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8年8月26日,一批知青,不管此后他们有着怎样的经历,都不会忘记这样一个日子——怀着不同的心境告别北京,去扎鲁特旗插队落户。
一年、两年,十年、二十年,至今四十年,曾经的知青老矣,然8·26依旧是聚首的日子,、话题依旧,历久弥新,仿佛四十年的光阴只有那三年、五年被我们留住。
知青们
三合屯,蹋在大兴安岭一隅,距力河西北30里,两面山一面水,地跨两倘川,乃富足之乡;四季景色,以秋季最佳,火红的山杏叶、红黄绿交织的柞树叶,自石匠山往西,蚕场沟、马场沟,绵延十余里,何其壮哉。
三合屯的农民,纯朴,智商不低,能力亦不可小觑,常令我辈称奇,虽然大字不识几斗,但若假以机会,封侯拜相,未尝不能。
知青集体户,初有男女28名,长者年22,小者14,学历从小学5年级至高中3年级不等。其中,好学者有之,好战者有之,鸡鸣狗盗者亦有之。数年间,大家分分合合,合多分少。鼎盛时,三十多个男女,几亩菜园,一只狗、一头骡、一群鸡、十几头猪,堪称三合屯的首户,扎鲁特旗的名门。日子过得红火,故事自然就扯啦。
年轻,力壮,皮肉之苦不在话下,那点农活不怵。春种秋收、田里场院、脱坯打墙,令村里的老少青壮瞠目。男青日工12分寻常,只薅地算是走麦城,那真是戏耍男人的活计。女青也非寻常,你要没娶三合屯的女青,悔吧。
闲时,男青这边,有人手舞足蹈煽侃;有人大呼小叫拱猪敲牌;更有手不释卷者,孜孜以求。犹记得,逢十五,皓月当空,或于半山之处,或倚窗外门前,望月高歌,声达远山,直震得全村犬吠驴鸣,那才算是倾泻满腔的离愁思绪。
吃饭,民以食为天,一天三顿。炕头的语录是“闲时吃稀,忙时吃干”,透露出饥荒年月的惨景。好在三合屯富裕,插青又都是一等一的壮劳力,口粮加工分粮,大锅饭一直吃下来竟没亏空。要感谢女青,那么多年没怨言,不然早就挑锅分灶了。
园子,知青宿舍后院,三亩开外,土墙围合,倾注了不知多少汗水。一年中三季瓜菜不断,清明过后的羊角葱、立夏过后的生菜,端午过后陆续丰富起来,芫荽、角瓜、茄子、豆角,还有更多让乡亲们咂嘴的物什。
客人,集体户客人不断,本村的青年男女、老少爷们,外村的知青更是常客,尤其是农闲的日子。年节款待客人,杀猪宰羊,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热闹。酒足饭饱,吹拉弹唱,夤夜达旦,不知今夕何夕。听说扎鲁特旗的知青,几乎都吃过三合屯的饭。呵呵,没去吃过也别后悔啦。
好景不长。9·13,副统帅跑了,神殿轰然倒塌,“其成也勃焉,其败也忽焉”。梦醒,愤怒。觉悟得真晚。很傻,很天真。
走,回北京。那真(可)不是说着玩的,真叫“杀开一条血路”。从1973年10月到1974年9月,整整一年,才完成从农民到居民的身份转变,犹记得街道办的一位女办事员差点被我薅掉衣领。想当初从居民到农民的身份转变仅以小时计。
至今户口本上迁入地一栏注明:扎鲁特旗。
城乡二元与人分九等的状况让人刻骨铭心,毕业论文曾经拟题“中国户籍制度研究”,不了了之。后闻此题目已有专著,寻思找来一读。
丁四
三合屯是个典型的由移民外来户构成的村落。据我推测,从立屯至今,历史不过七八十年,比不得关里那些动辄千百年历史的村落,没有可作炫耀的故事,也没出过光宗耀祖的士子举人,但屯里不乏令人亲近尊敬的父老,至今令我怀念且唏嘘的是一位人称丁四的农民。怀念,不止因为他是三合屯立屯的第一人,还有他的举止音容;唏嘘,是因为那荒悖年代罩在他身上的富农头衔,让人欲尊敬而不能、欲知之而不得。
1968年的三合屯,户不足百,人不过千,六十多岁尚能下地干活者,屈指可数,丁四是其一。我已经记不起他的名字,村里的长者称其四哥,壮者称其四叔;背地里众人言及,就是丁四。我不知其生辰,今天如果他活着的话当在百岁以上。初识,印象极深,秋日的夕阳下,一老者沿街自东走来,高近1米8,大骨架,直身板,长方脸,清瘦,发花白,步履舒缓稳重,左手引驴,右肩一柄长把钐刀。及至近前,我打招呼,“您老干啥去啦?”老者身微前倾,点头,“呵呵,抽空打点羊草,冬天喂毛驴子。”浑厚略带沙锣般的嗓音,语气乐观豁达。搭讪着相对而过,我转身望着那老而不衰的背影称奇,当年定是闯关东的壮汉。不久,我略知丁四的身世:坐地户,能干,辽宁建平人,是最初到三合屯落地垦荒者,现编制在四队,成分富农。
初冬,大队安排忆苦会,前场戏是批斗地富反坏,午后我去大队长家请示,路上恰与丁四相遇,还未等我上前搭话,左边厢就有出言:“四叔啊,晚上大队有会,你就去吧。”发话者大队长。“您吃了吗?”我问。“呵呵,吃啦吃啦。”丁四答。言语间,丁四的表情有些黯然,那并不显苍老的脸上,左眼有些异样。晚上,台前站了一排“牛鬼”,约六七人,丁四位列其中。山呼中,丁四略屈身、低头,不失自尊,想必这阵势久经了。
后来,我注意到丁四的左眼内有白晕,老人们告诉我那是累瞎的。
我的编制在三队,鲜有机会与丁四聊侃,曾见他在四队的地头上煽侃,年轻人围坐在周边仰天大笑,显然这老头不乏魅力与幽默。一日路遇,他话语不多,仍是谦恭而不失自尊、亲切而又保持距离。“当初这里是啥样?”我问。丁四挥手比划“甸子上的草有一人高,狼比牲口多……”问及三合屯的称谓始于何时,丁四茫然。我还想问他,何年何月来到这里?初来时窝铺搭在何处?开垦的第一块土地坐落在何方?还有,那顶富农的帽子所来何由……
遥想当年,丁四也是我辈初到三合屯的年龄,血气方刚,为生活所迫而来,亦怀开疆拓土的情怀,如今尚有谁记得他。
后来我走了,再后来三合屯的知青都走了。
给他坟前立块碑吧——开山立屯第一人。
四婶
先有四叔,后有四婶。四叔叫毕奎祥,行四,人称毕四。毕四的侄子叫毕世忠,长我四岁,我是随毕世忠叫的四叔。毕世忠是我们接触最早的社员之一,言谈举止不同于普通农民。因他家是富农成分,要不起码也得当个生产队长。他求知的欲望很强,也很想和知青交往,又多有顾忌。但是,我们相处的很好,直到今天。
1969年春,五七办下拨知青安家费。大队开始为知青选址盖房,四个生产队各领承建四间房的任务,一共是16间,尽管四队没有知青。我被选人二队的“泥水把”,七个人中就有毕世忠叔侄。从此,我认识了老实巴交、谨小慎微、既能干又不善言辞的毕奎祥。
“十一”前,集体户的新居落成,我们陆续人住。食堂也改成以队为基础,我在二队做饭,过日子的事就由我张罗。很快到了积酸菜的时节,按老乡的办法,编个没底的囤,埋在外屋墙角。 上山扫回山榆树叶,碾碎过箩,选好白菜,待用。积酸菜那天,来了一位老乡大婶,亲手操作,并安排我们打下手。她是谁?谁派来的?她没说,我们也没问,认为是生产队派来的。只见她先把榆树叶用开水沏一下和好,像贴饼子一样,从囤子的底部开始,一直贴到上口。榆树叶面很粘,牢牢地依附在囤子内侧,接着再把烫好的菜叶,依次从底部贴到榆树叶面上,积酸菜的囤子就这么做成了。然后,把焯好晾凉的白菜均匀地码到囤子里,直到高出囤口,上面压一块石头。再告诉我们何时续水,何时加入咸盐。而后,悄然离去。整个过程,除交待积酸菜的工序,没说过一句多余的话。当时一切都在初创,条件简陋之极,没留她吃饭,甚至连句感谢的话都没说。
1970年春天,从北京回来后的一天,我和知青高艾从毕四家门口路过,毕四邀我们进屋,并留我们吃饭。我才发现帮我们积酸菜的就是毕四家里的,毕世忠的四婶。从此,我们也随着叫他四婶,但从没提过积酸菜的事。
1974年底,我招工去了煤矿。1979年春,我办回北京。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开始怀旧,人们说怀旧证明老了。我想起第一次积酸菜时,帮助指导我们的四婶。猛然意识到四婶去帮忙不是生产队指派,一定是毕奎祥叫她去的,而且是冲我去的,这么多年都没往那儿想。真后悔,当年对四婶的帮助竟没表达谢意,怎么那么不懂事呢?要说20岁也不小了。四婶会怎么想呢?此后,我心里一直感到不安,总觉愧对四婶,我真怕四婶会因家庭成分不好,而受到伤害。
90年代中,毕世忠路过北京,在我家喝酒。我特意问了四叔四婶的近况,毕世忠告诉我他们老两口都很好。我请他回去向四婶转告我的歉意,并说有机会一定要回去看望他们,并当面致谢。
1998年上山下乡30周年之际,我参加了扎旗知青返乡团,因扎旗的水灾没有成行。2006年夏,当我踏上三合屯这片热土的时候,二位老人都已作古。今天,我想郑重地对四叔四婶说声谢谢!对当年的失礼说一声对不起!但愿他们在天有知。
不亮是不亮的了
和三合屯知青接触多的人,都听说过“不亮是不亮的了,早吃晚不得(dei)”这个嗑,嗑出自三合屯三队的大黑鹿之口。
此公姓鹿,我至今不知道他叫什么,三合屯的人都管他叫大黑鹿。四十多岁年纪,辽宁黑山人,一口标准的辽西口音,身高1.8米开外,脸色黝黑,发须皆是自来卷。长年一身黑色衣裤,夏天无论何时,都是披衣背手而行,坦露出黑色胸膛,与脸色无异。迎面走来,先看到他的是一双白眼球。家里孩子很多,只有长子小黑鹿在粮站干活,其余皆未成年。老婆又不是个好“匣子”,有柴一灶,有米一锅。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日子过得比别人家都显得紧巴。
一年八月节来临,大黑鹿也设法弄来了几斤白面,怎么着也得吃顿饺子让大人孩子过个节呀。十四晚饭后,就把饺子包好,只等天亮煮饺子吃。天黑了铺炕睡觉,躺下后,一家人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不知过了多少时候,看看天,不亮。躺下,还是睡不着。再看看天,还是不亮。越睡不着,越饿。越饿,越想着天快点亮好吃饺子。越想饺子,越睡不着。时间好像凝固了一样,不管怎么等,天就是不亮。大黑鹿实在是等不起了,突然大喊一声:“芸哎,起来!烧火煮饺子,不亮是不亮的了,早吃晚不得!”芸是大黑鹿的长女,应声而起。一家人狼吞虎咽,顷刻之间就把饺子吃完了。出门看看,天仍未明。
这是三合屯最著名的段子,老幼皆知。并且早已运用到了日常生活中。只要有人说不亮是不亮的了,不管是什么时候,大家都能心领神会,那一定是不再等了,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吧。
三十多年过去了,不知大黑鹿是否还健在,小黑鹿及芸们的生活是否步入了小康,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经典句式还会长久地流传在三合屯人的口中。
我觉着轻快多了
李金水,男,因为是驼背,三十多岁仍孑然一身。某日,听说哲北有个黑狗大夫,是治疗骨科病的高手,连大队长刘万海骑马摔断的腿都接好了。李金水认为自己得的也是骨科病,决心一试。
李金水骑着毛驴赶了四十多里路,来到哲北,好不容易找到了黑狗大夫。黑狗大夫听罢病情,心中觉得好笑,但又不能拒绝,说:好,先交十块钱吧。那时十块钱可不是个小数目,好几天才能挣来,还得赶上好年头。李金水为了治好驼背,毅然从兜里掏出皱皱巴巴的两张五元人民币,交到大夫手上。大夫说:脱了上衣,冲墙站好。李金水按照大夫的吩咐,做好准备。只见黑狗大夫拿出一瓶白酒,含了一口,照罗锅上喷去。然后抬腿照李的屁股上就是一脚,口中道:就这么治罗锅。如此两脚,李害怕脑袋撞到墙上,腰也跟着硬挺了两回。黑狗大夫接着问:你觉着怎么样了?李回答:我觉着轻快多了。花了十块钱,挨了两脚。结果,只觉着轻快多了而已,就结束了治疗。
从哲北回来,李金水依然驼背,但治罗锅的事不胫而走,成为三合屯永远的笑谈。虽然这是个真实的笑话,但它是苦涩的,所以我把真名隐去。我们从笑话中看到了李金水的愚昧无知,也反映出民间大夫唯利是图,缺少医德的一面,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医疗条件的落后。列位看官!不定哪天你们碰上三合屯的人问你觉着怎么样了的时候,你一定要回答:我觉着轻快多了,备不住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喜剧效果。
(本文编辑:李 焱)
一年、两年,十年、二十年,至今四十年,曾经的知青老矣,然8·26依旧是聚首的日子,、话题依旧,历久弥新,仿佛四十年的光阴只有那三年、五年被我们留住。
知青们
三合屯,蹋在大兴安岭一隅,距力河西北30里,两面山一面水,地跨两倘川,乃富足之乡;四季景色,以秋季最佳,火红的山杏叶、红黄绿交织的柞树叶,自石匠山往西,蚕场沟、马场沟,绵延十余里,何其壮哉。
三合屯的农民,纯朴,智商不低,能力亦不可小觑,常令我辈称奇,虽然大字不识几斗,但若假以机会,封侯拜相,未尝不能。
知青集体户,初有男女28名,长者年22,小者14,学历从小学5年级至高中3年级不等。其中,好学者有之,好战者有之,鸡鸣狗盗者亦有之。数年间,大家分分合合,合多分少。鼎盛时,三十多个男女,几亩菜园,一只狗、一头骡、一群鸡、十几头猪,堪称三合屯的首户,扎鲁特旗的名门。日子过得红火,故事自然就扯啦。
年轻,力壮,皮肉之苦不在话下,那点农活不怵。春种秋收、田里场院、脱坯打墙,令村里的老少青壮瞠目。男青日工12分寻常,只薅地算是走麦城,那真是戏耍男人的活计。女青也非寻常,你要没娶三合屯的女青,悔吧。
闲时,男青这边,有人手舞足蹈煽侃;有人大呼小叫拱猪敲牌;更有手不释卷者,孜孜以求。犹记得,逢十五,皓月当空,或于半山之处,或倚窗外门前,望月高歌,声达远山,直震得全村犬吠驴鸣,那才算是倾泻满腔的离愁思绪。
吃饭,民以食为天,一天三顿。炕头的语录是“闲时吃稀,忙时吃干”,透露出饥荒年月的惨景。好在三合屯富裕,插青又都是一等一的壮劳力,口粮加工分粮,大锅饭一直吃下来竟没亏空。要感谢女青,那么多年没怨言,不然早就挑锅分灶了。
园子,知青宿舍后院,三亩开外,土墙围合,倾注了不知多少汗水。一年中三季瓜菜不断,清明过后的羊角葱、立夏过后的生菜,端午过后陆续丰富起来,芫荽、角瓜、茄子、豆角,还有更多让乡亲们咂嘴的物什。
客人,集体户客人不断,本村的青年男女、老少爷们,外村的知青更是常客,尤其是农闲的日子。年节款待客人,杀猪宰羊,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热闹。酒足饭饱,吹拉弹唱,夤夜达旦,不知今夕何夕。听说扎鲁特旗的知青,几乎都吃过三合屯的饭。呵呵,没去吃过也别后悔啦。
好景不长。9·13,副统帅跑了,神殿轰然倒塌,“其成也勃焉,其败也忽焉”。梦醒,愤怒。觉悟得真晚。很傻,很天真。
走,回北京。那真(可)不是说着玩的,真叫“杀开一条血路”。从1973年10月到1974年9月,整整一年,才完成从农民到居民的身份转变,犹记得街道办的一位女办事员差点被我薅掉衣领。想当初从居民到农民的身份转变仅以小时计。
至今户口本上迁入地一栏注明:扎鲁特旗。
城乡二元与人分九等的状况让人刻骨铭心,毕业论文曾经拟题“中国户籍制度研究”,不了了之。后闻此题目已有专著,寻思找来一读。
丁四
三合屯是个典型的由移民外来户构成的村落。据我推测,从立屯至今,历史不过七八十年,比不得关里那些动辄千百年历史的村落,没有可作炫耀的故事,也没出过光宗耀祖的士子举人,但屯里不乏令人亲近尊敬的父老,至今令我怀念且唏嘘的是一位人称丁四的农民。怀念,不止因为他是三合屯立屯的第一人,还有他的举止音容;唏嘘,是因为那荒悖年代罩在他身上的富农头衔,让人欲尊敬而不能、欲知之而不得。
1968年的三合屯,户不足百,人不过千,六十多岁尚能下地干活者,屈指可数,丁四是其一。我已经记不起他的名字,村里的长者称其四哥,壮者称其四叔;背地里众人言及,就是丁四。我不知其生辰,今天如果他活着的话当在百岁以上。初识,印象极深,秋日的夕阳下,一老者沿街自东走来,高近1米8,大骨架,直身板,长方脸,清瘦,发花白,步履舒缓稳重,左手引驴,右肩一柄长把钐刀。及至近前,我打招呼,“您老干啥去啦?”老者身微前倾,点头,“呵呵,抽空打点羊草,冬天喂毛驴子。”浑厚略带沙锣般的嗓音,语气乐观豁达。搭讪着相对而过,我转身望着那老而不衰的背影称奇,当年定是闯关东的壮汉。不久,我略知丁四的身世:坐地户,能干,辽宁建平人,是最初到三合屯落地垦荒者,现编制在四队,成分富农。
初冬,大队安排忆苦会,前场戏是批斗地富反坏,午后我去大队长家请示,路上恰与丁四相遇,还未等我上前搭话,左边厢就有出言:“四叔啊,晚上大队有会,你就去吧。”发话者大队长。“您吃了吗?”我问。“呵呵,吃啦吃啦。”丁四答。言语间,丁四的表情有些黯然,那并不显苍老的脸上,左眼有些异样。晚上,台前站了一排“牛鬼”,约六七人,丁四位列其中。山呼中,丁四略屈身、低头,不失自尊,想必这阵势久经了。
后来,我注意到丁四的左眼内有白晕,老人们告诉我那是累瞎的。
我的编制在三队,鲜有机会与丁四聊侃,曾见他在四队的地头上煽侃,年轻人围坐在周边仰天大笑,显然这老头不乏魅力与幽默。一日路遇,他话语不多,仍是谦恭而不失自尊、亲切而又保持距离。“当初这里是啥样?”我问。丁四挥手比划“甸子上的草有一人高,狼比牲口多……”问及三合屯的称谓始于何时,丁四茫然。我还想问他,何年何月来到这里?初来时窝铺搭在何处?开垦的第一块土地坐落在何方?还有,那顶富农的帽子所来何由……
遥想当年,丁四也是我辈初到三合屯的年龄,血气方刚,为生活所迫而来,亦怀开疆拓土的情怀,如今尚有谁记得他。
后来我走了,再后来三合屯的知青都走了。
给他坟前立块碑吧——开山立屯第一人。
四婶
先有四叔,后有四婶。四叔叫毕奎祥,行四,人称毕四。毕四的侄子叫毕世忠,长我四岁,我是随毕世忠叫的四叔。毕世忠是我们接触最早的社员之一,言谈举止不同于普通农民。因他家是富农成分,要不起码也得当个生产队长。他求知的欲望很强,也很想和知青交往,又多有顾忌。但是,我们相处的很好,直到今天。
1969年春,五七办下拨知青安家费。大队开始为知青选址盖房,四个生产队各领承建四间房的任务,一共是16间,尽管四队没有知青。我被选人二队的“泥水把”,七个人中就有毕世忠叔侄。从此,我认识了老实巴交、谨小慎微、既能干又不善言辞的毕奎祥。
“十一”前,集体户的新居落成,我们陆续人住。食堂也改成以队为基础,我在二队做饭,过日子的事就由我张罗。很快到了积酸菜的时节,按老乡的办法,编个没底的囤,埋在外屋墙角。 上山扫回山榆树叶,碾碎过箩,选好白菜,待用。积酸菜那天,来了一位老乡大婶,亲手操作,并安排我们打下手。她是谁?谁派来的?她没说,我们也没问,认为是生产队派来的。只见她先把榆树叶用开水沏一下和好,像贴饼子一样,从囤子的底部开始,一直贴到上口。榆树叶面很粘,牢牢地依附在囤子内侧,接着再把烫好的菜叶,依次从底部贴到榆树叶面上,积酸菜的囤子就这么做成了。然后,把焯好晾凉的白菜均匀地码到囤子里,直到高出囤口,上面压一块石头。再告诉我们何时续水,何时加入咸盐。而后,悄然离去。整个过程,除交待积酸菜的工序,没说过一句多余的话。当时一切都在初创,条件简陋之极,没留她吃饭,甚至连句感谢的话都没说。
1970年春天,从北京回来后的一天,我和知青高艾从毕四家门口路过,毕四邀我们进屋,并留我们吃饭。我才发现帮我们积酸菜的就是毕四家里的,毕世忠的四婶。从此,我们也随着叫他四婶,但从没提过积酸菜的事。
1974年底,我招工去了煤矿。1979年春,我办回北京。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开始怀旧,人们说怀旧证明老了。我想起第一次积酸菜时,帮助指导我们的四婶。猛然意识到四婶去帮忙不是生产队指派,一定是毕奎祥叫她去的,而且是冲我去的,这么多年都没往那儿想。真后悔,当年对四婶的帮助竟没表达谢意,怎么那么不懂事呢?要说20岁也不小了。四婶会怎么想呢?此后,我心里一直感到不安,总觉愧对四婶,我真怕四婶会因家庭成分不好,而受到伤害。
90年代中,毕世忠路过北京,在我家喝酒。我特意问了四叔四婶的近况,毕世忠告诉我他们老两口都很好。我请他回去向四婶转告我的歉意,并说有机会一定要回去看望他们,并当面致谢。
1998年上山下乡30周年之际,我参加了扎旗知青返乡团,因扎旗的水灾没有成行。2006年夏,当我踏上三合屯这片热土的时候,二位老人都已作古。今天,我想郑重地对四叔四婶说声谢谢!对当年的失礼说一声对不起!但愿他们在天有知。
不亮是不亮的了
和三合屯知青接触多的人,都听说过“不亮是不亮的了,早吃晚不得(dei)”这个嗑,嗑出自三合屯三队的大黑鹿之口。
此公姓鹿,我至今不知道他叫什么,三合屯的人都管他叫大黑鹿。四十多岁年纪,辽宁黑山人,一口标准的辽西口音,身高1.8米开外,脸色黝黑,发须皆是自来卷。长年一身黑色衣裤,夏天无论何时,都是披衣背手而行,坦露出黑色胸膛,与脸色无异。迎面走来,先看到他的是一双白眼球。家里孩子很多,只有长子小黑鹿在粮站干活,其余皆未成年。老婆又不是个好“匣子”,有柴一灶,有米一锅。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日子过得比别人家都显得紧巴。
一年八月节来临,大黑鹿也设法弄来了几斤白面,怎么着也得吃顿饺子让大人孩子过个节呀。十四晚饭后,就把饺子包好,只等天亮煮饺子吃。天黑了铺炕睡觉,躺下后,一家人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不知过了多少时候,看看天,不亮。躺下,还是睡不着。再看看天,还是不亮。越睡不着,越饿。越饿,越想着天快点亮好吃饺子。越想饺子,越睡不着。时间好像凝固了一样,不管怎么等,天就是不亮。大黑鹿实在是等不起了,突然大喊一声:“芸哎,起来!烧火煮饺子,不亮是不亮的了,早吃晚不得!”芸是大黑鹿的长女,应声而起。一家人狼吞虎咽,顷刻之间就把饺子吃完了。出门看看,天仍未明。
这是三合屯最著名的段子,老幼皆知。并且早已运用到了日常生活中。只要有人说不亮是不亮的了,不管是什么时候,大家都能心领神会,那一定是不再等了,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吧。
三十多年过去了,不知大黑鹿是否还健在,小黑鹿及芸们的生活是否步入了小康,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经典句式还会长久地流传在三合屯人的口中。
我觉着轻快多了
李金水,男,因为是驼背,三十多岁仍孑然一身。某日,听说哲北有个黑狗大夫,是治疗骨科病的高手,连大队长刘万海骑马摔断的腿都接好了。李金水认为自己得的也是骨科病,决心一试。
李金水骑着毛驴赶了四十多里路,来到哲北,好不容易找到了黑狗大夫。黑狗大夫听罢病情,心中觉得好笑,但又不能拒绝,说:好,先交十块钱吧。那时十块钱可不是个小数目,好几天才能挣来,还得赶上好年头。李金水为了治好驼背,毅然从兜里掏出皱皱巴巴的两张五元人民币,交到大夫手上。大夫说:脱了上衣,冲墙站好。李金水按照大夫的吩咐,做好准备。只见黑狗大夫拿出一瓶白酒,含了一口,照罗锅上喷去。然后抬腿照李的屁股上就是一脚,口中道:就这么治罗锅。如此两脚,李害怕脑袋撞到墙上,腰也跟着硬挺了两回。黑狗大夫接着问:你觉着怎么样了?李回答:我觉着轻快多了。花了十块钱,挨了两脚。结果,只觉着轻快多了而已,就结束了治疗。
从哲北回来,李金水依然驼背,但治罗锅的事不胫而走,成为三合屯永远的笑谈。虽然这是个真实的笑话,但它是苦涩的,所以我把真名隐去。我们从笑话中看到了李金水的愚昧无知,也反映出民间大夫唯利是图,缺少医德的一面,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医疗条件的落后。列位看官!不定哪天你们碰上三合屯的人问你觉着怎么样了的时候,你一定要回答:我觉着轻快多了,备不住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喜剧效果。
(本文编辑:李 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