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采油厂作为大港油田原油生产的主要业务单元,其生产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是决定油田开发效益、质量成本控制、安全环保责任及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建立起一套适合于一般采油厂的有效安全生产管理模式,探讨构筑采油厂长治久安的新思路、新方法,具有重要意義。
[关键词]采油厂安全生产 现在分析 预防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TE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5-0152-01
近年来,随着油田及采油厂对于安全生产的高度重视,无论是事故次数,还是事故经济损失,均呈逐年下降趋势,尤其是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率基本上已降为零,这一成绩反映了采油厂广大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进一提高,但是,生产现场不同程度地存在“三违”现象等问题的存在,表明采油厂绝对的安全生产是不存在的,因此我们必须要更加重视安全生产,将安全生产发生事故的几率降到最低。
一、目前采油厂生产工作依旧存在的安全问题
1.1 安全教育认识不到位,存在两个脱节现象
安全教育是增强职工安全意识,提高职工安全操作技术水平的必要手段。职工安全教育的内容广泛,涉及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知识,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知识,本岗位技术操作规程和规范,岗位事故应急救援和逃生知识,消防知识,岗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等。在实际安全教育工作中,存在如下问题:(1)安全知识教育与专业技术知识培训脱节;(2)安全教育培训中理论培训与实践培训脱节。
1.2 HSE管理与“三标”管理未有效结合,存在多头管理、重复工作的问题
目前采油厂基层单位在安全管理方面要做的工作繁杂,有安全科下发的“七本台帐”,有企业管理科下发的HSE管理体系和“三标”管理台帐。内容包括HSE会议记录、环保会议记录等二十多种,而且有三分之一的内容是大同小异,同样的内容不同的反映形式,重复工作量大,致使基层单位疲于应付,存在什么都做,又什么都做不好的现象。对HSE管理和“三标”管理,是将两者结合,或侧重于一方,或是干脆舍弃一方的问题,领导和职工均存在认识不够,思想不统一的问题。
1.3 直接作业环节的监督管理力度不够
直接作业环节的监督管理中存在问题较多的当属动火作业的监督管理,主要有以下两点:
(1)施工队伍职工安全意识差,综合安全素质参差不齐。由于施工队伍的作业人员大多是临时工,施工单位对这些作业人员的日常安全教育培训不够,不了解基本的安全常识,经常发生违规操作现象;(2)动火管理中存在对施工单位监管失控的现象。大港油田公司动火作业管理规定,二级以上的动火作业除了必须办理各种作业票之外,还必须有甲乙双方安全科人员在现场监督,目前安全科负责工业动火人员只有一人,经常出现多处动火,无法分身的状况。因此现场监护工作大多落在基层安全专(兼)职人员身上,施工队往往只有班长在现场,乙方监护人很少在动火现场。由于怕影响生产,因此甲方基层安全监护人很少会因乙方监护人不到位而要求停止动火,而且基层安全监护人全程监护工作疲劳,责任大,责权利不统一,积极性易受损。
1.4 安全检查和总结评比未分清
安全检查是查事故隐患,查管理制度是否落实到位等。检查的结果要么是安全的,要么是不安全的,不能说隐患相对较少的,整体工作就是好的,就相当安全了。因为,只要有一个隐患酿成事故,造成的后果不是设备毁坏,就是人员伤亡,或者两者兼有。而安全总结评比是指企业想进一步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可以采用的激励办法。目前各级组织的安全检查,虽然种类较多,但效果却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检查者虽然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检查,也查出了存在的隐患,但被检查者对查出的问题敷衍塞责,不认真整改,导致事故重复发生;另一方面是个别被检查者善做表面文章,结果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使隐患得不到及时发现,造成了事故发生的必然性。更重要的是,一些被检查者没有正确地理解安全检查的实质与内涵,只是想通过某次安全检查来达到本单位安全管理工作好的座次排名,从而忽略了日常的安全管理。在安全检查前突击自查自改,在部分干部职工中形成了抓安全就是抓检查,重视检查就是重视安全的错误观念。结果造成了部分安全检查的形式主义。
二、采油厂加强生产,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的措施
安全工作各级各单位都有制度和目标,关键是如何做,做出成果来。针对我厂安全生产工作的现状,我们应该在继承传统做法的基础上,加大力度,强化HSE管理体系,这也是建立企业安全长效机制的必然举措。
2.1 明确管理职责,加强各级领导的体系基础知识培训,提高思想认识
要加大HSE体系的推进力度,首先必须对现有的管理模式进行局部的调整,组建一支体系推进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骨干力量,负责体系的日常推进工作。各部门、各单位在管理职责的指引下成立以“行政一把手”为组长的认证工作领导小组。其次是改变观念,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HSE意识。除了聘请有关专家举办知识培训班外,还要利用安委会、厂务会、党政联席会、生产经营协调会、调度会等会议宣讲建立体系的目的和意义,讲评体系工作,要求各级领导将体系要求融入日常工作,将“三标”管理与HSE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避免产生“两张皮”现象。三是加大推行HSE管理体系的投入力度,整改目前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为HSE管理体系的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在各类改革的竞争竞聘考试考核中引入有关体系知识,使各级管理人员切实体会到体系推进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感,使各级领导进一步加深对体系工作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的认识。
2.2 抓好岗位培训,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和规范生产操作
要顺利而高效地实施HSE管理体系,最终取决于全体员工能否自觉地接受hse管理的理念,并且不断地提高相关的理论素质、技术基础和实践经验。对于现场和岗位的hse管理来说,提高职工相关素质的最直接、最容易付诸实践的做法就是岗位练兵。工艺操作规程和事故应急预案是前人长期积累起来的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的精华,要通过反复持久的岗位练兵,使操作者能够在第一时间迅速高效地采取符合规范的措施或操作,尽量防止事故的发生或减少事故的损失,规范职工在任何状态下的行为模式。使职工在思想上,自觉地使自己的一切行为符合工艺操作规程和事故应急预案的相关要求。只有全体职工的积极参与,充分发挥才干和积极性,HSE体系的推进才会获得真正的收益。
2.3 加强风险辨识管理,建立有效的安全监控体系
HSE管理体系的核心要素之一是风险辨识和评价。采油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要实行对风险的可靠控制,首先要让全体职工认识到该行业的风险特点,通过认真的分析、思考,为确定的每一项风险制定切实可靠的控制措施,并具体落实到每个职工身上,形成覆盖全厂的安全监控体系。在从事具体工作过程中对可能存在的任何危险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价,从而提出降低或控制风险的具体措施。不但要对现在已经在进行的各项生产过程开展风险识别和评价,取得经验,形成制度,而且在今后开展任何新的工作之前,都要进行必要的风险评估和安全预评价,避免在工程建设项目中老的历史遗留问题还未解决,又产生新的遗留问题。从源头解决设备设施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设备、设施的本质安全性。
三、结束语
总之,采油厂安全工作的好坏,不仅仅是反映在发生事故的多少和严重程度上,而且还反映在全部的作业过程和每一个成员的安全行为中。建立和推行HSE管理体系,就是要加强设备、设施的本质安全性,通过宣传教育和实施安全责任主体考核制度,来约束、规范、考核职工的安全行为。按照HSE管理体系长效和持续改进的管理理念,建立起采油厂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任勇.浅谈采油厂的安全生产管理问题[J].中国科技博览.2012,16(08):102-103.
[关键词]采油厂安全生产 现在分析 预防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TE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5-0152-01
近年来,随着油田及采油厂对于安全生产的高度重视,无论是事故次数,还是事故经济损失,均呈逐年下降趋势,尤其是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率基本上已降为零,这一成绩反映了采油厂广大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进一提高,但是,生产现场不同程度地存在“三违”现象等问题的存在,表明采油厂绝对的安全生产是不存在的,因此我们必须要更加重视安全生产,将安全生产发生事故的几率降到最低。
一、目前采油厂生产工作依旧存在的安全问题
1.1 安全教育认识不到位,存在两个脱节现象
安全教育是增强职工安全意识,提高职工安全操作技术水平的必要手段。职工安全教育的内容广泛,涉及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知识,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知识,本岗位技术操作规程和规范,岗位事故应急救援和逃生知识,消防知识,岗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等。在实际安全教育工作中,存在如下问题:(1)安全知识教育与专业技术知识培训脱节;(2)安全教育培训中理论培训与实践培训脱节。
1.2 HSE管理与“三标”管理未有效结合,存在多头管理、重复工作的问题
目前采油厂基层单位在安全管理方面要做的工作繁杂,有安全科下发的“七本台帐”,有企业管理科下发的HSE管理体系和“三标”管理台帐。内容包括HSE会议记录、环保会议记录等二十多种,而且有三分之一的内容是大同小异,同样的内容不同的反映形式,重复工作量大,致使基层单位疲于应付,存在什么都做,又什么都做不好的现象。对HSE管理和“三标”管理,是将两者结合,或侧重于一方,或是干脆舍弃一方的问题,领导和职工均存在认识不够,思想不统一的问题。
1.3 直接作业环节的监督管理力度不够
直接作业环节的监督管理中存在问题较多的当属动火作业的监督管理,主要有以下两点:
(1)施工队伍职工安全意识差,综合安全素质参差不齐。由于施工队伍的作业人员大多是临时工,施工单位对这些作业人员的日常安全教育培训不够,不了解基本的安全常识,经常发生违规操作现象;(2)动火管理中存在对施工单位监管失控的现象。大港油田公司动火作业管理规定,二级以上的动火作业除了必须办理各种作业票之外,还必须有甲乙双方安全科人员在现场监督,目前安全科负责工业动火人员只有一人,经常出现多处动火,无法分身的状况。因此现场监护工作大多落在基层安全专(兼)职人员身上,施工队往往只有班长在现场,乙方监护人很少在动火现场。由于怕影响生产,因此甲方基层安全监护人很少会因乙方监护人不到位而要求停止动火,而且基层安全监护人全程监护工作疲劳,责任大,责权利不统一,积极性易受损。
1.4 安全检查和总结评比未分清
安全检查是查事故隐患,查管理制度是否落实到位等。检查的结果要么是安全的,要么是不安全的,不能说隐患相对较少的,整体工作就是好的,就相当安全了。因为,只要有一个隐患酿成事故,造成的后果不是设备毁坏,就是人员伤亡,或者两者兼有。而安全总结评比是指企业想进一步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可以采用的激励办法。目前各级组织的安全检查,虽然种类较多,但效果却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检查者虽然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检查,也查出了存在的隐患,但被检查者对查出的问题敷衍塞责,不认真整改,导致事故重复发生;另一方面是个别被检查者善做表面文章,结果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使隐患得不到及时发现,造成了事故发生的必然性。更重要的是,一些被检查者没有正确地理解安全检查的实质与内涵,只是想通过某次安全检查来达到本单位安全管理工作好的座次排名,从而忽略了日常的安全管理。在安全检查前突击自查自改,在部分干部职工中形成了抓安全就是抓检查,重视检查就是重视安全的错误观念。结果造成了部分安全检查的形式主义。
二、采油厂加强生产,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的措施
安全工作各级各单位都有制度和目标,关键是如何做,做出成果来。针对我厂安全生产工作的现状,我们应该在继承传统做法的基础上,加大力度,强化HSE管理体系,这也是建立企业安全长效机制的必然举措。
2.1 明确管理职责,加强各级领导的体系基础知识培训,提高思想认识
要加大HSE体系的推进力度,首先必须对现有的管理模式进行局部的调整,组建一支体系推进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骨干力量,负责体系的日常推进工作。各部门、各单位在管理职责的指引下成立以“行政一把手”为组长的认证工作领导小组。其次是改变观念,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HSE意识。除了聘请有关专家举办知识培训班外,还要利用安委会、厂务会、党政联席会、生产经营协调会、调度会等会议宣讲建立体系的目的和意义,讲评体系工作,要求各级领导将体系要求融入日常工作,将“三标”管理与HSE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避免产生“两张皮”现象。三是加大推行HSE管理体系的投入力度,整改目前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为HSE管理体系的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在各类改革的竞争竞聘考试考核中引入有关体系知识,使各级管理人员切实体会到体系推进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感,使各级领导进一步加深对体系工作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的认识。
2.2 抓好岗位培训,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和规范生产操作
要顺利而高效地实施HSE管理体系,最终取决于全体员工能否自觉地接受hse管理的理念,并且不断地提高相关的理论素质、技术基础和实践经验。对于现场和岗位的hse管理来说,提高职工相关素质的最直接、最容易付诸实践的做法就是岗位练兵。工艺操作规程和事故应急预案是前人长期积累起来的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的精华,要通过反复持久的岗位练兵,使操作者能够在第一时间迅速高效地采取符合规范的措施或操作,尽量防止事故的发生或减少事故的损失,规范职工在任何状态下的行为模式。使职工在思想上,自觉地使自己的一切行为符合工艺操作规程和事故应急预案的相关要求。只有全体职工的积极参与,充分发挥才干和积极性,HSE体系的推进才会获得真正的收益。
2.3 加强风险辨识管理,建立有效的安全监控体系
HSE管理体系的核心要素之一是风险辨识和评价。采油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要实行对风险的可靠控制,首先要让全体职工认识到该行业的风险特点,通过认真的分析、思考,为确定的每一项风险制定切实可靠的控制措施,并具体落实到每个职工身上,形成覆盖全厂的安全监控体系。在从事具体工作过程中对可能存在的任何危险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价,从而提出降低或控制风险的具体措施。不但要对现在已经在进行的各项生产过程开展风险识别和评价,取得经验,形成制度,而且在今后开展任何新的工作之前,都要进行必要的风险评估和安全预评价,避免在工程建设项目中老的历史遗留问题还未解决,又产生新的遗留问题。从源头解决设备设施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设备、设施的本质安全性。
三、结束语
总之,采油厂安全工作的好坏,不仅仅是反映在发生事故的多少和严重程度上,而且还反映在全部的作业过程和每一个成员的安全行为中。建立和推行HSE管理体系,就是要加强设备、设施的本质安全性,通过宣传教育和实施安全责任主体考核制度,来约束、规范、考核职工的安全行为。按照HSE管理体系长效和持续改进的管理理念,建立起采油厂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任勇.浅谈采油厂的安全生产管理问题[J].中国科技博览.2012,16(08):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