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课堂提问的有效与否,直接决定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教师的教学水平。笔者将从科学课堂有效提问的方法;有效课堂提问实施的策略;在常规科学教学模式中有效课堂提问注意的两个问题;在科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评价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进行思想交流的重要方式,是沟通教师、教材和学生三者之间的桥梁和媒介。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课堂提问的有效与否,直接决定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教师的教学水平。探寻课堂提问的科学性、艺术性,让课堂提问更有效,应当成为我们每一位教师的一种教学追求,如何在科学课堂中实施有效课堂提问是值得科学教师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把握好科学课堂有效提问的方法
课堂提问没有标准的模式,提问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教师要善于提问、精于提问,提出的问题要能够启迪学生的智慧,使科学课堂的教学能顺利、有效地展开。经过研究,在科学课堂中有几种常见的提问方法:
1、直接诱导法
在科学课堂中,针对一些难度大,范围广的科学问题,教师应该采用直接诱导的提问方法。例如:教科版六年级下册《月相变化》,此课主要是研究月相变化的原因及其规律的科学问题,所以教师可以在给予学生一系列的图片后,直接提问:为什么会有月相变化?太阳、地球、月亮的关系是什么?学生们就可以有的放矢,围绕热传递的问题来设计实验和观察实验现象获得结论。
2、寻究法
寻究法就是根据科学现象,对其现象造成的原因进行寻究性设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教科版五年级《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学生通过实验看到了泡沫、牙签浮在水面;橡皮、小铁钉、小螺帽等是沉到水底。接着教师提问:为什么泡沫塑料块、牙签是浮在水面;小铁钉、小螺帽等是沉到水底呢?与什么因素有关呢?这个问题的提出,学生就会再次投入到“物体的浮沉同质量和体积有联系吗?”的研究中
3、评价法
在课堂里实验汇报是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地把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与大家汇报、交流,师生通过互相分析和评价共同得出正确结论。这是有效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发散法
发散法最大特点是,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可以获得多种答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可以用多种探究方式探究科学概念,教师应该对于同一个问题,从多个角度进行设问,通过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考,达到分析解决问题的目的。
二、有效课堂提问实施的策略
提问的方法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该如何选择有效的提问方法,笔者认为可以有以下策略:
第一,调控好课堂提问的难度;
人的认知水平就是在这三个层次之间循环往复,不断转化,螺旋式上升。课堂提问不宜停留在“已知区”与“未知区”,即不能太容易或太难。问题太容易,则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浪费有限的课堂时间;问题太难则会使学生丧失信心和探究的欲望,反而使提问失去价值。
第二,调控好课堂提问的频率;
频繁的提问往往被人们理解为是讨论式的课堂,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对话和交流。事实上,成功的教学经验表明,提问过多不仅烦琐费时,而且会导致学生“随大流”,增加回答问题的盲目性,使课堂教学重点不突出,难点得不到化解,从而制约教学目标的实现。因而课堂提问的次数应当适量。对于如何控制课堂提问的频度问题,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重点,抓住知识的重点、难点,设计思考量大的问题,注重提问的质量和效率,避免问题过于繁琐、直白。这样的提问才能够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探索新知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才可能成为有效的课堂提问。
第三,恰当配搭封闭性问题与开放性问题;
在课堂中,老师经常给学生提问题,促使他们思考。从指向性来说,可以将问题分成两大类:开放性问题和封闭性问题。开放式问题是指没有明确指向性的问题,学生可以在较广的范围内思考,例如“你发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开放性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而封闭性问题是检查学生的前概念或者所获得的科学知识有多少,在设置封闭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的主要依据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复杂程度来决定。
第四,适时调控提问的等候时间;
有效的课堂提问,一方面要根据问题的难度适当控制提问的等候时间,也就是说,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应该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时间,以提高学生回答的准确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当然,对于等候多长时间为宜,研究发现,在科学课堂中,自提出问题到指定学生回答,至少应该等待3~5秒钟为宜。如果教师所提的问题是开放性的,那么留给学生的等待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例如,科学课中的猜想这个环节也应该留予充足的思考时间。
对课堂提问有效性的评价不能是终结性的,而应该采用发展式的。有效的课堂提问应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迁移到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做事的能力,更进一步说,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能力,使学生学会生存。当然,有效课堂提问除了在备课中肯下苦功,但是对教师随机应变的本领、教学机智的要求更高。
【作者单位:广州市海珠区宝玉直实验小学 广东】
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进行思想交流的重要方式,是沟通教师、教材和学生三者之间的桥梁和媒介。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课堂提问的有效与否,直接决定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教师的教学水平。探寻课堂提问的科学性、艺术性,让课堂提问更有效,应当成为我们每一位教师的一种教学追求,如何在科学课堂中实施有效课堂提问是值得科学教师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把握好科学课堂有效提问的方法
课堂提问没有标准的模式,提问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教师要善于提问、精于提问,提出的问题要能够启迪学生的智慧,使科学课堂的教学能顺利、有效地展开。经过研究,在科学课堂中有几种常见的提问方法:
1、直接诱导法
在科学课堂中,针对一些难度大,范围广的科学问题,教师应该采用直接诱导的提问方法。例如:教科版六年级下册《月相变化》,此课主要是研究月相变化的原因及其规律的科学问题,所以教师可以在给予学生一系列的图片后,直接提问:为什么会有月相变化?太阳、地球、月亮的关系是什么?学生们就可以有的放矢,围绕热传递的问题来设计实验和观察实验现象获得结论。
2、寻究法
寻究法就是根据科学现象,对其现象造成的原因进行寻究性设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教科版五年级《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学生通过实验看到了泡沫、牙签浮在水面;橡皮、小铁钉、小螺帽等是沉到水底。接着教师提问:为什么泡沫塑料块、牙签是浮在水面;小铁钉、小螺帽等是沉到水底呢?与什么因素有关呢?这个问题的提出,学生就会再次投入到“物体的浮沉同质量和体积有联系吗?”的研究中
3、评价法
在课堂里实验汇报是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地把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与大家汇报、交流,师生通过互相分析和评价共同得出正确结论。这是有效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发散法
发散法最大特点是,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可以获得多种答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可以用多种探究方式探究科学概念,教师应该对于同一个问题,从多个角度进行设问,通过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考,达到分析解决问题的目的。
二、有效课堂提问实施的策略
提问的方法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该如何选择有效的提问方法,笔者认为可以有以下策略:
第一,调控好课堂提问的难度;
人的认知水平就是在这三个层次之间循环往复,不断转化,螺旋式上升。课堂提问不宜停留在“已知区”与“未知区”,即不能太容易或太难。问题太容易,则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浪费有限的课堂时间;问题太难则会使学生丧失信心和探究的欲望,反而使提问失去价值。
第二,调控好课堂提问的频率;
频繁的提问往往被人们理解为是讨论式的课堂,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对话和交流。事实上,成功的教学经验表明,提问过多不仅烦琐费时,而且会导致学生“随大流”,增加回答问题的盲目性,使课堂教学重点不突出,难点得不到化解,从而制约教学目标的实现。因而课堂提问的次数应当适量。对于如何控制课堂提问的频度问题,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重点,抓住知识的重点、难点,设计思考量大的问题,注重提问的质量和效率,避免问题过于繁琐、直白。这样的提问才能够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探索新知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才可能成为有效的课堂提问。
第三,恰当配搭封闭性问题与开放性问题;
在课堂中,老师经常给学生提问题,促使他们思考。从指向性来说,可以将问题分成两大类:开放性问题和封闭性问题。开放式问题是指没有明确指向性的问题,学生可以在较广的范围内思考,例如“你发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开放性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而封闭性问题是检查学生的前概念或者所获得的科学知识有多少,在设置封闭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的主要依据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复杂程度来决定。
第四,适时调控提问的等候时间;
有效的课堂提问,一方面要根据问题的难度适当控制提问的等候时间,也就是说,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应该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时间,以提高学生回答的准确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当然,对于等候多长时间为宜,研究发现,在科学课堂中,自提出问题到指定学生回答,至少应该等待3~5秒钟为宜。如果教师所提的问题是开放性的,那么留给学生的等待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例如,科学课中的猜想这个环节也应该留予充足的思考时间。
对课堂提问有效性的评价不能是终结性的,而应该采用发展式的。有效的课堂提问应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迁移到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做事的能力,更进一步说,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能力,使学生学会生存。当然,有效课堂提问除了在备课中肯下苦功,但是对教师随机应变的本领、教学机智的要求更高。
【作者单位:广州市海珠区宝玉直实验小学 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