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课程改革;内容更新;多轨制课程结构;评估手段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02(B)—0030—01
更新课程内容——人人都学有用的数学
数学课程内容,不仅要适应当今社会科技、经济迅猛发展的潮流,而且要超越现实,预测未来信息时代对人类数学素质的要求,更要关注数学本身的发展,并兼顾学生的身心发展。基于以上因素,新大纲本着“精减实用”的原则,对课程内容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更新,删减了一些陈旧、用处不大且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困难的内容,如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方程、三角函数、立体几何面积、体积的计算等传统内容,并适当降低了某些内容的理论要求,相应地增加了简易逻辑、向量、概率、统计及微积分初步等具有广泛用途的现代数学知识。这不仅扩大了教材的知识面,而且有力地缩小了我国与发达国家高中数学课程的差距,体现了数学作为“服务性学科”的特色。
构建多轨制课程结构——学生选学不同的数学
高中数学课程肩负着提高国民素质与培养、选拔英才的双重使命,因此,依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毕业后的多种去向,构建富有弹性的多轨制课程结构势在必行。
新大纲对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实行以必修课为主,限定选修课、任意选修课相结合的课程结构模式,并规定“二一分段,三种水平”的教学要求。这一基础、广泛的多层次平衡课程体系,为所有学生提供了重要的、共同的核心课程,确保基础教育的全体高中学生达到大纲要求的能力“下限”(即“教学目标”)的规格及质量标准,又兼顾学生个体差异,选择与其能力相适应的有价值的分流领域。这样,数学不仅是为“英才”而设,更是在自然而然地教育着许许多多的“英才”,更好地实现教育的公平与效益。
立足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师生双向生动、活泼的“教”与“学”
新大纲提出,“要引导学生在学好数学概念的基础上,掌握数学规律”,并要求“教学要立足于把学生的思维展开”,在注重知识培养的同时,把促进学生的潜能发展及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力提高到教育面向未来的战略高度。
数学教学是数学知识教学与数学思维活动的有机结合,教师不仅要从理论上阐明系统的知识,更应根据数学学科特点,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站在方法论高度,创设数学发现活动的模拟情境,揭示理论背后丰富多彩的事实。通过“问题解决”的探索和分析,实行以推理、判断为特征的课堂教学结构改革,由“传授知识”的权威模式向以“激励学生”为特色的探索模式转变,引导学生开展猜测、讨论,为其提供发现(发明)的条件,可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构建带上个人烙印的高度同化的数学认知结构。
改革测试评估手段——激励每个学生力争可能达到的最大进步
新大纲要求“要注意评估手段和方法的改革”。传统测试将常模参照评价作为唯一方式,把学生的成绩与同班或同龄学生的成绩相比,以确定其等级,激励学生与其他学生竞争。这种“心理测定性”评价,以同一考试模式铸造、培养学习基础、心理发展水平各异的学生,无视其在学习掌握速度、理解水平方面的巨大差别,不能真正反映学生的成绩与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因而缺乏教育性。
以促进每个学生都有效参与学习的“大众数学”,其目的是“吸引人们进一步深入地学习”。这样,长期颇受冷落的标准参照评价和领域参照评价,就是更为可取的测试方式。标准参照评价,把成绩与既定目标相对照,衡量学生与目标的前进程度,鼓励学生与客观的标准竞争;领域参照评价,以每个学生绝对的优势与弱点评价其完成学习的好坏,引导学生与自己竞争。这种“教育测定性”,关心个人内部发展,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与希望,特别对中等生和后进生更为有效。
总之,新《高中数学教学大纲》绘制了21世纪数学课程改革的蓝图,撒播了“大众数学”的种子,定位了数学教育之根本意义在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使学生领会数学的精神,独立、创造性地促使“问题解决”,在未来被数字笼罩的网络经济社会中,以量化思维学会生存。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02(B)—0030—01
更新课程内容——人人都学有用的数学
数学课程内容,不仅要适应当今社会科技、经济迅猛发展的潮流,而且要超越现实,预测未来信息时代对人类数学素质的要求,更要关注数学本身的发展,并兼顾学生的身心发展。基于以上因素,新大纲本着“精减实用”的原则,对课程内容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更新,删减了一些陈旧、用处不大且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困难的内容,如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方程、三角函数、立体几何面积、体积的计算等传统内容,并适当降低了某些内容的理论要求,相应地增加了简易逻辑、向量、概率、统计及微积分初步等具有广泛用途的现代数学知识。这不仅扩大了教材的知识面,而且有力地缩小了我国与发达国家高中数学课程的差距,体现了数学作为“服务性学科”的特色。
构建多轨制课程结构——学生选学不同的数学
高中数学课程肩负着提高国民素质与培养、选拔英才的双重使命,因此,依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毕业后的多种去向,构建富有弹性的多轨制课程结构势在必行。
新大纲对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实行以必修课为主,限定选修课、任意选修课相结合的课程结构模式,并规定“二一分段,三种水平”的教学要求。这一基础、广泛的多层次平衡课程体系,为所有学生提供了重要的、共同的核心课程,确保基础教育的全体高中学生达到大纲要求的能力“下限”(即“教学目标”)的规格及质量标准,又兼顾学生个体差异,选择与其能力相适应的有价值的分流领域。这样,数学不仅是为“英才”而设,更是在自然而然地教育着许许多多的“英才”,更好地实现教育的公平与效益。
立足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师生双向生动、活泼的“教”与“学”
新大纲提出,“要引导学生在学好数学概念的基础上,掌握数学规律”,并要求“教学要立足于把学生的思维展开”,在注重知识培养的同时,把促进学生的潜能发展及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力提高到教育面向未来的战略高度。
数学教学是数学知识教学与数学思维活动的有机结合,教师不仅要从理论上阐明系统的知识,更应根据数学学科特点,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站在方法论高度,创设数学发现活动的模拟情境,揭示理论背后丰富多彩的事实。通过“问题解决”的探索和分析,实行以推理、判断为特征的课堂教学结构改革,由“传授知识”的权威模式向以“激励学生”为特色的探索模式转变,引导学生开展猜测、讨论,为其提供发现(发明)的条件,可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构建带上个人烙印的高度同化的数学认知结构。
改革测试评估手段——激励每个学生力争可能达到的最大进步
新大纲要求“要注意评估手段和方法的改革”。传统测试将常模参照评价作为唯一方式,把学生的成绩与同班或同龄学生的成绩相比,以确定其等级,激励学生与其他学生竞争。这种“心理测定性”评价,以同一考试模式铸造、培养学习基础、心理发展水平各异的学生,无视其在学习掌握速度、理解水平方面的巨大差别,不能真正反映学生的成绩与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因而缺乏教育性。
以促进每个学生都有效参与学习的“大众数学”,其目的是“吸引人们进一步深入地学习”。这样,长期颇受冷落的标准参照评价和领域参照评价,就是更为可取的测试方式。标准参照评价,把成绩与既定目标相对照,衡量学生与目标的前进程度,鼓励学生与客观的标准竞争;领域参照评价,以每个学生绝对的优势与弱点评价其完成学习的好坏,引导学生与自己竞争。这种“教育测定性”,关心个人内部发展,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与希望,特别对中等生和后进生更为有效。
总之,新《高中数学教学大纲》绘制了21世纪数学课程改革的蓝图,撒播了“大众数学”的种子,定位了数学教育之根本意义在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使学生领会数学的精神,独立、创造性地促使“问题解决”,在未来被数字笼罩的网络经济社会中,以量化思维学会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