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法治建设是一个地区发展的根本保障,为了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平正义的法治氛围,近年来,吴中区不断采取有效措施,在法治建设方面作了一系列的有效探索:坚持改善民生,把富民、惠民、安民作为法治建设的坚实保障;坚持源头治理,把社会矛盾排查调处作为法治建设的重点任务;坚持强基固本,把基层基础工作作为法治建设的战略任务;坚持以人为本,把完善重点人群服务管理作为法治建设的有力举措;坚持品牌塑造,把创新工作机制作为法治建设的亮点打造。
关键词 法治 吴中 社会环境
作者简介:欧阳振婷,中共苏州市吴中区委党校,讲师。
中图分类号:D6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6.11.102
近年来,苏州市吴中区把法治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推进,为“吴中明天更美丽、更美好”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和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法治建设已成为吴中区率先发展的根本保障、和谐发展的亮丽品牌和科学发展的重要实践。
一、坚持改善民生,把富民、惠民、安民作为法治建设的坚实保障
吴中区始终坚持“心安才能平安,长富才能久安”的理念,进一步创新举措、扎实工作,重点做好富民、惠民、安民三篇文章,从源头上维护一方法治平安。
(一)做好富民文章,主要解决群众的持续增收和共同富裕问题
我区提出,外资经济、民营经济、国有经济、集体经济要“四轮驱动”,重点发展集体经济,组建新型农村股份合作社,让农民变为市民的同时成为股民,做到“人人有股份、家家有物业、户户有分红”,为“法治吴中”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经济保障。
(二)做好惠民文章,主要解决群众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问题
目前,我区实现了市区两级社保、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农保置换城保“三大并轨”,96%的农民转入城镇保障体系,退休农民每月的养老金人均超800元,基本实现了“劳有多得、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的目标,为“法治吴中”建设打下民本基础。
(三)做好安民文章,主要解决群众的诉求渠道和平安保障问题
我区全力筑好基层基础这道防线,扎实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创新实施“村民联系卡”制度,建立起一种“进得了门、认得了人、说得上话、办得成事”的新型干群关系,构建了我区化解社会矛盾的“第一哨卡”。在拆迁安置过程中,注重加大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力度,始终坚持群众不满意的项目不上、有不稳定因素的项目缓上,确保拆迁拆出平安、拆出和谐。
二、坚持源头治理,把社会矛盾排查调处作为法治建设的重点任务
(一)深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
全区确定了108个社会稳定风险项目的评估任务,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源头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的重要举措,区维稳办专门组建检查小组,赴各地督导项目申报及评估工作,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了矛盾纠纷产生的诱因。
(二)加强专业调解组织建设
进一步规范专业性调解组织建设,对300人以上企业人民调解组织以及镇(区、街道)物业纠纷调解组织进行实地督查,确保正常运行、发挥作用。协调司法、环保部门加快推进环保纠纷调解组织建设,拟定了环保纠纷调解组织初步意见。加强调解员队伍规范化建设,积极做好人民调解员职业职称评聘工作,并组织区、镇、村三级调委会以及各专业调解组织调解员开展系统培训,着力提升业务水平。此外,我区在全市率先出台《吴中区人民调解个案补贴办法》,实行人民调解个案补贴,由区镇两级财政予以保障。认真办理政协提案,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了委员的一致认可。
(三)深入开展“四项排查”工作
认真落实省、市关于集中开展“四项排查”工作的决策部署,专门成立协调小组,并实行区委书记、区长和区委常委、副区长带队挂钩督导制度,确保排查工作落到实处。健全完善社会稳定和社会治安形势分析例会制度,每月研判分析不稳定因素,并形成书面分析报告,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四)开展政法部门“三解三促”活动
组织区政法各部门领导、干部开展“三解三促”和大接访活动,通过驻点调研、走访慰问、面对面交谈等形式,帮助驻点地区、单位解决在改革发展中遇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三、坚持强基固本,把基层基础工作作为法治建设的战略任务
(一)筑强政法队伍
我区不断提高政法干警的主动性、创造性,加强能力建设,增强综合效率,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使命。不断增强全体基层政法综治干部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切实提升服务群众、维护稳定、保障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积极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组织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基层执法评议等活动,促进各执法部门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深入推进执法公开和执法信息化建设,推动开通苏州市政法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实现执法管理监督全程化、实时化、公开化,促进政法干警公正廉洁执法。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单位责任制和部门责任制,充分发挥党委领导的政治优势、部门单位齐抓共管的整体优势、专群结合的群众优势,不断增强平安建设的整体合力,着力构建平安联创、和谐共建的良好局面。
(二)筑牢综治阵地
我区积极创建市一级综治工作中心和区五星级五位一体综治办,并注重对综治办进行逐个复查,防止出现阵地弱化现象。目前,全区已命名的五星级综治办达66个。推进“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完善“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考核标准,加强对“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工作的指导。
(三)开展综治网格化管理
以村(社区)或相对集中的大型居住区域为基础,通过合理划分网格、科学组建团队、健全工作机制,实行综治和平安建设网格化管理,实现信息有效共享。全区各镇(街道)根据网格内管理服务对象的数量、范围和特点,依托镇级政法综治工作中心和村(社区)“五位一体”综治办等基层综治组织,有效整合辖区综治、公安、司法、城管、卫生、计生、民兵、社区工作者、社工、小区物业、治安志愿者等力量,科学组建网格管理服务团队,在每个网格内定人、定岗、定职、定时,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责任,提升基层服务管理效率,形成了社会管理扁平化、精细化、常态化和联动化工作格局,推进法治建设的深入开展。 四、坚持以人为本,把完善重点人群服务管理作为法治建设的有力举措
(一)强化流动人口服务管理
全面推动实施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合理布建了76个居住证办理点,着力解决其就业、居住、就医、子女就学等问题。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信息采集,依托“新苏州人信息综合管理系统”平台,健全完善信息采集、分类管理、日常巡查、责任倒查等各项制度,确保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二)加强特殊人群帮教管理
全面加强特殊人群的救助管理,建立常态化帮教管控机制,做到分类管、服务好。以吴中区社区矫正服务中心为平台,全面加强社区矫正工作,进一步落实刑释解教人员帮扶政策。以区精神卫生康复中心为载体,实现对精神病人的有效治疗和管控。充分发挥自强服务社和禁毒社工的作用,加强吸毒人员戒毒康复服务。加强对信访老户的教育化解,攻坚克难,通过采取领导包案、一案一策、结对帮扶和联合接访、联合处置等工作措施,进一步提高息诉罢访率,减少“存量”,预防“增量”。对“法轮功”顽固分子,加强思想攻坚,切实提高转化率和巩固率。
五、坚持品牌塑造,把创新工作机制作为法治建设的亮点打造
(一)深化“村民联系卡”制度
村民联系卡”制度起源于横泾街道的上林村。由于基层社会管理需求日益增长,上林村探索推行了“村民联系卡”制度,变“村民到村谈诉求”为“干部入户听心声”,将全村村民小组和农户划片分组,要求村两委成员每个星期走访农户3-5家,将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感情融洽在基层,取得良好的社会实践效果。2012年8月,区委、区政府出台《关于在全区村(社区)进一步深化落实“村民联系卡”制度的通知》,要求全区各地全面深化该项制度。目前,全区工作推进覆盖率达100%。“村民联系卡”制度的实施,进一步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提升了基层干部的能力素质,促进了基层和谐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和肯定。
(二)推广“出租屋房产超市”
随着我区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私房被拆迁安置小区取代,其人口管理、治安防范、安全隐患等热点难点问题已成为新时期社会管理面临的新课题。为破解这一难题,郭巷街道国泰社区创新推行的“出租屋房产超市”,以社区警务室为平台,通过为居民和外来人口提供出租、求租服务,实现对出租房屋及租住人员的统一、高效管理,达到了管理效益与社会稳定和谐双赢的目的。2013年,区综治、公安部门联合印发《吴中区推广“出租屋超市”工作考核办法》,推广国泰社区“出租屋房产超市”做法,并确定在16个规模型拆迁安置小区予以实施。注重延伸拓展工作内涵,与计生部门合力将流动人口计生工作纳入“出租屋房产超市”。“出租屋房产超市”的实施,密切了干群关系、减少了矛盾纠纷、改善了治安环境,成为平安吴中建设工作的亮点。
(三)开展太湖水环境联动保护
近年来,吴中区秉承“发展保护两相宜、质量效益双提升”的发展思路,提出了“美丽吴中·美在太湖”的核心主题。为了保护太湖水环境,我区积极探索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的创新做法,检察院、法院、监察局、环保局、信访局等部门建立太湖水环境联动保护机制,加大对水环境保护法律监督。联动保护机制主要从五个方面强化司法与行政联动、多部门协同保护,通过打好“组合拳”,为保护“美丽太湖”筑起一道坚实的“绿盾”,为加强生态环境联动保护提供一个可移植、能复制的“吴中样本”。一是建立信息共享平台。设立太湖水环境保护的信息专送通道、专线电话、环保邮箱,实现部门信息互通共享。二是设立专门的联动保护机构。在吴中区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科下设“司法与行政联动保护办公室”,统筹协调太湖水环境保护的相关事项。三是加强重点监管。对有严重污染“前科”者,实行“黑名单”制度,对名单中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重点监管。四是实行行政与司法配合制度。对污染事件,行政与司法协同配合,做到快速处理、依法从重打击。五是强化司法手段保护。通过检察机关的督促履行职责、支持提起公益诉讼或直接提起公益诉讼等,强调利用司法手段保护太湖水环境。
(四)建立执法联动机制
我区相继建立了监测化解拖欠劳动报酬联席会议制度、烟草市场行政执法联席会议制度、道路交通事故处置联席会议制度等一系列机制,形成工作合力,最大限度地提升了社会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 法治 吴中 社会环境
作者简介:欧阳振婷,中共苏州市吴中区委党校,讲师。
中图分类号:D6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6.11.102
近年来,苏州市吴中区把法治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推进,为“吴中明天更美丽、更美好”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和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法治建设已成为吴中区率先发展的根本保障、和谐发展的亮丽品牌和科学发展的重要实践。
一、坚持改善民生,把富民、惠民、安民作为法治建设的坚实保障
吴中区始终坚持“心安才能平安,长富才能久安”的理念,进一步创新举措、扎实工作,重点做好富民、惠民、安民三篇文章,从源头上维护一方法治平安。
(一)做好富民文章,主要解决群众的持续增收和共同富裕问题
我区提出,外资经济、民营经济、国有经济、集体经济要“四轮驱动”,重点发展集体经济,组建新型农村股份合作社,让农民变为市民的同时成为股民,做到“人人有股份、家家有物业、户户有分红”,为“法治吴中”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经济保障。
(二)做好惠民文章,主要解决群众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问题
目前,我区实现了市区两级社保、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农保置换城保“三大并轨”,96%的农民转入城镇保障体系,退休农民每月的养老金人均超800元,基本实现了“劳有多得、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的目标,为“法治吴中”建设打下民本基础。
(三)做好安民文章,主要解决群众的诉求渠道和平安保障问题
我区全力筑好基层基础这道防线,扎实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创新实施“村民联系卡”制度,建立起一种“进得了门、认得了人、说得上话、办得成事”的新型干群关系,构建了我区化解社会矛盾的“第一哨卡”。在拆迁安置过程中,注重加大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力度,始终坚持群众不满意的项目不上、有不稳定因素的项目缓上,确保拆迁拆出平安、拆出和谐。
二、坚持源头治理,把社会矛盾排查调处作为法治建设的重点任务
(一)深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
全区确定了108个社会稳定风险项目的评估任务,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源头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的重要举措,区维稳办专门组建检查小组,赴各地督导项目申报及评估工作,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了矛盾纠纷产生的诱因。
(二)加强专业调解组织建设
进一步规范专业性调解组织建设,对300人以上企业人民调解组织以及镇(区、街道)物业纠纷调解组织进行实地督查,确保正常运行、发挥作用。协调司法、环保部门加快推进环保纠纷调解组织建设,拟定了环保纠纷调解组织初步意见。加强调解员队伍规范化建设,积极做好人民调解员职业职称评聘工作,并组织区、镇、村三级调委会以及各专业调解组织调解员开展系统培训,着力提升业务水平。此外,我区在全市率先出台《吴中区人民调解个案补贴办法》,实行人民调解个案补贴,由区镇两级财政予以保障。认真办理政协提案,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了委员的一致认可。
(三)深入开展“四项排查”工作
认真落实省、市关于集中开展“四项排查”工作的决策部署,专门成立协调小组,并实行区委书记、区长和区委常委、副区长带队挂钩督导制度,确保排查工作落到实处。健全完善社会稳定和社会治安形势分析例会制度,每月研判分析不稳定因素,并形成书面分析报告,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四)开展政法部门“三解三促”活动
组织区政法各部门领导、干部开展“三解三促”和大接访活动,通过驻点调研、走访慰问、面对面交谈等形式,帮助驻点地区、单位解决在改革发展中遇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三、坚持强基固本,把基层基础工作作为法治建设的战略任务
(一)筑强政法队伍
我区不断提高政法干警的主动性、创造性,加强能力建设,增强综合效率,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使命。不断增强全体基层政法综治干部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切实提升服务群众、维护稳定、保障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积极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组织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基层执法评议等活动,促进各执法部门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深入推进执法公开和执法信息化建设,推动开通苏州市政法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实现执法管理监督全程化、实时化、公开化,促进政法干警公正廉洁执法。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单位责任制和部门责任制,充分发挥党委领导的政治优势、部门单位齐抓共管的整体优势、专群结合的群众优势,不断增强平安建设的整体合力,着力构建平安联创、和谐共建的良好局面。
(二)筑牢综治阵地
我区积极创建市一级综治工作中心和区五星级五位一体综治办,并注重对综治办进行逐个复查,防止出现阵地弱化现象。目前,全区已命名的五星级综治办达66个。推进“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完善“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考核标准,加强对“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工作的指导。
(三)开展综治网格化管理
以村(社区)或相对集中的大型居住区域为基础,通过合理划分网格、科学组建团队、健全工作机制,实行综治和平安建设网格化管理,实现信息有效共享。全区各镇(街道)根据网格内管理服务对象的数量、范围和特点,依托镇级政法综治工作中心和村(社区)“五位一体”综治办等基层综治组织,有效整合辖区综治、公安、司法、城管、卫生、计生、民兵、社区工作者、社工、小区物业、治安志愿者等力量,科学组建网格管理服务团队,在每个网格内定人、定岗、定职、定时,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责任,提升基层服务管理效率,形成了社会管理扁平化、精细化、常态化和联动化工作格局,推进法治建设的深入开展。 四、坚持以人为本,把完善重点人群服务管理作为法治建设的有力举措
(一)强化流动人口服务管理
全面推动实施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合理布建了76个居住证办理点,着力解决其就业、居住、就医、子女就学等问题。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信息采集,依托“新苏州人信息综合管理系统”平台,健全完善信息采集、分类管理、日常巡查、责任倒查等各项制度,确保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二)加强特殊人群帮教管理
全面加强特殊人群的救助管理,建立常态化帮教管控机制,做到分类管、服务好。以吴中区社区矫正服务中心为平台,全面加强社区矫正工作,进一步落实刑释解教人员帮扶政策。以区精神卫生康复中心为载体,实现对精神病人的有效治疗和管控。充分发挥自强服务社和禁毒社工的作用,加强吸毒人员戒毒康复服务。加强对信访老户的教育化解,攻坚克难,通过采取领导包案、一案一策、结对帮扶和联合接访、联合处置等工作措施,进一步提高息诉罢访率,减少“存量”,预防“增量”。对“法轮功”顽固分子,加强思想攻坚,切实提高转化率和巩固率。
五、坚持品牌塑造,把创新工作机制作为法治建设的亮点打造
(一)深化“村民联系卡”制度
村民联系卡”制度起源于横泾街道的上林村。由于基层社会管理需求日益增长,上林村探索推行了“村民联系卡”制度,变“村民到村谈诉求”为“干部入户听心声”,将全村村民小组和农户划片分组,要求村两委成员每个星期走访农户3-5家,将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感情融洽在基层,取得良好的社会实践效果。2012年8月,区委、区政府出台《关于在全区村(社区)进一步深化落实“村民联系卡”制度的通知》,要求全区各地全面深化该项制度。目前,全区工作推进覆盖率达100%。“村民联系卡”制度的实施,进一步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提升了基层干部的能力素质,促进了基层和谐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和肯定。
(二)推广“出租屋房产超市”
随着我区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私房被拆迁安置小区取代,其人口管理、治安防范、安全隐患等热点难点问题已成为新时期社会管理面临的新课题。为破解这一难题,郭巷街道国泰社区创新推行的“出租屋房产超市”,以社区警务室为平台,通过为居民和外来人口提供出租、求租服务,实现对出租房屋及租住人员的统一、高效管理,达到了管理效益与社会稳定和谐双赢的目的。2013年,区综治、公安部门联合印发《吴中区推广“出租屋超市”工作考核办法》,推广国泰社区“出租屋房产超市”做法,并确定在16个规模型拆迁安置小区予以实施。注重延伸拓展工作内涵,与计生部门合力将流动人口计生工作纳入“出租屋房产超市”。“出租屋房产超市”的实施,密切了干群关系、减少了矛盾纠纷、改善了治安环境,成为平安吴中建设工作的亮点。
(三)开展太湖水环境联动保护
近年来,吴中区秉承“发展保护两相宜、质量效益双提升”的发展思路,提出了“美丽吴中·美在太湖”的核心主题。为了保护太湖水环境,我区积极探索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的创新做法,检察院、法院、监察局、环保局、信访局等部门建立太湖水环境联动保护机制,加大对水环境保护法律监督。联动保护机制主要从五个方面强化司法与行政联动、多部门协同保护,通过打好“组合拳”,为保护“美丽太湖”筑起一道坚实的“绿盾”,为加强生态环境联动保护提供一个可移植、能复制的“吴中样本”。一是建立信息共享平台。设立太湖水环境保护的信息专送通道、专线电话、环保邮箱,实现部门信息互通共享。二是设立专门的联动保护机构。在吴中区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科下设“司法与行政联动保护办公室”,统筹协调太湖水环境保护的相关事项。三是加强重点监管。对有严重污染“前科”者,实行“黑名单”制度,对名单中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重点监管。四是实行行政与司法配合制度。对污染事件,行政与司法协同配合,做到快速处理、依法从重打击。五是强化司法手段保护。通过检察机关的督促履行职责、支持提起公益诉讼或直接提起公益诉讼等,强调利用司法手段保护太湖水环境。
(四)建立执法联动机制
我区相继建立了监测化解拖欠劳动报酬联席会议制度、烟草市场行政执法联席会议制度、道路交通事故处置联席会议制度等一系列机制,形成工作合力,最大限度地提升了社会管理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