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已经逐渐被社会及大众所重视,而小学生的阅读教学培养也成为重中之重,阅读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教学内容和方式,还是一种教育理念和思想,能够有效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加阅读的深度和广度,提高阅读效果。但就当前我国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现状来看,阅读能力的培养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小学生普遍存在对文章不理解,不能体会文章感情,语感不强的现象。应加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机制的改良和推广,提高阅读能力。本文将对如何改良小学语文阅读机制,提高阅读能力进行分析和讨论[1]。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6-0076-02
无论在小学中学还是大学,阅读在语文教学中都是重要的一部分,书要靠学生读懂,而不是靠听老师讲解懂得,阅读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培养良好的品性,促进智力的发展,为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一)阅读时间少
上课时间,老师为了加快讲课速度,应对考试,很少让学生阅读,或者只是让学生简单浏览一遍,就开始讲解,学生在并不熟悉课文的情况下,只能通过老师的讲解来了解课文的内容思想和情感,缺少了学生自我探知的过程,使学生习惯于被动的输入,并不利于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而课下时间,学生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且现在游戏电子设备繁多,学生在完成作业后更迫不及待的打游戏,更没有时间阅读,长此以往,学生阅读的时间真是少的可怜,限制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老师将课文肢解,突出讲解重要段落
在学习课文时,老师往往无意识的抓住主要段落讲解,或让学生讨论,将课文拆分,学生不能立足于整体思考,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分析作者的思想和情感,甚至在整篇课文讲解完之后,学生仍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并不能培养学生整体的阅读思维,甚至有可能让学生对阅读丧失兴趣。
(三)受“应试教育”影响严重
学生的考试成绩直接代表了老师的能力,也影响着老师的评优奖金等,所以绝大多数的老师都会选择考什么就讲什么,只练习考试的内容,让学生将答题的标准格式牢牢记住,更有甚者,直接将课文的思想直接告诉学生,死记硬背,学生没有自我思考,原本生动的课文在学生眼里变得枯燥,失去本身的魅力,使课文在学生眼中并不是一个个鲜活的思想,而是试卷上的分数,使阅读不再快乐,甚至变成负担[2]。
二、阅读能力培养措施
(一)提高对阅读的重视
加强老师和家长对阅读重要性的認识,让老师在课堂上更加注重学生自己的阅读与思考,将学生作为主体,让学生进行自我探讨,不懂时再稍加引导,多教给学生阅读和思考的技巧,而不是代替学生阅读和理解。如三年级下册中的《灰雀》,老师可以先让学生读两到三遍课文,再分小组对自己的理解进行讨论,然后各小组汇报讨论的成果,老师再将学生没有考虑到的当面进行提问,如“为什么小男孩肯定地说小灰雀一定会飞回来”、“为什么列宁问小灰雀它去哪了而不问小男孩”、“为什么文章最后说他知道小孩是诚实的”,再让学生思考讨论,最后引导学生明白小灰雀是被小男孩抓走了而且小男孩明白了自己的错误将小灰雀放了回来。这样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会更全面深入,能提高学生的思考体系。家长也应减少孩子玩游戏的时间,多让孩子读一些课外的书籍,跟他们一起读,一起讨论,增加孩子对阅读的兴趣[3]。
(二)增加阅读的时间
阅读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一朝一夕的阅读和思考中不断培养积累起来的,学生平时忙于上课和作业可能没有时间进行阅读,学校可以一周设置两到三节的阅读课,在教室中成立“读书角”,放一些课外的能够吸引学生兴趣的读物,在阅读课上,学生可以读自己喜欢的书籍,使阅读变得轻松快乐,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只有保证充足的阅读时间,才能有效的提高阅读能力。
(三)创造好的阅读氛围,培养阅读兴趣
小学生的自制力和主动性较差,很难做到自主的读书或者坚持长时间的阅读,家长和老师要给学生创造好的阅读氛围,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培养阅读的兴趣,兴趣是一切发展的源泉,能够培养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和毅力。培养阅读兴趣是改良小学语文阅读教育的重要部分。
三、小结
当今世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已经越来越重要,阅读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品质,陶冶情操,提高写作水平,培养审美能力,使感情更加细腻丰富。要严格遵循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坚持贯彻其理念并执行,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定能取得巨大的进步,为今后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高传虎.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J].课外语文:教研版, 2014(1):117.
[2]李梅清.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华夏教师, 2015(10):44-45.
[3]王月华.刍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J].考试周刊, 2017(67):90.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6-0076-02
无论在小学中学还是大学,阅读在语文教学中都是重要的一部分,书要靠学生读懂,而不是靠听老师讲解懂得,阅读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培养良好的品性,促进智力的发展,为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一)阅读时间少
上课时间,老师为了加快讲课速度,应对考试,很少让学生阅读,或者只是让学生简单浏览一遍,就开始讲解,学生在并不熟悉课文的情况下,只能通过老师的讲解来了解课文的内容思想和情感,缺少了学生自我探知的过程,使学生习惯于被动的输入,并不利于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而课下时间,学生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且现在游戏电子设备繁多,学生在完成作业后更迫不及待的打游戏,更没有时间阅读,长此以往,学生阅读的时间真是少的可怜,限制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老师将课文肢解,突出讲解重要段落
在学习课文时,老师往往无意识的抓住主要段落讲解,或让学生讨论,将课文拆分,学生不能立足于整体思考,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分析作者的思想和情感,甚至在整篇课文讲解完之后,学生仍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并不能培养学生整体的阅读思维,甚至有可能让学生对阅读丧失兴趣。
(三)受“应试教育”影响严重
学生的考试成绩直接代表了老师的能力,也影响着老师的评优奖金等,所以绝大多数的老师都会选择考什么就讲什么,只练习考试的内容,让学生将答题的标准格式牢牢记住,更有甚者,直接将课文的思想直接告诉学生,死记硬背,学生没有自我思考,原本生动的课文在学生眼里变得枯燥,失去本身的魅力,使课文在学生眼中并不是一个个鲜活的思想,而是试卷上的分数,使阅读不再快乐,甚至变成负担[2]。
二、阅读能力培养措施
(一)提高对阅读的重视
加强老师和家长对阅读重要性的認识,让老师在课堂上更加注重学生自己的阅读与思考,将学生作为主体,让学生进行自我探讨,不懂时再稍加引导,多教给学生阅读和思考的技巧,而不是代替学生阅读和理解。如三年级下册中的《灰雀》,老师可以先让学生读两到三遍课文,再分小组对自己的理解进行讨论,然后各小组汇报讨论的成果,老师再将学生没有考虑到的当面进行提问,如“为什么小男孩肯定地说小灰雀一定会飞回来”、“为什么列宁问小灰雀它去哪了而不问小男孩”、“为什么文章最后说他知道小孩是诚实的”,再让学生思考讨论,最后引导学生明白小灰雀是被小男孩抓走了而且小男孩明白了自己的错误将小灰雀放了回来。这样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会更全面深入,能提高学生的思考体系。家长也应减少孩子玩游戏的时间,多让孩子读一些课外的书籍,跟他们一起读,一起讨论,增加孩子对阅读的兴趣[3]。
(二)增加阅读的时间
阅读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一朝一夕的阅读和思考中不断培养积累起来的,学生平时忙于上课和作业可能没有时间进行阅读,学校可以一周设置两到三节的阅读课,在教室中成立“读书角”,放一些课外的能够吸引学生兴趣的读物,在阅读课上,学生可以读自己喜欢的书籍,使阅读变得轻松快乐,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只有保证充足的阅读时间,才能有效的提高阅读能力。
(三)创造好的阅读氛围,培养阅读兴趣
小学生的自制力和主动性较差,很难做到自主的读书或者坚持长时间的阅读,家长和老师要给学生创造好的阅读氛围,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培养阅读的兴趣,兴趣是一切发展的源泉,能够培养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和毅力。培养阅读兴趣是改良小学语文阅读教育的重要部分。
三、小结
当今世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已经越来越重要,阅读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品质,陶冶情操,提高写作水平,培养审美能力,使感情更加细腻丰富。要严格遵循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坚持贯彻其理念并执行,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定能取得巨大的进步,为今后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高传虎.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J].课外语文:教研版, 2014(1):117.
[2]李梅清.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华夏教师, 2015(10):44-45.
[3]王月华.刍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J].考试周刊, 2017(6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