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数感,就是在了解客观事物与数时建立起来的一种思维意识,是人对“数”的敏锐、准确、丰富的感悟。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加强数感的培养,提升学生数学素养呢?
数感源于生活体验。数感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在生活中不断地积累。
在教学《公顷》时我做了如下学情分析:对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认知,学生掌握得不错,表象也建立得很深刻。他们知道1平方厘米和大拇指指甲的面积差不多;1平分米和手掌的面积差不多;对于1平方米,学生也都记得教室的前门一角,能站十多人的一块地就是1平方米。如何让学生理解公顷这个较大的面积单位?对四年级学生来说,仅凭在课堂内的想象是无法真正地完全体验1公顷的面积大小,但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又不能完全放学生外出去体验,所以在课堂上学生也就只能依靠平时的一些生活记忆来体验。怎样体验呢?笔者先让学生算一算: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学生很快算出100×100=10000(平方米)。接着,笔者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哪里的长度是100米呢?学生说,学校到中心广场是100米,中心广场到人民医院是100米,人民医院再到中百超市是100米,中百超市到学校100米。这基本上是一个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公顷。经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基本上理解了这个较抽象的面积单位,在学习单位换算时也轻松了许多。
数感源于动手实践。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学生只有动手做数学、用数学,才能真正理解和感悟数学知识,增强数感,提升數学应用能力。
相对于“千克”与“克”而言,“吨”是一个比较大的质量单位,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要建立“吨”的质量单位观念比较难,必须通过大量的体验活动让学生直接或间接感受。在教学“吨”时,笔者设计了以下操作体验活动:掂一掂大米,抱一抱同学,估一估纯净水,这些体验无疑为学生建立“1吨”的概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掂大米的过程,一改以往“一袋100千克大米让一个人来掂”的方式,用“每个学生掂一掂10千克重的大米,并不断叠加”的方式,扩大了活动的参与面,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体验。在一次又一次感官与实践的刺激下,在猜测数据与真实数据的强烈反差中产生一种震撼,真切地感受到1吨到底有多重,获得关于“吨”的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这样的体验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保证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深度理解,增强了数感,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数感源于科学训练。数感是一种心灵的感受,是一种意识活动。数感的获得需要进行科学训练,从而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综合运用,要达到这样的境界,需要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
笔者在教学《8的乘法口诀》时把作业设计成一个“自助餐”,使学力水平不同的学生,都能较好地参与作业练习,从而培养数感能力。
A类:写出每道题的积及相应的口诀。
4×8=(
数感源于生活体验。数感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在生活中不断地积累。
在教学《公顷》时我做了如下学情分析:对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认知,学生掌握得不错,表象也建立得很深刻。他们知道1平方厘米和大拇指指甲的面积差不多;1平分米和手掌的面积差不多;对于1平方米,学生也都记得教室的前门一角,能站十多人的一块地就是1平方米。如何让学生理解公顷这个较大的面积单位?对四年级学生来说,仅凭在课堂内的想象是无法真正地完全体验1公顷的面积大小,但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又不能完全放学生外出去体验,所以在课堂上学生也就只能依靠平时的一些生活记忆来体验。怎样体验呢?笔者先让学生算一算: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学生很快算出100×100=10000(平方米)。接着,笔者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哪里的长度是100米呢?学生说,学校到中心广场是100米,中心广场到人民医院是100米,人民医院再到中百超市是100米,中百超市到学校100米。这基本上是一个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公顷。经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基本上理解了这个较抽象的面积单位,在学习单位换算时也轻松了许多。
数感源于动手实践。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学生只有动手做数学、用数学,才能真正理解和感悟数学知识,增强数感,提升數学应用能力。
相对于“千克”与“克”而言,“吨”是一个比较大的质量单位,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要建立“吨”的质量单位观念比较难,必须通过大量的体验活动让学生直接或间接感受。在教学“吨”时,笔者设计了以下操作体验活动:掂一掂大米,抱一抱同学,估一估纯净水,这些体验无疑为学生建立“1吨”的概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掂大米的过程,一改以往“一袋100千克大米让一个人来掂”的方式,用“每个学生掂一掂10千克重的大米,并不断叠加”的方式,扩大了活动的参与面,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体验。在一次又一次感官与实践的刺激下,在猜测数据与真实数据的强烈反差中产生一种震撼,真切地感受到1吨到底有多重,获得关于“吨”的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这样的体验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保证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深度理解,增强了数感,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数感源于科学训练。数感是一种心灵的感受,是一种意识活动。数感的获得需要进行科学训练,从而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综合运用,要达到这样的境界,需要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
笔者在教学《8的乘法口诀》时把作业设计成一个“自助餐”,使学力水平不同的学生,都能较好地参与作业练习,从而培养数感能力。
A类:写出每道题的积及相应的口诀。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