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Start to read板块是PEP英语三年级教材中的重要教学内容。为了改变教师把该板块简单处理成作业练习课的现状,教师应巧用图片,图文结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读图、读文、表达,帮助学生提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PEP;小学英语;Start to read;情境;表达
在人教版《英语》三年级上、下两册课本中,每单元都设计了Start to read板块,作为阅读启蒙内容。三年级上册的Start to read板块的内容主要涉及字母的认读与词形的辨认,三年级下册Start to read板块则涉及语篇的综合性训练。该训练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本单元的核心句型与词汇。PEP英语三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对这一板块的教学建议如下:引导学生先看图谈图,利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初步构建文本意义;然后进入个体的阅读,进行文字的解码和意义匹配,并完成活动;最后组织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展开口头交流活动。
基于以上的教学建议,笔者进行了思考与实践。以三年级下册Unit 5 Do you like pears?B Start to read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图文结合和情境教学,引导学生读图、读文、表达,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一、巧用图片,在读图中构建文本意义
图片是信息的有效载体,读图是Start to read板块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本节课的教材中有四幅图片,分别是Mike与Chen Jie、John、Wu Yifan、Sarah的对话。为了帮助学生读懂图片,教师巧用图片,对学生进行了有效引导。
(一)适当丰富图片,引导学生更好地预测
图1是教材中的图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图1猜测Mike与John的对话内容。学生的猜测比较一致:I like strawberries. I like pears.这样的猜测与图片实际要表达的意思有点出入。为了引导学生进行更有效地推理,教师呈现了图2。图2中,Mike手中多了记录本,图片传递了更加直观的信息:Mike在做调查,John是被调查者。学生的思路发生了变化。课堂对话如下。
T: What does Mike say?
S1: I like strawberries.
S2: Do you like strawberries?
S3:Do you like pears?
在这个环节的预测过程中,学生唤醒了已有知识,同时在推进过程中读懂了图片所包含的意思。
(二)适当拆分图片,引导学生分步完成任务
Read and match是教材原有的活动。为了引导学生進行更深入的思考,进一步读懂图片情境,教师对图片进行了拆分,把一个活动分解成两个任务。
任务1:读图连线
在前一个读图预测环节的基础上,教师呈现了Read and match活动。为了引导学生继续关注图片的有效信息,使其准确理解图片含义,教师去掉了教材文本中的“√”(如图3)。由此,当学生关注到Mike与水果的图片时,不再受图中的“√”的影响,能够更直接地把图片与核心句型“Do you like…?”联系起来。这样的设计也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有信心地参与活动。
任务2:读图判断
完成连线之后,教师设计了判断任务。在这个活动中,学生要读懂Chen Jie、John、Wu Yifan、Sarah与Mike之间的互动图片,并依据图片中的水果,对“Yes, I do.”与“No, I don’t.”两个选项作出判断。
至此,学生通过预测与判断真正理解了图片所表达的意义,同时也完成了对“关于个人喜好的询问并回答”的文本意义的建构。
二、图文结合,在分析中理解文本内涵
PEP英语教材中的每一个语篇都配有相对应的图片,这些图片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篇。在一些活动中,教师可以将图片与语篇进行重组,发挥出不一样的效果。
(一)延伸对话,引导学生解码潜台词
在学生能够熟练朗读语篇之后,教师设计了一个“Look and say”的环节(如图4)。在这个活动中,学生要结合图片与语篇,延伸对话,从而解码语篇的潜台词。首先教师与一位学生进行了对话示范,教师扮演Mike,学生扮演Chen Jie,对话如下。
Mike: Do you like watermelons?
Chen Jie: No, I don’t. I like pears .
在这个对话当中,学生不仅要准确把握句子的语音语调,还要根据语境对对话进行延伸。师生示范之后学生进行pair work。从图4中可以看出,教师对问题进行了不同难度的设计:从填空到完整句子的表达,再到学生的自主表达,从易到难,富有挑战。这样的设计为英语素养较高的学生提供了更多思考的空间。例如一个学生在扮演Sarah时给出了如下回答:“Yes, I do. I like apples. I like pears, too.”从图4可以看出,这个回答与图片内容不符,与教材的语篇也互相矛盾。之后这位学生指出,教材第48页中Sarah与妈妈购物的时候有这样的对话,具体如下。
Mum: Honey, let’s buy some fruit. Do you like oranges?
Sarah: No, I don’t. I like apples.
对于这位学生的细心观察与认真思考,教师给予了极大的肯定。可以说,该学生不仅解码了本课的语篇内涵,还学会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由此可见,图文的恰当结合能够引发学生更多的思考。 (二)巧设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本课教材的最后,Mike说了这样的一句话:“Chen Jie, John and Sarah like pears.”为了让学生对文本有更透彻的理解,教师没有直接呈现这句话,而是以问题为导向设计了两个思考任务。
1.立足问题,总结提炼
这是一个汇报任务。教师呈现图片与问题(如图5),学生思考问题“What fruit do they like?”,并根据图片进行总结、提炼与表达。如果学生在不断尝试之后不能准确表达,教师再提供语言支架“Chen Jie, John and Sarah like______ . Wu Yifan likes______ .”
在这个活动中,“What fruit do they like?”这一问题为学生提供了思考的方向。图片的集中呈现为学生的总结提供了有效支撑。教师先让学生自主表达,在他们表达有困难的时候再提供语言支架,给予他们适当的帮助。这样的教学以生为本、张弛有度,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2.立足问题,发散思维
这是一个鼓励学生自主表达的任务。在上一个汇报活动的基础上,教师追问:What fruit will you buy, Mike? 因为有前面汇报任务的铺垫,学生的回答比较流畅。
S1: I will buy pears. Chen Jie, John and Sarah like pears.
S2: I will buy pears and bananas. Wu Yifan likes bananas.
S3: I will buy pears, bananas and grapes. Mike likes grapes.
S4: I will buy pears, bananas, grapes and apples. Sarah likes apples.
之后教师再次追问:What else do you buy, Mike? 基于生活中招待朋友的经验,学生给出了更加丰富的回答。
S1: I buy some milk.
S2: I buy some cakes.
S3: I buy some juice.
这个问题的设计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深层思考,帮助学生再次理解文本的深层次含义,还唤醒了学生的已学知识与生活经验,使他们完成了语言的综合运用。
三、创设情境,在互动中完成语言表达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要通过创设接近实际生活的各种语境,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在本节课的拓展环节,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所学语言,教师创设生活情境,设计了两个口头交流任务。
(一)结合生活创设情境,让学生有话可说
任务1: Let’s talk
这是一个五人小组的合作活动,情境是Mike在家招待朋友(如图6),该情境是之前一系列调查活动的情境延续。恰逢六一节日,教师在教室里布置了餐桌,餐桌上摆放了水果、饮料以及其他的食物。学生戴着头饰,积极參与讨论和表达。有一个小组做了这样的展示,具体如下。
Mike: Welcome! Have some fruit.
Sarah: Thank you. I like apples.
Mike: OK. Here you are. Do you like cakes?
Wu Yifan: Yes, I do. I like some strawberries, too. Chen Jie, what about you?
Chen Jie: I like pears. John, do you like pears?
John: Yes, I do. Mmm, yummy!
Mike: Grapes are yummy, too. Boys and girls, have some grapes.
Ss: Thanks!
在这个对话中,学生不仅遵循了教材人物对水果的喜好,而且还融入了自己对水果、食物的喜好,对话轻松自然,真正在情境中实现了语言的综合运用。
(二)立足学生实际,让学生自主表达
任务2:Let’s make a survey.
这个调查活动的设计源于教材中Mike说的最后一句话:Chen Jie, John and Sarah like pears. What about your friends? 基于此,教师创设了5人小组调查活动(如图7)。小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需要完成问答、记录与汇报任务,时间为5分钟。
在小组实践的过程中,有些小组由组长提问并记录,组员轮流回答;有的小组以开火车的形式问问题,大家轮流回答并记录。有一个小组没有按照教师提供的核心句子进行问答。该组组长模仿教材中的最后一句话,进行了这样的表达:“I like bananas, grapes and strawberries. What about you?” 之后小组成员也按照这种形式轮流应答、反问,他们还在任务单上面添加了其他喜爱的水果。这些做法真正体现了语言的举一反三和学以致用。
在小组汇报环节,教师给出了语言框架,并要求每个组员都参与小组汇报。有一个小组做了这样的呈现。
Ss: My friends like fruit.
S1:Five pupils like strawberries.
S2:Four pupils like pears and grapes.
S3: Three pupils like apples and oranges.
S4: Two pupils like watermelons.
S5: Qi Li likes bananas.
Ss: Yummy, yummy, yummy!
从展示中可以看出,每一位学生都参与了汇报。他们对之前的调查做了总结,还在汇报的结尾进行了创新。可见,立足学生实际,创设有效活动,能有效帮助学生提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在探索Start to read板块的课堂教学中,只有深入、细致、正确地解读教材,才能基于教材创设更有效的活动情境;只有充分了解学生,才能够真正立足学生,创设适合学生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浙江省开化县教师进修学校 324300)
【关键词】PEP;小学英语;Start to read;情境;表达
在人教版《英语》三年级上、下两册课本中,每单元都设计了Start to read板块,作为阅读启蒙内容。三年级上册的Start to read板块的内容主要涉及字母的认读与词形的辨认,三年级下册Start to read板块则涉及语篇的综合性训练。该训练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本单元的核心句型与词汇。PEP英语三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对这一板块的教学建议如下:引导学生先看图谈图,利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初步构建文本意义;然后进入个体的阅读,进行文字的解码和意义匹配,并完成活动;最后组织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展开口头交流活动。
基于以上的教学建议,笔者进行了思考与实践。以三年级下册Unit 5 Do you like pears?B Start to read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图文结合和情境教学,引导学生读图、读文、表达,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一、巧用图片,在读图中构建文本意义
图片是信息的有效载体,读图是Start to read板块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本节课的教材中有四幅图片,分别是Mike与Chen Jie、John、Wu Yifan、Sarah的对话。为了帮助学生读懂图片,教师巧用图片,对学生进行了有效引导。
(一)适当丰富图片,引导学生更好地预测
图1是教材中的图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图1猜测Mike与John的对话内容。学生的猜测比较一致:I like strawberries. I like pears.这样的猜测与图片实际要表达的意思有点出入。为了引导学生进行更有效地推理,教师呈现了图2。图2中,Mike手中多了记录本,图片传递了更加直观的信息:Mike在做调查,John是被调查者。学生的思路发生了变化。课堂对话如下。
T: What does Mike say?
S1: I like strawberries.
S2: Do you like strawberries?
S3:Do you like pears?
在这个环节的预测过程中,学生唤醒了已有知识,同时在推进过程中读懂了图片所包含的意思。
(二)适当拆分图片,引导学生分步完成任务
Read and match是教材原有的活动。为了引导学生進行更深入的思考,进一步读懂图片情境,教师对图片进行了拆分,把一个活动分解成两个任务。
任务1:读图连线
在前一个读图预测环节的基础上,教师呈现了Read and match活动。为了引导学生继续关注图片的有效信息,使其准确理解图片含义,教师去掉了教材文本中的“√”(如图3)。由此,当学生关注到Mike与水果的图片时,不再受图中的“√”的影响,能够更直接地把图片与核心句型“Do you like…?”联系起来。这样的设计也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有信心地参与活动。
任务2:读图判断
完成连线之后,教师设计了判断任务。在这个活动中,学生要读懂Chen Jie、John、Wu Yifan、Sarah与Mike之间的互动图片,并依据图片中的水果,对“Yes, I do.”与“No, I don’t.”两个选项作出判断。
至此,学生通过预测与判断真正理解了图片所表达的意义,同时也完成了对“关于个人喜好的询问并回答”的文本意义的建构。
二、图文结合,在分析中理解文本内涵
PEP英语教材中的每一个语篇都配有相对应的图片,这些图片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篇。在一些活动中,教师可以将图片与语篇进行重组,发挥出不一样的效果。
(一)延伸对话,引导学生解码潜台词
在学生能够熟练朗读语篇之后,教师设计了一个“Look and say”的环节(如图4)。在这个活动中,学生要结合图片与语篇,延伸对话,从而解码语篇的潜台词。首先教师与一位学生进行了对话示范,教师扮演Mike,学生扮演Chen Jie,对话如下。
Mike: Do you like watermelons?
Chen Jie: No, I don’t. I like pears .
在这个对话当中,学生不仅要准确把握句子的语音语调,还要根据语境对对话进行延伸。师生示范之后学生进行pair work。从图4中可以看出,教师对问题进行了不同难度的设计:从填空到完整句子的表达,再到学生的自主表达,从易到难,富有挑战。这样的设计为英语素养较高的学生提供了更多思考的空间。例如一个学生在扮演Sarah时给出了如下回答:“Yes, I do. I like apples. I like pears, too.”从图4可以看出,这个回答与图片内容不符,与教材的语篇也互相矛盾。之后这位学生指出,教材第48页中Sarah与妈妈购物的时候有这样的对话,具体如下。
Mum: Honey, let’s buy some fruit. Do you like oranges?
Sarah: No, I don’t. I like apples.
对于这位学生的细心观察与认真思考,教师给予了极大的肯定。可以说,该学生不仅解码了本课的语篇内涵,还学会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由此可见,图文的恰当结合能够引发学生更多的思考。 (二)巧设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本课教材的最后,Mike说了这样的一句话:“Chen Jie, John and Sarah like pears.”为了让学生对文本有更透彻的理解,教师没有直接呈现这句话,而是以问题为导向设计了两个思考任务。
1.立足问题,总结提炼
这是一个汇报任务。教师呈现图片与问题(如图5),学生思考问题“What fruit do they like?”,并根据图片进行总结、提炼与表达。如果学生在不断尝试之后不能准确表达,教师再提供语言支架“Chen Jie, John and Sarah like______ . Wu Yifan likes______ .”
在这个活动中,“What fruit do they like?”这一问题为学生提供了思考的方向。图片的集中呈现为学生的总结提供了有效支撑。教师先让学生自主表达,在他们表达有困难的时候再提供语言支架,给予他们适当的帮助。这样的教学以生为本、张弛有度,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2.立足问题,发散思维
这是一个鼓励学生自主表达的任务。在上一个汇报活动的基础上,教师追问:What fruit will you buy, Mike? 因为有前面汇报任务的铺垫,学生的回答比较流畅。
S1: I will buy pears. Chen Jie, John and Sarah like pears.
S2: I will buy pears and bananas. Wu Yifan likes bananas.
S3: I will buy pears, bananas and grapes. Mike likes grapes.
S4: I will buy pears, bananas, grapes and apples. Sarah likes apples.
之后教师再次追问:What else do you buy, Mike? 基于生活中招待朋友的经验,学生给出了更加丰富的回答。
S1: I buy some milk.
S2: I buy some cakes.
S3: I buy some juice.
这个问题的设计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深层思考,帮助学生再次理解文本的深层次含义,还唤醒了学生的已学知识与生活经验,使他们完成了语言的综合运用。
三、创设情境,在互动中完成语言表达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要通过创设接近实际生活的各种语境,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在本节课的拓展环节,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所学语言,教师创设生活情境,设计了两个口头交流任务。
(一)结合生活创设情境,让学生有话可说
任务1: Let’s talk
这是一个五人小组的合作活动,情境是Mike在家招待朋友(如图6),该情境是之前一系列调查活动的情境延续。恰逢六一节日,教师在教室里布置了餐桌,餐桌上摆放了水果、饮料以及其他的食物。学生戴着头饰,积极參与讨论和表达。有一个小组做了这样的展示,具体如下。
Mike: Welcome! Have some fruit.
Sarah: Thank you. I like apples.
Mike: OK. Here you are. Do you like cakes?
Wu Yifan: Yes, I do. I like some strawberries, too. Chen Jie, what about you?
Chen Jie: I like pears. John, do you like pears?
John: Yes, I do. Mmm, yummy!
Mike: Grapes are yummy, too. Boys and girls, have some grapes.
Ss: Thanks!
在这个对话中,学生不仅遵循了教材人物对水果的喜好,而且还融入了自己对水果、食物的喜好,对话轻松自然,真正在情境中实现了语言的综合运用。
(二)立足学生实际,让学生自主表达
任务2:Let’s make a survey.
这个调查活动的设计源于教材中Mike说的最后一句话:Chen Jie, John and Sarah like pears. What about your friends? 基于此,教师创设了5人小组调查活动(如图7)。小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需要完成问答、记录与汇报任务,时间为5分钟。
在小组实践的过程中,有些小组由组长提问并记录,组员轮流回答;有的小组以开火车的形式问问题,大家轮流回答并记录。有一个小组没有按照教师提供的核心句子进行问答。该组组长模仿教材中的最后一句话,进行了这样的表达:“I like bananas, grapes and strawberries. What about you?” 之后小组成员也按照这种形式轮流应答、反问,他们还在任务单上面添加了其他喜爱的水果。这些做法真正体现了语言的举一反三和学以致用。
在小组汇报环节,教师给出了语言框架,并要求每个组员都参与小组汇报。有一个小组做了这样的呈现。
Ss: My friends like fruit.
S1:Five pupils like strawberries.
S2:Four pupils like pears and grapes.
S3: Three pupils like apples and oranges.
S4: Two pupils like watermelons.
S5: Qi Li likes bananas.
Ss: Yummy, yummy, yummy!
从展示中可以看出,每一位学生都参与了汇报。他们对之前的调查做了总结,还在汇报的结尾进行了创新。可见,立足学生实际,创设有效活动,能有效帮助学生提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在探索Start to read板块的课堂教学中,只有深入、细致、正确地解读教材,才能基于教材创设更有效的活动情境;只有充分了解学生,才能够真正立足学生,创设适合学生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浙江省开化县教师进修学校 32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