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将从中国的何育涵、韩国的崔金浩、美国的Jenny三位小朋友的美术作品比较出发,探讨新世纪儿童美术教育发展的新动向。
三国儿童美术作品的比较、分析、启示:
一、作品比较
1.最初的作品
在儿童早期的涂鸦中,儿童尽可能的在胳膊能够够得着的范围进行推拉运动,推拉之中包含一系列向前以及返回的动作,留下时间和空间经过的痕迹,产生出我们所熟悉的连续转动和旋转的线条,俗称毛线团(图1~图3)。
2.图形出现
在图形(圆形)出现以后,儿童的绘画活动开始了新的意义(图4~图6)。
3.蝌蚪人出现
蝌蚪人形成于儿童绘画的涂鸦时期,是儿童绘画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也是人物形象的简单再现(图7~图9)。
4.差异性显著
随着各国儿童美术教育的不同,儿童作品中的分歧逐渐明显(图10~图18)。
二、分析作品
相同
1.起点一样。都是从绘画“线团”开始,这种“线团”被约翰·马修斯称之为“动作表征”。
2.发展阶段基本相似。从:毛线团→杂乱线条→圆形→蝌蚪人等发展而来。
3.绘画能力逐步上升。随着年龄增加,知识经验丰富,思维能力的发展,儿童的绘画内容越来越复杂,美术表达、表现的能力越来越强。
4.作品有“数字”出现。三个国家的儿童作品中都有阿拉伯数字出现,数字是一种知觉实体或一种视觉(在一定程度上又是触觉的和听觉的)对象,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极为纯粹和清晰,纯粹的数字具有极大的诱惑力。
不同
生活于不同文化环境中的儿童创作的直观形有相当程度的相似,作品非常相似,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相似性逐渐减少。
1.技法。中国儿童明显领先,美国次之,韩国稍弱。
2.材料。美国的材料提供最丰富多样,韩国居中,中国稍微薄弱。
3.学科融合。韩国几乎融合了所有学科(识字、数学、常识、文化等),美国和中国很少。
4.内容设置。美国教学内容涉及领域最广泛(建筑、鉴赏、设计等);韩国次之,手工制作内容相对多,另外,韩国儿童多在“框架内”创作,儿童自我发挥机会少;中国儿童美术活动几乎等于绘画活动。
5.作品中数字。韩国儿童作品中的数字出现最早,而且到“100”;中国儿童居中,不过数字在“20”以内;美国数字出现最晚,一般在“10” 以内。
6.作品中的创造性。中国儿童“美学组织”表现最突出,韩国儿童“多元整合力”最强,美国儿童“边界推移”最广泛。
建议
综合以上比较,并结合我国儿童美术教育现状扬长避短,提出相对值得参考的建议。
a.技法
熟练的掌握美术语言是学习美术必不可少的事情,但如过分注重技法的学习,往往会忽略创作中儿童个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结果适得其反。
b.注重学科融合
教育是个复杂的系统,各个学科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融会贯通,所以美术教育也不例外。
c.教学内容设置均衡
自早期美术教育起,内容设置应该从美术史、美术创作、美术鉴赏、美学、工艺制作五大领域统筹安排,保证课程的完整统一。
d.培养创新思维
显然,在美术作品的创造性方面,中国的儿童有待提高。如果想儿童思维创新,教师和家长应该首先创新,因为孩子最具有模仿性。
综上所述,中外儿童美术教育由于所处国情、经济、文化、教育、家庭等各方面因素的不同,其间既有相同又有差异。但是不管身处何地,早期美术教育对于儿童的发展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事情。因为,美术教育,如在儿童早期施行的话,便很可能造就出富有创造力和适应力的人。
三国儿童美术作品的比较、分析、启示:
一、作品比较
1.最初的作品
在儿童早期的涂鸦中,儿童尽可能的在胳膊能够够得着的范围进行推拉运动,推拉之中包含一系列向前以及返回的动作,留下时间和空间经过的痕迹,产生出我们所熟悉的连续转动和旋转的线条,俗称毛线团(图1~图3)。
2.图形出现
在图形(圆形)出现以后,儿童的绘画活动开始了新的意义(图4~图6)。
3.蝌蚪人出现
蝌蚪人形成于儿童绘画的涂鸦时期,是儿童绘画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也是人物形象的简单再现(图7~图9)。
4.差异性显著
随着各国儿童美术教育的不同,儿童作品中的分歧逐渐明显(图10~图18)。
二、分析作品
相同
1.起点一样。都是从绘画“线团”开始,这种“线团”被约翰·马修斯称之为“动作表征”。
2.发展阶段基本相似。从:毛线团→杂乱线条→圆形→蝌蚪人等发展而来。
3.绘画能力逐步上升。随着年龄增加,知识经验丰富,思维能力的发展,儿童的绘画内容越来越复杂,美术表达、表现的能力越来越强。
4.作品有“数字”出现。三个国家的儿童作品中都有阿拉伯数字出现,数字是一种知觉实体或一种视觉(在一定程度上又是触觉的和听觉的)对象,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极为纯粹和清晰,纯粹的数字具有极大的诱惑力。
不同
生活于不同文化环境中的儿童创作的直观形有相当程度的相似,作品非常相似,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相似性逐渐减少。
1.技法。中国儿童明显领先,美国次之,韩国稍弱。
2.材料。美国的材料提供最丰富多样,韩国居中,中国稍微薄弱。
3.学科融合。韩国几乎融合了所有学科(识字、数学、常识、文化等),美国和中国很少。
4.内容设置。美国教学内容涉及领域最广泛(建筑、鉴赏、设计等);韩国次之,手工制作内容相对多,另外,韩国儿童多在“框架内”创作,儿童自我发挥机会少;中国儿童美术活动几乎等于绘画活动。
5.作品中数字。韩国儿童作品中的数字出现最早,而且到“100”;中国儿童居中,不过数字在“20”以内;美国数字出现最晚,一般在“10” 以内。
6.作品中的创造性。中国儿童“美学组织”表现最突出,韩国儿童“多元整合力”最强,美国儿童“边界推移”最广泛。
建议
综合以上比较,并结合我国儿童美术教育现状扬长避短,提出相对值得参考的建议。
a.技法
熟练的掌握美术语言是学习美术必不可少的事情,但如过分注重技法的学习,往往会忽略创作中儿童个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结果适得其反。
b.注重学科融合
教育是个复杂的系统,各个学科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融会贯通,所以美术教育也不例外。
c.教学内容设置均衡
自早期美术教育起,内容设置应该从美术史、美术创作、美术鉴赏、美学、工艺制作五大领域统筹安排,保证课程的完整统一。
d.培养创新思维
显然,在美术作品的创造性方面,中国的儿童有待提高。如果想儿童思维创新,教师和家长应该首先创新,因为孩子最具有模仿性。
综上所述,中外儿童美术教育由于所处国情、经济、文化、教育、家庭等各方面因素的不同,其间既有相同又有差异。但是不管身处何地,早期美术教育对于儿童的发展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事情。因为,美术教育,如在儿童早期施行的话,便很可能造就出富有创造力和适应力的人。