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直播早稻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由于在管理上比较粗放,产量潜力小,所以要夺取高产,就应根据直播早稻的生育特点,采用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
一、直播早稻的生育特点
一是分蘖多、分蘖早、分蘖节位低。栽培早稻移栽时间一般在4~5叶期,秧苗第四至五节位因手插而深陷泥层,加上移栽时产生植伤,而致使一方面秧苗产生低位分蘖不易成活,另一方面第四至五节位不易产生分蘖。而直播禾苗在2.5叶期前主要是旱管然后才转水层管,秧苗营养面积大,无需移栽,因而分蘖发生早、分蘖节位低。据调查,直播稻比移栽的单株分蘖数增加1.5个;分蘖始期比移栽的早9天;分蘖节位比移栽的,增加2个;始蘖期叶龄比移栽的降低2.4叶。
二是分蘖蘖位优势强,成穗率高,穗型大。直播早稻因分蘖提前,分蘖节位低,单株分蘖成穗数达3.8个,比移栽的1.83个平均多1.97个;分蘖成穗率为97.4%,比移栽的91.5%增加5.9个百分点。直播早稻平均每穗总粒数和实粒数分别为91.13粒和73.43粒,比移栽的83.48粒和69.23粒分别增加7.65粒和4.2粒;穗长23.58厘米,比移栽的长4.2厘米,这是直播稻比移栽稻增产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是株形较好,群体协调。直播早稻根系生长浅,低位分蘖成穗多,田间观察株形呈“蘑菇形”,而移栽的株形呈“伞形”。同时,直播稻剑叶短而宽,剑叶与茎的角度小而直,而移栽的剑叶长而窄,并有披叶现象。由于直播稻株形较好,所以光能利用率高,有利于光合产物的形成和积累,可以促进分蘖成穗和形成大穗。
二、直播早稻的种植技术要点
1. 选对品种,稳过立苗关。全苗匀苗是直播早稻争足穗、攻大穗,提高群体成穗率的基础,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关键措施:一是选用适宜品种。应选择株形紧凑、早发性好、耐肥抗倒、生育期适中的早稻品种。直播早稻因播种期比移栽的推迟了1个季节,大田直播时无法用薄膜保温育秧,但又必须保证早稻在7月25日前后成熟收获,才能确保双晚能在8月1日以前插完。因此,直播稻必须选用全生育期110天内的早熟品种,如在南方推广的早杂株两优02,生育期108天正好适合。二是精细整田。直播早稻田应选择排灌方便、肥力较好的夹砂泥田,此种田耕作方便,能精耕细作,秧苗能早生快发且一轰而起。有前作物的田应提前1个月左右进行翻沤,大田整理要做到田平如镜,并要开好围沟,按3米左右1厢开1条25~30厘米宽的人行道及排水沟,确保厢面无积水,这样才能做到播后的种子不被浸死闷死。三是合理施肥。直播早稻因为减少了秧田肥,因此,应狠抓重施基肥(约占总施肥量的70%以上),先在大田翻沤时每亩撒施腐熟的猪栏厩肥1500千克左右,然后在整地做厢时每亩撒施磷肥和三元复合肥20~25千克,在禾苗3叶期分别追施尿素和氯化钾各8~10千克,在破口至抽穗期叶面喷施尿素加磷酸二氢钾两次,以确保禾苗早生快发。四是精管水浆。播种后至3叶期要坚持湿润灌溉,以促进禾苗扎根立苗,力争早苗、全苗、匀苗、壮苗。应在播后20天左右及时查苗补苗,移密补稀,使稻株分布均匀,个体生长平衡。
2. 封杀结合,过好除草关。直播早稻田杂草发生早,种类多,易发生草荒,必须采取封杀结合的措施防除。据观察,水直播的早稻田杂草发生主高峰期通常出现在播后1周至25天,长达20天左右,在防除药剂选用上应力求广谱、高效、长效、安全。可以在稻苗1叶1心至4叶期,每亩选用35%丁·苄可湿性粉剂140~160克、30%丙草胺加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80~100克、96%禾草敌乳油100毫升加1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20克、50%二氯喹啉酸30克加1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15克等,均对水30~40千克喷雾。需排水后才能用药,过1~2天复水,做到一次用药杜绝杂草为害。苗期发生千金子的田块应及早用千金乳油防除,在稻苗2~3叶期,每亩用10%千金乳油50毫升,对水40~50千克均匀喷雾。
3. 全程控制,巧过倒伏关。直播稻田禾苗密度大,通风条件相对较差,在幼苗期易受稻蓟马、稻象甲虫为害,分蘖期又易受螟虫和叶稻瘟的为害,特别是孕穗期和抽穗期由于气候的影响,容易造成穗颈稻瘟病的为害,应及时针对病虫为害的情况,选用吡虫啉、杀螟松粉剂、杀虫双、春雷霉素、三环唑和稻瘟灵等药剂防治。在其他农艺措施上,可通过选用抗倒品种、控制播量、建立合理的群体、适时化控等来防止直播早稻田发生倒伏。主要应抓住以下几点:一是合理管水。掌握湿润出苗、浅水化除、施肥促分蘖、多次轻晒田的管水办法,当田间茎蘖苗达到预期80%时开始晒田;抓好中后期的间歇灌溉,以促进水稻根系生长发育,增强根系活力。二是科学施肥。施肥应坚持“前足、中控、后补”的原则,做到氮磷钾配合和有机肥无机肥配合施用。一般亩施纯氮20千克左右、氯化钾10~15千克、过磷酸钙20~25千克。氮肥的施用基肥和追肥各占一半,磷肥全做基肥施入,钾肥全做追肥施入。中期要控制施肥量,防止群体过大而引起倒伏。后期要看苗势适量补施粒肥,以防止植株早衰,增加粒重。三是适时化学调控。水稻拔节前3~5天,每亩用15%多效唑30克,对水40~45千克均匀喷雾,以缩短基部第一、第二节间长度,使株高降低5~10厘米,这样可减轻倒伏。
第一作者简介:曹涤环 沅江市农村办公室副主任、高级农艺师,多次被评为省、市农技推广先进个人。联系地址:湖南省沅江市农村办 邮编:413100。
一、直播早稻的生育特点
一是分蘖多、分蘖早、分蘖节位低。栽培早稻移栽时间一般在4~5叶期,秧苗第四至五节位因手插而深陷泥层,加上移栽时产生植伤,而致使一方面秧苗产生低位分蘖不易成活,另一方面第四至五节位不易产生分蘖。而直播禾苗在2.5叶期前主要是旱管然后才转水层管,秧苗营养面积大,无需移栽,因而分蘖发生早、分蘖节位低。据调查,直播稻比移栽的单株分蘖数增加1.5个;分蘖始期比移栽的早9天;分蘖节位比移栽的,增加2个;始蘖期叶龄比移栽的降低2.4叶。
二是分蘖蘖位优势强,成穗率高,穗型大。直播早稻因分蘖提前,分蘖节位低,单株分蘖成穗数达3.8个,比移栽的1.83个平均多1.97个;分蘖成穗率为97.4%,比移栽的91.5%增加5.9个百分点。直播早稻平均每穗总粒数和实粒数分别为91.13粒和73.43粒,比移栽的83.48粒和69.23粒分别增加7.65粒和4.2粒;穗长23.58厘米,比移栽的长4.2厘米,这是直播稻比移栽稻增产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是株形较好,群体协调。直播早稻根系生长浅,低位分蘖成穗多,田间观察株形呈“蘑菇形”,而移栽的株形呈“伞形”。同时,直播稻剑叶短而宽,剑叶与茎的角度小而直,而移栽的剑叶长而窄,并有披叶现象。由于直播稻株形较好,所以光能利用率高,有利于光合产物的形成和积累,可以促进分蘖成穗和形成大穗。
二、直播早稻的种植技术要点
1. 选对品种,稳过立苗关。全苗匀苗是直播早稻争足穗、攻大穗,提高群体成穗率的基础,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关键措施:一是选用适宜品种。应选择株形紧凑、早发性好、耐肥抗倒、生育期适中的早稻品种。直播早稻因播种期比移栽的推迟了1个季节,大田直播时无法用薄膜保温育秧,但又必须保证早稻在7月25日前后成熟收获,才能确保双晚能在8月1日以前插完。因此,直播稻必须选用全生育期110天内的早熟品种,如在南方推广的早杂株两优02,生育期108天正好适合。二是精细整田。直播早稻田应选择排灌方便、肥力较好的夹砂泥田,此种田耕作方便,能精耕细作,秧苗能早生快发且一轰而起。有前作物的田应提前1个月左右进行翻沤,大田整理要做到田平如镜,并要开好围沟,按3米左右1厢开1条25~30厘米宽的人行道及排水沟,确保厢面无积水,这样才能做到播后的种子不被浸死闷死。三是合理施肥。直播早稻因为减少了秧田肥,因此,应狠抓重施基肥(约占总施肥量的70%以上),先在大田翻沤时每亩撒施腐熟的猪栏厩肥1500千克左右,然后在整地做厢时每亩撒施磷肥和三元复合肥20~25千克,在禾苗3叶期分别追施尿素和氯化钾各8~10千克,在破口至抽穗期叶面喷施尿素加磷酸二氢钾两次,以确保禾苗早生快发。四是精管水浆。播种后至3叶期要坚持湿润灌溉,以促进禾苗扎根立苗,力争早苗、全苗、匀苗、壮苗。应在播后20天左右及时查苗补苗,移密补稀,使稻株分布均匀,个体生长平衡。
2. 封杀结合,过好除草关。直播早稻田杂草发生早,种类多,易发生草荒,必须采取封杀结合的措施防除。据观察,水直播的早稻田杂草发生主高峰期通常出现在播后1周至25天,长达20天左右,在防除药剂选用上应力求广谱、高效、长效、安全。可以在稻苗1叶1心至4叶期,每亩选用35%丁·苄可湿性粉剂140~160克、30%丙草胺加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80~100克、96%禾草敌乳油100毫升加1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20克、50%二氯喹啉酸30克加1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15克等,均对水30~40千克喷雾。需排水后才能用药,过1~2天复水,做到一次用药杜绝杂草为害。苗期发生千金子的田块应及早用千金乳油防除,在稻苗2~3叶期,每亩用10%千金乳油50毫升,对水40~50千克均匀喷雾。
3. 全程控制,巧过倒伏关。直播稻田禾苗密度大,通风条件相对较差,在幼苗期易受稻蓟马、稻象甲虫为害,分蘖期又易受螟虫和叶稻瘟的为害,特别是孕穗期和抽穗期由于气候的影响,容易造成穗颈稻瘟病的为害,应及时针对病虫为害的情况,选用吡虫啉、杀螟松粉剂、杀虫双、春雷霉素、三环唑和稻瘟灵等药剂防治。在其他农艺措施上,可通过选用抗倒品种、控制播量、建立合理的群体、适时化控等来防止直播早稻田发生倒伏。主要应抓住以下几点:一是合理管水。掌握湿润出苗、浅水化除、施肥促分蘖、多次轻晒田的管水办法,当田间茎蘖苗达到预期80%时开始晒田;抓好中后期的间歇灌溉,以促进水稻根系生长发育,增强根系活力。二是科学施肥。施肥应坚持“前足、中控、后补”的原则,做到氮磷钾配合和有机肥无机肥配合施用。一般亩施纯氮20千克左右、氯化钾10~15千克、过磷酸钙20~25千克。氮肥的施用基肥和追肥各占一半,磷肥全做基肥施入,钾肥全做追肥施入。中期要控制施肥量,防止群体过大而引起倒伏。后期要看苗势适量补施粒肥,以防止植株早衰,增加粒重。三是适时化学调控。水稻拔节前3~5天,每亩用15%多效唑30克,对水40~45千克均匀喷雾,以缩短基部第一、第二节间长度,使株高降低5~10厘米,这样可减轻倒伏。
第一作者简介:曹涤环 沅江市农村办公室副主任、高级农艺师,多次被评为省、市农技推广先进个人。联系地址:湖南省沅江市农村办 邮编:41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