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校企合作能够很大程度解决大学教学中教学目标与实际企业生产要求不匹配的问题,本文基于笔者的教学实践,首先对当前大学平面设计专业教学现状进行了阐述,然后基于課程构建、课程设置和教学评价三个方面对基于校企合作的平面设计专业课程优化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校企合作;平面设计专业;对策
一、序言
我国产业体系仍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有其是在平面设计领域,越来越大的人才需求使得人们-越来越注重相关创新型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作为向社会提供技术型人才的主要渠道,高等院校的相关课程体系建设成为了教学改革的重点,本次研究基于大学院校平面设计专业的《AutoCAD》的教学内容,基于校企合作思想引入企业管理模式和岗位要求来对课程进行优化,进而加强学生的岗位竞争力。
二、当前大学平面设计专业教学现状
当前教学课程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平面设计专业的目标与实际企业生产要求不匹配的问题上,具体可以分为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四个方面:首先是课程目标,有些学生在实习企业表现出了企业道德差、与他人发生冲突等现象,使得部分企业不得不在正是录取前进行定期的岗前培训;其次是课程设置,有些课程在建设指导方面遵循传统建设模式,将理论和实践进行分离,此外还有教材内容与当前行业技术相比落后、校企合作浮于表面等现象;第三是课程实施方面,个别教师仍遵循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教学气氛死板,无法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后是教学评价问题,教学评价问题主要集中在学生对与教学评价不在意的方面上,教师所采用的教学评价模式没有起到客观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效果,使得学生为了考试和相关实习评价而进行针对性的准备,达不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三、基于校企合作的大学《AutoCAD》课程优化
基于上述对问题的分析,笔者认为《AutoCAD》课程的问题是没有与企业进行深度的校企合作,学生在进行《AutoCAD》课程学习时无法得到一线的岗位需求进行调整,所以笔者机核校企合作的观点,对大学平面设计专业《AutoCAD》的相关课程进行了如下几个方面的优化:
1.课程构建优化
首先是课程构建方面,笔者结合企业需求将AutoCAD课程分为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和企业课程三个方面,理论课程以课本知识和培养学生图形表达能力为重点,实践知识以实践操作和培养空间思维能力为重点,企业课程以培养综合能力和岗位相关知识为主,学生在企业课程中以岗位要求为基础呢,在企业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独立工作,让学生能够更快的适应企业岗位的节奏。
2.课程设置优化
其次是课程使劲儿中的优化,课程设置主要分为教材选择好课时分配两个方面,课时分配主要是根据《AutoCAD》课程的要求和上文中课程构建的目标,将《AutoCAD》课程分为理论模块、实践模块和企业模块三个模块,其中企业模块需要考虑某些参观课程选择非课时时间,同时根据具体的进度进行随时调整,避免教师在某个章节或模块中浪费学时;教材的选择则是需要根据大学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情况,选择体系完整、能力全面、符合国家相关职业标准和配备习题案例的教材。
3.教学评价优化
最后是课程评价的优化,从校企合作的角度来说,课程评价要考虑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有效结合,将课程评价从多个维度开展,抛弃原有的“40%+60%”的评价方式,将学生评价标准与学生能力与学生素质结合,从原来的以期末考试为中心的评价转向多方位的评价,弱化学业评价在课程评价中的作用。在该课程评价标准上主要依据企业在人才选择上要求所具备的知识能力外,还有人际交往能力,合作协调能力等多个方面,评价的对象主要有学生和教师,评价的形式主要包括学生自评与他评、组内评价以及教师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能够给予学生更加公正的评价,减少学生互评所占比例是为了防止学生碍于情面给过高评价,产生不良的影响,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能够转变学生为考而学的思想,减少期中期末考试所占比例,能够促进学生积极认真的学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性思维、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同时在实习模块和企业模块中,企业方面还需要基于市场的技术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此部分评价结合了当前市场的技术需求和用人岗位的职业道德需求,为学生今后的工作提供相应的指导思想,让学生在岗位竞争中更具竞争力。
四、总结
总而言之,校企合作能够很好地弥补传统平面设计专业教学中教学目标与实际企业生产要求不匹配的问题,这不仅需要学校和企业方面形成一个良性的沟通渠道,更需要学校和企业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兼顾学校和企业的自身利益,基于市场的岗位要求对学生进行综合全面的培养,从而培养出真正符合市场标准的综合型人才,共同推动我国平面设计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李晓雨,王玉伟.基于蓝墨云平台的校企合作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以《Photoshop平面设计》为例[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15(18):125-127.
[2]戈璇.关于平面设计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美术教育研究,2017(23):144.
作者简介:本论文为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校企融合的对接效应研究》项目编号:17YSE385
关键词:校企合作;平面设计专业;对策
一、序言
我国产业体系仍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有其是在平面设计领域,越来越大的人才需求使得人们-越来越注重相关创新型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作为向社会提供技术型人才的主要渠道,高等院校的相关课程体系建设成为了教学改革的重点,本次研究基于大学院校平面设计专业的《AutoCAD》的教学内容,基于校企合作思想引入企业管理模式和岗位要求来对课程进行优化,进而加强学生的岗位竞争力。
二、当前大学平面设计专业教学现状
当前教学课程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平面设计专业的目标与实际企业生产要求不匹配的问题上,具体可以分为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四个方面:首先是课程目标,有些学生在实习企业表现出了企业道德差、与他人发生冲突等现象,使得部分企业不得不在正是录取前进行定期的岗前培训;其次是课程设置,有些课程在建设指导方面遵循传统建设模式,将理论和实践进行分离,此外还有教材内容与当前行业技术相比落后、校企合作浮于表面等现象;第三是课程实施方面,个别教师仍遵循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教学气氛死板,无法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后是教学评价问题,教学评价问题主要集中在学生对与教学评价不在意的方面上,教师所采用的教学评价模式没有起到客观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效果,使得学生为了考试和相关实习评价而进行针对性的准备,达不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三、基于校企合作的大学《AutoCAD》课程优化
基于上述对问题的分析,笔者认为《AutoCAD》课程的问题是没有与企业进行深度的校企合作,学生在进行《AutoCAD》课程学习时无法得到一线的岗位需求进行调整,所以笔者机核校企合作的观点,对大学平面设计专业《AutoCAD》的相关课程进行了如下几个方面的优化:
1.课程构建优化
首先是课程构建方面,笔者结合企业需求将AutoCAD课程分为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和企业课程三个方面,理论课程以课本知识和培养学生图形表达能力为重点,实践知识以实践操作和培养空间思维能力为重点,企业课程以培养综合能力和岗位相关知识为主,学生在企业课程中以岗位要求为基础呢,在企业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独立工作,让学生能够更快的适应企业岗位的节奏。
2.课程设置优化
其次是课程使劲儿中的优化,课程设置主要分为教材选择好课时分配两个方面,课时分配主要是根据《AutoCAD》课程的要求和上文中课程构建的目标,将《AutoCAD》课程分为理论模块、实践模块和企业模块三个模块,其中企业模块需要考虑某些参观课程选择非课时时间,同时根据具体的进度进行随时调整,避免教师在某个章节或模块中浪费学时;教材的选择则是需要根据大学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情况,选择体系完整、能力全面、符合国家相关职业标准和配备习题案例的教材。
3.教学评价优化
最后是课程评价的优化,从校企合作的角度来说,课程评价要考虑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有效结合,将课程评价从多个维度开展,抛弃原有的“40%+60%”的评价方式,将学生评价标准与学生能力与学生素质结合,从原来的以期末考试为中心的评价转向多方位的评价,弱化学业评价在课程评价中的作用。在该课程评价标准上主要依据企业在人才选择上要求所具备的知识能力外,还有人际交往能力,合作协调能力等多个方面,评价的对象主要有学生和教师,评价的形式主要包括学生自评与他评、组内评价以及教师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能够给予学生更加公正的评价,减少学生互评所占比例是为了防止学生碍于情面给过高评价,产生不良的影响,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能够转变学生为考而学的思想,减少期中期末考试所占比例,能够促进学生积极认真的学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性思维、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同时在实习模块和企业模块中,企业方面还需要基于市场的技术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此部分评价结合了当前市场的技术需求和用人岗位的职业道德需求,为学生今后的工作提供相应的指导思想,让学生在岗位竞争中更具竞争力。
四、总结
总而言之,校企合作能够很好地弥补传统平面设计专业教学中教学目标与实际企业生产要求不匹配的问题,这不仅需要学校和企业方面形成一个良性的沟通渠道,更需要学校和企业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兼顾学校和企业的自身利益,基于市场的岗位要求对学生进行综合全面的培养,从而培养出真正符合市场标准的综合型人才,共同推动我国平面设计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李晓雨,王玉伟.基于蓝墨云平台的校企合作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以《Photoshop平面设计》为例[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15(18):125-127.
[2]戈璇.关于平面设计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美术教育研究,2017(23):144.
作者简介:本论文为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校企融合的对接效应研究》项目编号:17YSE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