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多种多样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德育教育面临的困境包括:德育教育主体不明确、德育工作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思想、德育方法缺乏创新等等,这些问题制约了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良好发展。要突破德育教育困境,必须要针对院校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才能够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使高职院校走向健康、快速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高职院校 德育困境 出路探析
为了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高等教育更加普及化,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之下高职院校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改善了很多地区缺乏高等院校的客观情况。经过30余年的发展,高职院校已经成为了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培养了大批量的技能型实用人才,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相对于本科院校而言,高职院校在师资力量、生源构成以及教学资源中仍旧存在着很多不足,尤其是在德育教学工作中,问题表现的尤为突出。因此,本文中笔者针对我国高职院校中的德育困境进行深入分析,并且提出相应的“脱困”出路,以期能够促进我国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
一、高职院校德育困境分析
(一)德育教育主体不明确
在高职院校中,德育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应该把握对于学生德育思想主观能动性的激发,而不是使其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但是在我国目前的高职院校中,尽管采取了多种德育方法,但是在对于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院校一般仍然采取强制性的方式,忽略了德育工作对于学生思想主观能动性的激发,使得德育教育的主体不明确。这种教育方式的特点是:将教师放在了主体地位,强调教师的权威性,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重视的不是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和接受德育内容,而是教师是否能够完成德育交予的任务,在一定程度违背了德育教育的本质[1]。
(二)德育工作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思想
高职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往往其内容脱离了社会中的现实生活,忽视了学生个体的需要,对于时代感的把握程度不够,使得学生在思想道德的发展过程中无法得到满足。在高职阶段,学生需要加强人际关系沟通、就业指导等方面的德育教育,但是高职院校的德育教育中一般缺少上述部分。
(三)德育方法缺乏创新
在目前高职院校的德育教育中,所采用的主要方法仍旧以灌输式为主,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将学生作为被动的接受者,其不仅不具备相应的实践活动,同时也缺少学生的自身的体验和内在的感受。这种方法往往会导致学生丧失对于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导致学生产生言而不行的思想,不利于学生自身健康思想道德的形成。因此,在当前社会的发展背景之下,高职院校要想走出德育困境,需要创新德育教育的工作方法,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德育问题。
二、高职院校走出德育困境的出路和方法探析
(一)坚持德育工作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高职院校德育教育中,应该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教师应该提高自我意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首先,将学生的健康发展作为学校的生存基础,在日常德育工作中,实现从管理学生到服务学生的转变,主动帮助学生解答疑难,为学生的发展做好服务;其次,以学生为本,在德育工作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学生建立宽松、健康、科学的校园德育环境;最后,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提高自我人格魅力,为学生的良好发展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在德育工作中,与学生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良好个人品质的形成,引导其成为具有综合性素质的人才[2]。
(二)创新和优化德育教育内容
第一,德育内容以创新意识教育为主,创新意识教育指的是培养学生的主观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教育过程中不断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使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新能力获得突破性的发展。因此,在以培养技能化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中,应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和独立探索的意识,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索能力的发展,为学生自我意识和潜能的提高创造适合的德育环境。
第二,职业教育以培养“职业人”作为主要目标,因此德育教育应该始终围绕“职业人”的培养理念,不断根据社会中的用人要求和标准进行工作安排,将岗位对于人才的要求贯穿到德育教育中。在高职阶段的德育教育中,以就业为其主要指导思想,根据市场中对于人才的要求进行学生德育工作,在顶岗实习以及模拟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
第三,开展心理教育活动,人的言行举止都受到心理活动的支配,心理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中的基础构成部分,在目前家庭教育中,很多学生都在溺爱的环境中长大,使其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这种心理状况阻碍了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中高职德育工作中,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体而言,学校需要加强学生在人力交往能力,以及就业选择心理等方面的德育工作[3]。
结语:
在本文中,笔者首先分析高职院校德育困境:一是德育教育主体不明确,二是德育工作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思想,三是德育方法缺乏创新。其次探析高职院校走出德育困境的出路和方法,主要可以通过坚持德育工作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创新和优化德育教育内容两个方面,希望能够通过本文为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汤善芳,张胜军.高职院校德育困境及破解的理性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9,30(31):20-25.
[2]崔霞,万东升.论高职院校生活德育的实践路径:“拓展训练”[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23-25. [3]陈玲,黄恒学,樊东霞等.虚拟环境下高职网络德育困境及超越路径[J].职教论坛,2010,(11):72-74.
[4]刘丽丽,张雅美.新时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困境及解决措施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3,(36):121-122.
【关键词】高职院校 德育困境 出路探析
为了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高等教育更加普及化,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之下高职院校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改善了很多地区缺乏高等院校的客观情况。经过30余年的发展,高职院校已经成为了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培养了大批量的技能型实用人才,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相对于本科院校而言,高职院校在师资力量、生源构成以及教学资源中仍旧存在着很多不足,尤其是在德育教学工作中,问题表现的尤为突出。因此,本文中笔者针对我国高职院校中的德育困境进行深入分析,并且提出相应的“脱困”出路,以期能够促进我国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
一、高职院校德育困境分析
(一)德育教育主体不明确
在高职院校中,德育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应该把握对于学生德育思想主观能动性的激发,而不是使其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但是在我国目前的高职院校中,尽管采取了多种德育方法,但是在对于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院校一般仍然采取强制性的方式,忽略了德育工作对于学生思想主观能动性的激发,使得德育教育的主体不明确。这种教育方式的特点是:将教师放在了主体地位,强调教师的权威性,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重视的不是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和接受德育内容,而是教师是否能够完成德育交予的任务,在一定程度违背了德育教育的本质[1]。
(二)德育工作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思想
高职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往往其内容脱离了社会中的现实生活,忽视了学生个体的需要,对于时代感的把握程度不够,使得学生在思想道德的发展过程中无法得到满足。在高职阶段,学生需要加强人际关系沟通、就业指导等方面的德育教育,但是高职院校的德育教育中一般缺少上述部分。
(三)德育方法缺乏创新
在目前高职院校的德育教育中,所采用的主要方法仍旧以灌输式为主,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将学生作为被动的接受者,其不仅不具备相应的实践活动,同时也缺少学生的自身的体验和内在的感受。这种方法往往会导致学生丧失对于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导致学生产生言而不行的思想,不利于学生自身健康思想道德的形成。因此,在当前社会的发展背景之下,高职院校要想走出德育困境,需要创新德育教育的工作方法,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德育问题。
二、高职院校走出德育困境的出路和方法探析
(一)坚持德育工作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高职院校德育教育中,应该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教师应该提高自我意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首先,将学生的健康发展作为学校的生存基础,在日常德育工作中,实现从管理学生到服务学生的转变,主动帮助学生解答疑难,为学生的发展做好服务;其次,以学生为本,在德育工作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学生建立宽松、健康、科学的校园德育环境;最后,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提高自我人格魅力,为学生的良好发展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在德育工作中,与学生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良好个人品质的形成,引导其成为具有综合性素质的人才[2]。
(二)创新和优化德育教育内容
第一,德育内容以创新意识教育为主,创新意识教育指的是培养学生的主观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教育过程中不断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使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新能力获得突破性的发展。因此,在以培养技能化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中,应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和独立探索的意识,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索能力的发展,为学生自我意识和潜能的提高创造适合的德育环境。
第二,职业教育以培养“职业人”作为主要目标,因此德育教育应该始终围绕“职业人”的培养理念,不断根据社会中的用人要求和标准进行工作安排,将岗位对于人才的要求贯穿到德育教育中。在高职阶段的德育教育中,以就业为其主要指导思想,根据市场中对于人才的要求进行学生德育工作,在顶岗实习以及模拟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
第三,开展心理教育活动,人的言行举止都受到心理活动的支配,心理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中的基础构成部分,在目前家庭教育中,很多学生都在溺爱的环境中长大,使其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这种心理状况阻碍了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中高职德育工作中,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体而言,学校需要加强学生在人力交往能力,以及就业选择心理等方面的德育工作[3]。
结语:
在本文中,笔者首先分析高职院校德育困境:一是德育教育主体不明确,二是德育工作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思想,三是德育方法缺乏创新。其次探析高职院校走出德育困境的出路和方法,主要可以通过坚持德育工作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创新和优化德育教育内容两个方面,希望能够通过本文为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汤善芳,张胜军.高职院校德育困境及破解的理性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9,30(31):20-25.
[2]崔霞,万东升.论高职院校生活德育的实践路径:“拓展训练”[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23-25. [3]陈玲,黄恒学,樊东霞等.虚拟环境下高职网络德育困境及超越路径[J].职教论坛,2010,(11):72-74.
[4]刘丽丽,张雅美.新时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困境及解决措施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3,(36):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