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在吉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立足农产品资源加工转化,有力地推进了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业的跨越式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途径,成为实现“三化”统筹的主推模式,成为实现“城镇化”的重要手段,有力地推动了全省经济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 F30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22-09-1
1 吉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状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创新农业经营体制的重要内容,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经过近20年的探索实践,吉林省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组织实力不断增强,带农惠农能力不断提高,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农业建设和农民就业增收。“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深入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农业产业化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机遇期。到2012年底,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断提升,呈现产业升级、质量提升、效益增长的良好态势。
1.1 带动型龙头企业达到一定数量规模
带动型龙头企业是带动农户增收致富、解决就业和发展地方经济的主要力量。近十年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的增幅都在10%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蓬勃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1.2 龙头型企业集群集聚发展
龙头企业立足我省资源优势,确定发展方向,吉林省围绕优势农产品基地已形成了粮食加工业、畜禽加工业和特产加工业三大主导产业。
1.3 科技支撑作用明显
科技创新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手段,如要在激烈竞争的市场大潮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走科技兴企之路。
1.4 品牌建设成效显著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2年底,仅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获得的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名牌农产品等国家级品牌就达90多个。
2 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
2.1 原料基地建设相对滞后,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近年来,在吉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吉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快速发展,加工转化能力和水平逐年提升。但是,与企业加工配套、衔接紧密的基地建设相对滞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发展壮大,已成为制约龙头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做精的主要瓶颈。
2.2 融资能力较弱,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资金是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命脉,吉林省部分龙头企业尚处于资本原始积累过程,规模相对较小,资产总量相对较少,可抵押物品少,加上企业实力相对较弱,融资渠道单一。企业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积极扩大规模,谋划项目,但融资难问题一定程度上成为制约企业发展壮大的主要障碍。
2.3 科技研发能力较弱,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科技创新是提高竞争力的核心,是企业扩大市场份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必然选择。而吉林省龙头企业中民营企业居多,松散管理比较普遍,高科技人才短缺、科技研发投入有限、研发能力不足,致使加工的产品科技含量较小、附加值较低、产业链条较短、市场占有率较少。
2.4 品牌创建意识不够,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品牌是企业开拓市场的利器,是企业占领市场的关键,品牌代表着企业的信誉和产品的质量。而吉林省多数龙头企业仍然属于粗放型和人员密集型加工企业,产品也只是简单的粗加工。品牌培育和创建意识不强、品牌建设投入不足、品牌经营战略不深、品牌保护意识不强等问题普遍存在。
3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对策措施
3.1 建设规模化、标准化原料基地
加大配套基地建设力度,搞好规划布局。鼓励支持龙头企业通过租赁、承包、股份合作、土地流转和订单等形式建设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优质原料生产基地。
3.2 积极搭建融资平台
充足的资金是企业发展的强劲动力,要积极沟通协调各金融部门,为龙头企业广开融资渠道,设立贷款担保机构和产业发展基金等,逐步建立和完善中介服务体系,搭建银企对接服务平台,鼓励企业走多渠道多形式融资并举,加快发展企业资本市场,积极推进已上市公司做大做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进而推动吉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蓬勃发展。
3.3 提高科技研发能力
加快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社会投入为辅的多元参与的科技创新体系,增强科技支撑产业发展能力。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加工程度深、产业链条长、增值水平高、出口能力强、符合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要求的产品和产业。支持企业吸引高科技人才、开发新产品、引进新成果、谋划新项目,不断延“深”产业链条。
3.4 强化政策扶持
积极创建龙头企业发展软环境,沟通各相关部门出台并落实有利于龙头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通过税收、土地、水、电、资金等方面的政策优惠,扶持企业发展壮大。各部门积极主动站位,创新服务方式,为企业做好指导服务,形成支持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社会合力,推动吉林省龙头企业大发展,推动吉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跨越式发展。
作者简介:许彩丽,女,吉林长春人,吉林省农业产业化办公室中级农艺师,研究方向:吉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徐哲明,男,吉林九台人,就职于长春市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研究方向:水稻栽培育种。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 F30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22-09-1
1 吉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状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创新农业经营体制的重要内容,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经过近20年的探索实践,吉林省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组织实力不断增强,带农惠农能力不断提高,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农业建设和农民就业增收。“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深入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农业产业化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机遇期。到2012年底,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断提升,呈现产业升级、质量提升、效益增长的良好态势。
1.1 带动型龙头企业达到一定数量规模
带动型龙头企业是带动农户增收致富、解决就业和发展地方经济的主要力量。近十年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的增幅都在10%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蓬勃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1.2 龙头型企业集群集聚发展
龙头企业立足我省资源优势,确定发展方向,吉林省围绕优势农产品基地已形成了粮食加工业、畜禽加工业和特产加工业三大主导产业。
1.3 科技支撑作用明显
科技创新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手段,如要在激烈竞争的市场大潮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走科技兴企之路。
1.4 品牌建设成效显著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2年底,仅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获得的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名牌农产品等国家级品牌就达90多个。
2 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
2.1 原料基地建设相对滞后,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近年来,在吉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吉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快速发展,加工转化能力和水平逐年提升。但是,与企业加工配套、衔接紧密的基地建设相对滞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发展壮大,已成为制约龙头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做精的主要瓶颈。
2.2 融资能力较弱,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资金是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命脉,吉林省部分龙头企业尚处于资本原始积累过程,规模相对较小,资产总量相对较少,可抵押物品少,加上企业实力相对较弱,融资渠道单一。企业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积极扩大规模,谋划项目,但融资难问题一定程度上成为制约企业发展壮大的主要障碍。
2.3 科技研发能力较弱,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科技创新是提高竞争力的核心,是企业扩大市场份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必然选择。而吉林省龙头企业中民营企业居多,松散管理比较普遍,高科技人才短缺、科技研发投入有限、研发能力不足,致使加工的产品科技含量较小、附加值较低、产业链条较短、市场占有率较少。
2.4 品牌创建意识不够,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品牌是企业开拓市场的利器,是企业占领市场的关键,品牌代表着企业的信誉和产品的质量。而吉林省多数龙头企业仍然属于粗放型和人员密集型加工企业,产品也只是简单的粗加工。品牌培育和创建意识不强、品牌建设投入不足、品牌经营战略不深、品牌保护意识不强等问题普遍存在。
3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对策措施
3.1 建设规模化、标准化原料基地
加大配套基地建设力度,搞好规划布局。鼓励支持龙头企业通过租赁、承包、股份合作、土地流转和订单等形式建设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优质原料生产基地。
3.2 积极搭建融资平台
充足的资金是企业发展的强劲动力,要积极沟通协调各金融部门,为龙头企业广开融资渠道,设立贷款担保机构和产业发展基金等,逐步建立和完善中介服务体系,搭建银企对接服务平台,鼓励企业走多渠道多形式融资并举,加快发展企业资本市场,积极推进已上市公司做大做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进而推动吉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蓬勃发展。
3.3 提高科技研发能力
加快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社会投入为辅的多元参与的科技创新体系,增强科技支撑产业发展能力。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加工程度深、产业链条长、增值水平高、出口能力强、符合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要求的产品和产业。支持企业吸引高科技人才、开发新产品、引进新成果、谋划新项目,不断延“深”产业链条。
3.4 强化政策扶持
积极创建龙头企业发展软环境,沟通各相关部门出台并落实有利于龙头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通过税收、土地、水、电、资金等方面的政策优惠,扶持企业发展壮大。各部门积极主动站位,创新服务方式,为企业做好指导服务,形成支持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社会合力,推动吉林省龙头企业大发展,推动吉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跨越式发展。
作者简介:许彩丽,女,吉林长春人,吉林省农业产业化办公室中级农艺师,研究方向:吉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徐哲明,男,吉林九台人,就职于长春市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研究方向:水稻栽培育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