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转眼间,离开沙墟二小学,离开四(3)班已经一个学期了。忙碌的日子让我一直不能实现对孩子们的承诺:回去看望他们,探望在曾经工作了九年之久的沙墟二小学,探望教了一年语文的四(3)班的孩子们。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不想打扰孩子们刚刚平复的心情,不想分散他们学习的注意力。于是,只好把这份爱深埋在心里。默默地祝福孩子们健康、快乐、学业进步……
日子如马驹过隙。散学礼似乎预示着一个学期的结束。简单而隆重的散学礼结束后,我回到办公室,把手机从振动状态调至音乐铃声状态,一声悠扬的铃声响起,绮婷的名字显示在屏幕上,接下来是一次意想不到又意料之中的愉悦交谈,让被琐事塞得透不过气的日子舒缓起来。电话那头传来银铃般的开心的声音:“潘老师,我这次语文考试73分,比数学、英语都要高分。我和爷爷都很高兴,我第一个想起向您报喜……”听着电话里按捺不住的激动的报喜与诉说,我被深深地感染了,感动了,也通过电波把我的高兴与祝福传送过去。师生间零距离的交谈让我们忘却了时间的流逝。半个小时的光阴结束了我们此次的交谈,却让我的大脑开启了回放功能。那些与绮婷相关的往事像放电影似的在脑中不断放映着。
“孩子,怎么又没有带语文书?”我着急地问道。
“老师,陈绮婷今天又没有交作业!”科代表气呼呼地向我汇报。
“陈绮婷,三科都不及格,与家长打了几次电话但都不管用。”班主任王老师向我抱怨。
“潘老师,陈绮婷一到三年级语文都从没有及格过,你就少费心了吧。”辅导陈绮婷的“师傅”这样说。(为帮助成绩较差的孩子,我让成绩好的孩子与需要帮助的孩子结成师徒)
“潘老师,这孩子真让您操尽心了。她的父母不合,谁也不想管她,也管不了她。她的基础知识落下太多,现在要跟上去谈何容易啊。我们又不懂怎样教她。”七十多岁的绮婷爷爷如是说。
“她总是不想长大,虽然九岁了,可心智还停留在四岁,那让她最快乐的童年时光。上次特别联系了心理老师帮忙进行心理辅导,一开始效果挺好的,可是后来家长没有落实又回到从前。”前班主任陈老师无奈地边摇头边说。
……
我知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转化因家庭原因被拖累的孩子谈何容易。况且,三年落下的基础知识要一下子补起来绝非易事。但是,让这孩子糊糊涂涂地跟着我坐在教室一角,自己做自己的事,我绝对不允许,也绝对做不到,我不想良心不安。我知道,于教师来说,短则一两年,长则三五年,或者六年就有一批孩子从手中毕业;但是,于一个孩子,于一个家庭来说,就是他们的全部。孩子的童年不可逆转,成长不能重来。
缘分,使我们成为师生,我就该对我们学生负责。埋怨不能解决问题,我有责任去帮助她走向学习的正道。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全方位地开启了我的转化计划,我与绮婷的故事也开始了。
我首先与班主任商量,把她的座位调到离讲台最近的地方,方便我对她进行一对一的辅导。每次下课,我尽可能留在教室里,主動了解她的学习、她的生活,试图与她交朋友,为她解答疑问,掌握她的思想、生活动向;还与她分享我的好书,我与我女儿的故事(我女儿与这届学生的年龄相仿),目的就是想让她“亲其师而信其道”。
为了使学校的教育与家庭同步,还好几次请她的父母到学校来。我先给了他们一个希望,与他们分享了之前几个孩子的相似的故事:低年级,同样不及格,但是在家长与老师配合和孩子的努力下,即使六年级也同样能及格,甚至考到八十多分的真实事例。让他们与我一样不要放弃孩子。我还告诉他们,新老师接手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一个教育的新契机。恳请他们不要放弃,希望他们与我一起转化孩子。于是往后的日子,孩子一有进步,我都会第一时间与她的家长分享,在班上与全班同学分享,让孩子树立信心,重燃希望之火。之后我还请家长到学校分享孩子的进步,对于孩子反复出现的丢三落四、不交作业的情况作出分析,也达成共识。把家校合作用在刀刃上,达到最大的转化效益。
由于我负责学校的行政管理工作,在班上的课时比较少,学校的琐事又较多,我还专门找了一个有耐心又负责的女同学做她的“师傅”。每天帮忙生字词的过关听写,教她背书的方法,至于阅读与写作的指导,则是每天中午由我亲自进行(那时她在学校搭午餐,而我中午也没有走)。
渐渐地,经过半年的帮扶转化,我发现绮婷变得开朗、活泼,也健谈起来了。下课时,她总喜欢围在我的身边不断地提问。还常常与我分享她的好书。她还告诉我,看见她的进步,父母亲吵架也少了。还说,妈妈说如果她期末考试及格了就带她去北京看天安门。从孩子的言语中,我也感到了家长正与我一起努力着!
在我的办公室里,总能看到她用歪歪斜斜的字体写的温馨的小纸条:“潘老师,你的嗓子沙哑了,可要多喝水哦。”“老师,这是我爷爷奖给我的糖,送你一颗。”“老师,对不起,昨天参加同学的生日会,作业没完成,我中午补回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绮婷的单元成绩也由以往的二三十分提升为五十多分,还有几次破天荒地及格了。更为可喜的是,第二学期的期末考试绮婷考了83分,这简直让同班的小伙伴都觉得不可思议。
很遗憾,由于工作的需要,只教了这班孩子一年,我就从沙墟二小学调到附近的沙墟一小学任教。收到这消息,孩子们都已经放暑假了。当我通过校讯通把消息告诉家长后,很多家长都纷纷打电话或发信息给我,说孩子知道这消息后都哭了,他们非常不舍得我离开学校,离开他们;也有的孩子发消息给我表达他们的不舍。让我意想不到的是绮婷,她打了一个电话给我,说听爷爷说我调到临近学校升任副校长了,恭喜我;同时也感谢我一年来的教导,还向我保证往后一定不辜负我的期望,好好把语文学好,还希望我有空去看望他们……
听着电话那头懂事的绮婷的话语,我激动得无以言表。我跟她说:“虽然我不教你们了,但是我永远都是你们的老师,有什么困难有什么喜悦同样可以告知我,我一定会与你们一起分担与分享的……”
来到新学校后,有一天,我任教班级的林昭汝小朋友递给我一封信,说是陈绮婷写给我的。经了解,得知她们俩都在同一个补习社,在一次交谈中得知我教昭汝语文,于是就写了一封信托昭汝给我。当我打开自制的信筏时,熟悉的字又出现眼前:“潘老师,我和同学们都想您了。您工作忙吗?有空一定要回来看我们哦!老师,我现在也一直很努力,因为我不想让您失望……”合上信纸,一股暖流萦绕心中。
“我不想让您失望”成了绮婷源源不断的动力,为的就是不想让我失望,为的就是散学礼向我报喜。我知道孩子一直都在暗暗努力着,多么纯真、懂事的孩子。
是的,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教育如果顺应其个性特点,迎合孩子的内心需要,就能在孩子的心中播下希望的种子,就能让孩子觉醒。这觉醒终将化成源源不竭的动力。教育,应从心出发。转化绮婷的经历让我懂得这样的教育真谛。
日子如马驹过隙。散学礼似乎预示着一个学期的结束。简单而隆重的散学礼结束后,我回到办公室,把手机从振动状态调至音乐铃声状态,一声悠扬的铃声响起,绮婷的名字显示在屏幕上,接下来是一次意想不到又意料之中的愉悦交谈,让被琐事塞得透不过气的日子舒缓起来。电话那头传来银铃般的开心的声音:“潘老师,我这次语文考试73分,比数学、英语都要高分。我和爷爷都很高兴,我第一个想起向您报喜……”听着电话里按捺不住的激动的报喜与诉说,我被深深地感染了,感动了,也通过电波把我的高兴与祝福传送过去。师生间零距离的交谈让我们忘却了时间的流逝。半个小时的光阴结束了我们此次的交谈,却让我的大脑开启了回放功能。那些与绮婷相关的往事像放电影似的在脑中不断放映着。
“孩子,怎么又没有带语文书?”我着急地问道。
“老师,陈绮婷今天又没有交作业!”科代表气呼呼地向我汇报。
“陈绮婷,三科都不及格,与家长打了几次电话但都不管用。”班主任王老师向我抱怨。
“潘老师,陈绮婷一到三年级语文都从没有及格过,你就少费心了吧。”辅导陈绮婷的“师傅”这样说。(为帮助成绩较差的孩子,我让成绩好的孩子与需要帮助的孩子结成师徒)
“潘老师,这孩子真让您操尽心了。她的父母不合,谁也不想管她,也管不了她。她的基础知识落下太多,现在要跟上去谈何容易啊。我们又不懂怎样教她。”七十多岁的绮婷爷爷如是说。
“她总是不想长大,虽然九岁了,可心智还停留在四岁,那让她最快乐的童年时光。上次特别联系了心理老师帮忙进行心理辅导,一开始效果挺好的,可是后来家长没有落实又回到从前。”前班主任陈老师无奈地边摇头边说。
……
我知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转化因家庭原因被拖累的孩子谈何容易。况且,三年落下的基础知识要一下子补起来绝非易事。但是,让这孩子糊糊涂涂地跟着我坐在教室一角,自己做自己的事,我绝对不允许,也绝对做不到,我不想良心不安。我知道,于教师来说,短则一两年,长则三五年,或者六年就有一批孩子从手中毕业;但是,于一个孩子,于一个家庭来说,就是他们的全部。孩子的童年不可逆转,成长不能重来。
缘分,使我们成为师生,我就该对我们学生负责。埋怨不能解决问题,我有责任去帮助她走向学习的正道。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全方位地开启了我的转化计划,我与绮婷的故事也开始了。
我首先与班主任商量,把她的座位调到离讲台最近的地方,方便我对她进行一对一的辅导。每次下课,我尽可能留在教室里,主動了解她的学习、她的生活,试图与她交朋友,为她解答疑问,掌握她的思想、生活动向;还与她分享我的好书,我与我女儿的故事(我女儿与这届学生的年龄相仿),目的就是想让她“亲其师而信其道”。
为了使学校的教育与家庭同步,还好几次请她的父母到学校来。我先给了他们一个希望,与他们分享了之前几个孩子的相似的故事:低年级,同样不及格,但是在家长与老师配合和孩子的努力下,即使六年级也同样能及格,甚至考到八十多分的真实事例。让他们与我一样不要放弃孩子。我还告诉他们,新老师接手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一个教育的新契机。恳请他们不要放弃,希望他们与我一起转化孩子。于是往后的日子,孩子一有进步,我都会第一时间与她的家长分享,在班上与全班同学分享,让孩子树立信心,重燃希望之火。之后我还请家长到学校分享孩子的进步,对于孩子反复出现的丢三落四、不交作业的情况作出分析,也达成共识。把家校合作用在刀刃上,达到最大的转化效益。
由于我负责学校的行政管理工作,在班上的课时比较少,学校的琐事又较多,我还专门找了一个有耐心又负责的女同学做她的“师傅”。每天帮忙生字词的过关听写,教她背书的方法,至于阅读与写作的指导,则是每天中午由我亲自进行(那时她在学校搭午餐,而我中午也没有走)。
渐渐地,经过半年的帮扶转化,我发现绮婷变得开朗、活泼,也健谈起来了。下课时,她总喜欢围在我的身边不断地提问。还常常与我分享她的好书。她还告诉我,看见她的进步,父母亲吵架也少了。还说,妈妈说如果她期末考试及格了就带她去北京看天安门。从孩子的言语中,我也感到了家长正与我一起努力着!
在我的办公室里,总能看到她用歪歪斜斜的字体写的温馨的小纸条:“潘老师,你的嗓子沙哑了,可要多喝水哦。”“老师,这是我爷爷奖给我的糖,送你一颗。”“老师,对不起,昨天参加同学的生日会,作业没完成,我中午补回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绮婷的单元成绩也由以往的二三十分提升为五十多分,还有几次破天荒地及格了。更为可喜的是,第二学期的期末考试绮婷考了83分,这简直让同班的小伙伴都觉得不可思议。
很遗憾,由于工作的需要,只教了这班孩子一年,我就从沙墟二小学调到附近的沙墟一小学任教。收到这消息,孩子们都已经放暑假了。当我通过校讯通把消息告诉家长后,很多家长都纷纷打电话或发信息给我,说孩子知道这消息后都哭了,他们非常不舍得我离开学校,离开他们;也有的孩子发消息给我表达他们的不舍。让我意想不到的是绮婷,她打了一个电话给我,说听爷爷说我调到临近学校升任副校长了,恭喜我;同时也感谢我一年来的教导,还向我保证往后一定不辜负我的期望,好好把语文学好,还希望我有空去看望他们……
听着电话那头懂事的绮婷的话语,我激动得无以言表。我跟她说:“虽然我不教你们了,但是我永远都是你们的老师,有什么困难有什么喜悦同样可以告知我,我一定会与你们一起分担与分享的……”
来到新学校后,有一天,我任教班级的林昭汝小朋友递给我一封信,说是陈绮婷写给我的。经了解,得知她们俩都在同一个补习社,在一次交谈中得知我教昭汝语文,于是就写了一封信托昭汝给我。当我打开自制的信筏时,熟悉的字又出现眼前:“潘老师,我和同学们都想您了。您工作忙吗?有空一定要回来看我们哦!老师,我现在也一直很努力,因为我不想让您失望……”合上信纸,一股暖流萦绕心中。
“我不想让您失望”成了绮婷源源不断的动力,为的就是不想让我失望,为的就是散学礼向我报喜。我知道孩子一直都在暗暗努力着,多么纯真、懂事的孩子。
是的,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教育如果顺应其个性特点,迎合孩子的内心需要,就能在孩子的心中播下希望的种子,就能让孩子觉醒。这觉醒终将化成源源不竭的动力。教育,应从心出发。转化绮婷的经历让我懂得这样的教育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