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缘头活水来”。要写出好文章,极其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具备一定的生活积累和感悟。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作成什么文字。”要唤起、激发学生的写作冲动,既在于使学生都能够乐于倾吐,也在于使学生都有“生活的积蓄”可以倾吐,并因此促使学生积极地挖掘“生活的积累”来主动倾吐,从而大大地激发、延续、发展学生的写作热情。教师充分利用和挖掘生活中的知识,在教学活动中联系生活中的问题,从中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现实生活实际出发,建立在学生生动丰富的生活背景上,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等学习方式感受价值与作用,树立学习信心;让学生感受到素材其实是源于生活且无处不在的。让学生体会乐学活学,提高作文水平。
【关键词】素材积累 观察 活动 阅读 习作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生活就如源泉,文章就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会活泼地流个不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作成什么文字。”由此可见,丰富多彩的生活是作文材料的源泉,如果离开了生活,作文就成了无源之水。写作教学也应该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一、练观察
观察是人们摄取外界信息的第一扇窗口,观察与写作的关系最密切;它可以获取第一手材料,是人们获得写作支持的主要途径。
要全面:所谓全面,就是对事物的全貌、事物发展的全过程、事物的构成部分,以及事物彼此之间的关系,从头至尾、由此及彼地进行观察。如对于人,可以从外貌、动作、语言等方面去观察。例如从《故宫博物院》一文,作者对故宫博物院的观察很全面,抓住了故宫的总体特征,使人们对故宫的总体布局、建筑结构、宫殿房屋等有一个清晰完整的印象。学完这篇课文后,我当即布置了一篇作文《我们的教学大楼》,要求学生课后仔细全面观察教学大楼的位置、总体特征、布局等,然后作文,结果大部分同学都写得很科学。
全面观察同细致观察在观察活动中往往是同时进行,有机结合的,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一切手段调动学生的观察积极性,坚持在观察中积累素材、掌握方法。
二、验活动
学生由于学习负担重、学校生活单调,教师应有计划、有目的、精心地设计各种活动和组织学生深入社会,使学生具体地感受生活中的人和事,以及大自然中的美,广泛地收集写作素材,从而达到“见多识广”的目的。
教师应该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有益的集体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写作题材。如春秋游、野炊、故事会、辩论会、主题班会、演讲比赛、文艺晚会等。精心设计活动,使学生亲身感受体验丰富多彩的生活,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体会集体的温暖。这样,在写作中就会有话说,从而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三、指导课外阅读
加强学生课外阅读,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实践证明,课外阅读广泛的学生写作能力明显增强,词汇量也明显放大。知识的构成是精与博的结合。只精读不博读,知识面窄;相反,知识点就不扎实,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精读是为了打好基础的底子,要从历代名著和现代优秀作品中先择文质兼美的作品读。
四、写阅读笔记
常言“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阅读不做笔记,如过眼烟云,无踪无迹。阅读笔记常见的类型有下列一些:1.做摘记(根据对读物的理解和需要,把读物中的重要观点、典型事例、精彩句子或段落、名言妙语、谚语典故和史实等,及时分类摘抄在笔记本或卡片上。) 2.写提要(把读物的内容、要点、基本情节归纳缩写。)3.写心得(写出感想和收获、疑问和评价。)
五、训练灵感
写作灵感来自对生活的感悟。作文的成熟,来自于思想的成熟。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作文如做人,只有诚实,才能打动人,才能走向成功。只有冲破思想的牢笼,“带着真情实感的热情和勇气,走进作文和生活的广阔天地,我们才能找回‘失落的自我’,找回‘失落的自由个性和人格尊严’”。
感悟是需有自己的思想的。要能感悟,就必然要积累。我想,积累,需要阅读,需要名家名著,需要“优秀作文选”。优秀作文出自同龄人之手,亲切可比,能激发你的写作欲望。与此同时,还需要生活的积累,一方面要做有心人,用心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真情去体验,挖掘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之处;另一方面需要借助报刊电视等媒体,看看外面的世界,拓宽视野,扩大知识面。积累之中,更要融会贯通,没有批评的吸收,就会使思想僵化,走进固有的套路,文章同样会程式化、概念化,失去个性。
总之,“作文要有‘意’,要让学生用个人独特的视角去看自我,去看世界;作文要有‘情’,文章要饱含对生活的深刻感受。”“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训练学生作文,必须注重于倾吐他们的生活积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叶老的谆谆教诲应该是我们新一代的语文老师认真秉承和发扬的。
(作者单位:南京市江宁中等专业学校)
编辑/张俊英
【关键词】素材积累 观察 活动 阅读 习作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生活就如源泉,文章就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会活泼地流个不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作成什么文字。”由此可见,丰富多彩的生活是作文材料的源泉,如果离开了生活,作文就成了无源之水。写作教学也应该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一、练观察
观察是人们摄取外界信息的第一扇窗口,观察与写作的关系最密切;它可以获取第一手材料,是人们获得写作支持的主要途径。
要全面:所谓全面,就是对事物的全貌、事物发展的全过程、事物的构成部分,以及事物彼此之间的关系,从头至尾、由此及彼地进行观察。如对于人,可以从外貌、动作、语言等方面去观察。例如从《故宫博物院》一文,作者对故宫博物院的观察很全面,抓住了故宫的总体特征,使人们对故宫的总体布局、建筑结构、宫殿房屋等有一个清晰完整的印象。学完这篇课文后,我当即布置了一篇作文《我们的教学大楼》,要求学生课后仔细全面观察教学大楼的位置、总体特征、布局等,然后作文,结果大部分同学都写得很科学。
全面观察同细致观察在观察活动中往往是同时进行,有机结合的,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一切手段调动学生的观察积极性,坚持在观察中积累素材、掌握方法。
二、验活动
学生由于学习负担重、学校生活单调,教师应有计划、有目的、精心地设计各种活动和组织学生深入社会,使学生具体地感受生活中的人和事,以及大自然中的美,广泛地收集写作素材,从而达到“见多识广”的目的。
教师应该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有益的集体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写作题材。如春秋游、野炊、故事会、辩论会、主题班会、演讲比赛、文艺晚会等。精心设计活动,使学生亲身感受体验丰富多彩的生活,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体会集体的温暖。这样,在写作中就会有话说,从而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三、指导课外阅读
加强学生课外阅读,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实践证明,课外阅读广泛的学生写作能力明显增强,词汇量也明显放大。知识的构成是精与博的结合。只精读不博读,知识面窄;相反,知识点就不扎实,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精读是为了打好基础的底子,要从历代名著和现代优秀作品中先择文质兼美的作品读。
四、写阅读笔记
常言“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阅读不做笔记,如过眼烟云,无踪无迹。阅读笔记常见的类型有下列一些:1.做摘记(根据对读物的理解和需要,把读物中的重要观点、典型事例、精彩句子或段落、名言妙语、谚语典故和史实等,及时分类摘抄在笔记本或卡片上。) 2.写提要(把读物的内容、要点、基本情节归纳缩写。)3.写心得(写出感想和收获、疑问和评价。)
五、训练灵感
写作灵感来自对生活的感悟。作文的成熟,来自于思想的成熟。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作文如做人,只有诚实,才能打动人,才能走向成功。只有冲破思想的牢笼,“带着真情实感的热情和勇气,走进作文和生活的广阔天地,我们才能找回‘失落的自我’,找回‘失落的自由个性和人格尊严’”。
感悟是需有自己的思想的。要能感悟,就必然要积累。我想,积累,需要阅读,需要名家名著,需要“优秀作文选”。优秀作文出自同龄人之手,亲切可比,能激发你的写作欲望。与此同时,还需要生活的积累,一方面要做有心人,用心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真情去体验,挖掘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之处;另一方面需要借助报刊电视等媒体,看看外面的世界,拓宽视野,扩大知识面。积累之中,更要融会贯通,没有批评的吸收,就会使思想僵化,走进固有的套路,文章同样会程式化、概念化,失去个性。
总之,“作文要有‘意’,要让学生用个人独特的视角去看自我,去看世界;作文要有‘情’,文章要饱含对生活的深刻感受。”“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训练学生作文,必须注重于倾吐他们的生活积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叶老的谆谆教诲应该是我们新一代的语文老师认真秉承和发扬的。
(作者单位:南京市江宁中等专业学校)
编辑/张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