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站在那间当年开会的小厢房中看着墙上革命先辈的老照片时,感觉这条两头翘翘的明清老街,像是挑起革命重任的“扁担”。
去过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的人必定会走一走——翘街,“红色之旅”的2005年,这条尚在修复之中的明清古街,被推荐到了100个重要红色景点的显著位置,原因是这条街上的一座老宅院,就是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第一次政治局会议的所在地。
当我有机会走进翘街,站在那间当年开会的小厢房,看着墙上革命先辈的老照片时,感觉这条两头翘翘的明清老街,像是挑起革命重任的“扁担”。其实,这条被称之为“翘街”的石板街道,就是以当地山民常用的翘翘扁担比拟俗称的。
街道由老城东门(城门已不存在)处拾阶而下,穿过中间平坦地段后在二郎坡又拾阶而上,从前每日清晨也不知道有多少山民挑着菜蔬和山货来此买卖,那时谁都知道这里是“东门街”,即使到了今日,当地百姓依旧称其为东门街。走在老街上,也可看到曾经的“东门街”路牌。现代人的想象更具生活化,可在那交通不发达的年月,标出地理位置似乎更具实用价值。老街长约千余米,两边商铺林立,店与店之间均有高高的风火墙相隔。
我到翘街正值傍晚时分,蒙蒙细雨刚住,湿漉漉的石板道衬着砖木结构的老房,虽是刚修复不久,暗色的调子到也有岁月的感觉。因为是刚修复不久的老街,许多商铺门板还紧闭着,虽然显得冷清,但慢慢地走着,细细地看着,还能寻觅到光阴在这里留下的痕迹。当看到一个个老商号依然留在墙壁,仿佛一不小心就能从那些半掩着的门板后面看到穿长袍马褂的账房先生正打着算盘,头戴瓜皮帽的店小二正忙乎着盘货,或者就在前面的巷道口有几个“红小鬼”正刷着革命标语。时光让这些痕迹鲜活地留在今天的“翘街”上,融入现代人的生活之中。
在黎平会议纪念馆里有一张民国时期的东门街老照片,对比之下,感觉这条街道基本保存完好。街道中段有一座基督教堂,我走到那里时发现,大门紧闭的教堂,墙壁上的窗户透明通天,原来它只是一座早已塌了顶的老教堂,因为它是洋文化渗入这里的历史写照,所以被保留,还有街口坡下的两湖会馆遗址,虽已只剩下八字门楼,但它的留存也给今人猜测老街旧貌留下可信的实物依据。可见当地政府尊重历史的意识要强于许多经济发达地区。
翘街的中段还有一处保护完好的大宅院,进深好几层,沿街是门面商铺,二进门楣上留有“周氏宗祠”字样,再进入豁然开朗,正堂两边挂着德凤镇坚强村的党、政两块牌,恰巧是晚饭时间,见有陌生客人进门,主人们热情邀请我坐下共进晚餐,我被侗族人民的热情感动着,连声道谢匆匆参观后退回到翘街上。由此我搞清楚了翘街所在地叫德凤镇,而“坚强村”却给我留下了一个迷惑,这个村是否和红军长征路过此有关?抑或是人民公社留下来的村名?……
去过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的人必定会走一走——翘街,“红色之旅”的2005年,这条尚在修复之中的明清古街,被推荐到了100个重要红色景点的显著位置,原因是这条街上的一座老宅院,就是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第一次政治局会议的所在地。
当我有机会走进翘街,站在那间当年开会的小厢房,看着墙上革命先辈的老照片时,感觉这条两头翘翘的明清老街,像是挑起革命重任的“扁担”。其实,这条被称之为“翘街”的石板街道,就是以当地山民常用的翘翘扁担比拟俗称的。
街道由老城东门(城门已不存在)处拾阶而下,穿过中间平坦地段后在二郎坡又拾阶而上,从前每日清晨也不知道有多少山民挑着菜蔬和山货来此买卖,那时谁都知道这里是“东门街”,即使到了今日,当地百姓依旧称其为东门街。走在老街上,也可看到曾经的“东门街”路牌。现代人的想象更具生活化,可在那交通不发达的年月,标出地理位置似乎更具实用价值。老街长约千余米,两边商铺林立,店与店之间均有高高的风火墙相隔。
我到翘街正值傍晚时分,蒙蒙细雨刚住,湿漉漉的石板道衬着砖木结构的老房,虽是刚修复不久,暗色的调子到也有岁月的感觉。因为是刚修复不久的老街,许多商铺门板还紧闭着,虽然显得冷清,但慢慢地走着,细细地看着,还能寻觅到光阴在这里留下的痕迹。当看到一个个老商号依然留在墙壁,仿佛一不小心就能从那些半掩着的门板后面看到穿长袍马褂的账房先生正打着算盘,头戴瓜皮帽的店小二正忙乎着盘货,或者就在前面的巷道口有几个“红小鬼”正刷着革命标语。时光让这些痕迹鲜活地留在今天的“翘街”上,融入现代人的生活之中。
在黎平会议纪念馆里有一张民国时期的东门街老照片,对比之下,感觉这条街道基本保存完好。街道中段有一座基督教堂,我走到那里时发现,大门紧闭的教堂,墙壁上的窗户透明通天,原来它只是一座早已塌了顶的老教堂,因为它是洋文化渗入这里的历史写照,所以被保留,还有街口坡下的两湖会馆遗址,虽已只剩下八字门楼,但它的留存也给今人猜测老街旧貌留下可信的实物依据。可见当地政府尊重历史的意识要强于许多经济发达地区。
翘街的中段还有一处保护完好的大宅院,进深好几层,沿街是门面商铺,二进门楣上留有“周氏宗祠”字样,再进入豁然开朗,正堂两边挂着德凤镇坚强村的党、政两块牌,恰巧是晚饭时间,见有陌生客人进门,主人们热情邀请我坐下共进晚餐,我被侗族人民的热情感动着,连声道谢匆匆参观后退回到翘街上。由此我搞清楚了翘街所在地叫德凤镇,而“坚强村”却给我留下了一个迷惑,这个村是否和红军长征路过此有关?抑或是人民公社留下来的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