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些青年教师比较注重问题设计,但存在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就是首次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后,教师往往过多评价答案的优劣,而很少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启发学生思维,把问题引向深入。结合几位青年教师的教例,探讨几种再启发的策略,旨在提醒青年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中学语文 阅读教学 提问 再启发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前不久,学校开展青年教师教学比武活动,我参与了语文课的评课。几位青年教师都很注重提问设计。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首次提问学生回答后,教师往往过多评价答案的优劣,却很少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启发学生思维,把问题引向深入。那么,怎样在阅读教学提问环节中再次启发学生,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呢?下面我结合这几节竞赛课谈谈再启发的一些策略。
一、适时分解
适时分解是指把首次提出的一些复杂的难度较大的问题,分解成几个比较简单容易的小问题,然后一一解决。下面是一位青年教师执教《孔乙己》的提问片断:
教师:这篇小说写丁举人这样一个人物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1:丁举人是统治阶级的爪牙,是残害孔乙己的凶手。
学生2:写丁举人这个人物是为了衬托孔乙己。
教师:说得很好!有见地!
这个片断中,学生的回答显然不够全面,没有达到应有的深度,教师也没有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如果教师把问题适当分解一下,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师可以将这一大问题这样分解:丁举人和孔乙己最主要的相同点是什么?最主要的不同点是什么?作者将这两个人物同时放在小说中有何用意?这几个小问题比起大问题简单容易得多,学生思路会打开,思考会更积极。通过讨论交流学生会认识到封建科举制度造就两种人:一种是像丁举人这样的统治阶级的爪牙,一种是像孔乙己这样没有爬上去而变得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废物,从而深刻地了解到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二、层层追问
所谓层层追问是指在学生回答达不到一定深度的情况下,教师就着学生的答案,层层递进地追问下去,直到学生认识深刻为止。
一位青年教师在《芦花荡》结束时这样设计提问:
教师:这篇小说塑造了一位智勇双全的老头子的形象。为什么作者没有给他起个名字呢?
学生:作者没有给他起个名字,因为他代表的是像他这样没有名字的抗日群众。
教师:对!小说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小说的人物代表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类人。
在这个片断中,学生的回答显然不够全面,没有达到应有的深度和广度,教师也没有抓住有利时机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如果教师在学生答案的基础上追问几步,学生或许会有更大的收获。教师可以作这样的追问启发:
教师:难道老头子仅仅代表像他那样没有名字的抗日群众吗?
学生:我觉得老头子也代表那些有名字的抗日群众。因为他们都是积极参与抗日。
教师:老头子还代表哪些人?
学生:我认为老头子还代表那些抗日战士。因为他们都仇恨侵略者,英勇顽强,具有老头子一样的精神和品质。
教师:说得好!正是无数像老头子那样有名字和没名字的抗日军民团结一心,同仇敌忾,浴血奋战,才组成了一道道保卫祖国的铜墙铁壁,说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三、比较揣摩
所谓比较就是在首次提问学生理解不到位的情况下,教师有目的地删去、改动原文一些内容或把与此相关的事物放在一起,引导学生比较,使学生深入理解。
一位青年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湖心亭看雪》雪景时是这样设问的:
教师:“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写得好,好在哪里?
学生1:好在寥寥几笔勾勒出了景物的轮廓。
学生2:好在写景是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写的。
教师:这句写景运用白描手法,寥寥数笔勾画出景物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独有的感受。
这个片断中,学生对写景句的体会停留在表面上,没有深入体会出张岱的思想感情。教师如果巧妙地将句中某些词改一改,将写景的顺序换一换,引导学生比较揣摩,学生就会体会到作者遣词造句的独运匠心,体会到作者深沉的情感。
教师可引导学生这样比较揣摩:教师有意将这一句改为“湖上影子,惟舟中人两三个,余舟一艘,湖心亭一座,长堤一条而已”,让学生找出与原文不同之处,然后引导比较揣摩,感受原句的精妙所在。学生会深入体会出西湖雪夜似有若无,依稀恍惚的特点,并从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中,体会出张岱悠远脱俗的精神品质,体会到人与自然在精神上的和谐统一,也不难感受到张岱那种人生天地间茫茫如“太仓米”的深沉感慨。
(责任编辑 韦淑红)
[关键词]中学语文 阅读教学 提问 再启发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前不久,学校开展青年教师教学比武活动,我参与了语文课的评课。几位青年教师都很注重提问设计。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首次提问学生回答后,教师往往过多评价答案的优劣,却很少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启发学生思维,把问题引向深入。那么,怎样在阅读教学提问环节中再次启发学生,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呢?下面我结合这几节竞赛课谈谈再启发的一些策略。
一、适时分解
适时分解是指把首次提出的一些复杂的难度较大的问题,分解成几个比较简单容易的小问题,然后一一解决。下面是一位青年教师执教《孔乙己》的提问片断:
教师:这篇小说写丁举人这样一个人物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1:丁举人是统治阶级的爪牙,是残害孔乙己的凶手。
学生2:写丁举人这个人物是为了衬托孔乙己。
教师:说得很好!有见地!
这个片断中,学生的回答显然不够全面,没有达到应有的深度,教师也没有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如果教师把问题适当分解一下,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师可以将这一大问题这样分解:丁举人和孔乙己最主要的相同点是什么?最主要的不同点是什么?作者将这两个人物同时放在小说中有何用意?这几个小问题比起大问题简单容易得多,学生思路会打开,思考会更积极。通过讨论交流学生会认识到封建科举制度造就两种人:一种是像丁举人这样的统治阶级的爪牙,一种是像孔乙己这样没有爬上去而变得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废物,从而深刻地了解到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二、层层追问
所谓层层追问是指在学生回答达不到一定深度的情况下,教师就着学生的答案,层层递进地追问下去,直到学生认识深刻为止。
一位青年教师在《芦花荡》结束时这样设计提问:
教师:这篇小说塑造了一位智勇双全的老头子的形象。为什么作者没有给他起个名字呢?
学生:作者没有给他起个名字,因为他代表的是像他这样没有名字的抗日群众。
教师:对!小说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小说的人物代表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类人。
在这个片断中,学生的回答显然不够全面,没有达到应有的深度和广度,教师也没有抓住有利时机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如果教师在学生答案的基础上追问几步,学生或许会有更大的收获。教师可以作这样的追问启发:
教师:难道老头子仅仅代表像他那样没有名字的抗日群众吗?
学生:我觉得老头子也代表那些有名字的抗日群众。因为他们都是积极参与抗日。
教师:老头子还代表哪些人?
学生:我认为老头子还代表那些抗日战士。因为他们都仇恨侵略者,英勇顽强,具有老头子一样的精神和品质。
教师:说得好!正是无数像老头子那样有名字和没名字的抗日军民团结一心,同仇敌忾,浴血奋战,才组成了一道道保卫祖国的铜墙铁壁,说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三、比较揣摩
所谓比较就是在首次提问学生理解不到位的情况下,教师有目的地删去、改动原文一些内容或把与此相关的事物放在一起,引导学生比较,使学生深入理解。
一位青年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湖心亭看雪》雪景时是这样设问的:
教师:“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写得好,好在哪里?
学生1:好在寥寥几笔勾勒出了景物的轮廓。
学生2:好在写景是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写的。
教师:这句写景运用白描手法,寥寥数笔勾画出景物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独有的感受。
这个片断中,学生对写景句的体会停留在表面上,没有深入体会出张岱的思想感情。教师如果巧妙地将句中某些词改一改,将写景的顺序换一换,引导学生比较揣摩,学生就会体会到作者遣词造句的独运匠心,体会到作者深沉的情感。
教师可引导学生这样比较揣摩:教师有意将这一句改为“湖上影子,惟舟中人两三个,余舟一艘,湖心亭一座,长堤一条而已”,让学生找出与原文不同之处,然后引导比较揣摩,感受原句的精妙所在。学生会深入体会出西湖雪夜似有若无,依稀恍惚的特点,并从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中,体会出张岱悠远脱俗的精神品质,体会到人与自然在精神上的和谐统一,也不难感受到张岱那种人生天地间茫茫如“太仓米”的深沉感慨。
(责任编辑 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