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我宿舍,以校为家。学生公寓,就像一条无形的纽带联结着公寓中的每位成员,宿舍使五、六位来自不同地区的同学组成了一个特殊家庭。这个“家”是学生起居生活、休息娱乐乃至学习的场所。这个家庭关系是否融洽,在很大程度中取决于这一“特殊家庭”的组合。同一宿舍里的同学几乎是朝夕相处,每个人的思想认识程度、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兴趣爱好等都彼此间相互影响。一般来说,如果理想、信念相同,性格、情趣相投或互补的人住在同一宿舍中,气氛总是比较融洽的。同学们心情舒畅、身心健康、品行良好,相处得像一家人一样。同学们就会热爱这个家,积极投入到宿舍文化建设中来。同学们会创造各种“点滴寓情深”活动,使人感到公寓如家的温暖。
宿舍文化活动的特色。宿舍文化活动是德育的重要载体,主要指以文化为特征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环境,包括具有文化和教育意义的环境建设、布置、景点;各类科技文化活动、文娱活动、体育活动及其他带有教育意义的集体活动等。宿舍文化活动的主体是青年学生,因此要适合年轻人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喜乐见闻、寓教于文、寓教于情、寓教于乐的活动。
从宿舍文化特点看,体现了学校的高文化、高情趣、高境界,并且于学生的专业学习、生活、娱乐、健身、博学等内在要求相适应,寓教于其中。从组织形式看,宿舍文化活动把学生的自发要求于教师的引导结合起来,形成特殊的“第二课堂”,能够充分发挥青年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提高能力,增长才干。
宿舍文化活动的种类包罗万象,但在设计宿舍文化活动的内容、时间、形式上要精心组织、科学安排。注意把握和处理好“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这个主旋律。同时,由于青年学生个体需要的不同,还应体现多样化,满足青年学生的不同要求。既要有“下里巴人”,也要有“阳春白雪”,但后者应该更多些。宿舍文化活动要高雅、清新、有理性,要把宿舍搞成“一方晴天,一块净土”。
宿舍文化应具有鲜明思想性,校园是培养人才的摇篮。而一名合格人才,不仅要学识渊博、体魄健壮,更应当具有远大的理想追求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为了营造最佳宿舍环境,可以宿舍为单位普及党史知识,进行爱情观、价值观、人生观的讨论等。为了培养集体主义精神,抵制“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和“以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还可积极地开展多为自己的宿舍和班级做贡献、义务劳动、社会调查活动等,并通过各宿舍间的竞赛来激发学生的责任感。
学生宿舍的维系和建设,需要一种健康而积极的群体心理,使其既要有家庭的温暖,又要有学校所特有的浓厚的学习气氛,还要有个人的努力。
宿舍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宿舍文化建设,而宿舍文化建设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教室文化,多姿多彩。小小的天地,折射出丰富的精神内涵,多彩绚丽的世界,这就是充满神奇的教室文化。教室除了装饰布置内容要讲究科学外,讲台课桌摆放位置、前后间距,色彩采光,物质用具构成、室内书架及其图书类别等等,更有心理学教育学意蕴。
这几年,学校教学环境不断改善,但每次摸着现在的教室墙壁,总觉得它过于冰冷了。正所谓,环境影响人,也能塑造人。一种文化环境,又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所以,努力地为学生营造一种积极和谐的课堂文化环境,是教师对学生成长负责的表现。于是,开始向教室的墙壁“开战”,要让它“活”起来。而在这个摸索过程中,经历了三个阶段。
1.一厢情愿的数字化
起初,在教室前面黑板的一边贴上各科成绩表,意图是让学生形成一种竞争氛围。随后,又在教室后面黑板的一边贴上一张班级的“6S评分表”,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量化处理。应该说,刚开始的一两个月,让我们的学生能在这种环境下形成你追我赶的氛围。教室的墙壁给激活了。但过了一段时间后,留意到部分学生情绪低落。还有些学生因为评分表分数的问题而争吵。他们不约而同地认为,现在每天一进教室,就会看到后面的统计表,觉得很压抑,上课时有时看到前面的成绩表,感到很厌倦。同学们都觉得教室的墙壁被这种数字化的表格充斥着,会给他们一种沉重压抑的感觉。当初想通过数字量化的形式装点教室的墙壁,从而营造一种竞争激烈、奖惩透明的课堂文化环境。但是站在班主任的高度去思考的,忽略了学生的发展需要和身心特点,表上的数字冷冰冰的,间接体现出对学生的冷漠。
2.眼花缭乱的无的放矢
接着,开始发动学生把教室的墙壁“装点”起来。学生的画作、书法作品,都张贴上去。然后吩咐学生全部张贴上去。由于数量不少,把教室墙壁上能张贴的地方都贴上去。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能贴在教室这种公共地方的时候,眼睛里有一种喜悦兴奋的光芒。让他们动手亲自参与到墙报的设计中,既锻炼了他们,也营造了一种积极自主的课堂文化环境:教室是我家,营造靠大家。可是,问题又出来了。一个月后,发现不少学生对自己的作品马虎应付,随意拼凑。整个教室的墙壁像张大花脸,令人眼花缭乱。在他们的谈话中,找到了答案:一是不管写得好与坏,总之都能挂上,缺少必要的准入,所以不值得用心去写。二是不知道怎么出,很盲目,缺少必要的指导与规范。这次的做法表面上是对学生的尊重,实际上是对学生的放任,是更严重的不尊重。因为,教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指导。对教师职责的冷落,是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对学生的了解以及必要的指导是对教室的墙壁进行解放所必备的。
3.有限的空间,合理的规划,谋求最大的效益
在不断实践中,深刻体会到要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营造课堂文化环境的重要性。决定从培养学生的德育、美育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协调出发,针对班级的具体现状,务求使教室的墙壁布置形成三个特色:
(1)有序、和谐。
经过规划,教室的墙壁分成四个板块:前面黑板两边;教室后面电视机的两边。所以把它分为四个板块的内容:其中黑板南面的一块用于张贴课程表、值日表、学生名单、班级评比考核及各项奖惩制度、班级目标等班级各项信息,黑板北面的一块设计成“荣誉区”,其余两块由系部、班主任、学生自由设计和发挥。提供参考诸如:“专业文化角”、“学习园地”、“校园新知”(学校以及班上的最新通知)、“有报天天读”(报纸剪贴)、“创作天地”(学生的最新作品,有选择地张贴)。充分发挥系部和班主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努力营造出整洁清新、充满美感的浓厚的文化氛围。至此,对墙壁进行了合理规划。在内容的选择上,会定期规定主题,如“如何摆脱考前压抑”等,然后就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从报纸的剪贴到学生的作品,都会有针对性地进行,力求有序。并且规定张贴的位置。张贴设计时,力求整齐划一,高度要统一,数量上也要有适当控制,色彩不能过于鲜艳。
(2)丰富、均衡。
选择的材料分文字、图片、书画(这些都是从报纸或相关材料上来的)等,范围尽量广泛。例如,“有报天天读”这一板块,我分体育、政治、经济、娱乐、笑话等,范围有本市、省内、省外、国际等,形式有文字、图片、漫画等。所选取的材料,兼顾了不同类型的学生,力求一个主题能拓展几个知识面,引导学生均衡发展。
(3)集中、有效。
对教室墙壁的“装点”,表面上看内容各异,但必须有条主线牵着。比如,“网络,想说戒你不容易”,这是我们定的一次教育主题,于是搜集的资料就偏重于这方面。这样有两个好处:增强这段时间的教育效果,有说服力;无形中形成一种与时俱进的课堂文化环境,它不再是静态的。每次主题的确定,都从班级的现状出发,让学生感同深受,这样才会有效。比如,每到考试前,大部分学生总会有较重的焦虑情绪。于是,把报纸上的有关报道介绍剪贴下来,并选取部分学生先对读完,然后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最后再贴上去。这种做法有效地缓解部分学生考前的不良情绪。
经历这三个阶段后,学校在教室墙壁装扮方面已慢慢积累到一点方法与心得。要想在这有限的空间里,进行合理的规划,师生共同打造一种积极和谐的课堂文化环境,并不是一件易事。循序渐进、力求有效是我们最大的体会。
宿舍文化活动的特色。宿舍文化活动是德育的重要载体,主要指以文化为特征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环境,包括具有文化和教育意义的环境建设、布置、景点;各类科技文化活动、文娱活动、体育活动及其他带有教育意义的集体活动等。宿舍文化活动的主体是青年学生,因此要适合年轻人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喜乐见闻、寓教于文、寓教于情、寓教于乐的活动。
从宿舍文化特点看,体现了学校的高文化、高情趣、高境界,并且于学生的专业学习、生活、娱乐、健身、博学等内在要求相适应,寓教于其中。从组织形式看,宿舍文化活动把学生的自发要求于教师的引导结合起来,形成特殊的“第二课堂”,能够充分发挥青年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提高能力,增长才干。
宿舍文化活动的种类包罗万象,但在设计宿舍文化活动的内容、时间、形式上要精心组织、科学安排。注意把握和处理好“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这个主旋律。同时,由于青年学生个体需要的不同,还应体现多样化,满足青年学生的不同要求。既要有“下里巴人”,也要有“阳春白雪”,但后者应该更多些。宿舍文化活动要高雅、清新、有理性,要把宿舍搞成“一方晴天,一块净土”。
宿舍文化应具有鲜明思想性,校园是培养人才的摇篮。而一名合格人才,不仅要学识渊博、体魄健壮,更应当具有远大的理想追求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为了营造最佳宿舍环境,可以宿舍为单位普及党史知识,进行爱情观、价值观、人生观的讨论等。为了培养集体主义精神,抵制“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和“以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还可积极地开展多为自己的宿舍和班级做贡献、义务劳动、社会调查活动等,并通过各宿舍间的竞赛来激发学生的责任感。
学生宿舍的维系和建设,需要一种健康而积极的群体心理,使其既要有家庭的温暖,又要有学校所特有的浓厚的学习气氛,还要有个人的努力。
宿舍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宿舍文化建设,而宿舍文化建设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教室文化,多姿多彩。小小的天地,折射出丰富的精神内涵,多彩绚丽的世界,这就是充满神奇的教室文化。教室除了装饰布置内容要讲究科学外,讲台课桌摆放位置、前后间距,色彩采光,物质用具构成、室内书架及其图书类别等等,更有心理学教育学意蕴。
这几年,学校教学环境不断改善,但每次摸着现在的教室墙壁,总觉得它过于冰冷了。正所谓,环境影响人,也能塑造人。一种文化环境,又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所以,努力地为学生营造一种积极和谐的课堂文化环境,是教师对学生成长负责的表现。于是,开始向教室的墙壁“开战”,要让它“活”起来。而在这个摸索过程中,经历了三个阶段。
1.一厢情愿的数字化
起初,在教室前面黑板的一边贴上各科成绩表,意图是让学生形成一种竞争氛围。随后,又在教室后面黑板的一边贴上一张班级的“6S评分表”,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量化处理。应该说,刚开始的一两个月,让我们的学生能在这种环境下形成你追我赶的氛围。教室的墙壁给激活了。但过了一段时间后,留意到部分学生情绪低落。还有些学生因为评分表分数的问题而争吵。他们不约而同地认为,现在每天一进教室,就会看到后面的统计表,觉得很压抑,上课时有时看到前面的成绩表,感到很厌倦。同学们都觉得教室的墙壁被这种数字化的表格充斥着,会给他们一种沉重压抑的感觉。当初想通过数字量化的形式装点教室的墙壁,从而营造一种竞争激烈、奖惩透明的课堂文化环境。但是站在班主任的高度去思考的,忽略了学生的发展需要和身心特点,表上的数字冷冰冰的,间接体现出对学生的冷漠。
2.眼花缭乱的无的放矢
接着,开始发动学生把教室的墙壁“装点”起来。学生的画作、书法作品,都张贴上去。然后吩咐学生全部张贴上去。由于数量不少,把教室墙壁上能张贴的地方都贴上去。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能贴在教室这种公共地方的时候,眼睛里有一种喜悦兴奋的光芒。让他们动手亲自参与到墙报的设计中,既锻炼了他们,也营造了一种积极自主的课堂文化环境:教室是我家,营造靠大家。可是,问题又出来了。一个月后,发现不少学生对自己的作品马虎应付,随意拼凑。整个教室的墙壁像张大花脸,令人眼花缭乱。在他们的谈话中,找到了答案:一是不管写得好与坏,总之都能挂上,缺少必要的准入,所以不值得用心去写。二是不知道怎么出,很盲目,缺少必要的指导与规范。这次的做法表面上是对学生的尊重,实际上是对学生的放任,是更严重的不尊重。因为,教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指导。对教师职责的冷落,是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对学生的了解以及必要的指导是对教室的墙壁进行解放所必备的。
3.有限的空间,合理的规划,谋求最大的效益
在不断实践中,深刻体会到要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营造课堂文化环境的重要性。决定从培养学生的德育、美育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协调出发,针对班级的具体现状,务求使教室的墙壁布置形成三个特色:
(1)有序、和谐。
经过规划,教室的墙壁分成四个板块:前面黑板两边;教室后面电视机的两边。所以把它分为四个板块的内容:其中黑板南面的一块用于张贴课程表、值日表、学生名单、班级评比考核及各项奖惩制度、班级目标等班级各项信息,黑板北面的一块设计成“荣誉区”,其余两块由系部、班主任、学生自由设计和发挥。提供参考诸如:“专业文化角”、“学习园地”、“校园新知”(学校以及班上的最新通知)、“有报天天读”(报纸剪贴)、“创作天地”(学生的最新作品,有选择地张贴)。充分发挥系部和班主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努力营造出整洁清新、充满美感的浓厚的文化氛围。至此,对墙壁进行了合理规划。在内容的选择上,会定期规定主题,如“如何摆脱考前压抑”等,然后就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从报纸的剪贴到学生的作品,都会有针对性地进行,力求有序。并且规定张贴的位置。张贴设计时,力求整齐划一,高度要统一,数量上也要有适当控制,色彩不能过于鲜艳。
(2)丰富、均衡。
选择的材料分文字、图片、书画(这些都是从报纸或相关材料上来的)等,范围尽量广泛。例如,“有报天天读”这一板块,我分体育、政治、经济、娱乐、笑话等,范围有本市、省内、省外、国际等,形式有文字、图片、漫画等。所选取的材料,兼顾了不同类型的学生,力求一个主题能拓展几个知识面,引导学生均衡发展。
(3)集中、有效。
对教室墙壁的“装点”,表面上看内容各异,但必须有条主线牵着。比如,“网络,想说戒你不容易”,这是我们定的一次教育主题,于是搜集的资料就偏重于这方面。这样有两个好处:增强这段时间的教育效果,有说服力;无形中形成一种与时俱进的课堂文化环境,它不再是静态的。每次主题的确定,都从班级的现状出发,让学生感同深受,这样才会有效。比如,每到考试前,大部分学生总会有较重的焦虑情绪。于是,把报纸上的有关报道介绍剪贴下来,并选取部分学生先对读完,然后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最后再贴上去。这种做法有效地缓解部分学生考前的不良情绪。
经历这三个阶段后,学校在教室墙壁装扮方面已慢慢积累到一点方法与心得。要想在这有限的空间里,进行合理的规划,师生共同打造一种积极和谐的课堂文化环境,并不是一件易事。循序渐进、力求有效是我们最大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