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营销》信息化教学实践研究

来源 :广东教育·职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dongshen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教育部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化,积极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并鼓励学生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自主、主动学习,培养其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教育信息化日渐推进,关于如何实现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革新成为迫切解决的问题。在此浪潮下中职网络营销信息化教学应运而生。
   以市场营销为基础衍生出的《网络营销》,作为中职学校电子商务及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综合性、实用性较强,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营销实操能力职业素养,提高其对电子商务专业的兴趣。网络营销教学过程涉及营销环境状况、产品包装、产品定价、描述产品和推广、目标市场选择等内容,教师借助仿真软件、音频资源,或者制作微课,更让学生体验到情境性和真实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其技能。“选择目标市场”作为目标市场战略的重要内容,在网络营销基础知识学习中起到承上启下作用。但其内容较多,且理论性强,枯燥,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学生的个性及认知特点以及教育信息化要求,信息化教学能丰富课堂的表现形式,更好实现教学目标。
   一、《网络营销》信息化教学的特点
   (一)信息化与教学内容整合,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作为教与学的主线
   网络营销课程理论性比较强,无论是网络营销的战略及渠道、产品定价或者促销策略等,信息化教学都可以将抽象枯燥的纯理论知识调整为项目化,每个项目有明确的任务和目的,教师的任务是有效引领学生完成任务,做中学,独立解决问题。同时,充分尊重信息化工具和资源的多样性,针对教学内容提供与教学主题或问题相关的网络资源、典型案例,帮助学生完善问题解决的过程,促进学生的意义建构。学生通过对问题和主题的主动探索活动体验学习的快乐,培养学习兴趣。
   (二)信息化教学强调评价的及时性
   借助弹幕和信息化平台、技术手段等,网络营销信息化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实时监控,对教学过程以及教学结果及时评价反馈,学生自评、小组评价尤其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必须及时和可视化,学生通过评价反馈结果及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进行纠错,实现教学过程与结果的监控与协调。同时,网络化教学评价系统,促使学生养成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的良好习惯,提高其反思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信息化教学强调主动学习、合作学习
   网络营销信息化教学遵循翻转课堂自主学习——领取任务、小组合作完成——成果展示评价环节,整个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做中学,制造机会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变成教学的主导者,老师承担引领辅助角色。且在信息化的课程教学模式中,项目化教学以任务驱动式形式完成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团队合作能力,学习效果得以增强,学习效率得以提高。
   二、中职网络营销信息化教学实践过程
   网络营销信息化教学过程遵循以任务驱动为导向,围绕问题的解决,学生借助网络资源查找资料,小组讨论,完成任务,进行成果展示评价。下面以“选择目标市场”为例,阐述信息化教学过程如何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做中学,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和反思能力。
  (一)课前自学环节
   1.课前创建蓝墨云班课,整合专题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课前自主预习
   为了方便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笔者创建了蓝墨云班课,创建了班级网络营销课程,通过“蓝墨云班课”,将课前制作的课件、微课视频和《自主学习任务单》、预习案发放到蓝墨云班课。学生通过蓝墨云班课平台自主预习,认真阅读,明确任务與要求,并认真观看微课视频,理解掌握学习内容,并自主完成预习案, 为课堂教学的开展做好知识准备。为了更好地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教师通过蓝墨云班课“成员栏目”查看学生的签到情况以及预习进度情况,学生预习中有疑问可以在答疑区留言,教师会及时关注进行答疑。
   2.课前精心设计主题学习任务单,明确预习的任务和要求
   网络营销知识点之间连贯性比较强,需要学生课前查找并掌握大量的素材资料,故学习任务单的设计非常重要,为促使学生课前清楚预习的目的性,了解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任务单,引导学生科学有效地学习。
  (二)课中实施环节
   以建构主义理念为指导的信息化教学,强调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此,信息化教学设计过程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为中心。以“选择目标市场”为例,教师以“引、诱、验、探、评”组织学生利用信息化工具和手段进行基于问题解决、小组协作、项目学习、任务驱动的教学。具体如下:
  1.引
   即创境激趣、导入新课。首先,布置任务单:①找出目标数字?②目标数字组成什么图形?其次,观看视频案例,观看一组最强大脑数字云图视频案例,视频内容要求所有在场观众观看屏幕呈现的密布数据,找出主持人提供的数据位置,然后指出数据所构成的图形,学生们一边观看,一边查找,紧张激烈又有挑战的课堂气氛烘托出来,本环节的视频案例设计意图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开阔学生视野,最重要的是引出“目标”的话题,为新内容的讲解做铺垫。
   2.诱
   即诱发研讨,知识储备。首先,抽出学生展示的预习案,点评,这一步指导学生使用弹幕软件,借助手机点击同步进行点评,每一位同学的点评结果呈现于教室白板屏幕上,信息技术的使用实现可视化的生生、师生之间的直接点评,旨在交流共享,理解知识,检查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同时,万彩动画大师制作的微课视频,生动形象的情景模拟既吸引学生注意力,又有助于牢记知识点。在此过程中,教师及各小组长根据学生任务完成情况完成过程性评价的填写。
   其次,登录蓝墨云班课,完成在线抢答,根据教师课前设置的相关知识点活动内容,要求学生登录班课,云班课活动一开始,平台自动设置答题起始时间。答题结束,平台自动汇总所有答题情况,包括得分、排名、用时、错题分析等,平台使用进一步巩固了学生理解、掌握知识,有效突出教学重点。   3.验
   即视频案例探究,验证知识。本环节承上启下,要求学生明确任务:①周万顺选择哪些子市场,为什么?②周万顺这些子市场有什么优势?然后借助平台资源库重复观看课前放的案例视频,教师根据学生的观看情况及答题情况完成过程性评价,旨在巩固上一环节内容,为下一环节的实战起铺垫作用。
   4.探
   即探索实战,提升技能。要求学生任选一产品,针对产品特色,写一份关于该产品的“目标客户选择建议书”提纲,提出要求:5人为小组分工合作,2名策划员、1名发言员、1名组长、1名记录员,拟写建议书。学生根据分工,通过查找资料、分组讨论、制定方案等环节完成任务单,并上传云平台,本次课的教学旨在学以致用,巩固知识的同时,提升技能,同时激发团队意识,突破教学难点。
   5.评
   即成果展示、效果评价。要求各小组代表上台介绍“目标客户建议书”,各小组之间利用弹幕软件先互评,老师为展示的作品点评,强调问题分析和知识的应用能力。同时,借助微信平台,邀请校企合作的相关负责人——A家家具的门店经理为学生的建议书做点评。本环节旨在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同时通过评价,学生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长处。信息化贯穿于教学整个过程,同时也充分体现了积极贯彻落实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理念。在此基础上,学生自己、学生之间以及教师完成评价表的填写。
  (三)课后提升环节
   在课后环节,学生登陆蓝墨云平台完成知识迁移训练,实现知识拓展。首先,通过观看微课视频回顾课堂,做中学、学中做,重温重难点知识;其次,课中未完成“目标客户策划书”的学生进一步自学探究,补充完善。同时,学生可以在平台点击老师推送的相关知识,选择性观看,也可以在平台互动交流,与老师、同学就感兴趣的问题实现随时的文字、图片、语音全方位沟通讨论,进一步巩固和熟悉知识点,实现课堂教学有效延伸。还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信息化教学实践的效果分析
  (一)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效完成教学目标
  “目标市场选择”依托信息技术,有效突出了目标市场含义、特征、评估条件等重点内容,同时“做中学、学中做”以及信息平台互动评价,使得目标市场选择策划书这一教学难点得以有效突破,学生技能得到提升,缩短了教学与市场需求的距离,完成教学目标。
  (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目标市场以及评估标准》以微课形式呈现,既形象生动又有趣味性,刺激学生多种感官,同时目标市场意义和企业占领目标市场的方式通过平台以游戏抢答的形式,以及节选《温州一家人》周万福卖鞋的视频故事,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其目标客户以便巩固提升技能,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征,学习态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变。
   (三)信息技术的使用促使学生“学”与“习”得以有效融合
   信息技术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同时强调学生对时间的管理,充分利用学生碎片化时间,随地随愿学习,深受学生喜欢,教学效果明显。
   四、关于信息化教学实践研究的思考与展望
  (一)如何进一步完善信息化教学环境
   信息化教学环境意义重大,利用信息技术有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努力使学生在信息技术情境中探究、发现,吸引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使信息技术更好地为教学服务。目前針对大部分中职学校而言,充分有效的信息化环境尚在建设中。
  (二)关于评价问题
   在教学的过程性评价与结果评价环节,虽然每个小环节都有评价标准,借助信息技术评价反馈的及时较以前有了较大改观,但如何切实有效地做好“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工作,使评价能更真实地反映学生学习效果值得研究。
  (三)如何构建不同课程信息化教学模式值得商讨
   信息技术的使用与学科课程的深度融合是大趋势,但如何根据专业特点、课程内容、教学过程、教学实施环境条件等,提炼出符合学校特色的信息化课程模式,在后续的信息化课程教学改革中,需要不断探索。
  (四)其他问题
   关于信息化教学可能加快教学节奏、后进生较弱的学习能力被清晰放大、教与学两层皮问题以及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技术唯美掩盖知识内容本身,导致学生养成惰性思维,浅层学习,偏离教学目标问题等值得探究改进。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摘要:中等收入陷阱已成为全球性热点问题,关乎着一国的发展命运。从国际经验来看,成功的例子屈指可数,大部分国家跨越这个陷阱都是很艰难的。在当前这个发展阶段,我国正面对这道坎,在接下来的发展中我们该怎么样成功避开中等收入陷阱呢?  在接下来的5年到10年里,我国跌进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性在一半以上,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去年在一次演说中这样谈到。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一个风险提示。新常态经济下,我国GDP增长
双线梯形螺纹具有参数多、精度高、加工耗时久等特点,是普通车工加工训练中的重点和难点项目之一。双线梯形螺纹的加工在中职普通车工中级考证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中级证重要考点之一,中职校备考,应把双线梯形螺纹的加工作为重点培训项目之一,而观察近年考证情况,很多学生在梯形螺纹的加工中失分比较严重,导致整体成绩不高,影响过级率。所以,如何快速让学生认识梯形螺纹的加工方法并熟练加工梯形螺纹是教师当务之急。  
史铁生作为当代有名的作家之一,因身体瘫痪,病痛折磨,作品中渗透着浓厚的苦难意识。2002年华语文学传媒奖对史铁生这样评价:“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因而,他的作品中,呈现一种“热爱生命的忧伤”。《合欢树》便是这种“热爱生命的忧伤”的体现,文章以“合欢树”为线索,串联起遭受生命劫难的“我”与精心播撒母爱的“母亲”之间的回
在国家大力加强职业教育体系的大背景下,给职业院校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其挑战之一就是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实训基地是课堂又不同于普通的课堂,它是将课堂和企业生产线结合在一起的产物。因此,只有实训基地安全有效运行,才能造就出一批高技术高技能的人才。目前,对于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要素的探讨从未停止。  本文将结合我校生物医药系在创骨干争一流的建设过程中相关经验,重点探讨公共实训基地
俗话说:“祖国江山美不美,全靠导游一张嘴”,导游讲解可以引导游客欣赏美、感知美,也关系到导游服务的整体质量,因此导游讲解是导游服务的核心环节。中职导游课程大纲要求教师不仅要传授导游相关的理论知识,还应当服务于学生的职业发展,因而提高导游讲解能力也就成为中职导游专业的重要培养目标。   一、提高中职导游专业学生导游讲解能力的紧迫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个性化的导游服务越来越渴求,
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普遍比较薄弱,在课堂上,学生往往注意力不够集中,学习积极性不高,而古诗词无论在内容还是表达形式上都与当代中职学生存在隔阂,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缺乏兴趣和信心。要调动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就要采用其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缩短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引导学生欣赏、品味中华诗词的恒久魅力。   基于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诗歌教学现状,笔者尝试从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角度来提高诗歌教学的有效性。  一
2020年1月3日,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召开全省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试点总结暨首批高技能人才取得职称证书颁证会。会议主题是贯彻落实我省《关于在工程技术领域实现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的实施方案》,总结技术技能人才职业发展贯通试点经验,全面部署技术技能人才职业发展贯通工作,并向首批高技能人才取得职称证书人员颁发广东省职称证书。  破除人才发展障碍,促进两类人才深度融
为了更好地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计算机教师应该合理利用科技手段,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让计算机课堂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生动,提高计算机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计算机水平。本文以中职计算机课程《图形图像处理》教学为例,对基于Moodle平台的三维一体教学模式设计和运用效果进行探索,让学生在计算机课程的学习中真正提高学习兴趣和计算机水平。   一、三维一体概述   三维指的是课堂面授、网上学习、课外活动
中国会计文化是会计文化同中国特有的民族性格、思维方式相结合形成的文化产物。培养有文化的会计人,在做中学、在做中悟,方能潜移默化、自然而然、自觉自愿地融入博大的会计文化之中,自觉自愿地成为会计文化的传承人。中职学校作为培养会计初级人才的教育基地,也应在传承会计文化、发扬会计精神方面积极投入,有所作为。  一、会计文化建设是学生成人成才的需要   1.会计文化建设的支撑   《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
高职院校肩负着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使命,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素质构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职业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应当以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校企深度融合创新培养培育模式。2010 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明确提出职业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双师型”职教师资队伍。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