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透一叩”养生法

来源 :晚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zjw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今年76岁,按当前人的寿命来看,还算是“小弟弟”。我身体强壮,25公斤重的一袋大米可以一口气扛到五楼。我的健生之道是“四透一叩”养生法。
  
  “一透”即脚要泡透
  
  科学数据表明,人体的6条主要经脉,都分布在脚底,踝部以下分布着33个穴位,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在脚部都有对应的反射区。
  老话讲得好:“人老脚先衰,养生先养脚”。脚部保健的基础,就是保暖、吸潮、透气。老年人汗腺萎缩,汗脚变成干脚,产生老茧一样的角质层,开裂,痒痛难忍。护理的办法是用能承受得住的热水泡脚,要泡透,然后用消过毒的剪子去刮削角质层,循序渐进,日复一日不间断,同时配合自我足底按摩。可用揉捏、挤压、推拿和按摩等多种手法,夏天裸足,冬天可穿着袜子,时间不限,但最短不得少于30分钟。如此可从根本上解决人老脚先衰的问题。
  
  “二透”即头耳要梳透
  
  中医认为,头是“诸位之首”,人体的重要经脉和40多个大小穴位以及10多处特别刺激区均聚于此。如果能以梳子代替银针,经常梳理头发,能疏通经络,活血化淤,改善头发及颅内营养。用脑过度感觉疲倦时,梳头数分钟,则会感到轻松舒适。“发为血之余”,常梳头还可使头发根部血液循环加快,并使发根坚固,发色黑润,从而疏通经脉,流畅血液,开窍宁神,起到耳聪目明、醒脑提神、防止大脑衰退、增强记忆力等功效。
  每天用硬木梳子梳头最少500下,从前发际到后发际,全都要梳彻底、梳透。然后用小牛角梳子梳耳,双耳各梳100下为宜,可收到身心为之一爽的感觉。
  
  “三透”即按摩透
  
  胸、脐、肋要按摩透。躺在床上入睡前,用五指、掌心按摩上述三个部分,时间不限,累乏为止。
  
  “四透”即便要排透
  
  不留宿便,每天清晨定时“卸货”。
  每个月要清肠一次。这就是中医养生说的:“人欲长生,肠欲常清。逢月圆而清肠,泻污浊而去毒。”
  结肠是人的垃圾桶。每个人每天都揣着一个垃圾桶去学习、工作。一个人每天排泄粪便,并不能干净彻底地清除粪便。这是因为结肠的袋状结构,就像一串糖葫芦一样,虽然能够阻止粪便的自由排泻,但是也造成了粪便与肠壁的粘连,而如此就造成了自体中毒和静脉血液回流不畅的现像。因此一个人每月应当选择一天清肠。届时可以喝20%的20-50克甘露醇溶液;也可以用开水沏5-20克番泻叶喝。
  
  “一叩”即作叩头状
  
  作叩头状对失眠有效。“四透”活动做完,人变得轻松、愉悦,这时在床上作叩头状,约5-10分钟后睡意即会袭来,并且睡得沉、睡得香。
  只要长期坚持“四透一叩”的养生法,生物钟即可恢复正常,再辅以必要的心性修养,常到大自然中去放松身心,人人都可以快乐地享受生活、享受生命。
  (摘自《医药养生保健报》)
其他文献
一位103岁的老人,精神矍铄,耳聪目明,身手敏捷,干起家务活来,不仅动作麻利,还能在瞬间穿针引线,让人觉得她就是一位降临凡间的“老神仙”;  春寒料峭的早晨,一位78岁的老人,打着赤脚,穿着草鞋,坐在路旁的凉亭里,吸着旱烟,不时哼起几句山歌,那怡然自得的神态,让人大为惊讶、羡慕不已;  不论男女老幼,几十人甚至上百人围坐在一张长桌旁,推杯换盏,共同享受这个欢乐的时刻,就连路人也会被请入席中,尽情享
期刊
当我们敲开贵阳市云岩区永乐路陈廷缜老人的家门时,他正坐在沙发上看报纸。走近一看,原来老人读的是《参考消息》,他指着上面的文字念道:日本专家提倡“报纸教育”。  102岁的老人还能看报,并且把他认为重要的新闻,都用红色的笔划上,让我们惊叹之余,还想探究一下他的长寿秘诀在哪里?    教育家庭    陈廷缜老人一家曾被中共贵阳市委、贵阳人民政府授予“教育世家”的称号。他的父亲陈锺濬早年留学日本,与女革
期刊
我是1979年离休的,今年80岁了,身体尚健,耳聪目明,腰不弯,背不驼,思维还算敏捷,走路快步如风。许多人都不相信我是80岁的老人。这也促使我忘掉年龄,浑身倍感轻松!  身体之所以如此硬朗,我觉得养鸟是个解乏健身的‘促进剂’。我养鸟已经有几年了,从最初的打发时间到现在的“玩”上了瘾,一路走来,让我与这些“精灵”们成为了亲密的好朋友,就像相处多年的老友一样,有着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情。  养鸟促成我
期刊
有这样一群老年人,打腰鼓、舞扇子、耍健身球样样玩得精通,且乐此不疲。在刚刚结束的全省农民老年运动会开幕式中,这群矫健的银发者又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她们就是来自贵医祥和健身队的阿姨们。    一起跳吧,追求健康和快乐    贵医祥和健身队,从22年前贵阳医学院退休一级幼师罗媛芳组建发展到现在,2005年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国优秀全民健身活动站,2007年被评为全国亿万妇女巾帼文明健身队。  贵医祥和健
期刊
3月20日下午, 109岁的姚子清老人正坐在院坝里晒太阳,神情悠闲自得。见记者到访,赶忙起身招呼,还找来凳子请客人坐下。老人须发皆白,腰挺背直,步伐矫健,仿佛是天上的老寿星下凡。  姚子清现住在黔东南州台江县台拱镇新街117号。县民政局原局长张友光告诉记者:“老人身体很好,耳朵不聋,眼睛不花,前天还去了一趟凯里,参加州里举行的评选推荐贵州十大长寿之乡启动仪式。”张友光还说,老人不仅精神状态很好,每
期刊
春节将至,当人们还沉浸在收获一笔“年终奖”的喜悦之中时,“春节花销”更是一笔不可不花的大开销。怎么才能既花钱又省钱呢?我们给您介绍几位“老当家”的“理财秘诀”,看看他们是如何进行春节理财的。    委托亲戚做年货    王阿姨今年65岁,平时就是个急性子的她在12月中旬就早早地开始准备起了年货。“赶早不赶晚嘛,真到过年那几天才准备,买什么都得摊上贵价钱。”为了省钱,王阿姨不仅“早动手”,还委托亲戚
期刊
党的十七大报告和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都明确提出要“加强老龄工作”。早在200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这一纲领性文件就明确指出,老龄工作的方针是:“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贵州既是欠开发、欠开放、欠发达的省份,又是典型的“未富先老”的省份,在现阶段,我认为要为老龄工作搭建平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强老龄工作和推动老龄事业的科学发展。    搭建维权平台     维护老
期刊
开栏语   历史是一面镜子,而新闻也是一面镜子。拿历史这面镜子观照今日,又以新闻这面镜子证之旧史,自然会让人有所收获。一段时间以来,很多读者要求本刊开设一个关于贵州历史的栏目,不少读者还希望我们能够转载现已脱销的《贵州开发史话》一书。应读者的要求,本刊从2009年第1期开始,特约请《贵州日报》原总编辑、社长刘学洙先生为“贵州史话”专栏作家,并从他的《贵州开发史话》一书中以时间顺序选取部分文章,以飨
期刊
小时候,我家住在一座大山里面。那里靠近原始森林神农架红举乡边界的安场垭,房前屋后经常有野狼出没。  9岁那年腊月的一天,我半夜里高烧不止。父亲不在家,母亲只好背着我去60多里外的乡镇医院。母亲背着我出门的时候,爷爷就嘱咐我们:“小心点。千万不要遇到狼啊!”  我们在第二座山垭的小路上就遇到了一只狼。狼虎视眈眈地瞪着我们,母亲停下来,扭过头对我小声地说:“不要吭声。”我口干舌燥地说“想喝水”。母亲立
期刊
到了腊月的小年夜,我们的乡村小学校就放寒假了。妻那时在村办的皮鞋厂,厂里派她去上海培训已有半月,我和两个孩子在乡下的小屋里度寒假。  乡间的小年夜特别热闹,家家户户牵磨做(米团)子,到了黄昏时,村里的孩子们都会拿着冒热气的粞子跑到户外炫耀。我不会做这种(米团)子,但又怕两个孩子看了别人家的(米团)子眼馋,所以早早地关了门,用家里现成的糯米粉搓成一个个像泥弹丸似的小球,然后放在锅里翻炒,炒熟了就给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