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兰因 艺蕴深“潛”

来源 :今日华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_qing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为画,水为画
  画尽百态,万里江山皆能入画
  山为水墨,水为水墨
  水墨巅峰,世界万物皆可为水墨
  执笔蘸墨,听从心底最真诚的声音
  淘洗心情,沉淀升艺术之美
  寻奇探秘,如鱼翔海底,碰触灵魂
  与水交融,流转不息生命旋律
  至真至纯艺术梦
  2017年8月3日,“全球水墨画大展”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隆重开幕。本次展览由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位画家共同参与,书画爱好者可享受一场香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水墨盛宴。旅美画家虞兰因女士以她的水墨画作品《海底世界》惊艳了这场盛宴。
  艺术,是她今生最美的遇见。从7岁到70岁,从西画到国画,从传统山石的笔墨手法到现代水墨的实验性,从素描到各种拓印、流淌、洒泼、滴溅、水拓等技法,从具象到抽象,她把世界之美带进意境之中,收获锦簇花团,累累硕果。




  虞兰因女士出生於书香世家,她的父亲虞君质先生为台湾著名学者、艺术评论家,家庭的渊源,让她从小深受艺术的熏陶。她自幼喜好书画,曾先後师从黄君璧、高逸鸿、孙多慈等多位台湾国画名家。19岁台湾大学毕业之後,她赴美深造美术史,获得艺术创作和艺术理论双硕士学位,並掌握了西方当代抽象艺术。扎实的传统中国画技法功底、系统的中西艺术理论学习以及数十年的旅美经历,使虞兰因女士在长期的中西文化艺术浸染中,做到了对中西艺术手法的运用自如,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理念,开创了别具个性魅力的新画风。
  虞兰因女士常常会被问:“在艺术创作时,你是用英文思考还是用中文?”她回答不出来。“绘画艺术不同於其它,例如要做一个扬州炒饭,需要鸡蛋,米饭等材料,十分固定,无论是谁来做这道扬州炒饭,所需的材料都是这些。而在画画的时候,我到底是用中国的方法还是西方的方法,哪一笔是中国的、哪一笔是外国的,对我来说没有什麽界限可言,也不会去想这个界限在哪里。我只要对自己很诚恳,觉得很自由、很舒服就行,你是什麽样的人,就是什麽样的画。那是很自然的融合,如水乳交融,似血脈相连。”她说。


  对於艺术她就是这麽一个意念,至真至诚至性。她曾说每一件作品的诞生都像女性经历分娩,作品一旦完成就与“母亲”脱离了关係,因此她对每个“孩子”都精雕细琢,赋予“孩子”们独一无二的灵魂。
  虞兰因女士真诚地对待自己的内心,艺术在她的心里慢慢成熟,她逐渐找到了属於自己的东西,然後没有约束、没有捆绑让它发挥出来。
  对於绘画艺术,虞兰因女士可谓喜爱了大半辈子,执著了大半辈子。纯粹地行走於艺术之路上的她是幸运的,因为她不需要为生计发愁、奔波,她可以毫无负担地将绘画当做自己人生的一种生活方式,並能夠自由地选择这种生活方式,且心无旁骛地享受这种生活,全情投入其中,与精神的本能融合。这让虞兰因女士感到无比欢欣,无比满足。
  精神的本能融合,是很深层次的修炼,需要在人生丰富的历程中慢慢领悟,而人生的意义就是在活着的时候将自己的精神层次提高。虞兰因女士如此认为。也因此,她的每一幅艺术创作都是从她的灵魂出发,将灵魂深处挥之不去的东西、最想表现的东西表现出来,引起观者共鸣。“如此,这一辈子活着就有意义了。”虞兰因女士说。


  极趣极妙海底美
  虞兰因女士曾说:“每个人的基因不一样,自己先思索,去发掘挖掘自己身上那独特的、天生、适合自己的东西,非常关键。”她一直知道自己的优势所在,也从未停止思考与探索,於是,在近四十岁的时候,她选择了潛水,於潛水中改变自己,扩大格局,升华艺术造诣。
  1985年,虞兰因女士作为美国第一位华人艺术家个人潛水爱好者开始在海底世界寻奇探秘,从恐惧,到安静,到自由,她体会到“天人合一”的感受,“海底与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角落是不一样的,奇妙无穷,潛入海底,对於鱼来说,你也是鱼。当你没有攻击性的时候,鱼亦不会攻击你,人与自然得到和谐相处。”虞兰因女士说。


  如鱼翔海底,灵魂游动,与浩瀚广博的大海碰撞、交融,整个人突然变得豁达了、包容了、大气了。“那是一种如海洋一般博大精深的浩瀚。”虞兰因女士说,“潛水与海洋让我比较能夠跟自然和谐相处,也能夠跟自己比较好地相处了。”
  得益於潛水与海洋给自己的改变,震撼於海洋瑰丽变幻、无形之美。虞兰因女士对自己说,总有一天要把自己在海底看到的、感受到的很专心、很系统地画出来。如此,也算是给自己、也给海洋的一个回馈。从此,她踏上了绘画海洋的征途,为中国的传统绘画史延续了新的篇章。
  “在开始画海洋之前,我画过各种题材,也尝试过不少方式。潛水之後,我才突然意识到,世界70%都是海洋,是我们生命的起源。很多人都说,不管你用什麽概念,生命的起源是从水、是从海洋开始的。”虞兰因女士说。二十多年来,她一直在一边探索海底的神秘,一边用手中的画笔将海底搬出水面,呈现在大家的视野中。
  她用艺术家善於发现美的眼睛定格每一秒都在变化的海底之美,用大脑记录这无数瞬间之美、无常态之美、动态之美,回到陆地之後从大脑中搜索出要表達的重点,接着艺术创意的手法,进行第二次创作,将刻在灵魂深处的东西,表现出来。   每一次的潛水經历都伴随着意外收穫,虞兰因女士因此流连忘返,她将这些美好付诸画笔,希望用自己被海洋打动的方式来感动观众,在海水被污染的今天,以画为声,传递她对当下生态文化及人文环境的感悟,唤醒人们对海洋的关注,对自然的保护和珍视,亦让自己的子孙後代也能从中得到启发。她创作“海底斑斓”系列,将海洋的美嵌入人心,让更多人关心海洋的现状。
  “我这麽多年的潛水,对海水有很深厚的感觉。而且,我觉得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海洋生态的保护太重要了,不但是关繫到我们这一代,也关繫到我们下一代的存亡、下一代的可持续性。”虞兰因女士说。


  难割难捨故土情
  於艺术领域耕耘,总少不了一块沃土源源不断地为艺术供给养分,而对於虞兰因女士来说,艺术,一定要在中国这片土壤上才能得到更好的养分。“1964年,我19岁,前往美国求学,从事艺术创作,在美国生活几十年,然而我的骨子里还是中国人,有极深的中国情怀,一心想着要回到中国生活,住一住,过一过中国的日子,感受一下中国,这对我很重要,因为中国才是我的根所在。”虞兰因女士说。1993年,美国纽约中华公所前主席余保贤先生及夫人虞兰因女士回到中国。
  她说:“回来以後,我慢慢发觉与自己的根牵连到了一起,就如灵魂找到了归宿一样。”“落叶归根”,这给了虞兰因女士新的创作灵感。“中国的水墨艺术就好比身体里流淌的血液,那是我自己的一部分。”她说。


  在中国这片沃土上,虞兰因女士不断地创作,並不断在中国各地举办个展及参加各类联展,其中包括2009年1月9日-18日在广东美术馆举办个展,2010年4月22日-5月6日於岭南美术馆出席“线与面的张力”(广东人文艺术研究会绘画艺术邀请展),2010年在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参展“第三届2010当代水墨双年展”,2011年9月於深圳美术馆举办个展,2012年首次在广州、北京、上海三地巡展个展,2012年11月与北京美国大使馆、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共同主办的“虞兰因彩墨”展,2013年上海朱屺瞻艺术馆“海底墨语”个展,2015年6月在香港举办“深深的海洋”虞兰因新水墨个展,2017年8月参展“全球水墨画大展”……
  以艺术为语言,虞兰因女士讲述着她的中国情怀,而她的丈夫余保贤先生也在用他的方式表达着他的爱国情怀。


  余保贤先生曾於抗战後随家人移民美国。在美国,他在经营地产和旅遊方面颇有成就。余保贤先生交往广阔,成为既融入美国主流社会又与传统华人社团接触的新型侨领,在维护华埠治安,改善华埠环境卫生方面颇有建树,受到各界好评。1990年当选纽约中华公所主席。远在美国,余保贤先生与虞兰因女士对祖国日益关心並作了许多贡献。1991年夏,当我国长江流域和华东等地发生特大洪災时,他以中华公所主席的名义与左派社团联合总会共同发动全侨捐款救災,他俩还与美国爱助基金会联繫,设法捐赠药55吨支援災区。长期以来,余保贤先生与虞兰因女士为中外友好交流作出的积极贡献不胜枚举。
  两颗炽热的中国心,一片浓烈的爱国情,无论何时何

其他文献
尽心竭力  服务香港大学师生四十年  务实为民  连任中西区议员二十餘载  恪守並践行一个最朴实的理念  ——为人民服务  他的座右铭是:人生以服务为目的  一路走来,坚守信念,知行合一  生命不息,步履不停,服务不止  扎根港大,职员利益保护者  孙中山先生曾说:“人生以服务为目的,当有能力为千万人服务时,就要为千万人服务,当有能力为千百人服务时,就为千百人服务,只有能力为一二人服务,就尽力为一
期刊
香港特区政府路政署5月18日表示,全长12公里的港珠澳大桥香港接线已全线贯通,这是香港段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路政署对港珠澳大桥香港段工程於今年年底完成並具备通车条件充满信心。  港珠澳大桥香港接线观景山隧道的最後一个预製组件於16日成功推进位於机场快线下方的最终位置,该组件重约5000吨,相当於27架波音747客机的总重量。而隧道内所有挖掘工程也已完成,连同今年三月已經接通的高架桥段,港珠澳
期刊
作为专业财经公关  她有与生俱来的优势——青春靓丽、热情爽朗  更有後天不懈的努力——坚定执著、不惧苦累  亦有独属於她的创意与智慧  她似一朵绽放着热情的玫瑰  盛开在财经公关领域  公关——最适合的选择  青春靓丽,性格爽朗,爱笑,这是张卓敏小姐给人的第一感觉,言谈间有一种对公关工作收放自如的感觉,不经意间有一种特别感染人的亲和力,似乎天生就是一个合格的公关。  在她还是学生的时候,便已经表现
期刊
5月18日,由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试採在南海神狐海域实现连续8天稳定产气。我国由此在该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这也是我国海域可燃冰首次试採成功,标誌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了在海域可燃冰试开採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  天然气水合物储量巨大,仅我国海域预测远景资源量就达到800亿吨油当量,世界资源量约为2100万亿立方,可供人类使用1000年。我国在可燃冰
期刊
易通私人有限公司(简称易通公司)是新加坡最大的非接触式电子钱包应用系统提供商,佔据当地70%以上的市场。易通卡既是公共交通的“钱包”,还可以在加油站付钱、在便利店买单、在餐厅消费以及支付电子道路收费等,日均交易超过800万笔。为了使这些交易数据发挥应有的价值,易通公司首席执行官李德明找到了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简称阿里云)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希望能在云计算平台上,搭建一个普惠的数据分析平台,让多达数万
期刊
二十年前,那个不眠之夜永铭史册,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历经百年沧桑的香港终於回到了祖国温暖的怀抱,从此划入一个历史新时代。二十年来,香港特区以勤奋、智慧与创造力,打造了一部传世的精彩华章,筑起了一段耀眼的辉煌。在此,本刊推出香港回归20周年特别报道,倾听港人讲述香港的故事,感受一个变化中的香港。  吕新荣博士  香港理工大学原副校长(2000-2010年)、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前副总裁(1992-2000
期刊
俄罗斯《导报》刊文日前指出,“一带一路”构想展现了中国对全球治理新理念的思考,“‘一带一路’与其说是路,更像是中国最重要的哲学范畴——道”。“一带一路”之道就是去探寻中国梦与世界各国梦想的融通、中国智慧与世界智慧的结合。2016年11月17日,“一带一路”倡议首次写入第71届联合国大会决议;2017年3月17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2344号决议,首次吸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呼籲通过“一带一
期刊
书之妙道  神采为上  戚谷华女士之书法  有浩然之气、磅礴之美  其专研“书圣”王羲之  得费新我指点,入钱君匋门下  所书的一招一式,一笔一画  笔势潇洒,造型别致  相互呼应顾盼,生动有趣  演绎了心灵与情感的视觉艺术  真可谓是:书为心画,笔墨风流  书法,吾心所执,吾心所念  戚谷华女士(原名戚国华),山东威海出生,上海长大,现为香港著名女书法家。  谈及对书法的喜爱,戚谷华女士表示是母
期刊
艺术,可以跨越文化和意识  让不同的人享受到共同的美  交流,可以承接现在与未来  传递着前後两代一致的愿望  凭着一份对艺术执著的追求  恪守一颗服务於社会的初心  王艺声先生透过艺术的平台  连起海峡两岸与港澳同胞  既能展示出不同文化的精彩  同时又能缩短了彼此的距离  使一首充满民族情怀的歌谣  在中华大地的上空唱响回荡  艺术是交融的方式  2005年12月28日晚,澳门全城沉浸在圣诞节
期刊
波涛之中,勇於把舵者才能掌握命运  转变之际,敢於挑樑者方可创造辉煌  香港的经济今天正处改变求新的时期  社会之中充满了各种漂浮不定的因素  让有的人畏惧、逃离;有的人迷惘、无望  而对心怀抱负又行动积极的勇者而言  此时正是他们获得发展机遇  扩张事业宏图的契机  如身处信贷行业之中的郭敦威先生  他从目前行业所面临的问题汲取经验  对市场和社会各类现象进行剖析解读  进而把前进路上的考验转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