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发育异常儿童抚养性别再认识

来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sonch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出生时外阴性别不明是性发育异常(DSD)患儿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如何确认DSD患儿的最佳抚养性别,对临床医师和患者家庭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曾经一度把外生殖的表型及手术矫形的难易作为决定抚养性别的关键;后来性腺组织病理被当作确定抚养性别的主要依据;再后来性染色体及相关基因逐渐在抚养性别确定中居于重要地位。近年来研究发现,胚胎期受激素及性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大脑性别的分化要远早于性腺分化,大脑性别差异对后续社会心理性别的影响逐渐受到重视。近10年来,随着分子基因诊断及腔镜技术的发展,DSD患儿性别选择观念也在不断更新,现就DSD患儿抚养性别确定中的一些新观点及争议问题进行简要评述,重点强调多学科团队合作在性别选择中的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单中心住院儿童青少年糖尿病的流行特征、临床分型、临床表现特点及胰岛自身抗体检出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首都儿科研究所教学医院内分泌科病房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431例新诊断儿童青少年糖尿病患儿的病历资料,包括每年的患儿人数、各型糖尿病所占比例、患儿的一般情况、家族史、血糖、尿糖及尿酮体、血气分析、空腹C肽、胰岛自身抗体检测结果。结果431例糖尿病患儿中,1型糖尿病(T1
目的探讨儿童甲状腺受累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的临床特点,提高对儿童甲状腺受累LCH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甲状腺受累LCH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甲状腺功能、治疗及预后。结果556例LCH患儿中甲状腺受累LCH患儿8例,占同期LCH患儿的1.44%(8/556例),该组患儿发病年龄(平
1型糖尿病(T1DM)是儿童期较为常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之一,目前仍缺乏有效预防和治愈方法。不断提高临床对于儿童T1DM发病机制和起病规律的认识,提高早期诊断率,及时开展有效的临床干预是目前儿童T1DM诊治领域研究热点之一。现就近3~5年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目的总结1例Rothmund-Thomson综合征(RTS)患儿的临床特点和RECQL4基因检测结果,并进行文献复习,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收集2016年6月于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诊治的RTS患儿的临床资料,抽取患儿及其父母静脉血2 mL,利用DNA提取试剂盒获取基因组DNA,应用PCR和DNA直接测序方法进行RECQL4基因突变检测。结果患儿1~2岁出现皮肤溃烂,牙龈溃烂,全身淋巴结大。头发及
性发育异常(disorders of sex development,DSD)是一组先天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具有显著差异性及高度遗传异质性。其中,46,XY DSD更是一系列难以归类、难以诊断及治疗的复杂性疾病。在诊断方面,应综合考虑患儿外生殖器评估情况、影像学检查(B超及磁共振成像)、性腺轴及垂体其他轴系功能评估结果(尤其是激发试验)进行不同病因的鉴别诊断。随着遗传学技术不断进步,基因精准医疗对揭
目的分析21羟化酶缺陷症(21-OHD)的临床表型和基因型的相关性及基因突变频率特点,为临床提供分子层面的诊断依据,并指导早期治疗。方法收集2008年9月至2016年12月在山西省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诊断为21-OHD的14例患儿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应用下一代高通量测序法(NGS)联合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LPA)对CYP21A2基因进行点突变和大片段缺失/重复检测,对获选的变异位点利用S
儿童甲状腺结节相比于成人在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及远期预后方面均有差异。儿童患者死亡风险小,而过于积极的治疗可能对其危害更大,成人的治疗方案对于儿童并不适用。儿童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评估主要依靠危险因素、甲状腺相关激素、超声检查及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等。儿童良性结节以随访观察为主,而恶性结节需手术治疗,且术后需密切随访,并实施后续治疗。
儿童遗传性脑白质营养不良是儿童遗传代谢病中常见却又具有诊断挑战性的一类疾病。确诊率低,早期诊断困难,临床医师对其认识不足。随着头颅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和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的应用,遗传性脑白质营养不良疾病逐渐增加至上百种。现重点阐述遗传性脑白质营养不良性疾病的分类、临床特点、特异性生化检查和影像学特征,并介绍高通量测序在该类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遗传性脑白质营养不良的认识。
期刊
目的探讨小婴儿无乳链球菌细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5月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15例小婴儿无乳链球菌细菌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结果15例患儿的脑脊液均符合细菌性脑膜炎诊断标准且培养出无乳链球菌,发病年龄5 d~3个月。15例均有发热,10例伴烦躁或易激惹,7例伴抽搐,5例伴嗜睡,3例伴吐奶或拒奶;7例并硬膜下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