握消毒剂的配制方法、性质和正确使用方法等,严格按照消毒剂使用方法规范配制,接触使用时护士应戴防护手套、眼罩及口罩等,避免消毒剂溅入眼中或泼翻,避免直接接触或吸入消毒剂。标本室内安装排风扇,加强通风,使用一次性标本袋,预防甲醛外溢及挥发。
结束语
与医院其他科室相比,手术室护士工作较为特殊,环境较为复杂,职业危害较严重。必须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减轻或避免职业危害,全面维护护士健康及安全。笔者查阅了相关资料和文献,对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及防护方法进行探讨,供学者参考。
参考文献
[1] 赵英,梁丽.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险与防护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3,16(15):55-56.
[2] 苏瑛.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与防护[J].中国现代医生.2013,12(14):58-59.
【关键词】 手术室护士 职业危害 防护方法
近年来,医疗技术快速提高,现代医学发展迅速,大量新型化学物质及技术广泛应用,手术室护士工作量逐渐加大,职业危害逐渐引起学者重视。职业危害直接影响护士身心健康和安全,间接影响手术是否成功。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方法是以下重点研究的。
一、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
手术室护士主要面临身心疲劳、噪声危害、锐利器械危害、辐射激光危害、麻醉废气危害、消毒剂危害等。
1、身心疲劳
由于医院急诊病人多,手术量较大,导致护士休息及饮食缺乏规律,生物钟严重紊乱,易患神经系统及消化系统等疾病,加上生活、家庭、情感等方面的问题,常常导致护士身心疲惫。手术前和手术后,护士需进行拿取敷料包及器械、搬运患者、牵拉及固定体位等体力工作,易导致腰肌劳损、腰背部功能性疼痛等。护士长期站立,工作姿势较为固定,腰腿部长时间受力可引起双下肢静脉回流受阻及劳损。手术灯光对眼部的强烈刺激,易引起眼部疲劳,使大脑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
2、噪声危害
噪声主要来自手术室内的电刀、无影灯、电锯、麻醉机、空调、病人呻吟等[1]。由于噪声来源较多,护士长时间处于高噪音环境中,易引起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等生理变化,导致头晕、血压升高、烦躁、心率加快、头痛、听力下降、头痛等。
3、锐利器械危害
利器损伤是最直接的职业危害,且发生率较高。护士工作时刻处于危险环境中,如刀、缝针、剪等器械,患者体液、血液、分泌物等。手术中频繁递取针、刀、钩、剪等,易发生割伤、刺伤等,骨科手术器械脱落或敲打操作、术中出血等均可对护士皮肤、眼睛及黏膜造成污染。
4、辐射激光危害
神经科、眼科、矫形科和泌尿科等实施的激光技术,对护士眼球和皮肤有一定的光化效应危害。护士多次、少量接触辐射,可导致胎儿畸形、癌症等,影响造血功能。
5、麻醉废气危害
手术麻醉时产生的废气可弥散至空气中,异氟醚、安氟醚等全身性吸入性麻醉药物可经患者呼出气体和麻醉机管道弥散至空气,引起护士肾损害、肝损害等,护士吸入氧化亚氮可对其造血功能产生抑制,若护士吸入的麻醉气体浓度较高,则可导致流产。
6、消毒剂危害
化学消毒液主要用于处理一次性物品、手术使用器械等。由于液体易挥发,在空气中易弥散,可对人体上呼吸道、皮肤、黏膜和消化道系统等造成较大影响,如戊二醛、甲醛等;可对护士鼻黏膜造成刺激,诱发癌症;长期接触消毒剂,还可引起职业性哮喘、心悸、神经性皮炎、头昏、过敏、结膜炎、胸闷、肺水肿等。
二、如何防护手术室职业危害
结合以上对职业危害的分析,以下从调节工作强度、减少室内噪音、避免利器损伤、有效防辐射、改善空气质量、正确使用消毒剂六方面研究如何防护职业危害。
1、调节工作强度
护士必须提高自我防护意识,从根本上加强防护,减轻职业危害。掌握一定的心理疏导方法,缓解心理压力,对工作时间进行合理安排,在确保工作有序进行的基础上,消除紧张,减轻身心疲劳。护士长应对工作流程进行合理设计,为护士工作创造良好环境。护士除需要具备较好的业务素质外,还应具备一定的情绪调节技巧。坚持“忙松适度”,避免长久走动和站立,经常改变体位,并注意保持良好站姿和坐姿。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取手术室护士和病房护士轮转制度,避免手术室护士超负荷工作,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
2、减少室内噪音
定期对麻醉机、电动吸引器和推车等进行检查维修,使用润滑油减少噪音;手术室内规定“四轻”,即走路轻、说话轻、关门轻和操作轻[2];定期检测电器,预防因长期使用绝缘物老化发生导电事故,定期进行绝缘测试和耐压测试,对损坏电器应及时更换。
3、避免利器损伤
手术过程中护士递取锐利物时,如注射器、剪、手术刀等,应将锐利物盛在弯盘中,禁忌徒手处理已经感染的锐器和针头等,注射液使用后勿将针头套回注射器针帽;若护士被异物扎上,应立即使用碘伏对伤口进行处理,必要时注射乙肝疫苗或相应疫苗。处理患者引流物及排泄物时,应使用含氯消毒液与其按照一定比例充分混合后,常规放置0.5h,后经专用管道排出。
4、有效防辐射
由专人定期对手术室内设备仪器进行检修,严格按照操作要求正确使用仪器。每日对手术室进行湿式清扫,适当调节室内湿度,避免产生静电效应。操作激光仪器前,应戴防护眼镜。进行X线摄片和操作C型臂时,穿铅衣。妊娠期护士应避免与X线接触。
5、改善空气质量
定期对麻醉机进行检测,保证麻醉机密闭性良好,预防管道漏气;定时换气,促进空气流通;使用的麻醉面罩密闭度应适宜,加药时避免麻醉药物洒落,室内建立向外排放废气的管道,减少废气无法,提高空气质量。
6、正确使用消毒剂
护士应熟悉掌握消毒剂的配制方法、性质和正确使用方法等,严格按照消毒剂使用方法规范配制,接触使用时护士应戴防护手套、眼罩及口罩等,避免消毒剂溅入眼中或泼翻,避免直接接触或吸入消毒剂。标本室内安装排风扇,加强通风,使用一次性标本袋,预防甲醛外溢及挥发。
结束语
与医院其他科室相比,手术室护士工作较为特殊,环境较为复杂,职业危害较严重。必须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减轻或避免职业危害,全面维护护士健康及安全。笔者查阅了相关资料和文献,对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及防护方法进行探讨,供学者参考。
参考文献
[1] 赵英,梁丽.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险与防护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3,16(15):55-56.
[2] 苏瑛.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与防护[J].中国现代医生.2013,12(14):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