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方本科高校在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过程中,应从所处地域出发、从办学理念出发、从万千学子及家长的美好期盼出发,积极探索有效途径,将立德树人作为主体内容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转型高校立德树人是理论教育和实践活动的辩证统一、有机结合,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应强调立德为先,也是一个实践问题,要引领大学生成人成才。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转型高校;立德树人
当前,地方本科高校响应国家要求正在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笔者认为,转型高校立德树人和思想政治教育密不可分,应将立德树人的理论与实践贯穿在办学指导思想、人才培养方案、学生日常教育和管理、以及校园文化活动等各方面。
1 立德树人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
1.1 立德树人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契合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而言,立德树人的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这是辩证统一的同一过程。政治经济学认为人类社会发展实质是生产方式的发展,其中起着最终决定作用的,是作为生产力要素中惟一具有主动性的劳动者,即人的要素。科学社会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说到底是人自身的发展,即立足于一定历史条件的人的自觉自为。对于转型高校而言,所谓立德树人就是要使大学生全面发展为人格高尚的劳动者,使其能够在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实践中最大限度发挥历史主体性作用。可见,立德树人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契合。
1.2 立德树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相契合
地方本科高校从自身实际出发培养应用型人才,转型发展是硬道理,这既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和“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以及“一国两制”的本质意义一致,都是从实际出发。转型高校立德树人就是要将实用技能的培养和科学知识、人文素养融合起来,以应用型技能为主、科学理论为铺,同时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1.3 立德树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
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因为大多数学生对学业和未来事业的追求,只能在某个或某些方面出类拔萃,只有个性化发展才是现实可行的。大学生应是德才兼备的人,既应是有品质、品味的好人,又应是有才学、才干的能人。在学业方面应专业为主、通学别样,努力成为专业主导下的杂家、杂家基础上的专家。
2 立德树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内容
2.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强调立德为先
马克思主义强调抓住事物主要矛盾,而学校教育的核心任务是人才培养,应将培养学生的人品即德育作为主要矛盾。正如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的现实一样,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强调立德为先。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大学生成人成才的优势,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学校实际如地域文化、办学机制和学生特点等相结合,否则立德树人就会流于教条和空谈。
2.2 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大学生成人成才
转型高校要凭借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应用型人才培养,要利用已有条件、积极创造机会,使学生通过主观努力成人成才。就大学生做人做事而言,做人当然是第一位的,人做不好何谈做事?在学做人方面,应戒人之所短、学人之所长。然而只是做好人是不够的,还要做能干事、会干事的人,也就是要成器、成才。成才没有条件不行,但不应讲究条件,主要靠自觉;成才需要时间,但不能等待时机,要捷足先登、你追我赶、当仁不让。转型高校学生要做能干事、会干事的人,通过服务于经济社会来谋求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如此相辅相成,这就是人类生活。
3 转型高校将立德树人贯穿于思政教育的途径
3.1 思想理论教育途径
转型高校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内容,作为学术研究和教育研讨的重大课题。要体现在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当中,在校园布置、设计和展板、标牌、专栏、标语中要体现、表达和宣传立德树人,要举办常态性的和形式多样的各种活动,如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或书法绘画展等;还要让师生走出校门对外合作,通过外联工作、对外宣传甚至于录取通知书的设计都应有所体现。要使立德树人的思想理论教育深入师生内心,扎根发芽和开花结果,并形成良好的内外环境和社会氛围。
3.2 实践活动管控途径
实践检验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育实践过程检验,另一方面是教育实践过程产生的效果检验,后者主要是看立德树人思想理论教育对学校人才培养的积极影响和正能量的发挥,而前者主要是针对立德树人实践活动的管控。转型高校要将立德树人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全过程,同時贯穿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始终,作为它的主要内容、中心线索和灵魂。甚至所有课程比如理工科类课程,也应当并且可以融入立德树人思想理论教育,其本质意义在于:把德育培养体现在专业教育和课程教学之中。
3.3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转型高校应出台一些具体的制度来管理教职员工,将立德树人作为考核评价工作绩效的主要标准和核心内容,并尽可能与其薪酬待遇挂钩。正如鱼化龙文苑驻英特使所说,教职员工专业素质、治学精神、道德水平和综合素养,乃至人生智慧的表达、学术思想的绽放、精神世界的构建,无不体现在教书育人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中,简言之,教职员工是立德树人的设计者、操持者和服务者。衡量其本职工作和责任目标,就要看是否勇于担当使命、有没有责任心,在教学或管理工作中有没有把立德树人贯彻其中。鉴此,要将立德树人作为管理学校和办学的主导思想,用立德树人的理论和实践管理教职员工并纳入考评机制。
综上,转型高校将立德树人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是理论教育和实践活动的辩证统一、有机结合。因而应从所处地域出发、从办学理念出发、从万千学子及家长的美好期盼出发,在规范化、经常性上下功夫做好工作,不求立竿见影,但求日见成效。
参考文献
[1]赵阿妮.网络时代如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践行立德树人光荣使命[J].科教文汇,2016(02).
[2]周怡杉.鱼化龙文苑以留学通道立德树人的实践探索[J].长江丛刊,2015(07).
[3]冯刚.坚持立德树人全面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J].思想教育研究,2015(03).
[4]张科 等.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践行立德树人的基本路径[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6(05).
作者单位
西安培华学院 陕西省西安市 710125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转型高校;立德树人
当前,地方本科高校响应国家要求正在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笔者认为,转型高校立德树人和思想政治教育密不可分,应将立德树人的理论与实践贯穿在办学指导思想、人才培养方案、学生日常教育和管理、以及校园文化活动等各方面。
1 立德树人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
1.1 立德树人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契合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而言,立德树人的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这是辩证统一的同一过程。政治经济学认为人类社会发展实质是生产方式的发展,其中起着最终决定作用的,是作为生产力要素中惟一具有主动性的劳动者,即人的要素。科学社会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说到底是人自身的发展,即立足于一定历史条件的人的自觉自为。对于转型高校而言,所谓立德树人就是要使大学生全面发展为人格高尚的劳动者,使其能够在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实践中最大限度发挥历史主体性作用。可见,立德树人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契合。
1.2 立德树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相契合
地方本科高校从自身实际出发培养应用型人才,转型发展是硬道理,这既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和“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以及“一国两制”的本质意义一致,都是从实际出发。转型高校立德树人就是要将实用技能的培养和科学知识、人文素养融合起来,以应用型技能为主、科学理论为铺,同时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1.3 立德树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
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因为大多数学生对学业和未来事业的追求,只能在某个或某些方面出类拔萃,只有个性化发展才是现实可行的。大学生应是德才兼备的人,既应是有品质、品味的好人,又应是有才学、才干的能人。在学业方面应专业为主、通学别样,努力成为专业主导下的杂家、杂家基础上的专家。
2 立德树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内容
2.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强调立德为先
马克思主义强调抓住事物主要矛盾,而学校教育的核心任务是人才培养,应将培养学生的人品即德育作为主要矛盾。正如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的现实一样,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强调立德为先。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大学生成人成才的优势,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学校实际如地域文化、办学机制和学生特点等相结合,否则立德树人就会流于教条和空谈。
2.2 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大学生成人成才
转型高校要凭借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应用型人才培养,要利用已有条件、积极创造机会,使学生通过主观努力成人成才。就大学生做人做事而言,做人当然是第一位的,人做不好何谈做事?在学做人方面,应戒人之所短、学人之所长。然而只是做好人是不够的,还要做能干事、会干事的人,也就是要成器、成才。成才没有条件不行,但不应讲究条件,主要靠自觉;成才需要时间,但不能等待时机,要捷足先登、你追我赶、当仁不让。转型高校学生要做能干事、会干事的人,通过服务于经济社会来谋求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如此相辅相成,这就是人类生活。
3 转型高校将立德树人贯穿于思政教育的途径
3.1 思想理论教育途径
转型高校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内容,作为学术研究和教育研讨的重大课题。要体现在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当中,在校园布置、设计和展板、标牌、专栏、标语中要体现、表达和宣传立德树人,要举办常态性的和形式多样的各种活动,如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或书法绘画展等;还要让师生走出校门对外合作,通过外联工作、对外宣传甚至于录取通知书的设计都应有所体现。要使立德树人的思想理论教育深入师生内心,扎根发芽和开花结果,并形成良好的内外环境和社会氛围。
3.2 实践活动管控途径
实践检验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育实践过程检验,另一方面是教育实践过程产生的效果检验,后者主要是看立德树人思想理论教育对学校人才培养的积极影响和正能量的发挥,而前者主要是针对立德树人实践活动的管控。转型高校要将立德树人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全过程,同時贯穿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始终,作为它的主要内容、中心线索和灵魂。甚至所有课程比如理工科类课程,也应当并且可以融入立德树人思想理论教育,其本质意义在于:把德育培养体现在专业教育和课程教学之中。
3.3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转型高校应出台一些具体的制度来管理教职员工,将立德树人作为考核评价工作绩效的主要标准和核心内容,并尽可能与其薪酬待遇挂钩。正如鱼化龙文苑驻英特使所说,教职员工专业素质、治学精神、道德水平和综合素养,乃至人生智慧的表达、学术思想的绽放、精神世界的构建,无不体现在教书育人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中,简言之,教职员工是立德树人的设计者、操持者和服务者。衡量其本职工作和责任目标,就要看是否勇于担当使命、有没有责任心,在教学或管理工作中有没有把立德树人贯彻其中。鉴此,要将立德树人作为管理学校和办学的主导思想,用立德树人的理论和实践管理教职员工并纳入考评机制。
综上,转型高校将立德树人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是理论教育和实践活动的辩证统一、有机结合。因而应从所处地域出发、从办学理念出发、从万千学子及家长的美好期盼出发,在规范化、经常性上下功夫做好工作,不求立竿见影,但求日见成效。
参考文献
[1]赵阿妮.网络时代如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践行立德树人光荣使命[J].科教文汇,2016(02).
[2]周怡杉.鱼化龙文苑以留学通道立德树人的实践探索[J].长江丛刊,2015(07).
[3]冯刚.坚持立德树人全面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J].思想教育研究,2015(03).
[4]张科 等.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践行立德树人的基本路径[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6(05).
作者单位
西安培华学院 陕西省西安市 7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