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校作为教育的主体一定要科学实施素质教育,挖掘学生的最大潜力,其中最关键一步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独立思考是无法想象创新的。学生问题意识的核心支撑,是其独立思考的能力。问题起于感知,立于思考,成于交流和表达。所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顺应了课程改革的要求,必须引起重视。
关键词:小学语文;问题意识
我国传统教育更加注重考试结果,较少关心学生的心理变化,尤其我们面对的小学生好奇心重,有强烈的求知欲,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大部分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老师咀嚼后的现成知识,很少独立思考,自然很难发现新的问题,久而久之课堂氛围变得沉闷,学生上课不愿意发言积极性不高,学生给老师的教学反馈很少,教学效果也只在考试成绩中才有体现,如此恶性循环打压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我们着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举一反三,把知识吃透掌握牢固。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最重要的是老师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受家庭教育和接受能力的影响,学生成绩肯定有好有坏,对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老师要鼓励他们多多发言倾听他们的想法努力消除恐惧,尽可能的化解消除学生对老师的恐惧抵触及不信任的不良情绪,只有这样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当学生处在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时,他们的大脑皮层也处于最亢奋状态,学生灵感更多,积极思考的结果就是产生更多的问题,让学生敢问敢答,发表自己独到的看法,这样更有利于我们完成教学目标,学生不仅自己的问题得到解答,也和同学交流了自己意见,一举两得。
二、保护学生好奇心,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小学生对奇妙的世界有太多的疑问和好奇,世界对于他们来说还有太多未知等着去解开神秘的面纱,这正是学生探索世界的内在动力。牛顿对落地的苹果产生好奇,从而奠定了力学的基石;伽利略对钟摆出于好奇,从而发现了摆的等时性原理。可见,好奇对于发现与创造的重要性。
但是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家长和老师过分关注考试成绩,学生的好奇心被视为和考试无关被生生扼杀在摇篮里,原本就淡薄的问题意识也就在老师的否定里慢慢消失了。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老师和家长都应提高对学生好奇心的重视,好奇心正是学生独立思考以后提出的疑问,我们的孩子在受到否定和打击后势必会降低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所以我们的问题教育一定要落实到行动上,尊重学生,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1、营造和谐氛围保护好奇心。研究表明: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我们要为学生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知的和谐氛围。
2、运用启发教学激发好奇心。老师在课堂上要给予学生巧妙的启发和点拨,把小学生感兴趣的寓言故事、美妙动听的音乐等引入到课堂教育中来,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萌动的创新意识,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探究。
三、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当学生掌握的知识不足以解答心中的疑问时,自然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老师在恰当的时机解答学生疑问并提出新的问题,会更加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如此良性循环教学效果势必事半功倍,所以老师要重视提问的艺术,学会提问,引导学生展开主动而积极的探究活动。
1、问题情境生活化。生活化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把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和问题情景紧密结合起来,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思维会更加开阔,有利于学生打开思路,而且可以深切体会到语文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
2、问题情境活动化。传统教学活动局限在封闭式环境中,长此以往会乏味失去兴趣。针对小学生的天性可以把问题寓于丰富的活动中,这样不仅记忆最牢固、体会最深,而且学生学习热情高涨,教学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3、问题情境开放化。老师在设置问题时要变封闭为开放,不要束缚和禁锢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由想象,这样思考问题更全面,方便学生可以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四、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可能只是经验或实践技巧而已,但是提出新的问题,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这才真正标志着科学的进步。所以解决问题只是第一步,提出问题才是进步。只有学生大胆的把疑问提出来才可以把思维过程充分展现出来,这样才可以全面客观的评价学生学习状况,方便以后老师有针对性的教学。所以教学时要鼓励学生提问,让学生将不同于教师、教材、教参的个性化见解大胆地提出来,从而达到对知识与技能的真正掌握。
五、结语
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遵从语文的学科特点,在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模式的运用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让学生敢问,会问,爱问,这对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非常有帮助,这也是我们新一代教师的需要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周艳春.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学生之友(小学版)(下),2011,(04).
[2] 刘存霞.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0,(04).
关键词:小学语文;问题意识
我国传统教育更加注重考试结果,较少关心学生的心理变化,尤其我们面对的小学生好奇心重,有强烈的求知欲,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大部分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老师咀嚼后的现成知识,很少独立思考,自然很难发现新的问题,久而久之课堂氛围变得沉闷,学生上课不愿意发言积极性不高,学生给老师的教学反馈很少,教学效果也只在考试成绩中才有体现,如此恶性循环打压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我们着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举一反三,把知识吃透掌握牢固。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最重要的是老师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受家庭教育和接受能力的影响,学生成绩肯定有好有坏,对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老师要鼓励他们多多发言倾听他们的想法努力消除恐惧,尽可能的化解消除学生对老师的恐惧抵触及不信任的不良情绪,只有这样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当学生处在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时,他们的大脑皮层也处于最亢奋状态,学生灵感更多,积极思考的结果就是产生更多的问题,让学生敢问敢答,发表自己独到的看法,这样更有利于我们完成教学目标,学生不仅自己的问题得到解答,也和同学交流了自己意见,一举两得。
二、保护学生好奇心,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小学生对奇妙的世界有太多的疑问和好奇,世界对于他们来说还有太多未知等着去解开神秘的面纱,这正是学生探索世界的内在动力。牛顿对落地的苹果产生好奇,从而奠定了力学的基石;伽利略对钟摆出于好奇,从而发现了摆的等时性原理。可见,好奇对于发现与创造的重要性。
但是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家长和老师过分关注考试成绩,学生的好奇心被视为和考试无关被生生扼杀在摇篮里,原本就淡薄的问题意识也就在老师的否定里慢慢消失了。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老师和家长都应提高对学生好奇心的重视,好奇心正是学生独立思考以后提出的疑问,我们的孩子在受到否定和打击后势必会降低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所以我们的问题教育一定要落实到行动上,尊重学生,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1、营造和谐氛围保护好奇心。研究表明: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我们要为学生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知的和谐氛围。
2、运用启发教学激发好奇心。老师在课堂上要给予学生巧妙的启发和点拨,把小学生感兴趣的寓言故事、美妙动听的音乐等引入到课堂教育中来,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萌动的创新意识,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探究。
三、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当学生掌握的知识不足以解答心中的疑问时,自然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老师在恰当的时机解答学生疑问并提出新的问题,会更加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如此良性循环教学效果势必事半功倍,所以老师要重视提问的艺术,学会提问,引导学生展开主动而积极的探究活动。
1、问题情境生活化。生活化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把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和问题情景紧密结合起来,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思维会更加开阔,有利于学生打开思路,而且可以深切体会到语文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
2、问题情境活动化。传统教学活动局限在封闭式环境中,长此以往会乏味失去兴趣。针对小学生的天性可以把问题寓于丰富的活动中,这样不仅记忆最牢固、体会最深,而且学生学习热情高涨,教学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3、问题情境开放化。老师在设置问题时要变封闭为开放,不要束缚和禁锢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由想象,这样思考问题更全面,方便学生可以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四、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可能只是经验或实践技巧而已,但是提出新的问题,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这才真正标志着科学的进步。所以解决问题只是第一步,提出问题才是进步。只有学生大胆的把疑问提出来才可以把思维过程充分展现出来,这样才可以全面客观的评价学生学习状况,方便以后老师有针对性的教学。所以教学时要鼓励学生提问,让学生将不同于教师、教材、教参的个性化见解大胆地提出来,从而达到对知识与技能的真正掌握。
五、结语
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遵从语文的学科特点,在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模式的运用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让学生敢问,会问,爱问,这对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非常有帮助,这也是我们新一代教师的需要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周艳春.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学生之友(小学版)(下),2011,(04).
[2] 刘存霞.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