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值得,当老师值得”

来源 :陕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00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能为祖国贫困山区的孩子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我愿意!”
  一个人一生总会有许多刻骨铭心的回忆,对于青年教师赵静来说,美丽苍凉的大凉山便是其中之一 ,那些笑着和恶劣环境抗争的彝族孩子们是她最深的牵挂。“我永远记得5月的阳光里第一次见到他们时内心的震动,永远记得他们送我离开时情不自禁流下的泪水。”赵静回忆起在大凉山的日子说道。
  2020年5月,新冠肺炎疫情尚未解除,作为北大教育基地“高杨杰校长工作室”成员校一名年轻的党员教师,赵静只身一人前往大凉山,参加“教育部组织‘国培计划’赴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开展的支教活动”。辗转多所城市,当她从成都乘坐客车行驶了300多公里盘山公路,终于来到支教的甘洛县城关小学时,赵静的心中除了激动还有后怕。可是,孩子们的笑脸仿佛最好的镇静剂,一到校门,师生的热情让赵静只想把她掌握的知识倾尽所有地教给学生们。
  简单安顿后,赵静马上投入工作。上示范课、指导青年教师、组织讲座、参与学校各类常规活动……几乎每天都工作到深夜,甚至体验了七天七夜停水、每天只吃一顿饭的艰难;感受了因为频繁的地震余震而慌乱奔跑的狼狈;适应了没有家人与孩子陪伴的每一个日夜……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有80%的彝族人,而且甘洛县城关小学有70%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容乐观。赵静想尽一切办法,学习上关注、生活上关怀,以爱的教育打开孩子的心扉。她在教学方法、教学环节上下足功夫,课上和学生积极沟通交流。起初赵静还担心会有学生因为语言交流、学习基础差等问题在學习中出现情绪或心理上的不适,可是,她没想到,“这些大山里的孩子们有着超乎常人的乐观和坚强,他们打心眼里尊重老师、敬重知识。”
  赵静带领学生攻克学习上的难关。她设计开发智力的游戏,备好每一节课,让每个学生在数学课上都能听懂学会。课后进行集中辅导或者个别辅导,竭尽所能在短时间内了解每一个孩子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学生接受高效教学。
  “帮扶一所学校,就是帮扶一个民族。”支撑一所好学校最强有力的条件就是老师。支教期间,赵静尽她所能更新其他老师的教育理念。“从踏进甘洛城关小学那一刻起,我就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流水的兵’。”说这话时,赵静目光炯炯。
  赵静注重培养老师使用高效实用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准确把握备、教、辅、改、考、评等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充分认识发挥多媒体教具的作用,让老师们注重加强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赵静的努力没有白费。伊莎是学校安排和赵静结对帮扶的老师,也是土生土长的彝族女子。赵静和她结对后,一起备课、探讨,常常利用多媒体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她们先后围绕“如何备课”“如何上一节优质课”进行专题研究。“现在,我得知伊莎已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老师,我为她感到骄傲。”赵静自豪地说。
  如今回想起大山里的经历,赵静依旧常常被感动:记得参加“国培计划”送教下乡活动到斯觉片区的“小历险”;克服山体滑坡、电闪雷鸣这些困难,依旧完成海棠片区最后一次送教活动的体验;车子行驶在山路上,突遇泥石流的死里逃生的惊险;同行们给了赵静莫大的勇气,她才能将完美的课堂呈现给学生……这些种种就像珍贵的照片一样永远定格在她的记忆中。
  被蚊虫叮咬,遇到泥石流危险的时候赵静没有哭,但当她支教结束,最后一次去教室,告诉孩子们“你们一定好好学习,学好技能建设家乡,老师期待你们走出大山多看看,赵老师在陕西等着你们”的时候,她哭了;当收到阿支校长发来的信息“你所带的班级数学成绩由之前的均分31分提高到了76分”时,她哭了……回首那段大凉山的回忆,回首孩子们纯真的笑脸,赵静内心一直有一个声音响起:“教育,值得;当老师,值得!”
  刘昕整理
其他文献
近年来,汉中市教育系统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核心素养,深化“三个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助推汉中教育高质量发展。  积极创新“第一课堂”常规管理  强队伍打基础。大力推行学校党组织书记、校长“一肩挑”,实施党员教师“双培养”工程,全市中小学党建工作实现全覆盖,学校党建“一抓两促三提升”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出台《关于深
期刊
自“课堂革命·陕西行动”活动开展以来,延安市教育系统坚持用延安精神统领“课堂革命”工作,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质量推进基础教育“三个课堂”建设工作。  坚持守正创新,做优做精“第一课堂”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与时俱進、准确把握国家新课程改革的总体方向,在守正创新中不断加强“第一课堂”建设。一是强
期刊
“三个课堂”首次将课中课后、校内校外、线上线下有机融合,极大地拓展了教育场域,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为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指明了“陕西路径”。  一、认识和体会  首先,“三个课堂”构建了全面育人的新生态。通过打造“三个课堂”,构建起课堂教学、课后服务、校外教育环环相扣的完整育人链条,实现学生、教师和社会知识提供者融会贯通的课程体系,共同构成立德树人“大课堂”,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
期刊
“乡村教师最重要的职责,就是点亮大山孩子的梦想。让孩子们拥有梦想,去看外面的世界,思考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我们生活的地方建设得更加美丽。”  2010年,杜金旦回到家乡宝鸡市陈仓区成为一名特岗教师,先后在凤阁岭镇建河小学、凤阁岭镇中心小学、新街镇菜园小学任教。  建河小学所在的凤阁岭镇建河村位于陕甘两省交界处,这里渭河水贯穿大山,奔流向东。层层叠叠的大山望不到边,山脚下分布着小小的村落。学校有13
期刊
教育是奉献不是索取,教育是公益不是功利。有教无类,呵护如宝,有爱无碍,让残缺在掌心开花。党红妮老师用自己的温度去温暖这些特殊的孩子,驱散他们生命中的阴霾!  1999年,党红妮通过遴选由普通学校进入商洛市聋哑学校任教。初入特教学校,校领导便安排她带一年级班主任和语文课,为加强手语学习,她把手语书带回家,还时不时和自己刚满一周岁牙牙学语的儿子比比划划。家人却跟她急了:这样的语言环境,会给正常学说话的
期刊
“爱岗就是爱党,爱岗就是爱国,爱岗就是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爱岗就是热爱我们的陕西。”  一个人认真做一两件事容易,难的是做每一件事都认真;一个人干工作坚持一两天容易,难的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呼秀珍就是这样的人——一个年过七旬依然忙于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她也被师生称为“永不退休的雷锋”。  呼秀珍是咸阳道北中学的一名教师,1965年高中毕业的她,至今已在教育园地度过了56个春秋。  1999年,咸阳市
期刊
真正的人师,他不仅教书,而且育人,以其高尚的人格塑造学生的人格,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深刻且久远。  在西安市黄河中学,年过花甲依然担任班主任的马骏,每年授课量达800课时以上。这位深耕一线的教师为什么要这么努力呢?教师的修炼之“道”使然:1977年,马骏知青下乡,担任民办小学教师。1983年大学毕业之后,他在中学教育岗位上工作了40年。马骏要求自己要有一种大师的追求。  要成为自己理想中的好老师,马骏
期刊
“用心做人,静心做事,让教师享受职业的尊严与幸福,让学生拥抱成长的多彩与快乐,办一所学生喜爱、教师幸福、家长信任、社会认可的学校。”  “回顾27年的教育生涯,处处充满着艰辛与不易,我当过傻子,吃过亏,做过疯子,在执着中前行,我成长、我快乐、我幸福。”如今已是渭南小学校长的郗莉回首自己的从教之路感慨良多,那份对于教育的初心支撑着她一直勇往直前,那份永不服输的信念让这位女校长多了几分果敢与韧劲。  
期刊
“我选择,我幸福;我坚守,我无悔!我的青春留在茫茫大山中,留在清贫的讲台上。这是一代中师生的时代芳华,这是值得我永远坚守的教育初心。”  汉中洋县是东方宝石朱鹮的故乡,有被称为秦岭秘境的生态环境。这里万亩花海香,人鸟共家园,但因山高路远导致的教育落后却是当地的现实。  1996年,毕业于城固师范的邓爱华被分配到洋县溢水镇花园乡完全小学。一排低矮的平房,一根摇摇欲坠的旗杆,一面斑驳的木头黑板,七个老
期刊
常常听说,能遇到一个好老师是人生的幸福,我就是幸福的,因为我的一生遇到了许多好老师,这也坚定了我的一个信念:我要用心去做,做一个好老师,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幸福。  23年前,我从渭南师专毕业,带着对三尺讲台的热望,我选择了回家乡任教。那一年,我被分配到了最偏远的农村,离县城一百多里路,学校条件很差,全校只有三个教学班11名老师,我是唯一一个女老师。现实中的工作与理想中的那一份职业相差很远,但我却如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