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风骀荡、阳光和煦的下午,来自上海的游客赵鸣(化名)走进了南京城南的小西湖历史风貌区。推开堆草巷33号后院的木门,院中一棵棵葱郁的古树、一盆盆精致的盆景使一家人流连忘返。
这是小西湖历史风貌区的“共享院”。老南京将自家院落打开,邀请游客进来喝茶、聊天,欣赏院内春色如许。而像“共享院”这样的网红打卡地,在整个小西湖历史风貌区还有很多,每天都能吸引来数不清的各地游客。
2021年初,在经过五年打造后,占地面积4.69万平方米的小西湖历史风貌区正式开街,笑迎八方来客。在“小尺度、渐进式”的微更新模式下,这一形成于明清、历经六百年风雨沧桑的南京老城南历史街区华丽转身,成为全国城市更新的优秀案例。
三所高校的志愿者活动,把企业、社会、居民、学生联合起来,探索出了全新的“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规划理念。
承载“南京记忆”
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串接夫子廟与门东历史街区的小西湖历史风貌区地处南京老城南核心区域,位于长乐路以南,马道街以北,箍桶巷以西,内秦淮河以东,是《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确定的22个南京历史风貌区之一。
早在明代初年,随着大明王朝定都金陵,南京城日益繁华,内秦淮河两岸就开始形成一片片茂密的居民区。明弘治年间,著名戏曲家、书法家徐霖在城南武定桥南建造了私家园林——快园,内设丽藻堂、晚静阁、小西湖等景观。苏州画家沈周做客快园后,绘制了著名的《快园图》,写下的诗句“满堂雨气飒欲流,隔林绿树啼春鸠。白云在家亲在眼,不倚太行歌远游”,堪称这座金陵名园的生动写照。
快园名气远播,甚至吸引来当朝天子。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南巡时,特地来快园游玩,在小西湖边钓鱼时竟不慎跌入湖中,左右随从慌忙将皇上捞起。这口“春水鸭栏,夹以桃柳”的小西湖从此被改名为“浴龙池”。不过,周边百姓却记不住“浴龙池”这拗口名字,还是称之为“小西湖”。久而久之,这整片以快园为中心的区域也叫做“小西湖”。
小西湖历史风貌区底蕴深厚,文脉流芳,除了快园,这里还有过南京另一座著名的私家园林市隐园。
近代以来的著名作家、记者张友鸾,中国动画大师万籁鸣四兄弟等文化名人都曾是小西湖的居民。时光荏苒,小西湖的那些名园名宅已消逝不见,但却形成了完整的街巷肌理。大油坊巷、西湖里、朱雀里、堆草巷、马道街……这里的街巷宽窄不定、蜿蜒曲折,串联起两侧风貌建筑,形成了毗邻关系复杂的江南民居式院落,是南京老城南地区为数不多的、较为完整保留了明清风貌特征的历史地段之一,承载着厚重的“南京记忆”。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
在经历多次自然与人为破坏的因素后,进入21世纪的小西湖片区 “沦落”为一个与现代城市发展存在落差及诸多违和的老旧棚户区。房屋年久失修、布局混乱、居住拥挤、阴暗潮湿,缺乏基础设施、公共广场、绿地公园等公共服务配套,历史建筑保护情况不容乐观。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一直是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通过历史街区更新,改善居民居住条件、生活环境和功能品质,让老百姓的生活既留得住记忆,也看得到未来。
2015年7月,由南京市规划局、秦淮区政府联合牵头,邀请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及南京工业大学开展“在宁高校暑期研究生志愿活动”,就秦淮区小西湖片区的保护与复兴展开规划研究,并由南京历史城区保护建设集团(以下简称“南京历保集团”)负责具体落实规划方案。三所高校的志愿者活动,把企业、社会、居民、学生联合起来,共同研究规划思路、探索出了全新的“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规划理念。
小西湖历史风貌区的改造,从一开始就确立了“自我更新、有机更新、持续更新”的微更新策略;根据风貌区的空间格局及居民产权关系,规划设计了15个规划管控单元及127个微更新实施单元; 以“院落和幢”为单位,采用“公房腾退、私房收购或租赁腾迁、厂企房搬迁”的方式,降低人口密度,释放建筑空间;按照“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的基本原则,实施“小规模、渐进式”有机更新;保留原有建筑格局和传统街巷肌理,激发片区活力。
2017年,改造项目启动搬迁,片区810户住户,搬走408户;2019年,在释放出48个院落后,项目建设正式开始;2020年底,片区改造成果初步呈现。小规模、渐进式的“微更新”改造,使得小西湖历史风貌区颜值虽改,但烟火仍在。原有建筑格局和传统街巷肌理得以完整保留,变身为基础设施、生活公共服务和市政配套功能完备的新型社区。
政府职能部门、街道、社区居民、国企建设平台和社区规划师组成“五方平台”,在平台上解决各种问题、达成共识,增强居民的参与感,提升他们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以改善民生为前提
“共商、共建、共享、共赢”是小西湖改造中秉承的理念。南京历保集团负责人表示,历时五年的小西湖“微改造”,始终以改善民生为前提,尊重居民意愿。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职能部门、街道、社区居民、国企建设平台和社区规划师组成“五方平台”,充分鼓励和帮助片区居民共同参与到项目改造中,共同研讨片区建设、整治、服务、管理、宣传,在平台上解决各种问题、达成共识,增强居民的参与感,提升他们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目前,小西湖片区已经释放出的48个院落,就是在居民充分了解改造政策后,通过共同协商,最终达成一致搬迁的共识。 堆草巷31号是改造后形成的“共生院”。在充分尊重民意的前提下,院内13户居民选择搬迁,2户居民因年龄偏大、故土难离而选择留下,由居民方、产权方、建设方共同出资对房屋进行改造。根据院落位置及内部结构,由东南大学进行设计,一方面利用院内释放出来的公共空间,为留下的居民修建厨房、卫生间,增加功能性建设,改善生活条件;另一方面,利用已搬迁房屋引进新型文化业态,让70多岁的原住民和90后新锐规划设计师共处同一院落,在同一屋檐下,共守公约,共做好邻居。
以堆草巷33号为代表的“共享院”,则是根据房屋位置特点而改造成功的公共空间。这座院落为私房,有一处堆放杂物的后院,院墙破旧极不安全。房屋主人与南京历史城区保护建设集团沟通后,在产权不变的情况下,将房屋后院进行重新设计布局,将原来的实体墙做成镂空的花墙,并打开后门对游客开放。改造后的堆草巷33号共享院清新雅致、花团锦簇,100年的石榴树、60年的枇杷树吸引着游客进入院内欣赏美景,分享片区改造给原住民带来的美好生活体验,也大大增加了片区的互动性和流动性。
马道街29号也是一处私房,屋主李彩凤老人对老屋充满感情,乡愁缱绻,家族四代人在这里生活成长。在老宅改造过程中,历保集团对房屋原有结构、外墻青砖、门窗、楼梯等均进行保护修缮,改造为一座既有历史感又兼具时尚气息的文艺咖啡屋。改造完成后,95岁的李彩凤第一时间回到老宅,抚摩着外墙的青砖,看到家中一件150年的老家具完整修复后在咖啡屋内进行展示,老人才放下心来,露出满意笑容。
对小西湖片区内整体搬迁的院落,南京采取了“平移安置房模式”,解决了居民生活困难、故土难离的问题。平移安置房由一栋三层老公房改造而成,在居民全部自愿迁走之后对其进行改造,共计打造了24套40平米到60平米面积不等的住房,装修完善,整洁明亮,并拥有完整独立的配套设施。
打开新视野
在小西湖街区的改造中,一些淹没数百年的历史遗迹也“浮出水面”。在马道街45号项目改造前的测绘中,发现了有着青石砌筑的高台及远大于相邻民宅建筑尺度的台阶。据专家结合《金陵玄观志》等史料考证,这一建筑遗址属明永乐皇帝年间的敕赐道观“三官堂”。在充分尊重历史文脉的前提下,规划师对三官堂台基和地垄墙内遗址进行保护性展示与活化利用,展现了古建筑遗址的新时代形象。
留住原住民、延续烟火气,引进新业态、增添新活力,小西湖的成功改造,为南京老城保护更新打开了新视野。
如今的小西湖历史风貌区,已成为继夫子庙、老门东之后的又一座老城南新地标。沧桑的历史建筑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精品民宿、虫文书局、秦淮灯彩博物馆、转角咖啡馆、 “我是迷”推理馆……艺术展馆与街巷烟火仅一墙之隔,网红打卡地与居民老宅子共生共存,老城南故事在小西湖片区,找到了新的书写方式。
南京历保集团负责人表示,在小西湖的后期更新改造中,将永葆“百姓至上”的情怀,遵循“持续更新”的原则,加强与夫子庙、老门东的相融相促,充分与文化创意、文化旅游等产业充分融合,使未来的小西湖片区成为具有原汁原味,看得见发展、留得住乡愁的老城南和谐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