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网络教学已经是世界各国大学发展的主要潮流,大部份大学实施网络教学多是采用由下而上或由上而下的导入模式;但国内大学引用这两种模式来进行网络教学的导入时,却遭遇到教学效率不高、教师很难跟进的困难,导致实施过程并不顺利。作者提出一个折衷的由主管分析学校的人力、财务、资源、及环境,提出网络教学发展的中远程规划,再鼓励一些勇于改革的教师先行试验,有成效后再推广;这样逐步实现网络教学的目的,然后学校行政主管再提出下一阶段网络教学的远景,配合当时科技发展与教育环境的变化,逐步实现优质网络教学的目标。
关键词:网络教育;推动模式;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24-5701-02
1 网络教育的概述
十八世纪时,达尔文(Charles Darwin)就曾提出哪个物种如果能尽快适应环境的变化,那么这个物种就能在残酷的自然环境的优胜劣汰中获得胜利从而生存下来,这个自然界的生存法则用在我们的别的方面也一样适用。
随着国内的教育市场化越来越深入,要求学校紧跟市场的需求,面向市场需要进行人才的培养,而且学校要生存就需要有生源,而如何争夺有限的学生生源就是学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大多数学校需要引入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来适应越来越激烈的竞争,而网络教学的兴起适应了当前教学改革的需要,把高科技带进校园也对原有的教学方法进行了促进作用,所以很多学校都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实验,争取找出一个适应于因特网平台的教学改革思路和方法。
2 网络教学的目的
网络教学对当前的教育改革有了很大的促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有效扩大了学校的生源范围
通过网络进行教学,这样招收的学生不必局限于校园内进行教学,而学生可以通过因特网进行网络学习,这样学校的招生范围就大大增加了。学生在进行学习时候,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课程的选择、进行上课签到、配合教学完成课程任务。
2.2 有效配置教学资源
学校进行网络教学时候,需要建设网络教程和网络平台,这些投入是一次性的,而且这些网络资源是可以反复使用的,这样就减少了教材的购买和缩减了教学的投入。通过这些网络资源的有效使用,可以大大的缩减教学成本,而教师需要熟悉教学平台,建立网络教学教程,是网络教学的实际应用者。
2.3 提高教与学的能动性
网络教学需要教师对教学教程进行多媒体设计,而一套好的教程能有效增加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提高教与学的能动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学生都可以发挥潜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成效。
2.4 实时教学与全时段教学
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教学,可以实现实时教学与全时段教学,这样能突破学习的时限,使得学生能够自由的选择适当的时间进行学习,方便了各年龄段的学生的需求,特别是一些已工作的社会人士,也增加了学校的生源,扩大了学校的影响。
3 推动模式的探讨
我们通过对大多数国家的远程教育现状进行研究,发现很多大学的开放式网络教育都是一种由上至下的推动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就是由于生存和利益的驱动,迫使学校全面推行网络教学,它的驱动体现在学校成立的宗旨或学校领导人意愿,这样能很快的、全面地推动网络教学改革,
也有一些学校的推动模式为导入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就是不盲目进行网络教学的全范围推广,他们首先对学校的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对已有的校内、外资源进行评估,制定一个较长期的发展规划,通过这个规划一步一步实现网络教育的发展。这样的一种推动模式也可以称为远景导向模式,这种模式需要一个长期的规划及学校组织内部大部人的认可。
而我们希望能将这两种推动模式进行融合,融合成一种新型的混合模式。期望这种模式能有至上而下推动模式的能效性,也能有导入模式的全面性。综合这两种推动模式就需要对网络教学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详细分析如下:需要考虑学校外在因素:这个学校的外在因素包括了环境因素、经济发展因素、社会文化因素、教育改革方向因素、教育主管单位的导向因素以及学校所受的各种压力及限制。需要考虑学校内在因素:这些学校的内在因素包括了学校已有的软件、硬件基础、学校的教师素质及能力、学校的行政人员执行力、学校长期以来形成的制度以及学校的财政收入等。需要考虑教学的因素:学校的教学因素主要是与网络教育有关的各方面影响,比如学校制定的教学目标、已有教师的教学经验因素、学生对相关教学的适应程度、教师的意愿及现有教学资源的整合。
我们需要通过对以上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然后制定符合学校的混合推动模式。
4 结论
世界各国的主要大学,几乎没有不从事网络教学的;而我国大学数量多竞争激烈,而且教育经费减少、学生市场紧缩,所以学校已没有徘徊犹豫的空间,势必要推动网络教学。该文提出混合网络教学推动的理论,期望能提供给大家作一个参考。
参考文献:
[1] 徐军.网络教育的研究与设计[J].江苏高教,2005(4).
[2] 冯锦章.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和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发展模式比较研究[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1) .
[3] 廖平.对网络教育规范办学问题的思考[J].继续教育,2005(3).
[4] 易宁.论网络教育对传统教育的挑战与互补[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8).
[5] 阎伊,倪萍,金彪.中国网络教育行业市场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4(14).
[6] 罗良俊.网络教育、网络化学习—发展和普及终身教育的有效途径[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3).
[7] 白玉文,陈家丰.网络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4(1).
[8] 汪利兵,谢峰.论UNESCO与WTO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不同倾向[J].比较教育研究,2004(2) .
关键词:网络教育;推动模式;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24-5701-02
1 网络教育的概述
十八世纪时,达尔文(Charles Darwin)就曾提出哪个物种如果能尽快适应环境的变化,那么这个物种就能在残酷的自然环境的优胜劣汰中获得胜利从而生存下来,这个自然界的生存法则用在我们的别的方面也一样适用。
随着国内的教育市场化越来越深入,要求学校紧跟市场的需求,面向市场需要进行人才的培养,而且学校要生存就需要有生源,而如何争夺有限的学生生源就是学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大多数学校需要引入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来适应越来越激烈的竞争,而网络教学的兴起适应了当前教学改革的需要,把高科技带进校园也对原有的教学方法进行了促进作用,所以很多学校都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实验,争取找出一个适应于因特网平台的教学改革思路和方法。
2 网络教学的目的
网络教学对当前的教育改革有了很大的促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有效扩大了学校的生源范围
通过网络进行教学,这样招收的学生不必局限于校园内进行教学,而学生可以通过因特网进行网络学习,这样学校的招生范围就大大增加了。学生在进行学习时候,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课程的选择、进行上课签到、配合教学完成课程任务。
2.2 有效配置教学资源
学校进行网络教学时候,需要建设网络教程和网络平台,这些投入是一次性的,而且这些网络资源是可以反复使用的,这样就减少了教材的购买和缩减了教学的投入。通过这些网络资源的有效使用,可以大大的缩减教学成本,而教师需要熟悉教学平台,建立网络教学教程,是网络教学的实际应用者。
2.3 提高教与学的能动性
网络教学需要教师对教学教程进行多媒体设计,而一套好的教程能有效增加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提高教与学的能动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学生都可以发挥潜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成效。
2.4 实时教学与全时段教学
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教学,可以实现实时教学与全时段教学,这样能突破学习的时限,使得学生能够自由的选择适当的时间进行学习,方便了各年龄段的学生的需求,特别是一些已工作的社会人士,也增加了学校的生源,扩大了学校的影响。
3 推动模式的探讨
我们通过对大多数国家的远程教育现状进行研究,发现很多大学的开放式网络教育都是一种由上至下的推动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就是由于生存和利益的驱动,迫使学校全面推行网络教学,它的驱动体现在学校成立的宗旨或学校领导人意愿,这样能很快的、全面地推动网络教学改革,
也有一些学校的推动模式为导入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就是不盲目进行网络教学的全范围推广,他们首先对学校的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对已有的校内、外资源进行评估,制定一个较长期的发展规划,通过这个规划一步一步实现网络教育的发展。这样的一种推动模式也可以称为远景导向模式,这种模式需要一个长期的规划及学校组织内部大部人的认可。
而我们希望能将这两种推动模式进行融合,融合成一种新型的混合模式。期望这种模式能有至上而下推动模式的能效性,也能有导入模式的全面性。综合这两种推动模式就需要对网络教学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详细分析如下:需要考虑学校外在因素:这个学校的外在因素包括了环境因素、经济发展因素、社会文化因素、教育改革方向因素、教育主管单位的导向因素以及学校所受的各种压力及限制。需要考虑学校内在因素:这些学校的内在因素包括了学校已有的软件、硬件基础、学校的教师素质及能力、学校的行政人员执行力、学校长期以来形成的制度以及学校的财政收入等。需要考虑教学的因素:学校的教学因素主要是与网络教育有关的各方面影响,比如学校制定的教学目标、已有教师的教学经验因素、学生对相关教学的适应程度、教师的意愿及现有教学资源的整合。
我们需要通过对以上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然后制定符合学校的混合推动模式。
4 结论
世界各国的主要大学,几乎没有不从事网络教学的;而我国大学数量多竞争激烈,而且教育经费减少、学生市场紧缩,所以学校已没有徘徊犹豫的空间,势必要推动网络教学。该文提出混合网络教学推动的理论,期望能提供给大家作一个参考。
参考文献:
[1] 徐军.网络教育的研究与设计[J].江苏高教,2005(4).
[2] 冯锦章.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和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发展模式比较研究[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1) .
[3] 廖平.对网络教育规范办学问题的思考[J].继续教育,2005(3).
[4] 易宁.论网络教育对传统教育的挑战与互补[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8).
[5] 阎伊,倪萍,金彪.中国网络教育行业市场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4(14).
[6] 罗良俊.网络教育、网络化学习—发展和普及终身教育的有效途径[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3).
[7] 白玉文,陈家丰.网络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4(1).
[8] 汪利兵,谢峰.论UNESCO与WTO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不同倾向[J].比较教育研究,200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