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龙《名实论》中的符号学理论

来源 :哲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tv2009_338943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在先秦诸子中,其学术观点遭到当时与后世的学者误解、指责、非难最多的恐怕要数公孙龙。公孙龙生活于战国末期,赵国人,曾为平原君的门客,大约生卒时间是公元前320至250年。他的著作据史料记载有14篇,但是留传至今的只有6篇,即《迹府》、《白马论》、《指物论》、《通变论》、《坚白论》、《名实论》。其中《迹府》是其弟子所编纂的他的传略。对公孙龙的评述,历来贬词多于褒词。例如,《庄子·天下》篇中说:“桓团、公孙龙,辩者之徒。饰人
其他文献
<正> 大家知道,光量子概念是1905年爱因斯坦在《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启发性观点》一文中提出来的。他在这篇文章里指出:“能量密度小的单色辐射,从热学方面看来,就好象它是由一些互不相关的、大小为Rβv/N的能量子所组成。”这样,爱因斯坦就第一次把辐射看作是由光量子组成的集合体。按照这条思路,爱因斯坦接着研究“是否光的产生和转化的
<正> 科学作为人类理解自身所处环境的一种文化活动,它所提供的世界图象在变换着,变换着的世界图象反过来又改变着人本身、人的社会生活和精神文化活动。人类理解与存在之间的这种自相关性(自相缠绕性)正是二十世纪科学活动最鲜明的特征。科学的不确定性这一自然科学观念就是对这个特征的表述。它标志着人类的科学思维进入了“自我意识”的更高阶段,构成二十世纪科学世界图景的本质成份。
<正> 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有影响的哲人可以举出不少,除儒学开创者孔子这位文化巨匠之外,朱熹也是从宋代之后影响甚巨的人物。作为中国近古时代大哲学家的朱熹,他那规模庞杂而又缜密精致的思想体系,在过去的近八个世纪里,高踞官方正统哲学的宝座,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理论基础和世人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元明清三代的中国思想界,
<正> 中国古代哲学的主题和本质是什么?如何恰如其分地阐释和说明它?前人已经见仁见智,为我们作了许多富有成果的探索。然而,笔者认为,根据马克思的对象化理论,从人与世界整体性关系出发,将为中国古代哲学主题的重新审视和系统分析提供新的视角。
<正> 当前,我们正处在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新课题。强调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特别突出了改革开放中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关系问题的重要性。为推动、深化和拓展这方面的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课题组与本刊编辑部联合,于6月10日在北京召开了“改革开放
<正> 在人类各种认识方式中,科学与哲学之间鲜明而巨大的差异相当引人注目。科学讲究明确、清晰、严密甚至数学化,它的任何理论都要经由实验观察加以实证;哲学则可凭借纯概念的辨析,往往比交玄奥、晦涩、不易捉摸;故而二者又被分别称作“实证科学”与“思辨哲学”。科学与哲学之间这些差异的实质是什么,根源又何在呢?如此相异的科学与哲学在发展的走向上,是否也有共通之处?本文尝试着从人类认识中确实性与完备性之不相容这一特
<正> 1993年5月14日至16日,海峡两岸学者聚集一堂,在台北举办了“传统中国文化与未来文化发展”学术研讨会。会议由台湾方面的联合报系文化基金会、台湾大学哲学系、政治大学哲学系和大陆方面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哲学系联合主办。著名学者陈筠泉、朱德生、沈清松、傅佩荣等主持了会议。与会有11名大陆学者与250余名台湾学者。联合报系文化基金会邵玉铭教授致开幕词。会上,两岸学者就中国文化的传统、现状与未来走
<正> 明清之际,历史出现了引人瞩目的变迁。明王朝覆亡所引发的深沉反省意识,新的社会经济因素的艰难滋长,西学的东渐,实学思潮的萌动,等等,形成了远及清中期的文化震荡。社会文化的如上变迁,同时直接或间接地冲击着传统的儒家价值体系,并使之发生了多方面的转换。一、走出内圣之境儒学演变到宋明时期,内圣逐渐成为主导的价值目标,儒学在某种意义上取得了心性之学的形态。相对于原始儒学而言,理学(宋明新儒学)对内在心性的完善确实予以了更多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